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493章1866年移民和人口

狂野北美1846 第493章1866年移民和人口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15 13:18: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就在整个南美洲因为大唐帝国插手战争一片哗然之际,大唐帝国的帝都长安宫廷正在举行盛大酒会,庆祝帝国以2200万唐元的价格,购买了虾夷地岛。

虾夷地岛是扶桑列岛中,除了本州岛以外最大的岛屿,总面积83424平方公里,略小于爱尔兰岛,为世界第21大岛屿。

南以津轻海峡为界遥望本州岛,北以宗谷海峡为界遥望库页岛,札幌是虾夷地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镇,此外还有函馆和根室两座重要城镇。

这个价格,确实比十几年前购买阿拉斯加高出了很多。

但是应该看到,阿拉斯加整体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圈内,压根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大唐帝国拿到手中这么多年,最终定居在阿拉斯加的人口也仅有6320人,而且都位于南部临近海岸区域。

阿拉斯加终年被冰雪覆盖,殖民成本高,是帝国政府常年补贴的地区,当地居民一年中大半时间都要猫在屋里,任何农作物都无法生长。

当地居民的唯一谋生方式,是在夏季短短的3~4个月时间里出海捕鱼,储存足够一年使用的食物,米面油和调料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大陆进口。

虾夷地岛则不同,其位于北纬45度,与神州大陆的长春,沈阳,乌鲁木齐处于同一纬度,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是一处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好去处。

拓殖开垦出来,足以供百万人口安居乐业。

若不是因为扶桑国当政的德川幕府在内战中处境日益艰困,面临四处烽火的危局,说什么也不愿意松口出售偌大的虾夷地岛。

这对向来小气巴拉的扶桑人而言,真是钝刀割肉痛彻心扉呀!

得到虾夷地岛之后,帝国皇帝李察亲自将其重新命名为“北海省”,今后将作为大唐帝国的海外省份之一,列入帝国版图中。

从宏观战略上看

大唐帝国由此可以将版图从北美阿拉斯加跨过白令海峡,一直延伸到东亚,与扶桑国比邻而居,更有利于加强对该国的渗透,并且参与到东亚国际势力角逐中来。

对于大唐帝国这样的世界列强而言

在东亚地区拥有一块立足之地,就有了撬动整个地区形势的支点,意义非同寻常。

除此之外

北海省作为北太平洋黄金移民航线中转站,能够极好地衔接起中途岛与夏威夷岛这两个重要后勤中转基地,完善北太平洋黄金航线上的基地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唐帝国作为一个北美移民国家,长期稳定的从神州大陆输入华裔移民是基本国策,这个政策已经坚持了20多年,并且在未来的10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改变。

以大唐帝国如今广阔的领土和宜居的环境,就是把大清国人口整个搬过来也住得下,发展更不是问题。

这几年来

伴随着北美战争结束和太平天国动乱进入尾声,国际国内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年均输入移民的人数从**时期的160余万,下降到1866年的111.3万,降幅达到近5成之多。

不谈大清国战乱后人心思定,这里面大唐帝国有几个因素,也显著影响了移民人口的输入。

第1个,北美战争已经结束,帝国官方取消了数目惊人的大陆新兵营,将其改为慈善学校用途,规模也极大的缩小。

仅这一举动,每年便减少28万至32万青壮年移民。

第2个,帝国方面提高了移民门槛,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的大陆难民,想要获得一张前往北美的船票难度高上许多,这是华裔移民人数减少的重要因素。

第3个,出于男女人口比例平衡的考虑,帝国有关部门出台了鼓励12~22岁年轻妇女移民政策,这导致女性移民比例迅速上升,极大的缓和了男女人口矛盾。

在大唐帝国

很多功成名就的华裔移民,想要娶个华裔妻子作为正室,延续令人自傲的华裔家族血脉,而这又导致邮购新娘产业的兴起,这是移民浪潮中一个新的有趣变化。

在已经过去的1866年,大唐帝国输入的移民人口每个月不足10万,而在传统的北太平洋黄金航线上,月均移民3.5~3.8万人,其地位已经被中部黄金航线取代。

在经天堂岛中转的太平洋中部黄金航线上,月均移民超过5万人,达到5.6万~5.8万之间,去向也更加多元化。

预计在1866年至1868年这三年,太平洋中部黄金航线上的华裔移民中,有一半目的地是中原省,哥斯达黎加省和巴拿马省等中美洲地区,临近的海峡省和镇南省也会受益,掀起一股中美洲开发的大热潮。

这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承诺的事情,旨在用华裔移民填补中美洲急需的人口,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体现出政府方面“腾笼换鸟”的政策倾向。

中美洲地区拥有上千年的古老发展历史,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具备很好的农耕基础及合理的城镇分布,所缺的就是人口罢了。

只要有足够的华裔移民,该地区重现勃勃生机指日可待,所付出的开发和拓殖成本较低。

这一点,是帝国政府较为看重的地方。

剩余的移民人口中,天堂岛因为进一步拓殖开发的需求,月均截流五至六千人,以补充劳动力缺口。

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总督府殖民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月均分配万余华裔移民,一年就是12~13万之间,这是帝国政府政策倾斜的结果。

这么几下一分流,最终目的地是帝国本土的移民数量,月均也只有1.3万~1.5万人之间,也就是一年十六七万的规模。

加上北太平洋黄金航线的移民,进入帝国本土的华裔移民年均在60万人左右,数量极大的减少了。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帝国人口数量的飞速增长,因为如今的大唐帝国基于人口规模的扩大,新生儿已经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动力,近些年来表现的尤为明显。

大唐帝国经济的繁荣,领土的扩张带来的是民族自信心的高涨和帝国凝聚力的极大增强,又引发了一系列良性循环。

帝国臣民在享受经济增长红利,安居乐业的同时,为家族开枝散叶的意愿更加强烈,这导致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呈现明显的台阶式增长。

北美战争结束后的1861年,新出生儿童仅仅187.6万人。

到了1862年,新出生儿童就达到了211.5万人,1863年进一步增长到235.79万人,1864年达到271.2万人,1865年293.11万人,1866年305.67万人,增长势头十分喜人。

短短6年时间,新出生人口增长幅度达到了68.3%,成为了帝国人口增长的主动力。

1864年底统计,大唐帝国总人口4372万,两年之后,1866年底统计人口总量已经达到5241万,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

帝国官方将之称为“北美战后第一波婴儿潮”,北美战争后120多万的将士解甲归田,助长了婴儿潮的爆发。

这其中,仅通过大陆新兵渠道进入北美的华裔官兵就超过70万,他们在解甲归田后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功勋田甚至村舍房屋。

很多人在战争中也积攒了一笔钱,或者通过抢掠小小发了一笔财,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为家族开枝散叶,扎根北美过上幸福的小农场主生活。

120多万年轻力壮的退役官兵返回乡里,这一群体成为新生儿人口增长的强劲推动力,战后这5年时间,仅这一社会群体就为大唐帝国增添了200余万新生儿,人均贡献1.69个新生儿。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退役官兵的生活普遍较为安逸幸福,要不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和经济能力生孩子。

宫廷盛宴,就位于风景绝美的太液池边。

从这里可以遥望到高耸的万寿(注,同音“兽”字)山,隐隐传来狮虎猛兽的吼声,混合着悠扬的琴声回荡在太夜池畔,带给人一种奇妙的感受。

今天正值三喜临门,皇帝陛下大喜之余摆下宫廷盛宴,赏赐文武百官群臣。

第1喜自然是帝国增添了北海省,该省属于皇室直属地,地位等同于德克萨斯省,天堂省,阿拉斯加省,被称之为“皇家直属四大省”。

皇家直属地的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是为了便于帝国统一管理,以免游离于帝国行政体制之外,造成认知和管理上的混乱。

第2喜是安第斯总督府送来的比诺尼特山谷之战捷报,是帝国插手巴拉圭战争的开门红,当然值得庆贺。

但是在帝国诸多重臣之中,对此并不十分看重。

帝国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胜利,打赢了阿根廷这个菜鸡,难道还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吗?

小意思,洒洒水啦!

第3喜是皇室再次添丁进口,前两年纳的嫔妃白贞儿诞下双胞胎,而且都是粉嫩嫩胖乎乎的男丁。

这一对双胞胎如果顺利的成长起来,三岁以后就会列入皇子排序,应该是第二十七皇子和第二十八皇子,在皇室宗庙中享有一席之地。

皇帝陛下十分喜爱,大手一挥晋白贞儿为淑妃,对这个娇娇嫩嫩的爱妃自然荣宠有加。

这三喜临门,值得好好的庆贺一番。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93129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