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962章 突破内卷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962章 突破内卷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8-15 22:01:5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李宝击败大食人的舰队,拿下凌牙门这事,是在靖康十一年三月。

这场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南海海战尚未传到大宋。

至少此时广南西路的榷场依然还在按照之前的规则交易,广州的海港也没有发生变化。

长江两岸的广阔村落已经完成了春耕。

中原大地的气象也恢复到当年,炊烟袅袅。

连河北、河东的人口也出现明显的增长。

至少户部此时提交上来的奏札明确汇报了目前大宋人口分布。

这对于赵官家来说,既是好事,也是挑战。

梅执礼说道:“陛下,不仅仅河北与河东的人丁在增长,中原和南方常年安定,新农政改革立竿见影,百姓手中余粮增加,新生儿都在增长。”

宰执和部臣站在一边。

赵官家手里拿着这份《靖康十年人丁汇编》,他说道:“人丁增加是好事,说明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不过,不能只看到这一点。”

梅执礼说道:“请陛下明示。”

“人越多,需要的粮食就越多,若是不给他们饭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今在朝廷新政之下,百姓已经有余粮。”梅执礼继续说道。

“你能保证这数百州府,一亿多人,都有余粮?”

“这……”

“一旦某些地方人丁数量严重超过当地粮食能承受之范围,让多余的人去何处?”

“这……”梅执礼一时间回答不上来。

吕颐浩出列说道:“人们会往富庶之地汇聚,当某些地方人丁数过多,这些人会自然而然往更加富足的地方,例如江南,例如成都,或者京畿。”

吕颐浩说的这三个地方,属于大宋最富裕的地区。

“人人都想往富庶之地聚集,东京这些年的人丁增长便说明了这个道理,东京现在正在扩建新城,但是赵相公也说过,东京总人丁不能超过三百五十万人,超过这个数,会带来诸多麻烦。”

东京就相当于一线大城,人们当然想往一线大城去挤,毕竟大宋朝的商业氛围浓厚,做买卖又自由,一夜暴富的神话在京师时时刻刻都在上演。

可是,问题是,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它的承受限度。

吕颐浩说地方发展不均衡,人口会自然而然往大城迁移,当大城资源不足的时候呢?

这就矛盾了。

吕颐浩继续说道:“京畿共十六县,距离京师更近,获得的机会更多,也更容易富足,它们能为京师分担,当东京人丁严重超过能提供的资源的时候,人们会自己往周边散开,陛下也说了,有一只无形的手可以做调节。”

“吕相公的话倒是有道理,但是当整个京畿路都无法承受了呢?”赵宁放下手里的《靖康十年人丁汇编》,“大宋人口最稠密的几个地方,一是京畿路,二是江南,三是成都,京畿路的人已经很多,这三个地方又如何分担人丁压力?”

吕颐浩继续说道:“荆湖,两淮,河北皆能分担。”

“能分担多少?”赵官家又问,“现在大宋有一亿三千万人,十年后如果到了两亿人,二十年后,如果到了三亿人,五亿,八亿,又该如何分担?”

大臣们沉默下来。

“天下能养多少人?”赵官家又问道,“朝廷总不能不准民间生育吧?”

其实这个问题,牵涉到古代王朝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三百年兴亡定律。

古代封建王朝,三百年王朝规律的几个特点:

一、生产力地下导致全社会总资源很难做大。

二、随着时间推移,利益集团利用手里的权力不断争夺资源。

三、利益集团争夺资源的速度远远大于总资源的增长速度,势必使无权者被剥夺。

四、在没有内乱的年代,无权者被剥夺生存资源,但人口却还在增加,直到最后底层的资源不足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当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后,就会出现农民起义。

所以,人口增加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但是当人口超负荷而生产量无法跟上,就是社会问题了。

这里面就不仅仅是人丁增加的问题了,还有制度惯性产生的资源不均衡问题。

沉默片刻,赵鼎出列,他说道:“除了目前大宋内部能自我平衡以外,朝廷若是在南海、阴山,甚至西域取得开疆拓土的功绩,人丁是可以往这些地方迁移的。还包括西南。”

梅执礼出列说道:“大相公,事实已经证明,往这些地方迁移人丁,朝廷所费甚巨,国库承受不起长此以往。”

“不需要国库出钱。”赵鼎说道,“目前迁移的人丁,都是短时间内快速组织过去,需要用钱来保证效率,但刚才陛下与吕相公商议的事情,是未来数十年的事,不需要短时间内把人安排过去。”

“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在家乡难以谋生之人和年轻想要去外面看看的人。”

“这样的人相对于总数,并不多。”梅执礼继续说道。

“会越来越多。”赵鼎说道,“若是李宝能在南海取得胜利,无论是两浙路还是福建路,或者两广,都有人愿意下南海。若是虞允文在阴山取得胜利,陕西路、河东路,甚至一些中原的人,也愿意过去那里,那里有新的机会。”

最后,他又说道:“如果朝廷能灭夏,兴庆府、河西,甚至西域,都有人愿意去。”

当然,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如果灭金,燕云,辽东,都可以移民。

赵官家点了点头,说道:“大相公说的有道理。”

其实这件事总结下来,无非如下:

一、改革分配制度。

二、开发更多资源,把蛋糕总量做大,例如改稻为桑,做大商业供给侧,通过基建做大需求侧。

三、把版图做大,让人口分出去,例如打下南海,鼓励移民。

也就是要摆脱内卷。

众人说道:“陛下圣明。”

“政事堂要做好未来百年之策,并将之分成十个十年。”

赵鼎说道:“臣领旨。”

“钱相公。”

“臣在。”

“新城新政进展如何?”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39578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