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643章肝胆相照

狂野北美1846 第643章肝胆相照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5 19:13:0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十多日后

经越洋电报往复几番之后,伦敦政府终于同意了在古巴问题上与唐国采取一致立场,默许其在中美洲和西太平洋吕宋群岛的殖民扩展,以换取在欧洲巴尔干问题上得到的有力支持。

伦敦的这些官老爷一改往日拖沓作风,迅速的做出回应,主要在于巴尔干战局愈发的糜烂,现在已是火烧眉毛的事儿了。

沙俄的攻势非常迅猛,由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指挥的9个军共计32多万人,组成了高加索集团军,正在对多瑙河前线展开不计代价的疯狂进攻。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奥谢季亚等地的民团也加入了高加索集团军,这使得高加索集团总兵力进一步膨胀到38万余人。

凭借着近三倍的兵力优势,高加索集团军经过苦战突破了巴尔干山脉防御线,大军直接威胁到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倚为依赖的英国援军迟迟看不见踪影,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也不得不咬着牙苦撑下去,求援急电几乎每天一封的送到唐宁街首相办公室桌上。

在这个火烧眉毛的当口,哪怕唐国的要价再高一点,英国也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了。

1877年9月14日

唐宁街罕见的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谴责声明,就西班牙远征军在古巴血腥镇压殖民地群众,予以严厉的谴责,认为“血腥屠戮的行为,是文明国家的羞辱”云云。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显示英国的中美洲政策与唐国同一步调,双方齐声谴责马德里的镇压暴行,而这引起了西班牙人的极大顾虑。

由外交部次官朱亚卿陪同,正在洛杉矶游览的英女王特使詹姆斯-克利夫兰勋爵立马结束行程,乘坐火车返回帝都长安。

随后的事情很顺利,几日后,唐英双方在帝都长安共同发表严正声明;

对沙俄悍然入侵奥斯曼帝国的侵略行为予以强烈谴责,这种粗暴改变欧洲格局的行为绝不能被允许,也不能被纵容。

唐英两国决定共组远征军干预战争,并且对遭受战火涂炭的奥斯曼帝国提供必要之物资援助,展现国际维护和平稳定的强大力量云云。

1877年9月27日

唐国宣布调动第1批远征军集结在芝加哥和纽约港,总数约4.6万军队,将会陆续开赴欧洲巴尔干战场。

第2批远征军拟于10月某个时间段出发,随后还将有第3批,第4批和第5批跨洋远征的军队,以支持英国为首的世界维护和平力量。

说实话

伦敦相当喜欢与唐国做交易,只要相关的利益交换到位,唐国兑现承诺毫不拖泥带水,行动立竿见影。

英国政府在伦敦同时宣布;

将会派遣一支强大的皇家海军舰队干预战争,这是对沙俄及其盟友发出切实的威胁……

一时间,整个欧洲上空战云密布,世界瞩目的眼光全都盯着这里。

英、唐两国作为世界实力顶尖的列强,无疑是两位重量级的选手,他们相继表态对沙俄及其盟友造成了极大压力。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0月13日在圣彼得堡就此发表谈话,公开表示;

沙俄及盟友无意推翻奥斯曼帝国现政权,战争行动只是为了声援奥境内受压迫的基督徒,这包括信仰东正教,天主教的各少数民族。

沙俄愿意与英、唐等国展开积极对话,就巴尔干问题寻找一个可行的道路,不谋求对抗,不考虑进一步升级战争……

话里话外的意思;怂了。对国际列强干预战争表现出柔软的身段,这在沙俄的身上很难见得到。

英国拉着大唐一起讹诈沙俄,可比起那些体量小的西北欧国家效果好的多,不得不佩服英国佬的眼光毒辣,把沙俄的心思看得透彻。

数万里之外的神州内陆新江

左宗棠大军业已彻底击败阿古伯反叛势力,正在下大力气根除流寇遗毒,打击零星马匪和维吾尔叛断武装,力图稳定全江局势。

乌鲁木齐钦差大臣行辕

此时已进入寒风萧瑟的冬季,前些日子刚刚下了一场大雪,街道边和庭院里残留着厚厚的积雪。寒风呼啸着席卷过城镇,让人听了头皮发麻。

率军攻克乌鲁木齐的刘锦棠将军乘坐一抬暖轿抵达,早已有等候在门口的管家引领,一路绕过正堂,向后院书房行去。

“显谟吾弟,此时急招乃有大事相商,还请莫怪!”左宗棠此时已经迎出来,拱手作礼寒暄。

刘锦堂署理行营事务,兼江、甘两省巡抚要职,正三品通政使,是钦差大臣左宗棠得力的臂膀,收复新江的首要功臣之一。

见到左宗棠大人迎出了书房,刘锦堂连忙急走几步弯腰抱拳,施礼说道;“钦帅何出此言,显谟万万不敢当得,惭愧惭愧。”

“天寒地冻,我们还是进书房叙话吧。”

“钦帅请先移步。”

“请!”

“请!”

两人略一寒暄,旁边的管家连忙掀起棉帘子,让两位大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书房。这才送去了现沏的茶水,然后恭敬的退了出来,顺手关上了书房门。

书房里

左宗棠神色郑重的拿起一份厚厚的信函,伸手递了过来,说道;“显谟老弟,这是胡光墉通过军驿600里加急送来的函件,是……”

他的手向东方一指,神色中带着尊敬说道;“是太平洋彼岸的那位陛下传来的最新讯息,你先看看内容吧?如何酌办,就看你我的意思了。”

刘锦棠神色一正,恭敬的双手接过信函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

左宗棠修身养气的功夫着实了得,既没有催促,脸上也没有表现出半分不耐,他昨天接到这份600里加急函件看了以后,可是半夜都没睡得着。

左宗棠是非常务实的大臣,就任陕甘总督期间,先后创办了西安机器局和兰州制造局,主要为西征大军修造西式枪炮。

他从沿海各省调来了很多枪炮专家和熟练工人,通过工厂造出了大量西式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步枪,为西征大军做好了充分准备。

大唐帝国崛起于北美的神话般历史,关注国外形势的左宗棠当然了解的很多,很透彻,内心为此也雀跃不已。

作为汉族大臣之一,他常常与夜深人静之时,贪婪的阅读着来自大唐的报纸和各种奇闻异事,为那个辉煌的大帝国心潮澎湃,感叹大唐国祚不绝,竟然奇迹般的复起了。

但这一切,只能秘而不宣。

浸淫大清官场数十年,见惯了各种贪腐诿过的官吏,见惯了各种满汉之间的隔阂,左宗棠深知清廷对太平洋彼岸的那个辉煌帝国有多忌惮?

哪怕有一丝的牵扯,都会在清廷朝野面临疯狂打压。

中断了个人宦途事小,辜负了这一生报国壮志事大,所以必须谨言慎行。

刘锦棠是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亦有满腔的报国之志,两人相交莫逆,足可以托付重任。

良久之后

刘锦堂看完信函后满脸震惊之色,这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大到他已经无法承受,简直像天书一般。

如今全疆5个叛乱的政权被消灭了4个,仅剩下盘踞在伊犁的沙俄势力,这是非常棘手的外**队,让清庭异常忌惮。

沙俄扶持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占据以伊犁为核心的9座城镇,意图将外东北近70万平方公里疆域分裂出去。

左宗棠虽然是署理全江事务的全权钦差大臣,但是在对俄开战问题上依然没有决定权,需上报朝廷定夺。

那么伊犁的俄军有多少人呢?

1862年到1864年清俄之战时期,沙俄在伊犁地区投入了近3万兵力,尤其以哥萨克骑兵最为凶悍,对清军造成很大损伤。

时至今日

沙俄在伊犁地区依然保持约有1.2万人的兵力,再加上哲德沙尔汗国号称10万大军,实际上是约两三万衣衫褴褛的傀儡军队。

而信函中说;

沙俄在欧洲对奥斯曼帝国入侵的巴尔干战争中,出动了超过72万人大军,共计48个师,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一万出头点的沙俄军队都难以对付了,更别提72万大军,想起来都让人小腿肚发软。

“恐洋症”在满清朝廷非常盛行,鲜有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官吏。

好在信函中明确指出,由于漫长距离的后勤所限,沙俄能够投入到中亚地区的兵力规模有限,更不可能同时展开两场大规模战争。

“钦帅大人,您莫非是……”刘锦棠将军神色凝重的试探问道。

左宗棠也不回避自己的意见,他如今都69岁了,抬棺出征,为了收复新江完全将个人荣辱抛到一边。就为了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满腔热血之志。

他略一沉吟,便说道;

“显谟吾弟,这封信函上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在战场上得不到的领土,永远别幻想从谈判桌上收回来。

我神州虽大,无一寸多余之土地。

此番入江,左宗棠已经准备把这把老骨头埋在这里,一切朝廷问诘罪责,由我一力担之。

若是未竟全功,吾死不瞑目也。

此番大军出征伊犁,可以说是难得的契机,若是白白的放过,那等到沙俄欧洲战事停歇回过身来,便再无机会了。”

说到这里

他双手抱拳向东方遥敬一下,神色庄重的继续说道;“想必你也知道,那位兀自开创偌大帝国的圣皇陛下一直关注新江战事。为的只是华夏能够不遭受洋虏欺负,大好河山不四分五裂,九州统一。

我们完全不必忧心大唐会染指神洲,天下之大,大唐尽可以去得。

如今万里疆域之地,皆在太平洋彼岸。

这里……我再给显谟吾弟交个底……”

说到这里

左宗棠声音放低,只用两个人能够听见的小声说道;“此次西征大军中还有两张底牌,一张是16挺美制马克沁重机枪,配备了120万发子弹。一张是24门德制12磅野战重炮,用于攻坚克难,斩关夺隘。

由此利器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这番话说的刘锦棠怦然心动,作为征战沙场的宿将,他岂能不知道杀人如割草般的重机枪?

只不过这种枪械耗费弹药过甚,哪怕是英法等列强国家也很少装备,实在是人命不值钱,重机枪这样花钱如流水的枪械用不起呀!

还有24门得知12磅野战重炮加持,那还有什么样的城池打不下来?

征战沙场的将军们是拿命搏的富贵,胆气比一般的文官壮了许多。

思索再三

刘锦棠终于慨然应诺,道;“既然钦帅不嫌显谟粗鄙,托以重负,显谟区区一介武夫又有何惧?自当共襄胜举,增添一份微薄之力耳。”

“显漠吾弟,请受我一拜。”左宗棠神色庄重的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拜了下去。

他知道刘锦棠这番应诺,等于是将身家性命全都托付出来了,再也没有后退之路。

在满清朝廷中

并不是你收复失地,壮我国威就能收到褒奖,“擅启边衅”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尤其是让朝廷恐惧的沙俄。

如今皇帝幼小,仅只有三岁,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朝廷奸臣当道,一大群“恐洋症”严重的朝廷大员。

若是听到清军收复伊犁战事,怕不是腿都软了一大半,随即而来的就是疯狂的攻讦。

刘锦棠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扶住了正要下辈子左宗棠颤微微的的身躯,虎目发红说道;

“钦帅万不可如此,显谟何德何能受您一拜?切莫折杀了在下。

驱除鞑虏,复我山河亦是显谟一生之夙愿,愿为此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今日能够附钦帅尾骥,共襄胜举,虽死亦无憾也!

区区荣华富贵过眼烟云,刘某一介铮铮铁骨的汉子,尚不放在心中。”

“显谟吾弟……”左宗棠紧紧的握着对方的手,声音也有些哽咽了。

这两位大臣面临最大的困难既不是个人的生死荣辱,也不是凶狠的沙俄军队,而是背后的朝廷攻讦,说起来也是莫大的讽刺啊!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058222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