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489章帝国的热情

狂野北美1846 第489章帝国的热情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15 13:18:17 来源:顶点小说网

4月6日上午十一时许

大唐帝国重兵犯境,大军越过科尔多瓦边界侵入阿根廷哥伦比亚-德尔埃斯特罗省境内约20余公里,拉开了大唐帝国参战的序幕。

巴拉圭战争从这一阶段开始,转变为“南美洲战争”,又称“五国战争”。

这五国是以大唐帝国与巴拉圭为一方,迎战咄咄逼人的巴西帝国,阿根廷,乌拉圭一方,复制了曾在北美洲扭转战局的一幕,引来了世界哗然。

大唐帝国入侵的消息早已经在阿根廷预料之中,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猛。

4月5日正式宣战,4月6日已经大兵压境了,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好在阿根廷方面在越过大唐帝国画下的红线时,已经预料到这一战不可避免,早已将哥伦比亚-德尔埃斯特罗省与圣菲省兵力收缩,组建了一支规模约4.2万余人的机动大兵团,盘踞于两国边境线上。

阿根廷方面的意图很明确;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阿根廷兵团依据地利之险,采取了守势,希望将战争拖入长期化和相持阶段,等待时局转变。

算盘确实打得不错,可惜大唐帝国战争经验丰富的将领并不完全按照剧本去走,从一开始就跑偏了……

说一下开战前的情况

在巴拉圭境内的三国盟军历时8个月苦战,在付出5.7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后,已经攻破了号称“美洲的塞瓦斯托波尔”的大河堡垒乌迈塔要塞,巴拉圭首都亚森松位于一马平原的山谷中,几乎唾手可得。

短暂休整三天后

三国盟军将于4月7日(也就是明天)向亚森松进发,130余公里的路程,即便考虑巴拉圭残军在沿途城镇节节抗击,也就是迟滞一周到十天的时间,即可占领亚森松。

无论巴拉圭承认与否,这将代表着三国盟军取得彻底胜利,具备非同凡响的象征性意义。

届时,三国联盟将在战后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是战士和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背后有英国人撑腰,怎么看都是占尽了上风。

巴西帝国好歹是南美洲疆域最广阔的强国,总人口超过千万,难道不要面子的吗?

若真的被大唐帝国吓唬一下就退兵了,没有战争胜利的遮羞布,数10万人的巨大伤亡和战争支出将压垮巴西帝国,内部必然爆发危及皇权的巨大动荡。

面临如此严重的后果,迫使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不得不孤注一掷。

阿根廷的情况并不比巴西帝国好多少,此前经过长达10年的内战,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为一方,联省为另一方的阿根廷刚刚在战争废墟中建立起来,就面临着大唐帝国荒漠远征行动和空前残酷的巴拉圭战争。

这一下又一下的巨大变故,简直让阿根廷政府应接不暇。

迄今为止

与大唐帝国武装民团的频繁冲突,导致阿根廷中部和北部各省局势动荡不安,这几年中部各省纷纷陷落。

巨大的恐慌蔓延,这令大量白人庄园主舍弃牧场和定居点,携家带口的逃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避难。

这种情况极大的削弱了联省方面力量,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平白接受了十几万人口,在动荡局势中反而大为受益。填补了劳动力缺口,实力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1861年的时候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会普拉塔市人口13.42万人,该省是阿根廷土地面积最大的省,总面积30.76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阿根廷国土面积的37.7%,人口为79.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2.7%,凭一省之力超过十七联省。

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强的实力,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才最终赢得了十年内战的胜利,建立了以代表该省大庄园主和资本家利益为核心的阿根廷政府。

5年冲突动乱时间过去了

如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受惠于边境冲突,整体人口规模已经突破百万(含10多万近年来以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主的欧洲移民),总人口达到109.33万人。

而原有的17联省在大唐帝国不断的向北侵蚀下,如今只剩下了北部9个省份,领土活生生的被侵蚀了一半还多,人口急剧下降到约28~29万人规模。

这一增一减,联省实力大打折扣,话语权也弱得多。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用在联省方面再恰当不过了。

从1864年末开始

爆发的巴拉圭战争将阿根廷又卷入了进去,最为悲催的事情是,巴拉圭军队率先出兵阿根廷科连特斯省,这又是联省方面较为富饶人口较多的北方省份,被迫的承受了战火波及。

为了保卫家园,科连特斯省及临近的北方省份组织了大量白人民兵投入战斗,与入侵的巴拉圭军队厮杀在一起。

而阿根廷政府军和巴西援军姗姗来迟,战争从1864年绵延到1866年,长达二年多的时间,这导致了被战火波及的当地白人庄园主和居民再次迁徙,联省方面也付出了高达3.5~3.8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

种种的不满堆积在心头,对阿根廷政府真可谓怨声载道,恨得牙痒痒。

很多联省的白人定居者认为;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作法卑鄙而又可耻,就是眼睁睁的看着大唐帝国和巴拉圭人轮番削弱联省,以满足其一家独大的自私想法。任由白人庄园主的家园被摧毁,妻女被欺辱而漠不关心,用心险恶到了极点。

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了,若阿根廷战败那么分裂几乎不可避免。

至于乌拉圭,原本就是巴西帝国和阿根廷这南美洲两强的应声虫,根本没有制定独立自主政策的权利,只能跟着屁股后面摇旗呐喊。

1867年4月7日,上午十一时许

哥伦比亚-德尔埃斯特罗省境内的比诺尼特山谷

黑压压的大唐帝**队与盘踞在山口的阿根廷军队遥遥对峙,旌旗猎猎,迎风飘荡,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氛围,大战一触即发。

从形势上看

阿根廷大军由2.3万印第安步兵和1.9万骑兵组成,其步兵位于山谷中心列阵,一侧邻山,一侧临河,在正面宽约4公里的山谷平原中,修建了一道木制栅墙。

这道临时修建的木质栅墙没有什么防御力,木桩之间留着很大的空隙,只能阻挡骑兵冲击,却无法遮蔽弹雨打击。

所以,阿根廷排出的印第安步兵大阵位于木质栅墙前方,形成十几个长方阵,一共三排。步兵方阵之间配备了炮兵,配备了130余门火炮。

在步兵大阵后方,阿根廷骑兵部队一左一右的环列在侧,他们穿着五花八门的服装,显然是属于临时征召的志愿骑兵,队形也比较松散。

看到敌人严阵以待的模样,司令长官雷觉坤中将不禁露出“不过如此”的轻蔑微笑,神情淡定的一挥手命令道;

“开始吧,让阿根廷人感受一下帝国的热情。”

“遵命,司令长官阁下。”

大唐帝国正面摆出的兵力只有万余人,以皇家海军第二远征师下属两个团及一个炮兵营5600余人为主力,辅以下马作战的志愿民兵第5师和第8师(缺一个团)约6千人,但是却有7个炮兵连56门野战火炮参战。

再加上一个炮兵营的24门6磅野战炮,合计整整80门火炮。

这80余门火炮在前方一字排开,分成4个炮兵阵地,在高亢的军乐声中,由战马牵引着跟随线列步兵前进。

大唐帝国的率先进攻,引起了阿根廷一方军队中持续的不安骚动,白人指挥官凶狠的冲上去连踢带骂,这才制止了印第安步兵的临阵胆怯。

相对于见多识广的大唐帝国武装民团,其骨干大多是从无数场战火中走出来的百战余生老兵,对这样的大场面视若等闲。

这些土著印第安人哪里见过如此大的阵势,在大唐帝国线列步兵杀气腾腾压上来的时候,就已经吓的两股战战了。

军乐激昂,旌旗猎猎。

大唐帝国进攻的线列步兵们保持着严整的队形,一水的藏青色军装,雪亮枪刺如林,统一装备的是柯尔特1858式栓动步枪,也称“国王式”步枪。

在正面进攻的线列步兵左右两侧,分别是志愿民兵第五师和第8师(缺一个团),他们上身穿着藏青色军装,头戴军帽,裤子和靴子却五花八门,装备的步枪也不统一。

有的是柯尔特杠杆式步枪,有的是米尼步枪,有的是昂贵的定制精准步枪。唯独没有柯尔特1858式栓动步枪,因为这种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军队制式步枪在民间没有流通,也不允许买卖。

双方的距离从大约4公里开始迅速接近,到进入2公里范围内时,阿根廷所属的印第安线列步兵也开始向前迈进,开始主动缩短双方间的距离。

而这时

大唐帝国线列步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已经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整理横排队列后,开始给手中的步枪装填子弹,做好战斗准备。

炮兵则忙碌的给驭马卸下炮车,然后调转炮车,将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放下驻锄,手动调整火炮角度,做好火炮发射前的一系列工作。

另外有辎重马车抵达,将把车上成堆的炮弹迅速卸载下来,在每一门火炮后面都准备了十几箱炮弹。

而这仅仅是开始……

司令长官雷觉坤中将口中所说“帝国的热情”,就是指这些柯尔特后膛野战炮所代表的超长射程,平均的有效射程达到1800码,是阿根廷军队装备的拿破仑火炮射程一倍以上。

这种单方面火力优势,岂能不尽情的发挥出来?

柯尔特野战炮不但火力猛,射速快,而且先进炮弹爆炸威力大,足够阿根廷人喝一壶的了。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995490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