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784章 复燕云之策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784章 复燕云之策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6-13 03:04:0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如果张俊生活在21世纪,一定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

在他眼里,没有什么都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如果不能,说明钱还不够。

得加钱!

张俊倒也并非朝堂上那些内心爱钱,表面却强忍的官员,他对钱的喜爱直接表露在了言行举止中。

他问道:“眼下宗翰兵败,金国还能与我大宋做什么买卖呢?”

张通古说道:“张公言重了,虽然大金战败,却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我大金不会再南下,但是大宋想要兴兵北上,恐怕同样不可能。”

他说得不无道理。

虽然赵宁这一次赢了,但绝不会像赵光义那样,贸然轻率北上收复燕云。

军队是由人组建的,人是有情绪的,常年在外的士兵们会不会思念家人?

继续打,立刻北上,军心能否稳住?

赵光义当年就犯了这个错,他像无数笔杆子们一样,不拿人当人,认为那些士兵根本不配有抱怨的权力。

一个连人性都不能尊重和接受的人,注定是一塌糊涂的。

张俊说道:“若是如此,我一年能赚多少?”

“宗翰元帅的买卖,都可以让张公来处理,羊、马、人参、皮革、宝刀,应有尽有,而且还有不少西域的货品,从草原流入,相信转手到大宋,价值不菲,大宋最不缺有钱人,有钱人最愿意花高价买与众不同的物什。”

聪明人和聪明人聊天,实在太简洁了。

简洁到仿佛知己一样。

张俊开始打算盘。

他的商队本身就与金国一些权贵阶层有往来,如果再多一条,自然更好。

谁会拒绝赚钱呢?

“我如何找你?”

张通古说道:“只需要张公派人去易州知州府,剩余的事,在下来安排。”

“若是你出尔反尔呢?”

张通古笑道:“张公亦是知晓,宗翰元帅若是无信义之人,岂可服众?”

“也罢,我信你这一回。”

张俊转身走回去。

他对着众人说道:“此人是专门来为我们通风报信的,他说宗翰是从那边逃的。”

于是,张俊带着人,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宗翰这才得以逃脱。

十月初八中午,禁卫旅大营。

周围的人已经开始在组织拔营回师。

主要的主持者还是张叔夜。

前面一队人马向这边靠近,在营帐外被拦下来。

张叔夜见到来人,走过去。

“见过张相公。”岳飞抱拳道。

“鹏举,你来了,快去御营,官家真等着你。”

门口这才放行。

不多时,外面传来声音:“陛下,岳飞在外面听宣。”

“宣进来。”

岳飞将所有武器放在一边,走进了赵官家的御营。

“臣参见陛下!”

赵宁一把握住岳飞的手:“不必多礼。”

“陛下,臣救驾来迟……”

赵宁笑起来:“卿何出此言,宗翰已经仓皇北逃。”

“臣在当时未能伴御驾之侧,有罪……”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一战若非你遏制宗翰,很难打啊!”赵宁转身回去坐下,“坐,陪朕说说话。”

“谢陛下。”岳飞这才放下心来,他坐下。

“朕刚接到消息,宗翰跑了,真定的兵马没能抓到宗翰。”

“是臣安排的人驻守真定,未能抓住贼酋,陛下责罚臣。”

其实岳飞知道赵官家对宗翰的态度,高俅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但是岳飞此时还是要认错。

这就是一个合格的下属,这才是高情商。

赵宁不禁感慨,他每每听到有人吹嘘高情商就是会吹嘘拍马、迎合做人的时候,尴尬得恨不得一巴掌呼过去,把对方的嘴巴抽飞。

“岳飞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是小心谨慎,明知道朕派高俅传达了意图,还主动认错。”赵宁倒是直言不讳。

“这件事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宁又说道,“但朕不是那种随意找人背锅的无道昏君。”

他这话的潜在意思是,就算朕要找人背锅,也不会找你岳飞背锅。

“况且,放宗翰回去,于大局的确有利。”

“陛下圣明。”

“岳飞,如果朕要北伐收复燕云,让你来做北伐的元帅,你需要多少年的准备?”

这个问题就非常考验主帅本身的水平了。

岳飞想了想,说道:“至少需要五年。”

别说五年,十年赵宁也等得起。

做大事,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字:急。

赵宁说道:“你打算如何收复?”

“燕云不同于河北三镇,燕云汉人与我们并无联系,所以收复燕云只有一个字。”

赵宁问道:“什么字?”

“打!”

赵宁笑了起来。

好嘛,深得朕意!

岳飞继续说道:“一切不服的,全部打服,打服了,其他人就会彻底服,然后再施以王化。”

其实收复燕云是一件极其重要且困难的事。

汉人这个说法,从大汉灭亡以后,一直有存在。

唐人自称唐人的同时也自称汉人,宋人自称宋人的同时也自称汉人。

然而,燕云之地的汉人和河北三镇,包括太原的汉人是不一样的。

燕云十六州是五代石敬瑭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卖给契丹人。

直到宋初,燕云地区的汉人,都还非常希望回归中原王朝,

赵光义雍熙北伐之时,燕云之地不少汉人都响应大宋的号召,并且纷纷为大宋提供实际的支持。

甚至有的汉人大世家公开支持大宋,并且联合多人一起。

那个时候,在位十七年的赵匡胤,内政上,陆续解决南方各地,且颁布恢复民力、稳定内部的各项新政,结束五代动荡。

军事上,赵匡胤给他的这位弟弟留下了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军队。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全在赵光义手里。

当时的大宋朝,是一个全新的帝国,一个比大唐开国底子还要厚十倍的强国。

时代给了赵光义机会,让他登上历史的舞台。

可惜,他不是李世民,他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当燕云之地的汉人听闻这位赵官家北伐失败,仓皇南逃之时,屁股还被射了一箭,无不对他失望透顶。

此后的燕云汉人,也都希望大宋能再次北伐。

然而接连的失败之后,大宋全面转向内守战略。

此去已经一百多年,燕云先后换了好几代人。

那里的汉人,已经开始自称辽人,这意味着他们与大宋已经没有关系。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094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