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4章 给秦桧的任务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4章 给秦桧的任务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退朝之后,天还没有亮,外面还在飘雪。

徐秉哲的人头被送到内城的城门口悬挂起来。

杀人不抄家,就像和妹子谈恋爱不上床一样,那不是一个正常人该做的。

所以退朝后,赵宁让王怀吉去传话给中书省中书舍人(专门拟定诏书的官员),拟定一道诏书,把徐秉哲的家抄了。

至于家属嘛,该干嘛干嘛去吧,自生自灭。

本来这种事在大宋朝也是大事,需要经过宰执们的商议,但现在赵宁明显开始自作主张,越过宰执们,要搞事情了。

没办法,朕现在没钱了,抄家来的肯定是最快的。

王怀吉领命之后便跑去中书省。

眼下局面才刚刚打开了一条口子而已,还有太多事情要做。

例如现在还有一件非常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需要去做:严控东京城的舆论。

赵宁回了文德殿。

此时文德殿外,有一人正在恭候。

谁?

这个人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却是恶名,甚至遗臭万年,人人喊打喊骂。

秦桧!

靖康年间的秦桧,官职是兵部职方司员外郎。

兵部职方司是干什么的?

兵部四司之一,掌管地图及城隍、堡寨烽堠、四方海外归朝内附诸事,兼领库部。

宋朝兵部归枢密院管,兵部尚书无实权,兵部职方司官员基本上也就是打杂的。

秦桧是因为之前上书宋钦宗赵桓,希望朝廷对金人态度强硬,并坚决主战,所以被赵桓任命为职方司员外郎。

也就是意思意思,看这哥们儿冲劲十足,给个面子,你来兵部吧。

没错!

靖康年间的秦桧,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

靖康之难中,秦桧被一起虏到北方,五年之后南归,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开始了他无耻且卑鄙、肮脏的一生。

秦桧在文德殿外站在,他能感受到文德殿的威严,心中充满了敬畏。

见皇帝来了,秦桧连忙行礼:“臣参见陛下,圣安。”

这里秦桧称呼的是“陛下”,而不是直呼“官家”,也说明了秦桧在场面上对皇帝的尊敬,刻意拉开君臣距离。

他这种小官,平时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见到皇帝了。

能见天颜,那是莫大的荣幸。

赵宁扫了一眼这个人,心中无尽感慨,这就是秦桧!

秦桧是一个极度无耻的人,是一个怎么都洗不白的人,他在历史上对权力的操控,对岳飞的杀害,恶劣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

别说什么岳飞情商低那种鬼话,秦桧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杀的岳飞,连秦桧这种无耻的人都找不到理由杀岳飞,你说岳飞情商低?

按理说,这种人不该用。

但是赵宁吧,觉得哪怕是厕所的一坨屎,也是有它的用处的。

有些狗,用完再杀,也不迟。

论起腹黑程度,赵宁也是大师级别的。

“秦卿,久等了。”

“陛下日理万机。”

“走,进去说话。”

秦桧跟着赵宁进了文德殿。

文德殿内很暖和,皇帝坐下来,秦桧站在那里。

“眼下时局严峻,你上次给朕的奏疏,朕还记得。”

秦桧脑子里也在飞转,皇帝突然要召见自己,不知道为何,他也不敢多问,只是老老实实站在那里。

“你说得对,朝廷应该对金人强势一些,不能让金人认为我朝太过软弱,金人贪得无厌。”

“陛下圣明!”

“但这东京城内,还有不少人想着要跟金人议和,朕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你可有解决方法?”

秦桧一下子有些发懵,要知道,他只是个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厅级干部而已。

这种国家大事的谋略层面,赵官家一般都是和两府的宰执们商议,什么时候轮到他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了?

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眼下民心可用,当团结东京城内所有人御敌,凝聚人心乃是首要。”

嘿,你别说,秦桧这哥们儿官职是低了一些,人品是无耻到了极点,但这个人的能力绝对是没话说的。

比起同年参加科考的何栗,秦桧在某些能力方面,比何栗还强不少。

例如眼下,他一语中的。

东京城眼下最重要的是和金人和谈吗?

绝对不是!

是整顿武器,和金人决战吗?

也不是!

是凝聚人心,是万众一心!

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两人,已经把东京城,尤其是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了,内斗成风,主战和主和一直摇摆不定。

以至于东京城内的许多人都跟着着急,人心疲惫,如何作战?

赵宁说道:“那如何凝聚人心?”

秦桧说道:“自然是官家向城内所有人表明坚决主战的态度。”

他还并不知道刚才朝堂上发生的事,所以如是劝着皇帝。

“朕倒是有一个想法,朕打算组建一个临时的邸报衙门,就叫东京日报,由你来负责,东京日报每日对京师发行报纸,宣扬主战,呼吁众人万众一心,坚决与金人决一死战,如何?”

秦桧有些发懵,他没想到皇帝今日召见他,竟然是因为这件事。

他立刻说道:“臣领命,必不负官家重托!”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权力线,有两条。

一、世俗皇权,即政治权力。

二、道统法理的权力,即读书人那一套无形的思想权威。

皇权掌管具体行政,而读书人的道统法理才是至高无上的,拥有对一切的解释权,也就是舆论权。

对皇权最大的制衡,其实也是来自于这里,皇权必须依赖道统法理,否则将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这套道统法理源自周礼,被孔子发扬,此后儒家先哲们不断提炼。

而赵宁此时要单独组建一个邸报发行衙门,绝对不是仅仅应付接下来的战争动员。

他是要布局。

今日在朝堂杀了徐秉哲,必然引发士大夫们的震动。

他想要彻底改变大宋的局面,此后与儒家读书人的战争,只会愈演愈烈。

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舆论工具,与读书人争夺道统法理的权力。

东京日报,只是开始而已。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7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