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853章 波澜再起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853章 波澜再起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7-06 09:12:55 来源:顶点小说网

这种封建利益集团定的律法,是为谁服务的呢?

自然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官僚的利益。

但是,毕竟治国得讲大义,所以这群儒家的信徒们,在办事的时候,总希望给自己披上一层光伟正的外衣。

例如这次陈壁清在辩论的时候,张口闭口就是仁政,一副为了天下苍生的嘴脸。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就很吃他那一套。

甚至一听到那些宏观概念的词汇,立刻就能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他赵宁出现后,屠刀毫不留情地挥向官僚,官僚们在颤颤惊惊中隐忍了八年。

现在宋金局势眼看终于平静下来,有些人就开始搞事情。

他们搞事情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朝堂上挑起争论的同时,民间也开始以春秋笔法来影响许多的年轻人。

最后越来越多人认为,不该杀,就达到了舆论造势的目的,用舆论来裹挟百姓,对抗朝廷。

赵宁在大殿内来回走动:看来有些人终于察觉到,朕的基本盘是民意,并且开始着手影响民意,来给朕施压。

当民意出现大规模反对“滥杀”的时候,赵宁也不能再轻易杀人了。

因为基本盘已经表态。

“官家,要不要把那些反对杀人的官员都查一遍。”

“以什么名义查?”赵宁冷声道,“大臣们就表个态,发表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就要查他们?以后谁还敢论政?”

“是,官家说的是。”

“继续观察,不要乱来。”

“是!”

“去!去找罗从彦,还有胡寅,让他们来见朕。”

“是!”

面对眼前的局势,赵宁自然已经有了办法。

即便有人在民间传播想法,想要左右舆论,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

这不是打游戏,不是点一下鼠标,立刻就能完成任务的。

影响舆论,必须要找到一大群有影响力的人,让这些人发话,影响更多人,等到思想广泛传播后,形成一个势。

最后,在出现某一个案例后,背后的人,借着这个案例,把舆论引爆。

例如某个地方出现冤案,而许多人已经接受了废除死刑的思想,这个时候就极容易引爆舆论,大量的人站出来表示要废除死刑,要赵官家以后慎杀、少杀。

这种操作,他赵宁怎么会不清楚?

这就是一场内部的舆论战。

罗从彦是官学的泰山北斗,在年轻官员中影响极大。

胡寅掌管大宋报社,是舆论的排头兵。

赵宁倒是也不急,他在文德殿里小憩了片刻。

屋外飘着雪,殿内暖洋洋的。

“官家,官家……”

“何事?”

赵宁被王怀吉的声音叫醒。

“北方送来密报。”

赵宁取过来,这密报正是宇文虚中送来的,用蜡密封的。

他慢条斯理打开一看,顿时就来了精神:完颜昌要投诚大宋!

这好啊!

他立刻提笔开始给宇文虚中回信。

大致意思就是要维护好与完颜昌的关系,要留住完颜昌的把柄,要给完颜昌好处,同时也要让完颜昌没有反悔的退路。

总之,要让完颜昌在金国发光发热。

当然,要给完颜昌画饼,画大大的饼,你宇文虚中想画什么饼就画什么饼。

把信送出去后,赵宁心情格外好。

如果能在金国内部再制造出更大的纷争,灭夏的阻力会进一步减小。

不多时,罗从彦和胡寅都到了。

“臣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赵宁说道:“朕召见你们来,是有一件事要问问你们。”

“请陛下明示。”

“最近江东的一批贪官押送到了京师。”

罗从彦说道:“臣略有耳闻。”

“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

胡寅立刻就察觉到了异样,赵官家为何突然过问江东案件?

这种事,刑部好像还没有提申报。

既然刑部还没有提申报,赵官家却提前过问,与平常就不一样。

然而,罗从彦却并未想那么多。

罗从彦是个学术型人才,和陈规一样,比较纯粹。

他说道:“这件事,刑部应该是能秉公审理的。”

“朕想听听两位的想法。”赵宁也不忙着表态,更不说话目前的形势。

罗从彦继续说道:“若是这些官员仅仅只是贪污,可以根据贪污多寡来定罪,贪污少者,罢官、入刑,或者坐牢,贪污多者,影响甚巨,当根据情况审定,若只是单纯的贪污,配合朝廷追缴赃款,可免死,但罢官,永不录用,三代不能入仕途,并发配边疆。”

“若是不配合追缴赃款,当处死!”

“若不仅仅是贪污,还影响了朝廷执政,鱼肉百姓,戕害乡里,自当处死,以振国法!”

罗从彦是出了名的小错可原谅,大错绝不能原谅的人。

这个人在吏治方面的态度非常明确。

这也是当初赵宁让他去官学执教的原因。

这么多年,罗从彦始终不改初心。

胡寅也点了点头,说道:“臣也是赞同罗先生的说法的,这些年,在朝廷严厉反腐、整顿吏治下,有了一片清明天,虽然还有许多贪官污吏蛰伏在暗处,但朝廷绝不可放松警惕!”

“两位说得有道理,退下吧。”

“臣告辞。”

这两个人的态度,比宰相的更重要。

宰相只是在行政权上能影响下面的人,但未必能从思想层面去影响。

而这两个人却能做到。

关于这件事,赵宁反倒不着急了。

他还想看看,陈壁清接下来会做什么,刑部的官员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动作。

甚至他还想看看,这朝堂上还有哪些官员是想要积极配合参与进来,推动这场杀与不杀的辩论的。

陈壁清背后有没有人站台?

作为皇帝,不要轻易表露出自己的想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年底。

在过年之前,刑部郎中刘宴突然写了一份奏札呈递上来。

这份奏札叫《江东案初审及仁政之正义》。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份奏札的成分是什么。

奏札先是扔到政事堂,在政事堂引发了热议,到十二月二十五日,才送到了赵官家这里。

事情还在持续发酵,并且影响传播飞快。

很快,京师大部分官员都开始关注起来。

谁都没有想到,靖康九年以这样的形势结束,靖康十年,以如此做开端。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48097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