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832章历史的十字路口

狂野北美1846 第832章历史的十字路口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5 19:13: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圣皇太祖的秘旨秘密的传达到大唐帝国,迅即行动起来,帝国外交部通过隐密渠道联络沙俄新政府部分保皇守旧派势力,筹谋行动。

不久之后

以大唐帝国驻俄使馆庆中秋晚会的名义,将遭到软禁的沙俄皇室一家中的奥尔佳长公主与塔季扬娜二公主接入使馆中,妥善保护起来。

于10月初乘船离开圣彼得堡,辗转抵达英国伦敦,暂时侨居在此。

沙俄的惊天巨变发生在10月22号,冬宫的一声炮响,预示着这片广阔的天地改变的颜色,也预示着世界地缘政治局势的巨变。

每每想到这点,都让人心惊不已。

国际形势进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孰去孰从,考验着每一个国家最高层的政治智慧。

十月底

云中省拉雷迈彻地区

李察在这片环境优美的高原地区已经住了三个多月,期间曾深入到高原牧区的很多牧场,来到牧场主家中体会着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

北方巨变的消息传来,李察这才匆匆回到位于高原湖边的皇家行宫,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协约**事集团未来的大事。

消息滞后也有滞后的好处,可以带来其他佐证的欧洲新闻,有助于判断眼前扑朔迷离的国际政局。

从目前看来

沙俄新政权上台以后,立刻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引起了巨大的混乱。

以沙俄为主力的欧洲东线战场彻底糜烂了,北方形势的剧变,使得前线的几百万沙俄军队成为弃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原本**重重的后勤供应彻底瘫痪,前线俄军士兵得不到最基本的食物和弹药,立马发生大规模哗变,情况一团糟。

有的俄军部队向当面的德军投降,有的保皇党派白俄军官率领军队返回国内,更多的军队在流言和恐慌中自行解体,纷纷向国内方向逃去。

完了,东线战场彻底完犊子了。

沙俄的体量可不是意大利能够媲美,现在以英法为首的协约**事集团感觉就像天塌了一般,以德奥为首的同盟**事压力全都压在了自己的肩上。

而德奥等同盟国则陷入了狂欢中,这意外的惊喜来的太突然,让他们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

一片混乱中,大唐帝国皇室和政府高层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旅居云中省的圣皇太祖陛下,他无疑就是帝国的定海神针。

回到高原行宫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神清气爽的李察施施然的出来。

看见满脸惶然的帝国半岛总督陈举恩,东非总督郑凯,云中高官胡云川等人,他加重语气冷哼了一声。

这声冷哼,仿佛重锤一样敲打在几位边疆大臣的心头,令他们神色骤变。

“每逢大事有静气,慌什么?”

李察用冷峻的眼神扫过众人,然后走到大殿上首的宝座坐下,这才继续说道;….

“北方巨变,朕已悉知。

纵然同为协约国联盟,沙俄形势变化也属于其内部事务,这与帝国方面干碍不大。

即便东线战场垮了,不还是有西线和南线战场吗?

这一场爆发于欧洲的全面战争,究其始终,那是英法意等国的大麻烦,而不是我们的大麻烦。

这里面的分寸,需得谨记在心。”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大唐帝国万千官僚中的精英,闻言后心领神会,顿时觉得心下一松,压力去了大半。

半岛总督陈举恩犹豫了下,还是说道;“启奏圣皇太祖陛下,英法意等国高层为了因应当前危局,已紧急要求高级别外交磋商。量其所为,必定要求帝国方面大幅增派兵力和物资,纾缓当下岌岌可危的局势。”

李察撇了他一眼,心知这是帝国政府方面请旨应对,淡淡的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原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既然签订了盟约,作为肩负维护国际秩序的世界列强国家,就要做好表率,坚定不移的捍卫神圣盟约,成为盟友可以依赖的坚实依靠。

这是一个世界大国应有的作为,绝不能像意大利人那样朝三暮四。

当然,该谈的还得谈。

盟约内的义务必须无条件贯彻下去,这没什么好说的。

超出盟约范围的义务,可以在新的紧急磋商中提出,由各国首脑磋商后取得一致。

原本出兵60万索取的利益和出兵300万所取得的利益是不同的,付出的代价不同,得到的自然也就不同。

莫要耻于谈利益,别人不会乖乖的将好东西送到你的面前。

所谓的国际危机,既有危险也有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比如在欧洲

大唐帝国方面希望在战后能够获得南乌克兰或者东乌克兰加上克里米亚岛,这都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在半岛地区 帝国的利益范畴可以扩展到叙利亚地区,或者采取唐英双方共治的举措,这都是可行的方案。

如此一来

大唐帝国整个半岛地区在温暖的地中海就有了稳定可靠的港口,将势力锲入欧洲,拥有稳固的桥头堡。

在欧洲,至少拥有克里米亚半岛这个稳固的统治区,在欧洲事务中拥有一席之地。

帝国在战后新的国际秩序中重要地位,必须得到明文确认。

大唐帝国不缺钱也不缺兵,欧洲想要得到力度更大的支持,那么就拿实际利益来换。”

殿中各位边疆大臣听着眼睛一亮,细细琢磨一番后,还真是这个理儿。

尤其是圣皇太祖陛下所说的;

“爆发于欧洲的全面战争,究其始终,那是英法意等国的大麻烦,而不是我们的大麻烦。”

简直一针见血,道出了当前世界大战的本质。

欧洲的情况越发的风雨飘摇,大唐帝国能够获取的战后利益就越丰厚,呈现水涨船高之势。….

欧洲盟友需要的粮食物资和兵力,大唐帝国几乎可以敞开了无限量供应,关键就在于价码是否合适?

以大唐帝国如今的巨大体量,出兵200万以内都不需要战争动员,也不需要转入战时体制,只要加强供应生产即可。

根据前期60万募兵的情况来看

大唐帝国国内的各族裔民众,英法意荷及中南美白人族裔较为积极,应征报名的占据一半以上,剩下的才是华裔,德裔。

仅仅一周功夫,募兵60万的任务便完成了,经过紧张的训练和运输工作,在本年度时至12月间,已陆续抵达欧洲担负战备任务。

占据大唐帝国社会人口总数八成半以上的华裔族群,对当前激烈进行的欧洲战争不大感冒,也不大关心。

隔着浩瀚的大西洋,愿意积极投身于欧洲战场的热血青年以白人后裔居多,比如爱尔兰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比利时人,西班牙人还有少部分的德国人。

若是支援德奥同盟,仅在大唐帝国的德裔社区,就能征集超过100万热血青年。

要知道在1916年底,大唐帝国的德裔社区人口就达到1322万,德国位列旅居大唐帝国外裔人口第一大来源地,占据白人人口超过一半,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拥有重要影响力。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占据社会主流的华裔族群对愈演愈烈的欧洲战争普遍持漠然视之的态度,除了一些亲英,亲法倾向严重的华裔公民和酷爱战争和冒险的北美牛仔,其他华裔大多不愿意参与其中。

这是因为在募兵之初,皇家陆军已经张榜公示了赴欧作战纯属自愿,将列入皇家陆军义务兵范畴。

在战争中伤亡的官兵享受帝国抚恤政策,但不授功勋田,不授贵族爵位等奖赏。

谁的心中都有杆秤,会衡量轻重。

在南美洲巴西总督府和中东的半岛总督府,非洲的东非总督府相关军队中服兵役,都有功勋田奖赏,表现出色者授予贵族爵位亦不凡其人。

那打生打死的为了啥?

与其参加欧洲战争不如参加殖民扩张战争,哪怕去东非总督府,也比去欧洲更有吸引力呀!

白人族裔公民参加欧洲战争那是有情怀,指望占据帝国社会主流的华裔族群去打白工,自行承担战后伤亡的代价,就有些不大现实了。

圣皇太祖理直气壮的向英法等国开出价码,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你不是要更多的物资吗?

没关系,帝国方面可以给你增加优惠战争金融贷款,并且以盟友的公道价格供应海量的物资。

有的小国穷国拿不出钱来,没关系,结果军方可以把压箱底的军火库存拿出来免费赠送,尽管敞开来打。

但是你要更多的兵力支援,大唐帝国内部公民参战意愿不积极,征募兵力不顺利,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除非英法等国拿出实际的好处,比如说东乌克兰或者南乌克兰,加上克里米亚半岛,在战后可以给士兵分封功勋田,给表现出色的官兵分封贵族爵位,有效的提升参军积极性。

这样一来欧洲的兵力匮乏危局就解决了,英法等国慷他人之慨,反正羊毛出在其他羊身上。

潜台词很明显

这可不是我要的哦,完全是为你们着想。

愿意不愿意的话,自己看着办呗。

至于英国人所谓的地缘战略红线,绝不允许大唐帝国或者沙俄势力踏入欧洲温暖的地中海区域啥的顾虑,反正你高兴就好。

没有实际的利益,大唐帝国不可能进一步增加对盟国的强力支持。

增加物质金钱都可以,远征军方面就算了,因为国内征集不到足够的兵力。

归根到底

现今欧洲爆发的全面战争是欧洲人的麻烦,而不是大唐帝国的麻烦。超出条约规定盟友义务范围,那么就要拿出更多的利益来。

这样一来,球又踢到了英,法等国最高决策层的脚下。

.

...

(sdingdiannn/ddk99836175/7356850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