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588章建设马萨瓦

狂野北美1846 第588章建设马萨瓦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5 07:21:38 来源:顶点小说网

1517年,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从此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版图中的一个边彊行省,至今已355年了。

由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日趋糜烂,自打默罕默德-阿里帕夏那一辈起,埃及就已经事实上脱离了奥斯曼帝国。成为完全自治的独立王国,只不过名义上依然属于奥斯曼帝国一个行省。

为此,埃及与奥斯曼帝国还打了两场战争,侥幸全都赢了。

伊斯梅尔帕夏是埃及真正的无冕之王,当他听到陆平之爵士抛出的要求后,顿时觉得宛如五雷轰顶,心中难过的刀绞一般。

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被践踏,可这又怪得了谁呢?

埃及虽然能够抗衡原宗主国奥斯曼的奴役,却无法阻挡英国,大唐这些世界列强的入侵,古老国土早已轮为列强的游乐场,冒险家的探索之地。

弱小者备受欺凌,这就是残酷的生存法则。

在见过苏伊士运河公司几位高层以后,埃及不得不承认战败,正式发出和谈请求,由英国人居中斡旋,试图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

远征军动辄屠城血腥镇压手段,着实吓住了这位埃及伊斯梅尔帕夏,他就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财主,在世界列强强大的军队面前屈服了。

苏伊士城距离开罗只有130公里,这里发生的事不可避免的在开罗这个最大的城市引起巨大恐慌,很多官宦富商纷纷向更远的城市转移财产,妻眷,军队中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多。

流言加上猜测,将东方人描绘成食人血肉的恶魔,各种版本愈发的离奇,而这更加剧了开罗城的恐慌情绪。

厄立特里亚地区

马萨瓦

这是一个红海岸边条件优良的环抱型海湾地区,具备优越的港口条件,经过勘测后确定在该地区建立殖民港口,从而掀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

在马萨瓦宽阔的海湾里,停泊着数10艘巨大的货船,正在用小艇向岸上输送物资,已经持续十多天了。

海岸上的物资分门别类的堆积在一起,犹如一座座隆起的小山,海边大片焚烧过的平原地形上,一颗又一颗焦黑的木头被放倒,然后用拖拉机集中运送到堆木场。

在这里

由柴油机带动的盘锯将巨大的木头锯成一段一段,分割成木板和木方,在一侧的空地上码成垛,等待进入木窑烘烤后用于建筑房屋或其他设施。

平整出来的地块上,用生石灰画出了一道道线,预留了街道,城市中心建筑,市政建筑,寺庙,学校,居民区等建筑的位置。如今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片的帐篷区。

繁忙的海湾边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干活的人们,有很多在士兵押解下的阿拉伯苦役正在挖沟,这些深沟将会建设城市主排水渠道,用砖石和水泥砌起圆拱形排水渠。

在海边

有很多阿拉伯和黑人苦役犯正在将一根又一根的巨大原木砸入海中,这些巨大原木一端削尖插在海中,另一端则有几个人合力抬起巨大的石硾,一下一下的砸进浅海区的淤泥中。

在已经砸实的木桩上,华裔工人用两个手指头粗的铁栓,将一根又一根沉重的工字钢梁连接在原木上,呈现出交叉的形状,以进一步巩固码头基础。

在数千人日以继夜的努力下,短短10多天时间,码头已经向海水中延伸了70余米,预计再有两个月木质栈桥就能够完工。

这些用工字钢梁连接在一起的木桩上,还要铺设40公分厚的巨大木方,再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就成为了坚固耐用的码头。

码头一旦投入使用,将极大的加快建设进程。

运送完物资的轮船和移民船不需要在万里迢迢的顺着原路返回,而是径自驶向苏伊士港,今后将从这里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横穿地中海,再经过英国人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横渡大西洋后就可以抵达北美。

这些轮船都是各大航运公司旗下的远洋货船或者移民船,在欧洲可以装载返程的货物和希望移民北美的意大利人或者德国人,开启大西洋航线的运营之旅。

这一条返程路线,比来的时候3万余公里漫漫航程节省太多,抵达墨西哥湾沿岸休斯敦只需要7800公里,抵达纽约只需要不到4500公里,抵达里士满也不过5300余公里。

在大唐帝国远征军取得绝对军事胜利的情况下,英国人再设置障碍已经没有意义,胜利者不应该遭受责难。

海湾建设一片热闹场景,忽然远方传来一阵骚动,当人们注目看过去时不由得发出阵阵欢呼。

原来是一队帝国骑兵执行清剿任务返程了,他们头上戴着遮挡烈日的宽檐牛仔帽,押解着长长的黑人奴隶队伍返回海边营地,给建设工地带来新的劳动力补充。

新城市建立在距离海边十几公里的山谷平原中,这里周边茂密的灌木和森林一片焦黑,地上是厚厚的燃烧灰烬,空气中还弥漫着浓烈的味道。

放火烧荒后的土地上,由伐木组将焦黑的大树伐倒,运输组开着拖拉机将大树拖拽到河边的锯木场中加工。

苦役营中的阿拉伯人或者黑人要一个一个的将大树根刨出来,由运输组开着拖拉机将其运送到专门地方堆放,运行的井然有序。

晒干后可以作为砖窑和木窑的燃料使用,燃烧后的草木灰混上人畜尿液粪便经过发酵堆肥,可以肥田。

清除了树木根茎及大块石头以后,平整组开着拖拉机将整片土地犁翻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耙平,压实,就成为大片大片平整后的土地。

这样的平整后土地划上石灰线,用砖石砌筑半米左右的建筑基础,下面就由木匠进场,开始在建筑基础上放置圆木,建起一座座房屋。

在马萨瓦

港口和城镇建设同步推进,这里大约有7000多名苦役犯和1.23万华人移民,还有以皇家海军陆战第3师骑兵团,师部警卫营,辎重团等3100余名官兵组成的军事力量,负责马萨瓦殖民港口的建设和警卫工作。

军方骑兵团和警卫营主要以搜捕清缴当地黑人部族为主,以一个骑兵连为基本作战单位,分批次向周边轮流扫荡,清剿当地黑人部族并且抓捕奴隶苦工。

每一座殖民港口和城市的建设,都需要投入巨大的劳动力成本,这只能奴役当地黑人。

皇家海军陆战第3师大部分兵力依然留在红海对岸的也门萨那城周边,对该地区实施殖民占领。并且通过跨海运输向马萨瓦输送粮食水果,鸡鸭牛羊和阿拉伯苦役犯,也输送阿拉伯女人。

这是从相对比较发达繁荣的也门地区抽血,反哺厄立特里亚新殖民区。

红海沿岸地区的条件有限,帝国远征军也不可能从遥远的本土获取帮助。

在欧洲航线彻底打开之前,只能充分利用红海沿岸本地资源来建设,主要就是厄立特利亚地区。

现如今

帝国远征军在马萨瓦,还有内陆距离红海岸边马萨瓦范约175公里的阿斯马拉分别建立了两个殖民点城镇,后者刚刚开始大规模烧荒,参与城镇建设的只有1700余人。

阿斯马拉是原本历史上厄立特里亚首都,距离埃塞俄比亚帝国王都亚地斯亚贝巴1070公里,位于海拔2400米的哈马森高原上,周边地形易守难攻,是一个四季凉爽的美丽花城。

因为地处高原,所以大唐远征军将这个新城镇命名为“云中城”,就是云中之城的意思。

作为厄立特里亚地区殖民长官,柳达卿上校暂时没有精力兼顾到云中城的建设,主要的资源和精力都放在马萨瓦地区,港口尤其是重中之重。

只有港口建设取得初步成果,运输船直接靠上码头卸货,而不是用小舢板一次次地向岸上运货,下一步马萨瓦城镇建设才能提速,一些较大较重的物资设备才能卸下来。

帝国在殖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柳达卿上校身边有一帮子殖民部派遣的能员干吏,还有精于测绘的地理专家,所以殖民建设工作才能井然有序的推进开。

如今城市排水沟渠已经挖掘大半,计划中建立的6座砖窑也陆续落成,开始打制泥坯烧制砖头以供建设使用。

运输轮送来的建筑材料消耗很快,这种大宗物资不能指望外界输入,只能在本地建立砖窑,水泥窑,采石场,锯木场等一系列设施,用于城镇和码头建设。

建设和征服的工作千头万绪,全都要由柳达卿上校主持大局,他将手下分成了规划组,建设组,后勤组,材料组和军事特遣队几部分,分门别类的解决相应问题。

这样一来

他就能抽出时间解决最主要矛盾,稳步推进殖民城镇和港口建设。

“报告长官,城市下水沟渠工地上,水泥和钢筋的建材都不够了。沟渠施工组想用囤积在码头的水泥和钢材,但是被材料组拒绝了,说不能够挪用。”

“还缺多少?”

“大概匡算一下,还缺120多吨水泥,还有10吨钢筋。后续的建材还在船上,没有卸下来。”

“囤积在码头的水泥和钢材不能动,码头建设是重中之重。沟渠施工组如果缺少材料那就暂停,把人员调到其他组去。那个……水泥厂的筹备工作可以开始了。”柳达卿上校翻了一下运输物资文件,拿在手上仔细看了看后,吩咐道;

“安排沟渠施工组的人去选址建设水泥厂,他们手下的劳动力也转过去开辟采石场,修整道路,为建设水泥厂做好准备。等到码头建设完成后,沉重的水泥厂设备就可以转运下来,立即投入设备安装工作,节省了额外时间。”

“卑职遵命,长官。”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37665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