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0章 局势尽在朕手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0章 局势尽在朕手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官家,金人停止攻城了。”高俅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赵宁。

“意料之中。”

“官家圣明。”

“不是朕圣明,是城头的将士们忠勇。”

“是,官家说的是。”

消息也传到了两府三司,以及东京各个衙门。

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的攻城,终于结束了。

金人的攻击再一次被挡在了外面。

如果上一次守城成功,让城内的人多多少少认为是运气成分,那这一次,无疑是进一步加强了城内人的信心。

而对于赵宁来说,这一次守城的成功,无疑让他在东京城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不过,赵宁知道,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守城成功而已。

并不是胜利,更不能说是最终胜利。

然而,他还是要借这一次的成功,在城内大肆宣传,进一步在民众脑海中加深“我们能赢”这个思想概念。

如果能在民众和军队脑中刻上“必胜”的思想钢印就更好,但那不太可能。

伤亡的数字很快就汇报上来了,南城门战死者多达86人,重伤者有112人,轻伤者有363人。

西城门战死者有60人,重伤者87人,轻伤者238人。

作为全局的统筹者,现在赵宁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维持守城军民的信心。

只有维持住现在的状态,才能在接下来的对垒中稳住。

战争的胜利,不是一次两次的击退对方。

战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得稳住。

稳住的核心意思就是维持目前的士气。

用什么来维持?

用行动。

一、《东京日报》刊登战死者的名讳,全城表扬。

二、发放抚恤金,战死者每人30贯抚恤金。

三、建立忠烈祠,将战死者全部送入忠烈祠中,供万民敬仰。

从物资和精神上,来安抚战死者的家庭,给其他所有人看看。

想要其他人愿意在战争中为国捐躯,就必须得拿出相应的肯定。

赵宁跟秦桧交代了一下,让他去组织明日的《东京日报》头条。

其实赵宁也想写关于这一次守城战的总结,他想告诉民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提醒大家不要飘,要稳住。

不过他暂时把头版让给了对战死士兵的表彰和歌颂。

下午的时候,他又召回了张叔夜,与张叔夜商议关于战死士兵和重伤士兵抚恤问题。

最后赵宁拍板:战死者每人30贯,每一级往上增10贯。重伤者15贯,每一级往上增5贯。

这个数额是什么水平?

一个普通一线禁军每个月约400文,高一点的普通禁军也就600文而已。

30贯相当于3万文,60个月的俸禄,5年左右。

这种抚恤金的数额,对于之前如何?

北宋有自己的抚恤金制度。

朝廷规定:因捉杀贼人重伤者,支钱两千,轻伤者一千。

这里的两千指2000文,也就是2贯。

至于禁军中副指挥使以上,至军都指挥使(军长),重伤者,支绢7匹,轻者5匹。

副都头、副兵马使以上,重伤5匹,轻伤3匹。

北宋宋徽宗时期的物价,一匹绢大概是1.5贯。

7匹绢就是10.5贯,主要哦,这是军都指挥使重伤,军都指挥使相当于军长级别的军官了。

所以,再来看看赵宁定的这个临时的抚恤金数额,就知道增加了多少了吧。

他为什么要定这么高?

老实说,这相对于之前确实高,但和大宋朝那些文官的俸禄来比,并不高。

一个宰相一个月900贯!

所以大宋朝的俸禄解构,过于金字塔状,这不合理。

虽说这只是临时抚恤金,但其实就是赵宁以此为理由,开始布局军政改制。

这只是一个不着痕迹的开端而已。

想要保家卫国,就必须依靠军人,想要军人为国出力,就必须保障他们最基础的东西。

战死者4380贯,重伤者3000贯,一共是7380贯,再加上轻伤者,差不多八千多贯。

目前赵宁缺钱,但是这点钱还是能拿出来的。

“张卿,这件事今日派人完成,将所有的钱全部送到阵亡者家中,交给他们的亲人,必须今日完成。”

“是,官家放心,臣这就去安排。”

张叔夜也知道这事的重要性,这是发给其他人看的,让大家看看朝廷现在对阵亡者的态度。

张叔夜刚走,王怀吉便来了:“官家,郓(yun,四声)王求见。”

郓王?

赵楷?

他来干什么?

赵楷这家伙在北宋皇室中也非常特殊。

皇位差点就成了赵楷的。

“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赵楷进来了。

“臣参见官家。”

“郓王找朕有何事?”

“听说金军退了,臣特意来恭贺官家。”

“这有什么好恭贺的。”

赵楷是赵佶的第三子,最受赵佶喜爱,因为人长得帅、有才,且曾经化名参加科举考了个状元。

据说之前赵佶一直想废除赵桓,立赵楷,若不是金军突然南下,赵佶六神无主将皇位传给赵桓,说不定赵桓还真的会被废掉。

又据说,当时赵佶在传皇位给赵桓的时候,赵桓死活不肯上位,赵楷在殿外想要强闯进来,希望赵佶把皇位传给他。

“金人狼子野心,我军奋勇杀敌,击退金人,自然是可喜可贺。”

说完,赵楷取出一份封装好的东西,说道:“对了,官家,这是大臣的密疏。”

密疏是宋朝的一种密奏制度,也就是小报告制度。

密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给皇帝,其中一种渠道就是通过宗室亲王或者外戚转呈给皇帝。

赵宁接过来,这是一份密封很严格的奏疏。

宋朝的密疏制度也十分严格,若发现有拆封的痕迹,会严格追查,且重罚。

赵宁好奇地打开,这个时候大臣们有什么不方便公开说的呢?

他打开后一看,原来是莫俦写的,居然是一份请战书,而且是和今日守城取胜有关的。

莫俦的大致意思就是朝廷可以乘胜追击,主动出兵去攻击金人。

这不是胡闹吗!

还主动攻击!

才取得稍微一点点战绩,就飘了!

不!

这不是飘了,这绝对是投机行为。

见风使舵,投其所好。

他们认为皇帝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就是誓死决战,所以在看见今天守城胜利,立刻就开始迎合。

赵宁看着赵楷,他不知道为什么是赵楷来送这份密疏,也不知道赵楷知不知道这份密疏的内容,他说道:“是莫俦的密疏,说是让朕主动出兵,乘胜追击。”

赵楷说道:“臣倒是认为莫俦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现在我军士气正盛,完全可以主动出击。”

“你也这么想?”

赵宁心中立刻警惕起来,如果只有莫俦一个人这么想还好说,赵楷也这么想?

要知道,和莫俦一样,赵楷也是个主和派。

他们突然要主动出击,这不是搞笑吗?

“是的,臣也觉得如此。”

眼看赵楷似乎还有其他话要说,赵宁却说道:“行了,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官家……”

“朕有点累了,有什么事改日再说。”

“臣告退。”

此时,在金军主帅营帐中。

完颜宗望的语气还算平静,但眉宇间却有一丝阴霾:“局势有变。”

今日攻城,与上一次攻城,宋军士气截然不同。

沉默片刻,刘彦宗说道:“此次皆是我之过失,错判了形势,才建言副元帅攻城。”

完颜闍母一看刘彦宗认错,立刻顺杆爬:“刘彦宗,你准备怎么交代!”

宗望说道:“也不能怪刘彦宗,此一时彼一时。”

时立爱说道:“元帅,眼下宋军士气正盛,我们不可再贸然攻城。”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多修筑一些投石机,此次我们的投石机过少,若投石机数量能修到200台,攻城自然更加容易。”

“眼下以围城为主,消耗宋军士气,以待最佳时机。”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7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