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550章喜乐掺半

狂野北美1846 第550章喜乐掺半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11 08:26:3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普军潮水般的进攻强度越来越高,炮火轰击与步兵进攻交番进行,色当城在大军围攻下风雨飘摇,喊杀声响天彻底。佷

下午3:00许

法军在20万敌军全面攻击下终于支撑不住,在色当城楼举起了白旗,狼狈不堪的向普鲁士军队投降了。

此战法军近4万人伤亡,2万多人被俘,夏龙军团精锐兵力大多折损在此役中,军团司令麦克马洪元帅也身负重伤,可谓一战尽墨。

9月2日上午,拿破仑三世作为战败国的君主会见德国首相俾斯麦,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并且奉上了自己的佩剑。

色当战役后

拿破仑三世、法军元帅及以下的39名将军,10万士兵全部做了普军的俘虏,650门大炮也被普军缴获,败的体无完肤。

9月3日,拿破仑三世向巴黎发电:“军队已被击败,全体官兵和我本人都已成为俘虏。“佷

在普鲁士军队全军上下彻夜狂欢的时刻,俾斯麦首相不无忧虑的对威廉一世说道;“陛下,我们的胜利来的如此之快,而这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我担心面临一盘散沙的无政府局面。”

“你是说巴黎?”

“是的,陛下,我担心第二帝国会不复存在了。”俾斯麦首相说完后,目光与威廉一世碰撞在一起。

从对方的眼中,他能看到威廉一世也深深的担忧此事,不禁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拿破仑三世不但在法兰西操蛋,在发动战争一事上率性而为,也给普鲁士王国增添了巨多的麻烦。

谁都知道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极不牢靠,如今法国皇帝陷落在普鲁士兵营中,他一手创立的第二帝国有可能轰然坍塌。佷

果然,一日后,法国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巴黎之后,一场非流血的革命爆发,轻易的便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一个新法兰西临时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法兰西第二帝国已经被推翻了,普鲁士王国继续拘押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只不过是个孤家寡人一个,所有荣耀已经随风逝去,没有法国人愿意再听他的命令了。

这么个烫手山芋留在手上,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还真说不清楚。

威廉一世与俾斯麦首相商议后,准许拿破仑三世带着心腹手下离开军营,流亡英格兰。

与此同时

普鲁士王**队经过休整后再次开拔,主力第三军团和梅斯的第一和第二军团开始向巴黎进军,下一步准备围困巴黎。佷

大西洋另一侧的北美大地

帝都长安

皇帝李察手上拿着来自欧洲最新的军情通报禁不住笑了起来,心情当真十分畅快,普法之战的戏剧性转折太有趣了。

拿破仑三世的投降并非战争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从8月2号法军发动试探性攻击,到9月2日拿破仑承认战败交出佩剑,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前后整整一个月时间,法国就打输了。

这一个月时间走马灯似的变化,法国政府已经倒台了两届,法兰西第二帝国也随之垮塌,又成立了新的民族救亡政府,而在法兰西各地剧烈动荡才开始。

皇帝逃亡英国了,法兰西帝国输了……佷

自西罗马帝国后的法兰克王国时代,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之间就战争不断,战争经常在两个国家之间展开。

几乎是每十几年就有一次战争,彼此之间的仇恨非常的深。

法国在拿破仑的领导下成为欧洲的霸主后,两个国家的矛盾更加突出,普鲁士人不断的扩充军事力量,希望有一天一举将法国打垮。

如今的普鲁士王国有多荣耀,法兰西就有多么羞耻。

一些愤怒的法兰西民族主义者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前线参战的法国贵族和士兵家眷的身上,少数地区出现法国贵族和其家眷被拖出来绞死,砍死或者惨遭欺凌而死的极端事件,就连一些士兵家眷都难逃毒手。

汹涌燃烧起来的民族情绪高涨,搅动的法兰西社会沸腾起来,宛如烈火烹油一般剧烈。

拿破仑三世9月3日向巴黎发电报,告知自己和法军投降的消息,9月4号摄政议会就被推翻了,欧仁妮皇后被迫离开火山爆发一样的巴黎,连夜逃亡英伦三岛。佷

打赢了战争的普鲁士好像又没打赢,刚刚战胜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已经垮台了,政府不存在了,已经被新的临时政府所取代,只有占领巴黎才是最终解决方案。

所以普鲁士王国的大军继续向西开进,顺便占领了西北方诺曼底地区,随即等待于此的大量商船靠岸,开始卸载海量来自大唐帝国的商品。

受此启发

普鲁士王国也加大了对法兰西国境内市场工业品的倾销,利用占领军的便利,通过经济手段赚取更多财富,挤垮了很多法兰西本地工厂,这就是后话了。

大唐帝国出口的煤油,柴油,润滑油,奶糖,白糖,肉类和水果罐头,粮食制品等物资,与普鲁士王国倾销的工业品密切配合,这些走私货在很短时间内就充斥了法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皇帝李察高兴之余,让宫庭乐妓弹奏了一曲《胡茄十八拍》,心情也随着宛如奇峰陡立般的琴曲上下起伏,激荡不已。

能看到老牌帝国主义法兰西吃瘪的机会很少,这可是最大的一次瓜。佷

这一次普法战争

英国明目张胆的站在普鲁士王国一边,深深的重创了法兰西人热切的爱国情怀,两国可谓是旧怨未消,又添新仇。

从此以后

英国确实在欧洲大陆为法国树立了一个强劲的敌人,达到了“欧洲力量再平衡”的战略目的,也失去了殖民全世界最有力的帮凶,在海外威慑力大减。

拿破仑三世执政期间频频出现的英法联军,自此成为绝唱。

大唐帝国能够敏锐的感受到这种变化,来自欧洲的国际压力削减大半,皇帝李察肩头上的担子顿时一松。

必须得承认佷

英国的皇家海军加上法兰西的陆军是当今世界最强组合,拥有这样底气的英国官员说出;“大英帝国的威严不容挑战”这句话时,对方能够感受到如山的压力扑面而来。

现在不一样了,法国人不玩儿了,普鲁士人也不热衷欧洲以外的事务。

形单影只的英国外交力度大不如前,估计只能恐吓一下小国弱国,对大唐帝国这样的世界列强很难产生影响。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皇帝李察信马由缰的走到一人多高的手绘大幅地图前,满意的端详着帝国明黄色的广阔疆域,目光在中美洲古巴区域稍微停顿后,继续看向南美洲各国势力分布。

在地图上

南美洲呈现出明显的三分天下格局,状如冰激凌桶的南美洲地图上,冰淇淋桶下部属于大唐帝国的明黄色连成一片,蔚为壮观。佷

而在冰淇淋桶较宽较肥的上部,濒临大西洋以巴西帝国为主,是三分天下的第2部分。

该国政治、经济已经被大唐帝国深深的渗透,亲唐政治势力空前强大,巴西海关掌握在大唐帝国资本的手中,作为巨额战争赔偿抵押物之一。

通过各种南美洲统一市场条约,大唐帝国已经将南美洲安第斯总督府与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和巴西紧紧捆绑在一起,智利和玻利维亚有限参与,形成了一个畅通的南美大市场。

冰淇淋桶上部濒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部分国家,是三分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包括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法属和英属圭亚那,苏里南,古巴等国和地区,是大唐帝国推行下一步战略的重点地区。

该地区属于传统阿兹特克帝国发源地和大本营,拥有较多的人口和千年以来的文明发展史,经历西班牙人两三百年殖民根深蒂固,对大唐帝国一直持有较为敌视和疏远的态度。

皇帝李察双手环抱着,右手轻轻磨挲下巴上剃去的坚硬胡茬,目光在这几个南美洲国家的版图上流连,心中一连串的念头乍起忽灭,纷纷而至。佷

作为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帝王,他不喜欢南美洲出现不同的声音,不管是哪一国家,不管他是什么来头?

找机会,应该用武力去修理一两个刺头才恰当。

不知不觉中

皇帝李察越来越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他从中尝到了甜头,那种潜移默化以德感化四夷的速度太慢,效果太差,远远没有征服战争来的那么立竿见影。

一场南美洲战争打下来,收复了巴拉圭和乌拉圭两个马仔,打服了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实力较强的南美洲国家。

通过战后各项条约的捆绑,完全可以预见巴西和阿根廷将会向美国南北两方一样,被大唐帝国鼎盛的武力说服,乖乖的成为美洲统一大市场的一份子。

武力征服的爽感极强,是皇帝李察惯用的方式,赫赫凶威就是这么打出来的。佷

大唐帝国海量工业品和农产品在美国南北双方倾销,打压的美利坚合众国工场主纷纷破产,战后10多年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规模工业,就是鲜明的例证。

美利坚联盟国工业发展的萌芽被掐断,现如今是以奴隶种植园为主的经济结构,为大唐帝国的纺织厂提供原花原料,同样是工农业产品的倾销地。

今后的巴西和阿根廷也一样,在美洲统一大市场的环境下,只需要接受大唐帝国海量的工农业产品倾销就可以了,不用发展什么自主工业,要那玩意儿干啥?

大唐帝国深化南美洲合作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就是要将整个美洲打造成为大唐帝国的后院,工农业产品的倾销地,打造以大唐帝国为首的国家势力集团,对美洲国家互相之间给予最惠国待遇,对域外国家则实行高关税。

如此一来,美洲大市场就成为大唐帝国独享的后院。

当然了佷

这个后院不能拒绝大英帝国工业品的进入,这是世界霸主的威严,但法兰西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品就只能说抱歉了。

好在大唐帝国并不畏惧英国工业品公平竞争,蒸汽机械,棉纺织品,炼钢造船等英国工业强势领域,大唐帝国的工业水平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抢占了很多市场空间。

与墨守成规的英国工业相比,大唐帝国工业领域注重科技研发,注重技术迭代,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集团,发展速度非常快。

以英国传统的优势行业棉纺织业为例,

棉纺织业是英国工业的代名词,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凭借着珍妮纺织机和水力纺织机等革新,将廉价的机织布销售到全世界,一度占据了英国工业产值的8成以上。

棉花贸易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宗贸易,每年达到数亿英镑之巨。

来自印度,埃及,美国南部的优质棉花,进入英国数千家棉纺织厂中加工成纱线棉布,然后畅销欧洲和全世界。佷

英国廉价机织布极大的冲击着世界棉布市场,甚至导致棉花发源地印度和华夏大陆大量家庭纺织工人失业,手工织布无法与廉价的机制布抗衡。

19世纪早期,印度有600余万纺织工人,到了1850年只剩下280余万,到1860年只剩下230余万,到了1870年已经不足200万,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

东亚的满清帝国要好些,毕竟不是印度那样完全的殖民地,但是大量的洋布依然冲击着市场,让很多沿海地区的手工纺织工人失去了唯一生计,日子过得愈发艰辛。

大唐帝国的棉纺织工业是后起之秀,成长于19世纪50年代,崛起于19世纪60年代,尤其以不断的推陈出新享誉世界市场,能够与英国棉布进行全方位的竞争。

大唐帝国纺织业通过间谍从法国弄到了纺织提花技术,并且以全球领先的化工业改进印染技术,电力纺织机械技术,生产出品种,花样新,价格极富竞争力的纺织产品,并且大规模的返销欧洲,畅销中美洲和亚洲,抢夺了很多英国棉布的市场。

在英国南开夏郡,曼彻斯特郡依然有上千家使用传统水利纺机的企业,技术发展上不思进取,在面对大唐帝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纺织品竞争中纷纷破产。

近些年来佷

纺织工业在英国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迅速降低,面临大唐帝国纺织工业挑战是重要原因之一。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705865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