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522章欧洲大市场

狂野北美1846 第522章欧洲大市场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11 08:26:39 来源:顶点小说网

镜湖宫的度假岁月非常悠闲,这两个多月期间,皇帝李察还抽空前往北方各省视察了一圈,从科罗拉多省北上直抵蒙大拿省,在蒙大拿省的荒原里纵马驰骋,参与了一年一度猎杀野牛的大型围猎活动。広

蒙大拿省一年一度围猎野牛的活动持续6周时间,吸引了帝国很多有钱又有闲的贵族前来体会这狂野风情,渐渐的演变成当地特色节目。

皇帝李察在这里好好过了一把瘾之后,即兴命名为“蒙大拿野牛节”。

从蒙大拿省向东至北达省,明尼苏达省,威斯康星省,艾奥瓦省,伊利诺伊省,再向西抵达密歇根省,这一圈视察下来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所看到,所见到繁荣丰收的景象让人满意。

这片广阔的北美中部大平原上,无数的城镇已经看不到战争的痕迹,散落了在旷野上的特色民居和庄园式建筑随处可见,骑马放牧的华裔牛仔们在蓝天白云之间常会纵声高歌,唱的竟然是信天游的调子。

细究起来

原来那边安置的是从陕北逃难到胶东半岛的华裔移民,怪不得唱歌都带着黄土高原的粗犷风情,那就没问题了。

在北美中部大平原上広

肥沃的黑土地与化肥的结合,就是让人惊讶的粮食高产,那产量有多高呢?

在大唐帝国西部和南部各省,不用化肥的小麦亩产量普遍在120磅至160磅之间,施肥后,亩产量能陡增至420磅至四百六七十磅之间,增产3~4倍。

在北美中部大平原肥沃的黑土地上,亩产量平均在200~250之间,可以算是高产了。用了化肥以后,亩产量平均都在600磅以上,最多的能达到每产750磅左右,产量同样增长三倍以上。

只可惜现有的化肥产量有限,已经建成的七家化肥厂,仅能满足帝国本土农田所需的不足5%,制约化肥厂扩充产能的就是天然钾碱矿床开采规模和总量,无法继续扩张。

依据现有的化肥产量,盖洛普的世界级钾碱矿床也仅够开采33年。

粮食增产的另一个渠道就是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三国交界处的阿塔卡马大沙漠里盛产的鸟粪和硝石矿藏,前者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有机肥料,后者则是兵工厂用来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具有相当高的战略价值。

1866年,智利与玻利维亚签订边界条约,规定以南纬24°线为两国边界,南纬23°线与25°线之间一切矿产品和输出产品的关税,由两国平分。広

同年,智利和英唐两国合资经营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维亚签订合同,取得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开采权,开采当地丰富的鸟粪和硝石资源,这个超大型的矿石公司就是位于阿塔卡马大沙漠北部。

岛粪不需要任何加工,简单粉碎后撒在田中就是最好的肥料。

大唐帝国每年按照矿产公司的股份权益,能获得约4.75万吨鸟粪和1.1万吨硝石,这些宝贵的资源,令大唐帝国更多的良田的获得丰收,拥有充足的原料制造炸药,是极具战略意义的资源。

大唐帝国能够抢下矿产公司27%的股权,当真是费了九牛二虎的劲儿。

真要说起来

阿塔卡玛大沙漠里丰富的鸟粪硝石资源,最初是普鲁士人发现的,消息不胫而走以后,立马引来了嗅觉灵敏的英国人。

结果就是英国人大喜过望,由于该矿场处于三国交界处,英国立刻与利智政府,玻利维亚和秘鲁政府商讨成立经营鸟粪和硝石的矿业公司,英国人独占78%的股权,南美洲三国分享剩下的22%的股权。広

大唐帝国知道这个消息慢了一拍,但强势的介入了进来。

作为整个美洲的龙头老大,南美洲的宝贵资源怎么可能没份呢?

若是放在其他地方

大英帝国真的可以有100种办法拒绝,但是在南美就不行,这就是地头蛇的厉害之处。

别看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即便霸占了整个矿场十几万吨的鸟粪产量,但是没有大唐帝国的允许,一磅鸟粪或硝石也别想运出去。

道理很简单

从这个濒临太平洋的南美洲矿场运输鸟粪或硝石,最便捷的通道是中美洲巴拿马铁路,通过这条78公里长铁路输送到加勒比海沿岸的科勒港,然后在这里装船直接驶往英国各港口。広

除此之外

也可以在智利或玻利维亚的港口装船,向南绕过火地岛进入大西洋,从这里直接抵达英国各港口。

但是无论哪一条运输线,都绕不开大唐帝国限制。

例如在巴拿马铁路就是不给你车皮,难道英国人能够扛着这些鸟粪步行穿过78公里长的地峡,抵达另外一侧的港口城市科勒港吗?

想想也不可能,这也太离谱了。

在大唐帝国强势插手进来以后,原本要求与英国人对半分硝石矿产公司的股权,但英国人死活不同意,反复商讨后最终达成协议;

英国人拿出24%的股权,在硝石公司的占股从78%降到54%。広

其他南美洲三国各自拿出1%,共计出让3%的股权,在硝石公司的占股从22%降到19%,大唐帝国以27%的占股,位列第二大股东。

最早发现矿藏的普鲁士人则被挤了出去,半点资源也没有得到。

法国人看着眼红心热,却被英唐两国联手挡在了门外,同样也没能够获得硝石公司任何一点股权,至于其他的世界列强就更没戏了,这就是地头蛇的厉害。

但是对大唐帝国庞大的农田存量而已,依然是杯水车薪,能够获得肥料供应的农田只占据整体数量的11%,这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难题。

好在大唐帝国拥有的北美中部大平原肥沃的黑土地非常给力,渐渐成为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地区,被欧洲人称之为“世界的粮仓”,有力地弥补了英国,普鲁士,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斯曼帝国等欧亚国家的粮食缺口,是世界最大的粮食供应商。

大唐帝国对欧出口的港口主要有五大湖地区的密尔沃基,芝加哥,底特律,东海岸的纽约,费城,里士满,南部濒临墨西哥湾的休斯顿,新奥尔良和中美洲各港口,出口量动辄数百万吨之巨。

涵盖粮棉油等主要粮食品种,尤其精制小麦粉,大豆油,粮食基酒,冷储牛肉,猪肉,干果等一系列品种出口量相当大,在欧洲市场赢得很高的美誉度,增长前景看好。広

这个年代由于极度缺乏化肥,欧洲农业产区产量普遍不高,无法满足欧洲急剧增长的大量人口市场需求,粮食产品进口是硬核需求。

欧洲从本世纪初的1.9亿人口,增长到19世纪 60年代末3.8亿,人口总量增长增长了一倍,粮食总产量只增长了4成多,供需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欧洲列强解决的办法是殖民,英国可以从埃及,近东地区和乌克兰进口粮食,法国可以从利比亚,摩纳哥进口粮食,而那些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就惨了。

例如德意志地区各邦国,意大利,法国偏僻地区和奥地利帝国的边疆省份,还有大英帝国漠不关心的爱尔兰岛,这些欧洲地区常年缺粮,饥饿是底层民众无法抹去的噩梦般记忆,饿死人只是寻常的事情。

而正是因为贫穷和饥饿的驱动,上述地区成为欧洲向北美移民的主要来源,每年依然有近百万移民规模,其中相当一部分白人移民流入了大唐帝国,尤其以德裔移民为主。

由于唐普两国关系友好,德裔移民社团在大唐帝国拥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很多德裔移民在军界,政界,学界具有较高地位,能够选出自己的德裔村长和镇长,在镇上教堂做礼拜,自酿啤酒和德式猪肉香肠,过上悠闲而又富裕的生活。

一传十,十传百,大唐帝国在德裔移民中的美誉度相当高。広

德裔白人移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五大湖平原地区,他们非常享受拥有自己一块农田,一座房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规律生活。

大唐帝国对白人移民给予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在帝国内有很多德裔移民聚集的村镇,普遍治安良好,是融合度最好的白人族群。

虽然每年出口大量粮食产品,但对于高达3.8亿人的欧洲市场而言,只能说略微缓解粮食的紧张局面,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普通的底层欧洲人依然用不起进口商品,进口的精制面粉和特制面粉制作的香喷喷面包,大多被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富裕阶层消化了。

欧洲市场太大了,潜力简直是无穷无尽……

乘坐皇家专列呼啸奔驰在辽阔的北美大平原上,入眼所见是望不见尽头的牧场,大群的牛羊点缀其间,构成优美的原野画卷。

当接近村镇的时候,就会出现大片大片的农田,挂满了沉甸甸的金黄麦穗,看着当地民众喜气洋洋的脸庞,就知道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広

李察非常喜欢这种感觉,那种坐在火车上一天复一天,目光所及皆是帝国广阔的领土,这会让他心中油然升起浓浓的成就感,就像美酒一样陶醉。

成功的穿越人生就应该如此,他已经促成了历史的巨大转变。

位居上位23年,李察已经不是那个率性的少年,而是城府如渊的大唐帝国皇帝,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大唐帝国乃至整个美洲地区局势。

这么多年来,他愈发的融入这个时代中……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78137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