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739章再次出手磺胺

狂野北美1846 第739章再次出手磺胺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5 19:13: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两人正聊着,首相秘书推门进来报告,道;“首座大人,按照您的预约安排;财政部林大人已经在门外等候,将要汇报新首都朝歌财政资金支出情况,是否安排会见,请您示下?”

柳达卿勋爵闻言立马站起身来,拱手告辞说道;“首座大人公务繁忙,下官不便过多打扰,这就告辞了,请大人留步。”

“柳大人请便,你们送一下。”首相潘守国站起来伸手虚引了下,吩咐秘书将柳大人送至青云台门外。

青云台是帝国首相官邸,隔壁就是气势恢宏的帝国议会飞檐斗拱的建筑,看起来煞是壮观。

大唐帝国政府下属各部,总署都有独立办公大楼,大多散布在丹凤门大街两侧,少数的还在更远的区,并未集中在一起。

柳达卿勋爵前脚刚走,财政部大臣林万勤手上夹着一份资料就到了,他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是一位资历丰富的财经官员。

他汇报的关于新首都朝歌建设方面的财政拨款使用情况,这涉及街区改造,新的地铁线,电车线,新的铁路线建设,帝国政府,各部门和议会标志性建筑,道路拓宽,桥梁和水库建设,1号到5号火力发电厂等等,一系列的建设工程正在火热的开展中。

新首都朝歌计划于本世纪末正式启用,大唐帝国正在调集众多的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新首都建设会战,那里已经成为一片大工地。

主要的战场,自然在菲尔蒙特公园,这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1600多公顷,位于斯库尔基尔河畔,是一座风景秀丽优美的所在。

规划中的大唐帝国政府,议会几个部门的标志性建筑,新皇宫全都位于此处,是新首都朝歌建设的重点所在。

帝国财政资金拨款只涉及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不涉及新皇宫和一系列的皇室宅邸,这部分的开支由皇家内务拨款并主导建设,完全是两个渠道。

建设完成后

计划将保留费尔蒙特公园众多的参天巨树,优美的公园环境,从而形成一座公园里皇宫,公园里的政府建筑,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根据帝国最上层透露;

圣皇陛下有意提前让渡皇权,退休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让皇储唐-李乾殿下即位。

这种事关皇权的隐秘消息,在帝国顶层贵族中一直在流传,但是没人敢于公开谈论,都是私下里猜测。

但很多事瞒不了人,就像近年来圣皇陛下大幅度的让渡权力,加强内阁和议会的权利,更少的干预政经大事,无不透露出这绝非空穴来风。

大明宫中

东宫里殿阁重重,一片森严的皇家气象。

皇帝李察神色凝重地坐在殿堂上首,看着几名御医来来回回的忙碌,心情显得顾虑重重。

能让他这么上心的人,自然是林皇后。

原本只是偶染风寒,可惜林皇后年事已高,服了几服药之后不见大好,病势反而愈加沉重起来。

在这个医疗技术相当落后的年代,皇帝李察也不禁束手无策,被这事弄得心烦意乱。

在殿内

以皇储唐-李乾殿下为首,一众皇子皇孙们跪了一地,为病中的林皇后侍疾。

林皇后所出的广南王唐-李坤殿下,平西王唐-李信殿下并没有在此处,而是在各自藩国经营朝政,暂未得到皇室的消息。

这也是皇帝李察拦住了,主要考虑是距离太远,往来一次大动干戈,平白的牵扯了许多精力。

他俩又不是医生,来了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等了会儿

皇帝李察耐不住性子,站起身来径直走进寝宫里,沿途遇见的侍女和御医纷纷拜见,他面色凝重的大步走过去。

来到榻前,皇帝李察挥挥手,正在伺候的一众人等立马退了下去。

他走到近前,见到林皇后面色枯黄,面庞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鬓角白发参杂其间,心中不禁一阵的痛心。

听见响动

林皇后勉力的睁开眼,见是皇帝李察来到了病榻前,连忙动起来,似乎想要起身。

皇帝李察连忙俯身坐下,用手按住林皇后削弱的身子,柔声说道;“皇后莫动,你我夫妻一体数十年,不要在乎那些繁文缛节,将养好身子才是最紧要的事。”

“让陛下担心了,臣妾之罪也。”

“皇后莫要在意这些,如今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事。没有你独掌六宫,朕可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全都乱了手脚。”

“陛下说笑了,臣妾能够侍奉陛下这么多年,已不知是多少辈子修来的福分?臣妾知足,就怕不能常伴陛下左右。”

“不许瞎说,朕的皇后要长命百岁才好,朕不许离开,天地鬼神来了都没用。”

说到这里

皇帝李察坐直身体左右看了看,伸手将林皇后头上的一只凤钗取下来,对准手指狠狠扎了一下,再用力压迫下,一滴粘稠厚重的血液滴了下来,落入玉盏之中。

林皇后见此情景,惊骇地要叫了起来。

却见皇帝李察微微摇头,这才强自按捺内心的震憾,满脸信服的看着他住口不语。

皇帝李察刚刚扎破的伤口,已经迅速的愈合起来,再也不见血液流出。

他倒入小半盏熬好的中药,将这一滴隐隐焕发出暗金色光泽的粘稠血液化开,完全隐没在浓黑色的中药液中。

考虑了一下

皇帝李察担心林皇后身体虚弱,药劲太大反而不美,于是将玉盏中混合好的药液倒出三分之一,亲自用凤钗细细的搅拌在中药碗中。

做完了这一切

皇帝李察这才伸手将身体虚弱的林皇后扶起,侧躺在床榻边,伸手将依然热气腾腾的中药碗递过去。

林皇后信服的双手接过中药碗,低声说了一句,道;“臣妾拜谢陛下厚赐!”

说完,不顾中药的苦涩大口喝了起来,“咕咚、咕咚、咕咚”的几口便将药液喝的丁点不剩。

皇帝李察始终关注的看着林皇后,见她药液入腹之后,很快脸上就泛起了一层红晕,然后红晕越来越重,从上到下蔓延到全身。

就连林皇后白皙的手掌,都染上了一层浅红之色。

此时再看林皇后的表情,仿佛就是蒸笼中的虾子,在咬着牙苦苦挣扎着,额头上细密的汗层层叠叠的爆了出来,脸色通红如血。

皇帝李察知道可能是分量下的重了,便轻轻的牵住林皇后的手,温言说道;“坚持住,朕还等着你白头偕老,共度余生。”

此刻的灵皇后仿佛在蒸笼上,浑身上下汗透重衣,脑袋上仿佛冒着热气,紧咬牙关用力的点点头,表示听到了皇帝陛下的话。

滚烫的热流在体内涌动,宛如浪潮一般一阵又一阵。

如此这般

经过了3~4次折腾以后,林皇后已经宛若水中捞出来一般,额头上的秀发全湿了,全身无力的躺在病榻上不停的喘气。

“怎么样……身体是什么样的感觉?”皇帝李察也不知道自己冒失的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一时冲动下便做了此事,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

林皇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声音有些疲惫却清晰的说道;

“多谢皇帝陛下厚赐,臣妾感觉大好了。

这身体里面好像被热汤反复蒸煮了几番,熬过那一阵后,全身通体舒泰,感觉轻飘飘样子。

现在臣妾还没有力气,但很想大口大口的吃东西,忽然感觉到特别饿,特别饿,好像已经饿了几天一样。

臣妾想吃肥嫩焦香的牛排,一次想吃两大块,不……三大块都不够。

臣妾现在最想的就是先洗个澡,以免臭到了陛下。

哎呀……陛下请您暂时容我一会儿,这个样子真是太不堪了。

臣妾祈求陛下先出去,让那些宫女进来帮我换洗沐浴,陛下……”

看到林皇后如此惶急,皇帝李察确信她真的大好了,心中大喜之下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低声嘱咐道;“皇后不用着急,玉盏里还留着一部分,明后两日分作两次,混合着中药服下,务必要将病势除了根儿才好。记住了,这是你我两人的小秘密。”

说完拍拍她的手,便站起身来大步向外行去。

林皇后呆呆看着他离去的高大挺拔身影,似乎着了魔一般,喃喃自语说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小半晌之后

整个东宫里欢声笑语,侍疾的皇子皇孙们也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脸上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苍天保佑,皇后娘娘大好了。

重新沐浴过后的林皇后全身从上到下换了个遍,精神焕然一新,正坐在餐桌边,大口大口的吃着鲜嫩焦香的牛排。

以大唐帝国皇室的豪奢,这些顶级的牛排羊排只是寻常食物,安排起来自然快捷方便。

皇帝李察坐在餐桌的另一边,也陪着林皇后吃了一些,他的胃口向来就好,风卷残云一般的扫荡了一大块战斧牛排,几大块小羊排,还有一些蔬菜甜点。

良久之后

林皇后才满足着摸着肚子,感叹的说道;“很久了,真是很久了,很久没有感受到如此强烈的进食**,还有着吃饱后的满足感,臣妾仿佛回到了多少年前……”

说完,她的目光中带着无限的炽热,一眨不眨的看着皇帝李察。

这反而把皇帝李察看的有些不自在了,放下了手中的刀叉,用雪白餐巾擦了下嘴,端起果汁喝了一口后,这才说道;

“皇后,药记得要按时吃,还有外面这么多孩子们很多关心皇后身体,也需应付一二。

咳咳,朕还有要事,就不陪皇后了。

今后身子骨大好了,这六宫的事务就请皇后多费心,朕可不耐烦去管。”

说着,便站起身来径直走了。

只留下餐桌边的林皇后无比崇拜的盯着他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了,目光还呆呆的看着消失的方向。

她嘴角隐隐勾起一丝笑意,道;“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呀,后宫的事什么时候让您烦过?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回到勤政殿

皇帝李察心情格外愉悦,他通过这种方式验证了神血的新作用,林皇后是个知轻重的人,也断断不会大肆宣扬。

在这个世界上

能够让皇帝珍视并且倚为伴侣的人只有林皇后一个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值得他出手的,也只有林皇后一人。

登基在位50余年,大明宫庭故去的嫔妃都有二十几位了,先一步已经葬入了圣皇山陵寝,等待与圣皇陛下永远相伴。

在这个医疗条件较为落后的年代,宫廷里,每一年都有几位嫔妃因为这样那样的疾病故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由皇室而至社会,缺医少药导致大量的非正常死亡,很多人仅仅在劳作时受了一点小伤或者跌了个跟头,就会因为炎症发作而一命呜呼。

抗感染,就当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

林皇后仅仅是偶然风寒,按照后世平常说就是感冒发烧。

可因为年老体衰,自身抵抗力的底下,竟然差点儿发展成危及生命的重症。

仅此一事,皇帝李察愈发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因此,他花费了相当多的积分从系统中将磺胺兑换了出来,也就是“百浪多息”。

籍此,皇帝李察希望这种合成抗菌药的提前30多年出现,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凭借这款神药,大唐帝国皇家所属的药业集团,可以以此为基础,发展出领先世界的先进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有力产业支柱。

皇帝李察以前出手过三次,第1次是兑换了领军世界40余年的石油化工炼化系统,让大唐帝国的石油化工产业称霸全世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大财源。

第2次是兑换了哈维防弹钢,让大唐帝国在特种钢铁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以此为筹码,最终赢得了伦敦默许承认;育空省通过公民投票表决,加入大唐帝国版图。

大唐帝国的特种钢铁行业以此为契机,飞速的发展起来,如今在轴承钢,防弹钢,弹簧钢,炮管钢以及其他特种需求钢材领域,已臻世界顶尖水平。

钢材研究这种事,没有捷径。

只有一炉又一炉的特种钢水生产出来,通过无数次验证,才能发展出符合特种需求的系列钢材,生产的越多积累的底越越深厚。

大唐帝国特种钢材行业属于世界顶尖水准,英法德俄意等世界列强,都大量的从大唐进口特种钢材,以满足自身需求。

没办法,自家产的钢材质量差了一大截。

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阿姆斯特朗主舰炮,各种二级主炮和副炮,都大量使用进口的特种钢炮管,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同样如此。

同样口径的305毫米主舰炮管,大唐帝国进口的炮管寿命可以达到180发,英国本土产的炮管寿命只有100~105发,差距太大了。

现如今

英、德等国正在不惜代价的投入特种钢材研究,试图追赶以大唐为代表的世界先进水平。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有了世界各**工产业迫切的需求,大唐帝国特种钢领域产量占据世界的6成半,各种技术性能不断刷新的特种钢材纷纷涌现,形成了良好的推陈出新发展势头。

这就等于世界各国为大唐的特种钢研究投资,一炉又一炉改变配方的特种钢水生产出来。

哪怕没有达到新的预期,至少性能还维持原有水准,交付给客户完全没问题。

若是特种钢性能出现突破,那么新的产品系列就出现了,这正是大唐帝国特种钢行业发展的秘诀。

至于客户的订单,按照需求给他生产一炉钢水就好了,更先进的性能意味着更昂贵的价格,亏本的买卖不能做。

第3次出手,是为皇家海岸公司兑换了先进的化肥厂全套生产工艺,由此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化肥产业,有力的促进了大唐帝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话语权。

这第4次出手,瞄准的就是合成抗菌药磺胺,也被称为“百浪多息”。

实际上

随着化学染料产业的发展,早在1856年,英国化学家威廉·珀金在进行奎宁的合成研究时,就偶然发现了苯胺紫。

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更没有进行生物实验。

后来德国病原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利用苯胺类染料为细菌染色,并成功发明了细菌染色法(染色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鉴别细菌)。

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某些合成染料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启发了科学家们研究合成染料的抗菌作用。

可惜的是,罗伯特-科赫利也没有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将其应用在现代医学领域。

百浪多息这种桔红色的染料化合物,是由含有一种偶氨染料与一个磺胺基结合而成,其性质具有特殊性。

只有应用在生物实验上,才能展示出强大的抗菌作用,没有磺胺基团的偶氮染料则无抗菌活性,这是很多科学家忽视其抗菌作用的主要原因。

没有进行生物小白鼠试验,磺胺基团就无法展现出强大的抗菌作用,而进行染色剂研究的大多不是医学领域的专家,不需要生物小白鼠试验,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

皇帝李察不是什么化学家,为了省事,他索性将磺胺的工业化制备工艺一起兑换了出来,准备以此为契机,发展出领先世界的医药产业。

要么不玩儿,要玩就玩个大的。

(sdingdiannn/ddk99836175/7451727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