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635章 机会如雨点般打向康王

“矛盾的相互作用是需要时间的,大宋的变强,造成了新的矛盾格局,大宋变得更强,会造成更新的矛盾格局。”

“陛下的意思是,大宋变强,西夏会随之变强,大宋变更强,西夏会随之更强。”赵构说道。

“没错。”

“岂不是金国亦然?”

“没错。”

赵构脸上不自觉流露出一丝迷茫。

赵宁继续说道:“想要灭夏,就要在下一次新的矛盾格局形成之前,毕其功于一役!”

“下一次新的矛盾格局?”赵构已经被这套理论震惊得不知所措了,忽然不知道这样跟赵官家说话是不礼貌的。

“经过六年时间,大宋新政影响到西夏,形成新的矛盾格局,在此轮矛盾格局中,西夏强的是军事,而不是内政。”赵官家言简意赅地说道。

赵鼎接过话说道:“只有军事强,是不能持久的,等下一次西夏人意识到这个弱点后,他们会继续反思,开始学习大宋新政做全面改制,进一步激发西夏的实力,虽然因为人口和地理因素的限制,上限会很快出现,但实力一定会比现在更强。”

赵构终于听懂了。

事物和事物之间不是割裂的,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赵构瞬间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杠精为什么是杠精?

因为在杠精的眼里,世界的静态的,只存在于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所以,他们看到此次的捷报后,就认为大宋朝的实力已经完全可以灭夏了。

他们看到隔壁邻居顿顿吃肉,就以为天下正处于盛世。

而世界的本质是动态的、发展的。

儒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发展出事物动态发展的逻辑,而是过分强调用秩序来维稳天下。

在人为制造出来的制度完全框定了世界之后,矛盾本身的自主斗争和统一被限定住,从而让世界失去其它可能性发展。

其实,无论是科学的探索,还是对未来制度的思辨,都需要一套全新的思维方式。

这就是赵宁写《辩证法》的根本原因。

在儒家的旧秩序随着时间慢慢松动的时候,需要新的思想补充。

这个新的思想就是:辩证法!

如果没有辩证法加持,很难发展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

想要点科技树,不是单纯地优化火药,提升炼铁技术就行了的。

人们不能沉迷在科技的短视中,而忽略了理论科学的探索。

而理论科学的探索和发现,需要辩证法。

大宋朝的精英们如果不懂辩证法治国,迟早还会陷入到程朱理学的死胡同里。

张叔夜说道:“陛下,臣仔细看了刘锜的奏报,刘锡兵败,虽说有刘锡本人冒进的原因在,但也存在刘锜作为全军统帅,对敌情错误的预判的原因,刘锜对西夏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这也不能怪刘锜,西夏人在横山一带秘密发展,西北的细作多次深入潜伏探查,也未有所获。”赵宁说道,“我们既要客观地看待敌人,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人对局势的判断。”

“是,陛下比老臣考虑得更周全。”

赵宁又说道:“但是刘锡兵败造成的影响,在对军政管制的层面,朝廷还是要做出奖惩的,刘锜自己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如果朝廷不惩罚他,其他统帅以后也会对敌情变化失察习以为常,这是致命的。”

张叔夜说道:“不如降刘锜为定远将军,罚一年俸禄,让他继续担任鄜延路经略使,戴罪立功。”

赵宁说道:“其他人怎么看?”

蔡懋说道:“老臣以为这个惩罚合情合理,既起到惩罚的作用,也不影响大局。”

何栗则站出来说道:“陛下,对于西北局势,老臣倒是有话要说。”

“但说无妨。”

“以一人统帅陕西六路的做法,是否需要重新调整。”何栗说道,“自从我们拿到银州后,国朝军费预算向银州倾斜明显,在横山扩大我们的城寨本身没有问题,但陕西事务变多,老臣以为,仅仅是张相公一人坐镇六路,分身乏术,朝廷需要对陕西六路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西夏局势。”

何栗说的这一点,听起来像是对刘锜做出错误决断的一种政策补充。

赵宁倒是觉得他说得有道理,问其他人:“诸位以为呢?”

蔡懋说道:“臣附议。”

“何相公所言,确有道理。”赵鼎也点了点头,“若是朝廷想在西夏人意识到内政改革之前,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全面加强陕西边境各路实力,包括内政,例如与河西很近的熙河路。”

“有李彦仙在难道还需要再派人?”赵宁问道。

“各路经略使偏主军政,民政改制和对诸蛮夷的教化,还需要加强,熙河路以农、牧结合为主,确实需要有一员宣抚使过去统筹。”赵鼎说道。

赵宁点了点头。

如若以后想要打通河西走廊,收复西域,的确需要进一步同化西北羌人,而且也确实需要有人为张浚分担一部分。

但宣抚使这种级别的,跟制置使这种方面军统帅一样,是统管多路政务的,一般都是宰执大臣担任。

秦桧已经去了高丽,总不能再把蔡懋派到西北吧?

更别说赵鼎和何栗,肯定是不能离开的。

赵宁问道:“派何人去西北呢?”

现场安静下来,沉默了片刻,何栗说道:“宰执无法离开京师,臣倒是觉得康王比较合适,康王参与了新农政、交钞等诸多新政的改制,在施政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赵构心头顿时狂跳,但他还是说道:“臣何德何能,唯恐不能胜任,而耽误了朝廷大计。”

赵宁笑道:“康王要对自己有信心,朕一直都对你有信心。”

赵构心头一动:“陛下……”

蔡懋说道:“康王既为开封府府尹,又担任安南大都护,现在又要前去西北,恐怕分身乏术吧?”

何栗说道:“开封府新农政、交钞下乡、农政银行的新政已经稳定下来,安南大都护,康王已经提交未来十年施政之策,康王人在京师,名义上是大都护,实则主管安南民政大局,其余康王也无法问过,既然如此,何不将人才放到他应该去的地方?”

“西北危险,康王去那里,万一有三长两短怎么办?”

蔡懋显然是反对康王去西北的。

这事就不是康王合不合适的问题。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康王现在染指的事务太多,再让他去西北搞几年,虽然只是民政,保不准回来真的成储君了。

别忘了,蔡懋是谁的支持者。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1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