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68章 杯酒释钱财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68章 杯酒释钱财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燕王、越王、和义郡王、永宁郡王都跪下来了。

赵宁故作吃惊,连忙走过来,说道:“诸位你们这是何意?”

燕王赵俣瑟瑟发抖,说道:“官家,臣等有罪。”

“诸位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几人不敢起来。

赵宁一把将燕王先搀扶起来:“朕听闻燕王腿有疾,没事吧,需不需要朕请御医为燕王叔看看?”

燕王也是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仿佛要滴几滴眼泪下来,连忙说道:“多谢官家垂怜,臣并无大碍。”

“好好,无大碍就好。”

赵宁一副我是诸位的好侄儿的样子,又对其他继位说道:“都坐,都坐吧,今日我们只谈家常,都是自家人。”

几人不敢迟疑,连忙坐下。

但那样子,仿佛是在等待受训的犯人一样。

“诸位叔伯,我这次找继位来,其实也没别的意思,最近一段时间,家里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相信你们也都听说了。”

连“朕”都不用了,用“我”。

在宋朝,皇帝一般用“我”这个称呼的时候,表示很亲近。

几人连忙点头,表示这事我们知道。

赵宁又说道:“我知道你们心中在责怪我,我心亦甚痛。”

原本几人以为此次进宫,会面临官家的责问和惩罚。

毕竟这次整顿得非常严。

郓王谋反,被赐死,其余参与的亲王尽数发配。

而由此引发的宗室家风整顿,也在铺开,以康王为首,在各家清查是否隐瞒田产、强取民田、侵占朝廷钱财。

听小道消息说,景王已经意外死在路上,不知道是谁下的手,赵官家为此愤怒,正在查凶手。

但到底是谁下的手,恐怕……

几人偷偷瞥了一眼赵官家,不说话。

不过看这样子,似乎不是要责怪他们了,心中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气。

越王赵偲说道:“官家放宽心,这些事并非官家本意,是他们自作孽。”

自作孽?

呵呵,朕就在等你们说这句话。

永宁郡王也立刻说道:“官家保重圣体。”

赵宁整理了一下情绪,说道:“我准备了一些酒菜。”

不多时,好酒好菜被端上来。

众人饮了一些酒,似乎就放得开了,永宁郡王说道:“官家,臣听闻,景王在发配途中意外身故,官家一定要为景王讨一个公道啊!”

一边的燕王和越王听得头皮发麻,永宁郡王还是太年轻了,今年二十六岁,对世事洞察太浅,这种话现在能在赵官家面前瞎说吗!

赵宁也一脸难过:“朕也听说了,朕派人正在调查。”

“官家圣明!”

见状,燕王和越王心生疑窦,景王之死,难道真与赵官家无关?

赵宁又叹了口气,说道:“发配景王他们,朕也心痛不已,但朕若不如此,难以向朝臣、向天下人交代。”

众人道:“臣等不能为官家分忧,心中有愧啊!”

好了,气氛已经炒起来了,话已经说到位了,该摊牌了。

赵宁又说道:“昨日,康王又给了朕一份奏疏,里面都提到了几位。”

赵官家话锋一转,几人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了,顿时心头一颤,连忙起身,跪拜:“臣等惶恐。”

“朕已经失去了几位兄弟,不想再平添人命,可是朕也很为难啊,康王秉公执法,大臣都在看着,朕……”

几人道:“臣等不敢为难官家,但请官家看在同宗同族,血脉相融的份上饶过臣等及家人。”

“要不如此,诸位交出手中家财、良田,朕保留诸位爵位,每户留良田500亩,家产一万贯,朕也好给康王他们一个交代,否则,难以服众!”

众人心中把康王恨死了一百遍,想想景王那些人的下场,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到郓王案,否则必然被发配,又必然无故死在路上。

再想想现在赵官家开出来的条件,简直是太好了!

“官家圣明烛照四海,臣等谨遵官家旨意。”

“好好,这样大家都好。”

众人各自离去。

这便是所谓的恩威并用。

大宋朝宗室远不止赵佶那些参与谋反的儿子。

参与谋反者,自然是落不到好下场,可还有许多没有参与谋反者,不能把他们一并弄死,更不能一口气抄那么多家。

世道无非“情理法”三字,不能只有理和法,处理事情还要顾及情面。

况且古代是宗族社会,宗室就是赵家宗族的人,把宗族人赶尽杀绝,让天下人怎么看?

以雷霆手段处理掉参与谋反者,威慑其余人,再一面怂恿康王继续深究,使他们更加害怕,最后自己出来当个好人,把局面收拾妥当。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今日赵宁这番行为,却绝不只是处理这四人这么简单。

无非是告诉其他郡王、国公,现在康王查得紧,大家各退一步吧,主动一点,啥事都没有,朕还给你们留一点,别把事情闹太僵了。

果然,四人回去后,便在私下里传着。

第二日,便有其他宗室嚷着要面圣,甚至包括一些神宗时代的公主,还有宋徽宗时代已经嫁人的帝姬、驸马都来了。

赵宁也都简单地见了一面,双方都表示家族和谐稳定很重要。

赵宁也充分地表现出了作为赵氏家族的老大当家难的痛苦,也表示为了大局,可以平衡平衡,不没收府宅。

各自把过去一些见不得光的钱、资产、田产,都交出来,以后想要做买卖,正儿八经做就是了。

可以说,在之前的一番威慑后,众多宗室们一下子都变得体恤赵官家起来。

没收的田产,还在增加。

要知道,大宋朝的宗室不仅仅在汴京。

赵匡胤的二弟赵光义上位后,也就是太宗的后裔都在汴京,赵匡胤的后裔,被蔡京安排到了南京应天府,而赵匡胤的三弟魏王赵廷美的后裔则在西京洛阳。

这些宗室,虽说并无实权,可借着身份、地位,要并一些良田,违规做一些买卖还是可以的吧。

那里也都有大把大把良田和钱财。

汴京的宗室要交公,应天府和洛京的宗室,也要跟上才行啊!

毕竟,榜样已经给诸位立在这里了。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5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