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805章 大宋朝的宏观调控产业搭建

接下来,君臣二人促膝长谈。

秦桧主要详述了他在高丽的事情。

当然,高手的语言总是充满了艺术的。

可以自动省略那些见不得光的。

或者说,即便提及,也能用修辞手法换一个角度陈述一遍。

而赵宁,则仔细倾听着,时不时还给出肯定的赞赏。

君臣二人俨然一副知己的嘴脸。

等说了好一会儿,赵宁才话锋一转,问道:“辽东局势你觉得接下来会如何?”

秦桧说道:“辽东将士无不爱戴韩都护,有韩世忠在,金军绝不可能夺下复州。”

秦桧避而不谈朝廷的支持,而是着重强调辽东将士爱戴韩世忠,突出韩世忠个人的威望。

而且这句话是真的,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

这看似在夸赞韩世忠,其实是在告诉赵官家,韩世忠现在在辽东军权在握,俨然有藩镇的趋势。

这就真的是说话的艺术。

其实现在的大前提是,韩世忠必须在朝廷的支持下,才能持续守住辽东。

而断章取义地说一句真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容易唬住人的。

“能守住就好,朕就是要在辽东开辟一个大战场。”

赵宁也没有表态对韩世忠的看法。

秦桧倒也不意外,皇帝陛下自然不会轻易去表达一些事情,自己把风吹到就好了,以皇帝陛下的多疑,他心里会生出一些想法来的。

在不断的积累之后,终于有一天会爆发。

秦桧深刻地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不急。

“对于张九成提的《河东官道交钞俸禄》你怎么看?”

“这是好事。”秦桧故作思考后才回答,“这是劫富济贫,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东南的改稻为桑要加快步伐了,否则一旦过量的交钞发行下去,而商品不足,会导致物价飞涨。”

“你提的这一点,朕最近也在考虑。”

“臣斗胆直言,此事已经关乎到国本,不可再拖延,当立刻行事。”

“那你觉得朕该如何做?”

“臣愿意亲自前往江东,先主持江宁府相关事宜。”

“你如何主持?”赵宁问道,“此事牵涉到无数农民的生计,桑树的幼苗成长期一般在三年,如果让老百姓将稻田改成桑田,前几年,没有产出,也卖不了钱,他们吃什么?”

秦桧说道:“给鼓励费,划出片区,让一部分百姓将稻田改成桑园,种植苎麻,或者茶叶,江东一亩田一年的收成大约在三石,按照江东的粮价每一亩田补偿一贯,直到三年后桑树开始有产出,只要桑树成熟,卖的钱肯定比水稻要多,这样农民是愿意的。”

“那需要补偿多少钱?”赵宁面色平静地问道。

“臣有了解过,一亩田可以种植大约800株,等过了过了幼苗期,一株桑苗能卖到20文钱,也就是一亩的桑苗能卖到16贯,若是有三一(三分之一)坏死,则还能有10贯的收入,三年10贯,每年大约3贯,这至少是种粮食的一倍。”

秦桧脑瓜子转得飞快。

显然,关于改稻为桑,秦桧早已做足了准备工作,就在等这一天。

秦桧补充道:“如果桑农能想办法在每亩田多种一些,收成会更大。”

多种一些肯定是有办法的,只要有利润可图,便有人会想办法提升产量。

秦桧继续说道:“桑农收入翻倍,桑树增多,养蚕人增多,纺织厂增多,朝廷通过印交钞到民间,民工们购买更多的衣衫,民工们的钱流入到布品铺,顺着流入纺织厂、养蚕人、桑农那里,这是一条多方都可以获利的利益线。”

赵宁不由得感慨,秦桧实在是太聪明了。

这种其实是凯恩斯主义的雏形,通过宏观调控,使得释放到民间的货币健康地流动起来,拉动产业的搭建。

其实赵宁在他的《国富论》里有写到过相关的案例和模式。

但是吧,书本是书本,实际案例是实际案例。

到现在为止,都还有许多官员只背下来了《国富论》,却无法与实际案例融会贯通。

但秦桧却已经深刻理解。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当然,将江东纺织厂的布匹和丝绸卖出海,利润会更高。”

赵宁想了想说道:“按照你的说法,若是要开采出50万亩田,朝廷每年要补50万贯出去?

“是的,三年补150万贯,但是50万亩桑田可以产出4亿株桑苗,卖出80亿文,收桑农的税能收到8亿文,收养蚕人的税至少也能收到这个数,收纺织厂的税至少10亿文,收布品铺至少10亿文,这条产线若是搭起来,三年收税能收36万贯,平均每年12万贯。”

赵宁点了点头。

不过这里面有一些地方是有落差的,例如桑农不会全部把桑苗卖掉,会继续种植。

不过这并不冲突,继续种,桑农卖桑叶,也要交税。

秦桧继续说道:“成熟的桑树至少能供养10年,每年都会增产,每年所收税只会比12万贯更高,10年至少能收120万贯,加上前三年的36万贯,一共至少能收156万贯。”

也就是说,按照秦桧的这套方式,回本周期是13年。

按照国家大战略的时间维度来看,13年回本,算是正常的投入。

毕竟能够拉动那么大的产业起来,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一旦这个产业链上的人有了收入,他们还会去消费其他的商品,例如茶叶。

如果赵宁把大理拿下来,每年从大理运输500万斤茶叶到中原来卖,就会有更多的人买得起茶叶,这也是在增加朝廷的收入。

所以,在产业链盈利平衡的基础上,这样做,目前来看,是非常有效的。

至少初期有效。

不过,秦桧推算的是理想状态。

赵宁可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在前世有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知道秦桧的这套方式中有一些问题。

例如补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贪腐漏洞。

但是,你又不能因为它存在的问题,而忽视它的功效。

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一本万利或者十全十美的办法。

“按照你的这套想法,草拟一份《江东改稻为桑》策论。”

“是!”

秦桧手心捏了一把冷汗,他知道,他已经说服了赵官家。

江东改稻为桑的执行权,他秦桧拿到手里了。

不过秦桧哪里知道赵官家心思复杂得连他也跟不上。

赵宁是站在21世纪巨人肩膀上看问题的。

凯恩斯主义有凯恩斯主义的好处,货币增发、利息、就业和消费,凯恩斯主义能够很好地去刺激这些,让国民经济出现快速地增长。

然而,凯恩斯主义不是万能灵丹妙药。

赵宁预感到秦桧必然可能掉坑里,所以他有后手。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035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