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865章 虚伪的仁政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865章 虚伪的仁政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7-11 02:00:43 来源:顶点小说网

莫俦说道:“陛下,臣若是没有记错,陈参政参与了河东路银行和各地州府关于修路贷款的新政,推动了民间商社、国营商社与地方衙门之间的配合,这对修官道有很大的功劳。”

按照新的布政司衙门配置,左参政是管理一路财政的。

这也是为了顺应朝廷对经济发展的计划。

在过去的大宋朝,朝廷的确鼓励商业,可是在金融资本层面还没有完善的体系。

然而,金融资本是商业的催化剂。

想要发展商业,没有规范的金融资本是不可能的。

银行诞生之初,就是赵宁对商业布局的开始。

银行作为金融控制中心,分成地方分行和京师的总银行。

总银行有印钞的权力,分行是不能印钞的。

铸造货币这种权力,从汉武帝开始,就收归京师了。

但是分行却可以给商社借贷。

通过将银行的钱借贷出去,给商社充裕的资本,来扩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商社则在未来几年通过盈利,归还银行本息。

这是21世纪经典的宏观经济手段之一。

当然,在21世纪健全且复杂的商业商社里,不仅仅有银行这个资本,还有民间的风险投资机构。

风险投资机构显然还不适用于目前的大宋朝,暂时没有必要去考虑。

而这一套新的政策,是需要各个衙门相互配合的。

那如何撮合各个衙门?

自然需要各个衙门之上的一个衙门。

这个衙门需要牵涉到行政和财务两条线的重合。

于是左参政这个职位就出现了。

它的职责是管理各个州府衙门财政,财政与银行体系发生了深入融合,左参政需要代表地方,根据朝廷下发的任务,与平级银行的衙门进行协商,配合完成银行借贷与地方衙门的关系。

也就是刚才莫俦说的那些。

赵宁点了点头,说道:“修官道这件事,是朝廷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各地官府衙门能调动地方国营商社配合私营商社,调节与银行借贷关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毕竟以前朝廷并没有短时间内,让如此多的衙门参与进来,配合去做一件事。”

“能做成这件事,说明是有能力的官员,后面其他各路若要执行,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陈政贤心中已经乐开花,他说道:“都是陛下圣明,臣岂敢居功自傲。”

众人一看赵官家夸赞陈政贤,更是觉得今日这朝堂上有些事基本上已经成了。

陈政贤也觉得自己的政治生涯终于可以开始扶摇直上。

“对了,你刚才有什么想要说的?”赵宁问道,“你但说无妨。”

“陛下,臣想说,如今金贼已经不敢南下牧马,西夏人蜷缩在瀚海以北,瑟瑟发抖,我大宋兵锋之盛,四海皆惧,陛下天威使群酋破胆。”

他先是吹嘘了一遍。

随即话锋一转,说道:“然国库有尽头,人才有上限,今北边兵数甚多,消耗甚巨,若使其财能补于民,则社稷永安,必四海升平,昔年唐太宗与民休息,才有贞观之治。”

他见刚才赵宁提及了李世民,转口就开始提李世民。

见赵官家似乎没有反对,陈政贤继续说:“四海之民,求仁政若河鱼求水焉,陛下若要有千古圣名,当以为仁政恩泽万民。”

赵宁问道:“如何施以仁政?”

“百官替天子牧民而守一方,若使上下和睦,不兴杀戮,则仁德在官,官仁则德显,是以教化民众,风化淳朴。”

他这话的意思是,想要民间有仁政,得先对官员仁慈,官员感受到了仁慈,才会影响到民间,仁、德都会在民间流传开,民众自然就会变得安分守己。

这民众一安分守己,天下就太平了。

这就是仁政的好处。

这是儒家的标准话术。

只不过被陈政贤偷换了概念。

儒家认为的民贵君轻,就是要对百姓好一点,要同情和爱护他们。

没说什么要对官员好一点屁话。

但是,陈政贤却将官员这一层给掺杂了进去。

他表面的重点在说仁政,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要赵官家对官员仁一点。

世界上最顶级的诡辩就是十句话里有十句话都是真的,但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顺利,便因果颠倒。

“百姓得以仁德,才能休养生息,民力恢复,四海升平,如此,陛下文治武功,皆在千古第一,此乃圣明君主也。”

赵宁点了点头,说道:“仁政爱民,天下遂安。”

众人立刻说道:“陛下圣明!”

见陈政贤这番说辞如此令赵官家动容,一边的罗汝楫等人已经按捺不住。

罗汝楫站出来,他说道:“臣也有话要说。”

“你但说无妨。”

罗汝楫一脸大义凛然,他说道:“过去数年,金贼数次犯边,国朝内部奸邪横行,陛下圣明烛照四海,杀奸逆,斩浑浊,清宇内,荡平群魔,使人心归一,万众抗金,天下无人不服!”

他这话说得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心花怒放。

不过,罗汝楫话锋再一转,他再说道:“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陛下也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天下已经避开战乱,金贼不敢南下,朝廷当权力恢复民力。”

“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二!”

“一、不再杀士大夫和读书人,使天下之才敢直言,以共同治理天下。”

“二、裁汰冗余兵力,将边帅之权收归朝廷,安稳四方。”

他这话简直说到了大宋朝一些文官的心坎儿上去了。

这几年,文官们被当鸡鸭一样杀掉的还少吗?

这几年,武将一个个意气风发,居然能够独立指挥千军万马了,这在过去的时代,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罗汝楫这么一说完,其他官员赶紧跟了上来。

既然现在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有些人自然是要趁热打铁。

“陛下,罗侍郎说的有道理,杀人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王次翁站了出来。

他是刑部侍郎。

他继续说道:“杀人不能断绝贪污,杀人的效果微乎其微,不如罢免,然后发配,让其反省。”

“而且,朝廷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47462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