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416章1863年经济人口概况

狂野北美1846 第416章1863年经济人口概况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1-09 15:51:4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广阔的大西洋上,一支由新锐的“暴风”号和“山风”号铁甲巡洋舰领衔的舰队正在劈波斩浪一路前行,两艘铁甲巡洋舰保护着6800吨高速邮轮“伏波尊者”号,皇家海军6200吨高速运煤船“勤快者”号,共计4艘船组成了一支小型编队,出了纽约港之后一路向东疾驰。

出港三天了,这只小型编队一直保持12节~13.5节的高速,大约每天行驶550公里左右,以这样的高速度,只需要10天就可以顺利抵达伦敦港。

高速邮轮“伏波尊者”号最高的第5层奢华舱室里,外面的甲板上,或伏或站着十几头狮虎猛兽,后方的横置木柱上,还有五只神俊的白头海雕用力爪稳稳的抓着大腿粗的木柱,闭着眼睛似乎在休息。

舱室里面

刚刚经历过激烈的搏击和娇喘,身材高大健壮的李察抓起一件宽大的袍服披在身上,随手在腰间系了一下,拨开重重的丝绒质地宫廷式帷幕走了出来。

在丝绒帷幕掀开的一刹那,能够看见身后床榻上有几个身材曼妙的雪白侗体无力的倒伏在侧,身上隐现细微汗迹和激战后的印痕,只能慵懒无力的躺着了。

李察神清气爽的走出来,俏丽的宫廷侍女奉上茶盏,毛巾和雪茄,他拿起毛巾擦了擦脸随手丢下,然后端起茶盏来喝了两口,点燃雪茄后挥挥手,几名俏丽的宫廷侍女悄然退下。

奢华房间里厚厚的地毯上,造型古朴的铜制香炉烟雾袅袅升腾,一股沁人心脾龙诞幽香萦绕,毛发雪白的斑斓白虎白皮和发财慵懒的趴在地上,见到主人来了不想搭理的转过头去。

“你这两个狗东西,还跟我闹脾气呀!”李察笑着走上前去,一脚一个将两个体型巨大的白虎踹了个跟头,这每一脚下去最少有几百斤的力量。

嘴里面咬着粗大雪茄,李察打开一侧的房门走了进去,白皮和发财两个宠兽连忙乖巧的跟了进去,用毛茸茸的毛发在李察的腿边蹭了蹭,充满了讨好之意。

李察随手摸了摸白虎毛茸茸的大脑袋,然后凑到窗口看了一下。

窗外依然是一望无际的深蓝,舰队已经航行到大西洋的深海区,海浪大概3~4米,窗外一片阳光明媚,这种单调的景色已经让人乏味了。

白狮“红中”与几头狮子,老虎懒洋洋的趴在外面过道入口那儿晒太阳,清爽的海风拂面而来,令其昏昏欲睡。

手上拿着雪茄烟用力吸了一口,李察转身走到书桌后坐下,案头上堆着厚厚的一叠奏章,公文,都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批阅的重要文件。

悠哉的抽了两口,房间里充斥了浓烈香醇的雪茄烟雾。

李察心情不错的坐起来,拿过眼前的几份奏章简单翻了翻,从中抽出一份《大唐帝国1863经济发展总结及前瞻疏》,打开看了起来。

回顾1863年

是大唐帝国在整体迈上新台阶后,工农业经济依旧高速发展的一年,全年经济增长达到了 8.1%,高于英国经济增长3.93%的水平。

参考当今世界工业经济最为发达的英国,其从1850年以来,连续保持了13年经济发展超过3.7%的增长率,是维多利亚中期黄金发展时段,在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彰显霸主地位。

英国1863年国民经济总量达到9.45亿英镑,折合47.26亿唐元,作为世界工厂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大唐帝国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北美战争后,更是跨上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超过20亿唐元。

至1863年底,国民经济总量达到23.77亿唐元,已经接近了英国的一半,期内帝国人口规模达4061万,已经超过了英国达到法国总人口水平。

成绩非常耀眼,但差距依然存在。

不可否认的是英国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为其提供了廉价的原料来源和更广阔的市场,这是全世界首个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帝国版图,更有利于发挥英国工业大生产优势。

由于英国的经济总量更高,即便保持每年3.93%的稳定增长率,其新增长经济总量也高于大唐帝国,想要赶超英国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20甚至30年的努力。

当然了,这要求大唐帝国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北美战争后

得益于更广阔的国土,持续的战争红利(美利坚合众国每年支付的战争赔偿本息,美利坚联盟国偿还债务本息),大唐帝国资金来源充沛,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政府陆续开工了不少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基建工程,有力的拉动了整体经济发展,维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

若历史没有改变

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黄金发展阶段将持续到1870年左右,然后在严重经济危机和欧洲动荡局势双重打击下戛然而止,此后几十年只能保持1.3%的经济发展速度,蹒跚前行,很快让出了世界经济排名首位的宝座。

细究起来

英国这20年黄金发展期源自于正确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自从1854年废除了《谷物法》,全力倡导自由贸易,英国的对外关税项目从1774项急剧降低到1863年的44项,实行全面的自由贸易政策。

在英国的不懈推动下,英国与欧洲,与北美,与近东和远东以及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的贸易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远高于同期经济总量增长水平,为经济在较高速度上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到了19世纪60年代

英、法、唐、美、普、奥、荷、清、巴西等国之间大多签订了减免关税条约,更出现了“北美自由市场”这一新生事物,极大的促进了国际间贸易发展。

而英、唐、法这些工业发展较为深入的国家,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

看到了经济发展的耀眼成绩,但也应该看到令人担忧的一面。

在大唐帝国

由于国土疆域的迅速扩大,更占有了大片适合发展农牧业的北美中部大平原黑土地,数十万退役军人解甲归田,释放了巨量劳动力。

大唐帝国农牧产品产量迭创新高,从战争初期已经完全停止农产品出口,到现在出现大量富裕,几乎出现了过山车图形。

这二年,大米,高粱,小麦,玉米,大麦,油菜这些农产品都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农场主卖不出去,农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大量的小麦和油菜烂在了地里,严重的挫伤了生产积极性。

现如今,农产品领域的恶劣情况有可能传导到牧业生产,有很多牧场主都担忧牛羊卖不出去,最后砸在自己手里。

吃又吃不完,那可就糟了。

说起来这是幸福的烦恼,针对这种情况,帝国政府经过研究后推出了五大政策,全力保障农牧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维持在基本的成本线以上。

首先,财大气粗的帝国政府推出了粮食保护价收储政策,涉及大米,小麦,大豆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帝国各省已经开始兴建大型粮食储备库。

以产地优先原则,就近建设属于帝国政府的粮食储备制度,全力备战7~8月份的夏收**,以维护农场主利益。

说实话

不是财大气粗的国家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而如今帝国财政相当富裕,拨出专款来建设粮食储备库,形成稳定的粮食储备制度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项,大力发展酿酒业。

消耗粮食巨多的酿酒业是大唐帝国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米酒也好,高粱酒也好,麦酒也好,啤酒也好,葡萄酒也好,只要酿出来保证质量,就不愁卖不出去。

帝国政府正在战略储备库制度下建立多个大型酒厂,用于将大量粮食转化为白酒,红酒或者啤酒,在实现保值增值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利润。

第三项,大力发展食品制造业。

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让大唐帝国能够规模制造薄膜塑料,而这种价格低廉、适用性广的新型包装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食品制造业上,为食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饼干,蛋糕之类的烘培食品,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帝国将在建厂资金贷款,优惠税率,土地和员工各方面给予政策,引导食品制造业发展。

第四项,出口。

1863年度,英国国内的粮食生产仅能够满足76%的需求,剩下的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

得益于《谷物法》后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如今的英国市场几乎完全自由竞争,大量来自大唐帝国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抵英国和德意志各邦联港口城市,成为主要的海外销售市场。

法兰西和奥地利是传统的欧洲农牧业生产大国,农产品出口也是这两个国家的强项,大唐帝国的农产品很难渗透进去,市场基本为0。

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大唐帝国农产品已经在荷兰,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希腊等国打开了市场,虽然出口的总量不多,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五项,倡导“吃肉喝奶”的新生活习惯,通过报纸舆论宣传“吃肉喝奶”益智又健身,若是大人不习惯,最起码要保证孩子的营养,才能让孩子健健康康百病不生的成长起来。

可千万别小瞧宣传的威力,在报纸广播连篇累牍的宣传后,帝国内的粮油肉食产品销售总量明显的上涨,说明宣传效果非常好。

很多富裕起来的华人新移民正在抛开“勤俭持家”传统观念,那以前真是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为什么不给孩子“吃肉喝奶”呢。

一般来说

一斤肉食要消耗3~4斤粮食,若是社会上普遍形成了吃肉食的习惯,那么对粮食的消耗要增加2~3倍之多,这当然是帝国政府愿意见到的情况。

孩子们身体更健康了,更强壮,国民素质普遍提高了,农牧业产量和产值双双增长,国家也能收到更多的税收,岂不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由于大唐帝国是一个工农业发展并重的北美强国,农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达到24.7%,大概1/4不到点的样子,这个占比相当高。

以率先工业化的英国为例;

英国本土的农业在1863年只占据整体经济总量的7.3%,而工业则高达76.2%,两者比例极为悬殊,工业产出比例高的吓人。

而法国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虽然工业化进程的脚步迟于英国,法国也在19世纪60年代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又呈现出工农业并重的特点,极具法国特色。

法国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圈地运动,没有推行土地大规模集中化生存土壤,在1863年末依然保持着大量的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三。

法兰西农业是典型的小农分散经济结构,规模以上的大农场和中型农场很少,大部分土地属于农民和底层贵族所有,基本是一家一户的社会结构,充斥着大量手工业者。

所以在当今世界工业化的四个国家中,英国完成度最高,大唐帝国次之,美利坚合众国排第三,法兰西帝国排第四。

在这本奏疏中,提出了重点发展金融业的设想,引起了李察的注意。

大唐帝国金融业发展相当迅速,长安已经成为北美最大的金融城市,华裔资本控制了华尔街和纽约的经济命脉,并且在美国南北双方铁路、港口、运输和贸易等各行业拥有不可忽视的主导力量。

但是长安依然排在伦敦、巴黎之后,无论金融业的规模和数量难以与前两者相比。

伦敦就不用说了,那是世界最强大国家的首都,也是整个英镑贸易圈结算中心,是最耀眼的舞台中央。

说句不好听的话;伦敦感冒,全世界都要跟着咳嗽。

而巴黎之所以牢牢排在第二位,将长安牢牢压在身下,是源于法兰西帝国繁荣的高利贷行业所致,每年的分红收益占据整个法兰西帝国经济总量的3%,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

在整个法兰西帝国,拥有230余万食利阶层,这就是高利贷帝国的由来。

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动荡局势中,都有法兰西高利贷秃鹫的身影,美利坚合众国每年都要偿还高达数千万本息,源源不断的滋补巴黎这个欧洲大都市。

在没有通胀的年代,高利贷是金融业能够玩出的最大花样。

李察看着这份奏疏不由得笑了;

说的没错,只要不把钱借给又穷又横的老毛子,借给欧洲各国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不失为一条稳定的保值增值渠道。

这个钱法国高利贷怎能赚,大唐帝国皇室凭什么不能做?

(sdingdiannn/ddk99836175/7638212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