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786章移民的力量

狂野北美1846 第786章移民的力量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5 19:13: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带着丝丝凉气的海风扑面而来,吹动皇帝李察发丝飘动,这个热带滨海大都市气候宜人,真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在皇帝李察的心中,天堂岛的地理位置和优越资源如掌上现纹,清晰的烙印在记忆中。

整个天堂岛(新几内亚岛)有一座中央山脉从东至西贯穿全岛,形成连绵延续的中央山脉。大部分山地、高原,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地势最高的岛。

纵横东西部的高耸山脉,当地人习惯性的称为“雪山山脉”,其中最高峰为查亚峰(又称卡斯滕士峰),海拔高度4884,为大洋洲最高点。

数十万年前

天堂岛曾经与澳大利亚连接在一起,后来随着大陆板块运动和沉降,在天堂岛与澳大利亚北部之间形成一条散布着众多岛屿的海峡,隔开了彼此。

皇帝李察看着眼中环抱海湾的壮阔大都市,深邃的眼神不时闪动,那是满满的成就感。

他不但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美洲历史进程,而且改变了西南太平洋局势。

将原本历史上荒僻无人问津的新几内亚岛,打造成了西南太平洋人文荟萃,工农业经济相当发达的文明之地,华人社会的新乐园。

这份沉甸甸的历史性成就,怎不让人由衷的舒畅?

真要说来,这是千万华人移民汇集起来的伟力,共同创造了这天堂般的美丽岛屿。

无数华人移民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经历四十几年的辛勤耕耘,将这里变成了西南太平洋媲美江南的鱼米之乡,工商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城市。

作为世界第二大岛屿,地处热带的天堂岛总计7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约有1/3面积是宜居之地。

仅东港市周边,就有广达14.6万平方公里的滨海平原与广阔谷地,适宜农耕和放牧,也适宜种植高山茶叶与热带果树。

这么大面积,几乎与华夏的江浙两省可耕地总和相当。

这里雨水充足,日照强烈,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湿润,稻米一年三熟,是发展农业的宝地。

在该地区的西北端,也就是纵贯全岛雪山山脉的南坡,就是总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的原始热带雨林,可以称之为西南太平洋的亚马逊雨林。

这里是全世界降雨量最集中最大的地区,一年到头几乎天天下雨,有的年份连绵的大雨能够下两个月都不停歇,少数地区年降量达到上万毫米。

这什么概念?

就是说该地区一年的降雨量,平均下来达到10余米,穿件衣服一年到头都干不了,果然无愧于“世界水塔”之称。

向东进入平均海拔千余米的莫尔兹比高原,降雨量便急骤减少,平均年降雨量约为860~1100毫米之间,气候凉爽宜人,年降雨量基本与苏省相当。

大陆苏北地区年降雨量约750~850毫米之间,苏南地区年降雨量约1100~1250亳米之间,根据年份的不同有多有少,大致在此区间。

相比较之下

东港地区年均温差小,最低温度不低于16度,最高温度不高于27度,全年温差约在10~11度之间,全年气候如春。

雪山山脉的最东端到这里急剧降低,形成面积广大的东坡,海拔的急剧降低非常适于建造水坝和水电站,更有利于建设农田水利设施。

断断续续的环岛公路和铁路从东港市向北,利用该地区平缓低矮的丘陵地形,跨越纵贯全岛高大的雪山山脉,与广大的北坡地区相联通,是该岛主要的陆路交通干线。

为什么说是断断续续的环岛公路和铁路呢?

由于天堂岛无论南坡还是北坡的河流都非常多,以水量大和河面宽著称,尤其到了沿海平原地区,浩瀚的大河入海口一眼看不到边。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建造桥梁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往往通过轮渡联结大河两岸。

有的铁路乘坐四五百公里,有的铁路两三百公里就要下车,换乘轮渡,渡过大河后,在河对岸渡口的火车站再重新上火车,继续剩下的旅程。

因为这种地理特点,环岛公路和铁路都是断断续续,难以畅通的从头乘坐到尾。

从东港市前往新西安的旅客,绝大部分会乘坐沿海邮轮航班,不但避免了上下火车的折腾,速度比陆路运输还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第一大岛屿格陵兰岛,由于地处高纬度的寒区,整个岛屿上常年冰雪覆盖,人兽罕至,可利用的南部沿海地区面积不足万分之一。

要论价值,连天堂岛的一根汗毛都不如。

皇帝李察不得不承认,伟大的华人移民汇聚起来的力量,足以改天换地。

这座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岛屿在土著人手中暴殄天物,只有在勤劳的华人移民手中,才会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白人殖民者做不到,因为其人口和投入的财力远远达不到开发的最低要求。

就比如帝国刚刚纳入囊中的世界第三大岛屿加里曼丹岛,历经两年的建设,环岛公路已经建成,十几个沿海码头改扩建陆续竣工,环岛铁路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荷兰殖民者300年没有做到的事情,在帝国雄厚的财力推动下,仅仅两年已经大变样了。

在新殖民区加里曼丹岛,举凡公路铁路干线延伸到的地方。周边十几公里乃至于几十公里土地,都非常适合于殖民开拓,大规模烧荒垦地,建成一座座种植园和农场。

大唐帝国作为新兴的世界殖民大国,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无非是烧荒过后,伐倒无数的热带大树,刨出树根,将混合着厚厚草木灰的土地深翻,耙平,去除碎石草根,就可以形成大面积的宜耕土地。

在这些土地上修建灌溉水渠,经历几茬农作物的生长之后,每年的庄稼收割过后,秸秆焚烧还田,再次犁开深翻,耙平……

只要几年时间,生地就会变成高产熟地,热带森林变成良田,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农产品供应市场。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先期投入,采用人力和机械相结合的办法事半功倍,动用汽油烧荒更是一绝。

在热带雨林地区由于草木湿润,想要点燃山火可不容易。

解决这一问题的利器就是汽油,泼洒了汽油的大树和灌木燃烧非常猛烈,而猛烈的火势会迅速蒸发森林中的雨水湿气,形成黑烟滚滚蔓延的火线。

若是燃烧后继不力,需喷洒汽油助燃,就可以让凶猛的山火再度蔓延起来……

没有汽油,潮湿多雨的热带雨林烧着烧着就熄了,难以形成大面积的山火烧荒。

在大唐帝国热带开荒拓殖的标准中,烧荒必须要将灌木丛焚烧殆尽,要将树木枝杈焚烧殆尽。达不到标准的还要二次烧荒和三次烧荒,大面积使用汽油就是最关键因素。

所以说,汽油是热带雨林地区开荒最犀利的武器。

天堂岛的开荒经验,非常适合于加里曼丹岛开荒拓殖,从沿海地区一步步向内陆深入。

而在沿海潮湿的大面积滩涂地区,开荒最重要的就是筑起低矮的堤坝,防止海水倒灌,经过多年以后,排干沼泽地区积水,形成较为坚实的地面。

在此基础上

重复大面积山火烧荒,伐倒大树,刨出树根,深翻土地耙平,去除草根碎石一这完整的过程。

一般来说,淡水沼泽地区经过改良,地力更肥沃,土壤营养更丰富,绝大部分都会成为优质水稻田,比旱地产量更高。

扪心自问,大唐帝国皇室对天堂岛这块海外皇家直属领地,除了部分早期的建设资金投入之外,很多时间鲜少问津,投入的精力较少。

而这块皇家直属领地,已经持续数十年反馈丰厚收益,是最成功的皇家海外直属领地。

整个天堂省,从早期的年均上缴财政百余万唐元,至如今年均上缴财政数千万唐元,成为皇家内务府收入的稳定增长点。

非但如此,该省的人口向周边地区移民扩散,有力地巩固了包括吕宋王国,宿雾王国,棉兰老王国,兰芳国华裔主导的人口结构,为稳定社会治理贡献了巨大力量。

不可否认,大唐帝国偏向华裔的政策,也为该地区的华人移民社会扩散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规矩些的华人移民会在人口市场购买当地女人为妻为妾,而更多的华人移民传承了帝国的强横风格,直接就动手抢。

在吕宋群岛,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和爪哇岛等地,强抢当地土著女人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

帝国驻军和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闹出人命,告上去也没有下文。

这也是荷兰白人殖民者急眼的地方,短短两年多时间,据估计有不少于18.7万白人适龄妇女遭到掳掠,真实情况恐怕更严重。

在整个东印度群岛,白人殖民者的数量也仅仅是区区百余万。

这么多年轻白人妇女在战乱中消失,简直就挖断了白人家庭的根系,在这两年混乱的局势中,几乎不可能再找到,怎么能不急眼呢?

急眼归急眼,这都是拓殖发展中的小问题。

大唐帝国政府考虑到移民当地的华人,多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很多都是天堂省家庭中的庶子,希望在新殖民地闯出一片天地。

不管什么方式,华裔男性移民成立了家庭之后生儿育女总可以稳定下来,对殖民扩张是有益的方面,所以很少加以干涉。

成家立业以后,性子总要稳当一些。

这种情况确实对当地白人和土著马来人不公,但公平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帝国只能优先满足华裔移民需求,在这一领域基本放任不管。

一般来说

新殖民地度过了早期的3~5年军管时期,这也是当地基础建设**时期,社会局势确实相当程度的混乱。

掳掠当地妇女,强占土著田地甚至杀人放火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是动荡时期。

渡过了这一时期,在纳入帝国海外行省管辖后,将逐渐建立起规范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大概4~5年的时间,将社会行为纳入规范的正确轨道上来。

在这一时期

有很多凶巴巴惯了,抢惯了,杀惯了的华人移民刹不住手,陆续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抓一批,流放一批,杀一批,迅速的肃清混乱,让当地的华裔移民懂得“敬畏”二字,开始循规蹈矩的纳入帝国法律规范体系中。

到这个时候,就不能再随意的掳掠白人或土著马来妇女为妻为妾,甚至组织买卖人口,杀人越货,夺占他人田产家眷,通通会招致法律的严惩。

而在任何时候,华裔移民之间的自相残杀,都会是帝国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只要抓到杀无赦。

正是通过种种政策引导,极大的强化了民族融合进程,这在哥伦比亚,古巴,南美洲中南部和吕宋群岛等地区,体现的非常明显。

100万华人移民有了妻子和家庭,有的家庭还不止一个女人(注;少部分华裔女性移民因素),那么就意味着至少有80~90万当地土著无法娶妻,孤独终老。

社会与文化传承形成断层,很多土著民族连同其独特文化和语言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融入到华人大家庭里。

正是大唐帝国的崛起并走向兴盛,促成了整个美洲西班牙语地区的迅速消亡,国语大行其道,汉唐文化畅通无阻的遍地开花。

如今在整个美洲,大唐帝国范围内国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官方语言,还包括乌拉圭,巴拉圭,佛罗里达,琉球,兰芳等华裔为主的国家,国语都是社会主流语言。

在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玻利维亚,智利,秘鲁,纽约,卡罗莱纳,密西西比,康涅狄格,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国语都是官方第二大语言。

而随着华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欧洲各国,汉唐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欧洲白人也会怪腔怪调的说几句国语,并引为时尚。

原本历史上

因为8个强盗掀起的刮风神洲狂潮,欧洲人开始打心眼里瞧不上懦弱的东方人,在如今的时代没有发生。

大唐帝国在世界范围内高歌猛进的殖民开拓,打的荷兰殖民者灰头土脸,为大唐帝国和东方人赢得了强悍善战的美誉。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同时发生的两场战争,对比鲜明。

大英帝国如此的强盛,如此的傲慢,被布尔人游击队折腾的欲仙欲死,多达46万人的重兵云集南非,都没能彻底搞定布尔人。

在东印度群岛战场上,大唐帝国将荷属东印度群岛二十几万军队打的土崩瓦解(注;指白人军队和民兵,不含土著仆从军),赢得了一面倒的胜利。

若说大唐官兵不英勇善战,英国人第一个就不同意。

若说东方人是垃圾,战斗力孱弱不堪,那英国人是啥?

垃圾中的战斗鸡吗?

很显然,无论是维护英国陆军的名誉,还是维护白人的骄傲,都不能过分贬低东方人。

(sdingdiannn/ddk99836175/7405283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