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650章落幕

狂野北美1846 第650章落幕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5 19:13: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数个小时之后

浩瀚的海面上黑烟袅绕升腾,大海波浪上漂浮着难以计数的尸体,木桶,焦黑的帆布和破碎的大大小小帆船残骸,一片血战后的场景。

这是一场旧时代风帆海军与蒸汽铁甲新时代海军的强硬对话,其结局尤显惨烈,是一边倒的屠杀。

一艘艘散布在广阔海域四处的大唐帝国蒸汽铁甲战舰,仿佛是非洲草原上刚刚猎食过的狮群一般巡视领地,将大批铁壳货轮押解着踏上归途。

激烈反抗的是西班牙风帆舰队,26艘风帆战舰被击沉了17艘,重创6艘,俘虏三艘,一战之后已经全军覆没。

西班牙皇家海军司令长官胡安-埃斯帕特罗将军及2176名官兵阵亡,千余人被俘,另有310余人失踪。

大唐帝国铁甲舰队只付出一艘舰轻伤,伤亡7人的轻微代价,其中只有一名官兵阵亡,另有6人轻重伤。

从俘虏的口中得知;

西班牙大舰队分成了三波船团,每隔两天发出一波。

广南王唐-李信殿下立刻决定由部分战舰押解被俘的货船的和运兵船先行返回,他则亲自率领舰队主力守株待兔,张网等待。

随后的几天

西班牙人第2波和第3波船团先后抵达,不出所料的尽皆被俘获,期间基本上无人反抗,任何反抗等于自寻死路。

当被俘的近150余艘货轮和运兵船抵达科隆港,引起了巴拿马的巨大轰动,也敲响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丧钟。

休整三天后

广南王殿下再次率领大西洋特遣舰队和运输帝国登陆官兵的运兵船,浩浩荡荡出发,兵分二路分别在古巴圣地亚哥和波多黎各登陆,发起了大举进攻。

大西洋特遣舰队对残余的古巴西班牙人舰队实施了毁灭性打击,并且炮轰圣地亚哥港,展现出强横的姿态。

从1878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

登陆古巴和波多黎各的皇家禁卫军官兵经过大小数十战,总计击毙西班牙殖民军队6300余人,俘获2.3万余人,先后占领了圣地亚哥,哈瓦那,圣胡安等重要城市,风卷残云一般的扫荡西班牙殖民军队势力。

至6月19日,西班牙王国承认战败并请求战后谈判,同时命令依然坚持战斗的西班牙军队放下武器,向大唐帝**队投降。

西班牙人已经看清楚了,继续顽抗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而早在一个多月前

十一皇子,平西王唐-李信殿下已经率领大军顺利的占领吕宋群岛,其过程同样乏善可呈,腐朽的西班牙军队几乎一触即溃。

6月末

帝都长安

时值初夏之际,宫廷后院里百花盛开,湖光山色的情景美不胜收。

太液池边的凉阁里

身穿宽松丝麻质地唐氏大褂的皇帝李察,一边悠闲的抓着二代白皮(注;一代早已寿终正寝,变成了白虎皮褥子)的毛茸茸大脑袋,一边和皇家秘书处长**聊着国内外大事。

**处长是个没多大野心的内朝重臣,署理皇室内务府众多事宜,已经忙的顾头不顾腚,没有野心再去竞选新一任首相了。

现今帝国的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已经形成,皇帝李察索性也就放手了,任由他们自己去竞争。

谁竞选上了,谁就当首相。

“启奏陛下;

西班牙王国承认战败,在我们反对前往伦敦和巴黎谈判之后,同意在柏林与帝国谈判战后合约,双方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西班牙谈判代表主要的诉求是放还俘虏,船舶和物资,允许西班牙人合法体面的离境。

对于继续留在古巴,波多黎各和吕宋群岛发展的西班牙裔商人和种植园主,给予公平的待遇,保证其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侵害。

还有一些合理的诉求,除此之外,西班牙人还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他们提出的数字是5,000万唐元。”

“嗯,对西班牙人谈判要多少宽容一些,毕竟是欧洲人,也是老牌殖民者,不能像对待美洲这些被征服的国家一样。”

皇帝李察慢条斯理的撸着二代白皮的大脑壳儿,二代白皮享受的眯起了眼睛,完全没有了山林霸主的威风之气,反而像大了好几号的猫咪一般。

停顿了下

他继续吩咐道;

“让他们谈吧,外交部的这些官员对战争条约谈判相当熟悉,给个相对宽松一些的政策,具体分寸由他们掌握。

西班牙人俘虏可以都给他们,物资用完那就没办法了,经济补偿的话……

在条约里明确规定吧,我们出一点钱让西班牙人转让吕宋群岛,古巴和波多黎各及其附属岛屿,属于领土转让性质。

这样他们脸上好看,我们今后也避免了领土纠纷和不必要的麻烦。

具体数额由外交使节去谈吧,这都是小事。”

皇帝李察大气的挥了挥手,如今大唐帝国皇室富的流油,仅仅策动这一次大规模的唐西战争就花费了1.3亿唐元战争经费。

没有需要帝国政府一分钱的财政拨款,皇家内务府眼睛也不眨的就掏出去了,战后的治理和移民还要花一大笔钱,依然没感觉到压力。

数十年的积累可不是开玩笑,发动战争所需的物资都从皇室储备库拨付,只不过消耗了1/3都不到一点,还有很深的底蕴。

要说大唐皇室有多少钱?

这个世界上众说纷纭,但没一个人能说得准,大多在数亿至数十亿财产之间猜测,反正没一个猜得准。

这世界上

恐怕只有在临水凉阁对话的这两人心里清楚,兴许这是**处长一辈子或者子孙无数辈都愿意为皇家服务的真正原因。

当什么劳什子首相,为皇帝陛下服务终身他不香吗?

既然皇帝发了话,**处长便认真的记录了下来,准备一丝不苟的按照圣谕执行下去。

这也是皇帝李察欣赏他的地方,从来不自作主张,只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旨意,是用的非常顺手的老人。

这件事说完了就翻篇了,震惊世界的唐西战争在君臣对话中,也就是寥寥的几句话,随后**处长又提到了现在世界的焦点《柏林条约》。

在1878年初结束的第10次俄土战争后,沙俄强迫奥斯曼帝国签署的《圣斯特法诺和约》引起了一众列强的不满,以英、唐两国为首,向沙俄施加了强大的压力,甚至摆出一副不惜为此开战的架势来。

迫于压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只能同意重开谈判,这就是现在的柏林谈判。

柏林谈判由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站出来国际斡旋,他声称要做个“诚实中间人”,却着实把沙俄坑得不轻。

列强主持下议定的《柏林条约》,对《圣斯特法诺和约》进行重大的修正,主要内容包括;

沙俄最看重的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小保加利亚,范围和疆域都极大的缩小了,从200斤的大胖子变成了80斤的小矬子。

博斯普鲁斯海峡仍然不对俄**舰开放,沙俄在巴尔干的影响受到严重遏制,它向温暖地中海方向发展海军力量的战略企图再次落空。

这已经是第2次了,上一次是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吐血赔出了前面几场对奥斯曼帝国战争的胜利果实,一夜回到解放前。

沙俄也不是没有收获,收回了克里米亚战争中割让出去的领土,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柏林条约》额外提到了东方问题,要求沙俄遵守与大清的现有西部边界,承认大清在伊犁和外东北领土权益,不得无故侵犯。

沙俄期望中的其他胜利果实也被列强拿走,《柏林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将塞浦路斯划割给英国,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改归奥匈帝国统治。

在英、唐、德、法、奥各国列强的强大压力下,沙俄不得不吞下英国佬讹诈的苦果,心中早已经神兽满天飞了。

《柏林条约》实质上瓜分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领土,但却远没有解决极其重要的巴尔干冲突问题。

正是其遗留下来的种种严重问题,最终导致第1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就是后话了。

“我们的士兵呢?”

皇帝李察听了《柏林条约》签订的情况介绍以后,只是问了一句。

大唐帝国为了持续给沙俄施加军事压力,配合英国的外交讹诈行动,已经先后向欧洲输送了三批远征军总计11.2万人。

后续的5.5万远征军解除动员令,预计将在今年秋季大部分复员退伍,然后征召新一批的义务兵服役。

掐指算一算

这11.2万大唐帝国远征军已经在欧洲待了七八个月了,训练之余晒晒太阳,泡泡白人妞儿,听说在那里过得非常潇洒。

“我们的远征军官兵现在都成了香饽饽,英国人,法国人和奥斯曼人都伸出了橄榄枝,想要招揽我们的官兵为他们服务。”**处长并不避讳的回答道。

“哦,为什么?”

“英国人自然是为了补充外籍兵团,法国人也看中了帝国官兵的强悍实力,仿照英国也建立了外籍兵团制度,想要招募我们的人。”**处长脸上带着骄傲回答道,然后话风一转,又讲到了奥斯曼帝国;

“这几个国家中,就属奥斯曼帝国的胃口最大,他们想以优厚的待遇招募帝国远征士兵,组成大建制的师团。

在与沙俄的战斗中,大量奥斯曼帝国精锐部队被消灭,这让其统治摇摇欲坠,短期内很难变出一只强军来。

所以他们盯上了帝国远征军官兵,一来可以遏制沙俄人的继续挑衅,二来可以加强君士坦丁堡军事权威,维护现有帝国中央集权体制,可谓好处多多啊!”

“想得美!”皇帝李察嗤笑了一声,显然看不上奥斯曼帝国这三瓜两枣。

他神色认真的考虑了一番,这才说道;

“英法两国是老牌殖民主义帝国,家底儿雄厚,待遇好,对自己人那是真的没说。

早期英国外籍兵团的那些老兵们,如今都被分散安置在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中,有的在政府部门任职,有的在警察部队任职,娶妻生子过得都很好。

只要加入英法等国的外籍兵团服务几年,基本上这些老牌殖民帝国都有很好的安置去处,毕竟他们殖民地多嘛!

这样吧,以远征军官兵的个人意愿为主。

愿意接受招募的按情况给予退役,让他们以自由身接受招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至于奥斯曼帝国就算了,那就是一个烂摊子。

即便不是与沙俄军队作战,在国内也要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军,基本上不会有消停的时候,更何况还要改信那什么破教?

没有什么其他的任务,就尽早安排回国吧!

这些毕竟是到欧洲开了眼界的官兵们,回来以后无论是放在米利坚合众国,还是回到帝国安排,抑或派往新哥伦比亚或者古巴殖民区,都是可用的人才。

能力不敢说有多高,眼界见识都有了,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微臣谨遵圣谕。”**处长自然没有二话,神情恭敬的领命。

大唐帝国崇尚“世界的大唐,大唐的世界”理念,向来以开放的姿态看待移民。

帝国退役官兵是最忠诚,也是最狂热崇拜皇室的群体,在帝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以牧场主,农场主和种植园主为主流的决定保皇党派,退役官兵就是主力。

无论帝国臣民移民北美南北方,南美各国或是欧洲国家,帝国都持开放态度,尽可能创造较好的环境,并且注重侨民利益保护。

因为大唐帝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来去听凭自愿,不做限制。

这也促成了华裔人口在北美和南美地区大幅度上涨,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和各方面交流,也促成了大唐帝国琳琅满目的商品走向世界,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所以,皇帝李察才会说以个人意愿为主,由远征官兵自主选择。

但他的旨意一定会得到落实,至少部队会对那些应募的退役官兵介绍相关情况,包括一些19世纪50年代便进入英国外籍兵团的老兵经历,供退役官兵们选择。

不出意料的话

大部分退役官兵会选择接受英国人的招募,少部分会以选择接受法国人的招募。

至于奥斯曼人,就别想那种好事儿了。

奥斯曼帝国的外籍将领非常多,其海军司令霍巴特帕夏是皈依***教的英国人,陆军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就是一个皈依***教的德国人,还有率领重兵守卫普列文要塞的魏赛尔帕夏也是一个德国佬。

德意军官在奥斯曼帝国陆军泛滥成灾,以前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将军率领的一大批德**官,在此次战争后纷纷前往奥斯曼帝国淘金,已经形成了潮流。

但皇帝李察可不愿意自己的人去改信什么劳什子教,跟着英法等老牌殖民者混,多少能够搏一个不错的前程。

从外籍兵团退役后,即便在殖民地中,也是有职有权的上等人,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开始新生活。

说实在话,英法列强对自己人真心不错,这些华人小伙子被招募他也放心,基本吃不了亏。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01893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