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777章蔗糖种植园

狂野北美1846 第777章蔗糖种植园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5 19:13: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中州王国(原厄瓜多尔)和抚远王国(原秘鲁割让)一圈巡视下来历时8天,比原计划多用了一天,看到的情况喜忧参半。

中州王国华裔人口96.7%,总人口65.2万。抚远王国华裔人口73.5%,总人口78.9万,都是人口较少的藩国。

这里经济发展水平远逊色于哥伦比亚,依然以农业和种植园经济为主,城市建设方面差强人意,难免有些小国寡民的局促之感。

这两个藩国的工业品大多由帝国本土或者哥伦比亚输入,有限的工业也仅仅是伐木厂,米厂,面粉厂和少数矿山,实力薄弱的多。

皇帝李察视察了一圈后,分别给这两个小藩国赏赐了一家火力发电厂,全都位于其王都所在,每家电厂投资约45万唐元左右。

与哥伦比亚三座大型水坝工程不同,皇帝李察赏赐的火力发电厂,最终产权归属藩王家族,也算是贴补一下。

一家火力发电厂每年下来,怎么着也要赚上几万唐元,多少能够维持中州王国和抚远王国各自体面的王室生活所需。

这两个藩国人口少,工厂少,税收自然也就少,当地王国政府除了开支行政支出外,王室能够分到的寥寥无几。

这些分封的藩王等于独立出去分家过日子,皇家内务府不再承担每年的定例钱和四季节庆供养,全都得靠他们自己。

好在这两个藩国都有当地驻军,平素里也会帮助维护地方治安,省下了好多警察的开支,财政开支勉强能够平衡。

纵然贵为帝国至尊,皇帝李察也无法做到嫡出皇子和庶出皇子的一碗水端平,只能稍微补贴些费用了。

结束了南美三国巡视之旅,皇帝李察率领皇家船队于10月26日抵达古巴王国,在哈瓦那码头上受到了数十万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古巴王国分封给了皇八子唐-李准,他乃是已故郑皇妃(郑秀娘)所出第2子,亲兄长是二皇子唐-李庚殿下,被加封为巴拿马公爵。

爱屋及乌,皇帝李察感念郑皇妃三十余年陪伴,对待二皇子和八皇子这哥俩也是亲厚有加,藩国一个封在北美俄克拉荷马,一个封在古巴。

要知道

分封在北美的四位皇子都是皇帝陛下特别钟爱之人,四个藩国全部都是亲王国,分别是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和十一皇子,远比其他藩王要尊贵。

四皇子阿拉斯加公爵唐-李典殿下性格敦厚稳重,当初率先愿意前往小小的奄美王国就藩,深耕当地十几年。

当大唐帝国再度扩张之后,为了弥补当初封地的遗憾,皇帝李察特意将北美东部滨海州马萨诸塞拿出来,封授给了唐-李典殿下,作为其藩王的采邑封地,以彰其宣扬皇统教化之功。

唐-李典这一系皇室血脉,拥有奄美王国和马萨诸塞王国,这在一众皇子中绝无仅有。

可谓皇恩浩荡,圣眷优渥。

皇室中才能卓绝的平西亲王,皇十一子唐-李信殿下分封为俄亥俄国王,占据北美东部历史悠久,发展程度较高的工业州,这也是经济实力足以排行前3的强大藩国,是皇帝陛下对他无法继承皇统大宝的弥补。

在帝国皇室和众臣的认知中,分封的藩国距离帝国本土越近,说明越受到皇帝陛下的偏爱,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份量更重,反之亦然。

古巴王国

王都哈瓦那

其位于古巴岛西北哈瓦那湾阿尔门达雷斯河畔,扼守着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哈瓦那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美洲最大的港口,历史悠久,老城区拥有难以计数的西班牙式建筑和数十座天主教堂,是具有浓厚西班牙建筑特色的城市。

徜徉其中,真让人错以为身处于地中海沿岸的某个著名城市,留下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深刻烙印。

皇八子唐-李准入主后,直接将原古巴总督府辟为王宫,略微收拾后便入住其中,在众藩国中算是最方便简洁的一位。

实在是哈瓦那宫殿众多,贵族庄园城堡林立,挑选的余地很大,用不着再大兴土木建新的宫殿。

哈瓦那被称为“加勒比海明珠”,椰风清摇,碧海银滩,美丽浪漫的加勒比景致美不胜收。

皇帝李察计划在古巴停留半个月,深入到下面各省市(注;指古巴王国所属各省市)详尽了解一番,而不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古巴王国的人口在20世纪初达到了247万余人,在战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新增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华裔移民,占据总人口数量的6成半以上。

当地另有两成半西班牙裔白人后代,是白人比例较高的藩国之一。

数天后

古巴王国中部卡瓦伊古安地区

一望无际的高大甘蔗地里,由大唐帝国出产的七台“丰收”牌甘蔗收割机一字排开,正在大规模的收割甘蔗。

田边的树荫下

皇帝李察在众臣子环绕下,正在观看甘蔗收割作业,不时指指点点的问上几句,神情显得相当重视。

这种丰收牌甘蔗收割机功能较为简单,就是在4轮拖拉机前端挂上旋转绞刀,割倒的甘蔗波浪一样向一侧倒去。

下一步

还需要人力削掉甘蔗叶子,去头打捆,并且搬到随后赶来的拖拉机长斗中,这才算完事儿。

所以在甘蔗地里,有几十名种植园工人头戴着大草帽,手里拿着细长的弯刀,给这些甘蔗打叶去头,捆起来以后丢在地里,等待拖拉机过来的时候搬上去运走。

拖拉机将这些新收的甘蔗直接送到糖厂,那里有检验员检查甘蔗品质,打头去叶是否彻底,这都会影响售卖价格。

检查完没问题后,甘蔗就会过磅称重,种植园主能够拿到结算单,最后根据结算单,统一结算售卖甘蔗的费用。

如今正值收获季节

古巴各地的制糖厂全都开足马力生产,新出厂的蔗糖很快会运往港口,由贸易商安排装上货轮,运抵北美各口岸乃至欧洲各国市场销售。

古巴,夏威夷,哥伦比亚和吕宋群岛再加上天堂省,是世界蔗糖的5大主要产区,产量占据世界蔗糖产量的九成以上,掌握甜蜜事业的定价权。

而蔗糖价格由芝加哥农业期货交易所形成,这也是当今世界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主要部分,包括小麦,大豆,大米,燕麦,蔗糖,咖啡,可可,天然橡胶,香料,烟草,牛羊畜禽,冻肉,牛皮,羊毛等等品类,几乎包罗万象。

在这些主要农产品中,大唐帝国都是不折不扣的主要产出国,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大农业强国的地位。

由此形成了十几个大型跨国粮油贸易公司和几百个中型公司,每年的交易量十分惊人。

眼前的这一家中等规模甘蔗种植园,是由一位退役陆军中尉经营,姓田,叫田福满,是典型的华人种植园主家庭。

田福满经营着一家面积831英亩的甘蔗种植园,合五千余公亩土地,是中等规模种植园,在当地很有代表性。

他有一妻三妾,儿女共有27人,最大的孩子已经有32岁了,最小的才4岁,真可谓多子多福。

如今正值农忙季节,儿子儿媳加上女婿这些亲戚齐上阵,甘蔗收割机和拖拉机都是自家购买的机械,能够极大的节省劳动力。

他们一家就种植了4500亩甘蔗,此外还有270亩大豆,50亩稻米,十几亩蔬菜,130多亩苜蓿,养殖了70多头牛,22头肥猪和几百只鸡鸭,还有二十几匹壮马。

种植的苜蓿和榨油后的豆粕,是饲养牛,马,猪及家禽的主要饲料,其中十几头奶牛产的奶和鸡鸭下的蛋,能够保障一家肉蛋奶不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当地的种植园主和农场主大多类似,养的肥猪留着杀肉吃,养的鸡鸭禽类下蛋,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可以到镇上换点钱,只是数量多寡不一罢了。

牛奶也同样类似,除了家人享用之外,可以出售给镇上的奶站,赚点零花钱。

毫无疑问

田福满一家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出售甘蔗和大豆榨油,他们需要用这些收入购买化肥,种苗和农业机械,购买柴油,购置一应的生活必需品。

例如布匹,点灯的煤油,各种新颖的锅碗瓢盆,镜子,猎枪,马鞍,自行车,书本等等,一家几十口人开销可不小。

在皇帝李察亲切的询问时,身材已经发福的田福满红润的脸庞满是幸福笑容,一叠声的感谢皇家恩德,泽被万民,激动的眼中泪花闪烁。

遥想当初

他只不过是个衣食无着的逃荒者,在威海卫被选拔进入新兵营,孤身远渡重洋来到北美,曾经参加过1860年的第2次北美战争,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兵。

退役后定居在古巴,凭借昔日的功勋和积攒下来的一笔钱,创办了这个属于田氏家族的种植园,一步步发展起来。

如今家族聚集地就叫田家村,与近处的十几个村子都有通婚联姻,那都是昔日的一些战友,大多是知根知底的人。

这么多年下来,形成了当地根深蒂固的势力,田福满本人也是卡瓦伊古安市议会的议员,受到古巴王国表彰的乡绅,算得上开枝散叶,家有余庆了。

这样的生活,他非常的满足。

所以日常总是一遍又一遍的教导子孙们,要懂得感恩,要忠心于大唐帝国,要时刻准备着为帝国而战。

广泛存在于帝国本土和各藩国者退役官兵们,是对外殖民扩张的受益群体之一,政治理念保守顽固,是大唐帝国皇室忠诚的拥护群体。

(sdingdiannn/ddk99836175/7415705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