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485章艰难的和平

狂野北美1846 第485章艰难的和平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6 20:07: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巴拉圭战争的形势很不妙,这场爆发于南美洲的战争原本完全可以避免,一切源于巴拉圭总统洛佩斯的不现实的野心和鲁莽,率先挑起了战争。

俗话说的“人菜瘾大”,放在洛佩斯身上再合适不过。

作为一国总统,巴拉圭人民也跟着倒了血霉,身不由己的被卷入了这场空前残酷的南美战争中。

客观的说

巴拉圭是挑起南美洲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是率先攻击巴西和阿根廷的入侵者,1864年12月13日,巴拉圭向巴西宣战,出兵马托格罗索地区,从而挑起战火。

由于阿根廷拒绝巴拉圭军队借道,通过阿根廷领土向乌拉圭投放兵力,巴拉圭又在1865年3月18日对阿根廷宣战,继而出兵阿根廷的科连特斯省,悍然入侵阿根廷。

复盘这一过程

就能知道巴拉圭总统洛佩斯当初是何等的猖狂,何等的轻率,又是何等的目空一切?

看看人家普鲁士是怎么做的?

为了避免法国插手普奥战争的可能,避免两线作战可能,

普鲁士在速战速决击败奥地利以后,放弃了进军维也纳的巨大诱惑,放弃了从奥地利帝国割占更多领土的诱惑,以奥皇约瑟夫-弗朗茨能够接受的较小代价迅速签订战争合约,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也许,巴拉圭相比于欧洲老师普鲁士王国,缺了一个铁血宰相俾斯麦,能够在罗佩斯总统头脑发热的时候,劝阻他冷静些。

闲话少说

1865年5月,洛佩斯亲自率部杀入科连特斯,巴拉圭军队起初长驱直入,打的当地阿根廷驻军溃不成军,一退再退,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另一部军队由伊斯提加力比上校率领,沿着乌拉圭河气势汹汹的杀入了巴西人的居住区。

洛佩斯乐观的估计;

上述地区是有争议的领土,巴拉圭军队可以利用当地人的分裂主义情绪,发动民间力量对抗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

所谓;王师所至,义旗所指,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一切都是洛佩斯总统的主观臆想,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自身的入侵者角色。

实质上,当地人对巴拉圭军队的反抗此起彼伏,抵抗的十分坚决。阿根廷民兵袭击运输队,打击小股巡逻士兵,并且焚烧了巴拉圭军队的粮草。

面对不断袭扰,巴拉圭军队疲于应付。使得巴拉圭军队在6月的一场残酷大战中失利,战败后,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被迫率残部投降。

伊斯提加力比上校惨败后,洛佩斯率领的巴拉圭军队独木难支,1865年10月,巴军开始从科连特斯撤退。

而这意味着战争前期巴拉圭主导攻势的结束,巴西帝国,阿根廷和乌拉圭由守转攻,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调集大量兵力,开始展现人口大国的战争底蕴。

1866年4月,三国同盟的军队沿着巴拉那河反攻进入巴拉圭,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的图尤蒂扎营,意味着这场南美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

三国同盟以优势兵力开始围殴巴拉圭,战争进入更加惨烈血腥的阶段,而战场主要位于巴拉圭领土。战火导致大量村镇被摧毁,平民百姓深受其害。

为了解除巴拉圭舰队的威胁,三国同盟动用了16艘最先进的钢铁炮舰,加上70多艘木质战舰对付巴拉圭舰队。

双方在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处的一片湖泊里激战,巴拉圭舰队只有两艘进口自大唐帝国的1500吨铁甲护卫舰,面对数倍之敌,激战二日一夜,这场南美洲最大的海军会战,最终以巴拉圭舰队全军覆没告结束。

海军会战之后

巴拉圭舰队全军覆没,这让战争的形势更加恶劣起来,因为巴西和阿根廷掌控了巴拉那河以后,截断了向内陆输送粮食和武器的渠道。

洛佩斯总统率部退到河畔的乌迈塔要塞,凭借地势抵抗联军的进攻。

1866年5月,洛佩斯在图尤蒂地区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以2.4万人的巴拉圭部队,攻击3.2万人的三国联军。

在巴拉那河畔,双方的阵亡至少都达到了18000人以上,也许真实伤亡数字还要翻倍,战场上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宛若地狱一般,这成为南美大陆上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斗。

战争双方在图尤蒂地区投入大量兵力,舍生忘死的战斗,5月24日,盟军重创巴拉圭军队,取得了陆上首场重大战役的胜利。

图尤蒂战役是巴拉圭战争的转折点,然而,由于巴拉圭军队不要命的顽强抵抗,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加上来自大唐帝国教官团的及时插手指挥,终于抵挡住了盟军的潮水般反击,将战线稳定在该地区。

此后三个月,直至八月中旬。

战争双方在图尤蒂地区反复拉锯,每天都爆发大大小小的战斗,盟军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洛佩斯在遭受连番毒打后成熟起来,为了巴拉圭国家和民族的存续曾向盟军求和,但遭到断然拒绝。

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切齿痛恨道;“英勇的帝国士兵们,去杀光那些巴拉圭狗崽子,一个都不要留。”

十天以后,在巴拉圭河沿岸的库鲁派蒂,主动发起攻击的盟军陷入包围中,遭遇到战争中的重大失败。

库鲁派蒂之战中

盟军方面承认的伤亡达9000人,实际上伤亡数倍于此,此次失败是盟军遭遇的空前打击,不得不停下穷追猛打的攻击势头,等待后方增援抵达回一波血。

就在这个时候

大唐帝国照会战争双方四个南美洲国家,计划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持召开国际调停会议,为这场影响整个南美洲局势的战争寻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停战方案。

会议计划于11月6日召开,英国闻讯后立刻表示要参与国际调停,并且拉来了法国,荷兰,和西班牙,大唐帝国也拉来了普鲁士,意大利,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联盟国,共同组成了九国调停团。

这是大唐帝国外交第1次担纲国际调停召集人的角色,也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影响力的标志**件,所以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

外交部大臣罗奉先亲自率队乘火车抵达巴拿马,然后转而乘船经过加勒比海顺着大西洋海岸线一路南下,于10月底便抵达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抵达后,便与相关各方密切接触,听取各自的诉求和停战条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斡旋工作。

在这一阶段

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同盟表现的较为合作,虽然内心较为排斥大唐帝国的国际调停,但慑于大唐帝国的霸道和强盛实力,不得不捏着鼻子虚与委蛇。

提出的停战条件也是狮子大开口,主要有三条;

第1条,要求巴拉圭割让占其总面积2/3领土,北部省份归属巴西,东部省份归属乌拉圭,南部省份归属阿根廷,包括巴拉圭盛产马黛茶的河谷地区。

第2条,要求巨额战争赔偿,总额高达3600万唐元,这相当于巴拉圭26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并且以海关税收抵押,直至战争赔偿清空为止。

第3条,要求在巴拉圭驻军,要求巴拉圭不得保留军队,开放国内工业,商业和农业领域,给予战胜国以超国民待遇等等一大堆条件。

从骨子里说

三国盟军就不愿意参加什么劳什子国际调停,但是迫于大唐帝国的淫威,不得不屈从。

要知道在美洲的这一亩三分地上不听招呼,大唐帝国随时会借故发飙。

但英国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掺合一手,又给三国盟军增添了不少勇气,感觉自己又行了,似乎能够与大唐帝国掰掰手腕子。

此次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会九国参与调停,搞得声势相当大,但是双方立场相距甚远,和平谈判的进程推进非常艰难。

三轮会谈,三轮破裂,临近1866年底还没有见到任何达成和平协议的曙光。

这其中既有战争双方自身的原因,也有英国人在里面挑拨生事的原因,搞得和会雷声大雨点小,长时间的拿不出实际成果。

欧洲有句谚语;英国佬走过的地方,鱼塘里的鱼都会打起来。

大唐帝国外交部大臣罗奉先算是见识到了英国人搅屎棍的能力,本来在私下里施加压力,乌拉圭和阿根廷先后都松口了,愿意灵活的调整谈判要价。

巴西帝国方面也不再顽固坚持,可是等英国人代表转了一圈后,却又纷纷的推翻原有承诺,简直让人气的吐血。

在各方拉扯之下,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谈磕磕碰碰的进行了五轮,时间来到了1867年1月底,依然没有任何达成最终合约的可能性。

无奈之下,只能宣布和谈破例。

大唐帝国在世界外交领域的第一次亮相,最后只能遗憾的无果而终。

和谈失败最受伤的应该是巴拉圭,然而巴拉圭总统洛佩斯完成意识不到这一点,一方面继续动员全国男性人口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公开谴责三国联军方面缺乏平诚意,试图以血腥手段抹平巴拉圭这个国家,英勇的巴拉圭人民将会抗争到底。

他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给大唐帝国做狗的正确选择,库鲁派蒂之战的胜利,让洛佩斯总统感觉自己又行了。

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能做人谁想做狗呢?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99549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