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813章 吴璘入大理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813章 吴璘入大理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6-22 04:05:0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六月的成都已经进入盛夏时节,烈日炙烤着大地,一切都被照耀得明晃晃的。

不过,成都城外却是商旅络绎不绝。

甚至可以看到从西边过来的不少吐蕃人,他们牵着驴子,或背着竹篓,或是坐着马车。

这些吐蕃人主要是想到成都买茶叶。

这个时代的吐蕃不比大唐时期,吐蕃各部已经分裂,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倒是随着中原茶叶的数量增长,一批吐蕃人在喝完这种中原神奇树叶后,顿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吐蕃人:世间竟有如此好喝之物!走!去买!

于是,茶叶成了吐蕃人的快乐瘦宅水。

而成都,作为大宋朝西南最大的城市,其繁华程度,自然是配得上自古以来的“天府之国”的称号的。

蜀绣、蜀纸,在大宋朝是如雷贯耳的。

交子就是成都这一带的商人搞出来的,后来赵佶和蔡京觉得这东西真他妈的好用:给老子印,往死里印!

再后来,赵宁:给朕把印钞机全部打开!

这也说明了成都商业之繁华。

此时,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飞奔到知府衙门。

倒是无人敢拦他。

“报!卢知府!前方传回来的信!”

成都府知府卢法原接过来信,他看完后,说道:“几个月过去了,范宗尹一兵未发?”

“卢知府,范宗尹还是发了两路兵的,从黎州和嘉定发的两路,不过听说已经兵败而回。”

“范宗尹刚到的时候,不是表现得胸有成竹,不是很厉害的吗!”卢法原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立刻提笔开始写。

他写的是奏札。

范宗尹跑到西南来兴兵攻打大理这件事,可不是他范宗尹一个人的事。

朝堂各方势力都盯着这边。

甚至京师一大堆人,早就准备好了弹劾奏札,只要战局稍微不利,立刻就有人奏疏上去。

卢法原自然是受人所托,悄悄盯着范宗尹。

成都府推官杨樊说道:“卢知府,这范宗尹不出兵,是不是有其他目的?”

“什么目的?”

“下官一时间也不能猜出来。”

“你可知乌蒙山有多高?你可知西南诸蛮有多残暴?”卢法原不屑地说道,“就范宗尹那小子,怕是连血都没见过,也敢来西南来放肆!”

等写完奏札,卢法原立刻八百里加急往京师送。

这封奏札一旦到京师,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为从黎州和嘉定发的两路人马,先后都战败了。

这在本来就对征讨大理国争论不休的大宋朝堂上,无疑就是扔进了一块大石头,必然卷起千层浪来。

即便卷不起来,也有人想要它卷起来!

但卢法原不知道的是,此时,高量成已经开始在大理国内大规模征调青壮。

当然,征调青壮是一门技术活,不是想调就随意调的。

虽然大理国不是纯农耕文明,但是部落的青壮们也是劳动力,不能随意乱来。

而且王都附近的肯定不能随意征调,东面石城郡是驻守东线,防御自杞国的,也不能征调。

于是,便从善巨郡、弄栋府、善阐府、威楚府抽调。

此次抽调的青壮人数大约在五万人,后勤人数在七万,一共十二万。

将全部云集在会川府,然后由高量成亲率大军抵达东川郡,与宋军对峙。

加上之前会川府六万人,一共十八万。

将对外号称三十万。

六月中旬,就在大理国内部进入紧急状态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一路五千人规模的军队,沿着红河,进入了大理国内。

这支军队的人数并不多,但却是一支装备极其精良的军队。

不仅仅有铁甲,还有装备了大量弩箭,每一个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如此数量的军队,对于吴璘的快速行军,自然减了不少包袱。

而且有红河,宋军只需要船只即可。

等到六月中旬的时候,吴璘沿着红河,穿越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脉。

这是一件极其考验军队耐力的事情。

“吴帅,那些向导说,前面是威楚府,距离大理王城大约只有三百多里路了。”

“报!吴帅,在附近找到一块地方可以驻扎。”

斥候们仔细描述了那个地方后,吴璘说道:“全军休整。”

宋军立刻停下来,开始往指定地点行去。

不多时,军营便搭起来了。

颜裴说道:“吴玠,咱这一路上来,大理国一部分民众已经发现我们了。”

“我知道。”吴璘大口大口喝了一壶水,他看了看周围,“我们已经进入大理国的腹地,即便他们现在派人来,也已经无济于事。”

他话音刚落,便有斥候飞快奔来:“报!吴帅,前面有一批人正在向我军靠近,人数大概在一千出头。”

颜裴立刻问道:“什么装扮?”

“就是非常普通的装扮,但有武器,有弓箭,距离我军目前有约五里。”

“这么快就发现我们了,看来乘船上来的确没办法隐藏痕迹。”颜裴说道。

吴璘直接说道:“立刻组织五百军士过去,先与他们商谈,就说我们是大宋王师,如果对方不愿意商谈,格杀勿论!”

“是!”

宋军出了一个营,这个营的配置有甲胄,武器基本上的弩箭和刀。

因为大理国士兵披甲的并不多,根本不需要破甲的武器。

这就好比跟当初的交趾国打,只要正面打野战,交趾军一触即溃。

为什么?

因为交趾军披甲的很少。

在古代,披铁甲的步兵,一个轻松干掉五个不披甲的完全没有问题。

大理国许多地方都是部落制,更不必说披甲了。

当年唐军为什么跟南诏打了那么多年,主要原因一是唐军披甲率不算特别高,二是大理国地形复杂。

但是眼下,吴璘都已经深入大理国腹地,而且全员披甲、弩箭。

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阿父!就在前面!”一个年轻人指着前面说道。

这群人快速朝宋军所在的营地赶去。

不过,很快他们就见到了同样向他们赶来的宋军。

当他们看见那一支支披甲整齐列队的宋军的时候,一时间有些错愕。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026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