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252章海军发展

狂野北美1846 第252章海军发展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11-14 09:25: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大唐王国没有历史负担,得以轻装上阵。它的城市化进程仅次于英国而领先于美国,城市化比例超过6成。

这是因为大唐王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来自华裔移民,在登陆北美之后,陆续被沿海大城市吸纳为工人,商铺职员,船员水手或饭店酒肆的跑堂伙计,被城市的繁华和工作机会深深的吸引,落户成为当地的城市居民。

只有部分内陆省份定点移民贷款的人员和渴望土地的农民,才会深入内陆省份去发展,经营属于自己的农庄和种植园。

在沿海各省份,移民无法获得免费赠予的土地,这种优惠措施只有在内陆北方和南方的省份实施。

所以,华裔移民绝大部分进入工厂和城市中寻找工作,这也是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和人口爆增的主要原因。

美国则不同,由于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大唐王国,历史包袱沉重等因素影响。

美国在1856年二季度末,城市化比例堪堪达到30%,北方的城市化比例要高许多,而南方完全就是一个大农村,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都寥寥无几。

大唐王国的城市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沿海和沿铁路线的特点,便捷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从地图上看感觉更为直观。

许多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因为处于沿海和沿铁路线要道上,人流和物资汇聚,迅速的发展起来。

纽约是北美第一大城市,1856年6月末人口约131万,仅比长安(旧金山)多了区区几万人。

北美大陆上的这两座超级大都市,一东一西,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比如都位于海边,拥有世界级的优良港湾,是全国经济中心,也是移民聚集和最向往的大都市。

在原来的历史上

从1820年至1910年,约有3500万欧洲移民登陆北美,其中超过7成都是从纽约上岸,然后转往其他的城市和美国内陆,在这片富饶的大陆上定居下来。

唐美两国都是新兴移民国家,在发展轨迹上,有很多类同之处。

美国更多的是市场引导,大唐王国则更多体现出政策引导的痕迹,发展更有目的性和效率,效果更明显更突出。

1856年6月初

李察从旧金山港湾乘船前往夏威夷,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视察之旅。

由于时间所限,视察的目标只有夏威夷群岛,不包含中途岛。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里碧海白沙的美景就像仙境一般。

如今的夏威夷主岛和瓦胡岛船舶往来频繁,是北太平洋航线上的定点转运港口。

大量华人选择在岛上定居,从而使得定居在夏威夷群岛的人口突破50万,岛上人口多以从事蔗糖种植园和放牧牛羊为主,船舶修造业和服务业发达。

夏威夷群岛的气候十分适宜发展蔗糖业,尤其在人口最多的瓦胡岛上,有5家规模不小的糖厂,全省各岛拥有十几万头牛并发展出了水果种植业,出产的夏威夷水果罐头名扬欧洲。

李察一行下榻在夏威夷岛行宫,处于椰林环绕中,从这里可以俯瞰夏威夷港和市镇的美丽景色,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时值夏初

李察身上只穿了一件清凉的短袖薄衫,站在露台的阴凉里,对着眼前宛若图画般的美景指指点点,说道;

“夏威夷是一座美丽的群岛,这里的碧海银沙是上天赐予的珍贵礼物,一定要好好珍惜和保护,传之于后代子孙。

沿海地区别具热带特色的椰林,沙滩,原生状态的山脉奇石,包括附近的海岸资源都要纳入保护范围内,严禁渔业活动和私搭乱建,破坏整体的美丽风貌。

沿海10公里范围内,都要纳入禁渔区。

就像洛基山脉的黄石地区一样,今后经济发展了,条件允许了,作为旅游度假的风景名胜,面向所有人开放。

制定国家政策,一定要贴近实际,符合长远发展的规律。”

“陛下高瞻远瞩,微臣等远不及也。”随访的首相顾言不失时机地送上一记马屁。

陛下既然发话了,那么他说的一切都将作为金科玉律,将被半点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

在一个君主独裁国家,这种情况没有半点违和之处。

李察负手而立,没有半点解释要这么做的意思。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不远处,几只硕大的白头海雕收拢翅膀落了下来,眼神锐利的看了过来,见到李察高大的身影,仿佛讨好似的“啾啾”叫了几声。

李察微微一笑,转手拿过内侍双手呈上的金盆,盆里盛满了切好的一条条鲜嫩牛肉,这立刻引发了几只白头海雕的兴奋情绪。

手一扬,肉条便凌空飞出,迅即被白头海雕闪电般的一口叼住,一两下便吞入腹中。

“海军方面希望建设珍珠港,将其作为前出太平洋的基地,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珍珠港太大了,海军方面应该拿出不低于20年的长期发展规划,持之以恒的长期建设,而不是一蹴而就。”

李察慢条斯理的饲喂着几只白头海雕,却没有停下说话,仿佛交代着什么似的,神态间更显悠然。

“经营天堂岛的目的,就是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可靠的跳板和后勤供给基地,对王国下一步在南亚地区的扩展,将起到极好的助力作用。

长期来看

环太平洋地区暂时没有出现值得重视的海上对手,所以王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薄弱这一条,暂时还没有显现。

作为一个太平洋沿岸新兴王国,大唐王国的底子还薄弱,国力还不够雄厚,不适宜大规模的发展海上力量。

所以,从短期和中期的目标来看,主要的焦点依然在北美争霸格局上。

王国的军力、财力和资源都将聚焦于陆军,长期积累以待时局转变,从而一举确立北美新格局。

在此之后

才有余力顾及海军发展,这是大唐王国走向世界列强的必由之路,也是确立大唐王国在环太平洋地区霸主地位的战略需求牵引,必然要走上的扩张道路。

短期之内,顾及不到这一点。

但是海军方面可以把一些工作先做起来,比如收集吕宋群岛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相关方面的情报,历史人文情况,绘集军事地图,发展亲唐华人势力,关注当地欧洲殖民者动向,渗透影响力等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海军基地建设码头仓库的需求,不一定要王国政府拨款,可以积极的与地方民用设施相结合,同样在战时能够起到很好的后勤支撑作用。

要多动动脑子,多想办法,别一天到晚就知道要钱,争预算,有钱放一头猪在海军参谋总长位置上也会做,花钱谁不会呢?

怎么样在有限的预算里一步步发展海军,一步步建设海军基地,一步步向着远洋海军的目标靠近,这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喂完了盆里的牛肉条,李察随手把金盆递给内侍,然后再装满茶叶温水的另一个金盆里洗了洗手,拿起雪白的毛巾擦了下。

这才转过身来,看着脸色通红的海军参谋总长潘恒臣少将,锐利的目光仿佛直射他的心中,这让潘恒臣少将感觉腿都有些发软,后背汗湿一片。

潘恒臣少将声音有些颤抖的回答道

“启奏陛下;

微臣愚钝,以前总是一门心思的想多要些预算发展海军,没有顾及到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着实罪该万死。

今蒙圣上点拨,宛若拨云见日,方明白主次之分,上下之道,当真令人汗颜不已。

臣祈陛下治罪,以正朝纲。”

“不要动不动就治罪,还远没到那一步,你现在应该想的是在海军有限的预算内,适当的撬动民间资金参与港口和基地建设,一步步的向远洋海军的方向靠近。臣子们都治了罪,谁来为王国干活?”李察冷声训斥道。

潘恒臣少将被陛下训斥了一通,感觉肩上的压力一轻,浑身上下都透露着“舒坦”二字,神情谦恭地施礼回答道;“只要陛下不嫌弃,微臣愿肝脑涂地效死力,一定按照陛下的吩咐开动脑筋,使出浑身的劲儿把海军发展起来。”

“行了,回去好好琢磨一下,海军就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想要发展起来还要苦练内功,万万不可懈怠。”

“微臣遵旨,万万不可懈怠。”潘恒臣少将抹着汗退下了。

在李察的总体战略中,海军确实是小角色,暂时处于从属地位。

从1853年开始发展的“寒风”级铁甲护卫舰,首批6艘全部建造完毕,进入王国海军服役,前后三年时间。

这样算来,差不多一年入役两艘舰。

主要是由于海军院校培养职业军官时间较长,第1期毕业生1855年才毕业,实习一年合格后,方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从1855年起,每年将有120名海军院校毕业生,经过完整的教育进入部队服役,专业分为航海系,指挥系,鱼雷火炮系,轮机系,海图测绘系等等,逐步实现军官现代化教育体系。

海军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兵种,也是贵族兵种,在英法等老牌海军强国向来就是贵族子弟扎堆的地方,高素质的海军人才教育是保证战斗力的基础。

根据优先续造条款,海军方面对1550吨“寒风”级铁甲护卫舰使用非常满意,在1856年初获得批准,续造6艘的合同已经签订,正在船厂紧锣密鼓的组织生产。

这续造6艘舰是改进型,针对首批“寒风”级铁甲舰在使用中的缺陷,海军方面高度重视,对第2批蒸汽铁甲护卫舰进行了全面改进,排水量由此也增大320多吨,达到了1880余吨。

改进型“寒风”级蒸汽铁甲舰船型更大,航行更稳,航程更远,最高航速可达14.5节,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铁甲战舰的优越能力,尤其简洁大方的船面设计,与欧洲舰艇杂乱的舰面布置大相径庭。

“寒风”级二型铁甲舰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两个大烟囱,高速航行时浓烟滚滚,一路劈波斩浪煞是壮观。

该级舰出于成本和航程的综合考虑,并没有一味的追求高航速,而是在航速和航程指标上有所妥协,进一步加强适航性。

所以,“寒风”级二型铁甲舰虽然增加了300多吨的吨位,但是火力配置依然保持相同,适当加长舰体,改善的是海军官兵居住舱和轮机舱,增大了载煤舱,增大了舰艏外飘,增强了压浪效果。

经过改进后

“寒风”级二型铁甲舰航程增长到3800海里,只要经过一次太平洋岛屿中途补给,就能够抵达天堂岛。

受到大唐王国发展蒸汽铁甲护卫舰的刺激,英国正在建造中的9137吨蒸汽铁甲战列舰“勇士”号,即将于年底下水,这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战舰。

与此同时

英国皇家海军深切认识到了蒸汽铁甲战舰的优势所在,做出了发展全铁甲舰队的战略性转变,可谓眼光独到。

从今往后,在英国皇家舰队的序列中,将不会再建造风帆战列舰,转而大力发展蒸汽铁甲战舰。

与大唐王国小心谨慎的试水不同,英国皇家海军一出手就是4艘万吨“勇士”级铁甲战列舰,后续几级超万吨级战列舰的设计,已陆续进入设计图纸审核阶段,发展势头极猛。

英国海军部长吉尔勋爵曾经扬言;“皇家海军需要自由游弋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铁甲巨舰,而不是只能在海边嬉闹的小玩意儿……”

淦!

李察只能表示这个逼被英国人装到了,在特么铁甲巨舰发展的初期,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各种技术都不成熟,都需要时间来反复验证,上来就搞那么大的规模只能说有钱糟的慌,其他还能做什么解释呢?

大唐王国之所以不大规模发展蒸汽铁甲海军舰队,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船舶动力配套,多密封舱抗沉设计,防护装甲,舰炮和舰型选择等等一大堆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改进。

从“寒风”到“寒风二型”,就是一条清晰的技术演进道路,今后还会有“寒风三”,“寒风四”……

循序渐进才是王道,一下子拿出数百万英镑造巨舰,上规模,也只有财大气粗的英国佬才能做得出来,这种一掷千金的豪气,连法国人都跟风不了。

(sdingdiannn/ddk99836175/6995684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