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唐人的餐桌 > 第四章准备告御状的李承修

唐人的餐桌 第四章准备告御状的李承修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2 19:45:3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温柔第一次见男人做绣活。

尤其是云初这种男人的不能再男人的家伙。

看着他手指灵活的在一张红绸布上用金线刺绣着什么,温柔居然看的有些呆滞了。

“你啥时候会这些活计的?”

云初抬头看一眼温柔道:“我一个人能把娜哈养那么大,不会针线活可不成。”

温柔摊开云初的半成品绣活,发现他正在红绸布上刺绣了一些五芒星,四个小的,一个大的,五颗五芒星的位置安排的非常顺眼,一看,就是精心安排的。

目前只完成了三颗五芒星的绣制,最底下的那颗五芒星只完成了一半。

“这是啥东西?”

“李思他们正式拜在我门下已经五年了,等他们出师了,我就把这个东西送给他们。”

“李思,云瑾,温欢,狄光嗣这才四个……哦,还有那个李承修?”

云初点点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可以继承我衣钵的孩子,目前,刚刚凑齐了五个,也满足了我多年来的愿望。“

“你一向挑剔,这一次为啥对李承修一眼就看中了?”

云初摇摇头道:“不是我选的,是英公选的。”

“你就这么相信英公?要知道他喜欢李承修很有可能是因为李承修是他的幼子。”

云初看一眼温柔道:“你就不要说这些违心的话了,英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比我还要清楚,不值得的孩子,哪怕是亲生儿子他都会弃若敝履,而今,他为了这个孩子几乎与皇帝闹翻,不得不说,这孩子还是值得我多看一眼的。

就在昨夜,我听三肥说了他跟孩子们的交锋,虽然算不得好,却也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尤其是最后翻盘的一幕,可谓快准狠兼备,是一个人物。”

温柔道:“长安也不是没有少年俊杰,王勃,杨炯,骆宾王这些人也是一时之选,你为何对他们从未动心过呢?”

云初笑道:“我不看重诗词歌赋。”

温柔点点头道:“别人写的诗词歌赋再厉害也没有你写的高绝是吧?”

云初道:“是这样的。”

温柔叹息一声道:“这话也就你能说。”

云初点点头道:“是这样的。”

于是,温柔就走了,云初轻笑一声,继续拿起红旗继续绣五芒星。

眼看着最后一颗金黄色的五芒星绣好,云初用牙咬断了丝线,将整面红旗抖开,瞅着眼前熟悉旗帜,云初咬着牙道:“终有一天,我要这赤旗插遍寰宇。”

在大唐安身立命也是讲求一个资历的。

云初是大唐第一代红旗人,要做的就是当一个火种,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候,云初估计自己早就不在人世了,不过,不要紧,只要火种在,功成何必在我。

云初当年加入的政党就是造反的大行家,他上学学的也都是造反的本事,上班之后又干的是群众工作,对于如何组织,发动群众门清,只是那几年国家变富裕了,这才慢慢的不给孩子们说如何造反了。

反压迫,反剥削,社会大同本就是**的核心内容,没有这些内容就无共产。

看了一会绣好的红旗,云初将之整齐的叠好,装进一个檀香木制作的盒子,上了一把小锁,就让肥九拿给夫人收好。

红旗锁进盒子,云初膨胀的心也就慢慢的平息下来了,这是一个极度长期的计划,一定要走的稳稳的,争取不跌倒才成,如何谨慎都不为过。

开始处理公务的公务的时候,云初看到了幽州黜置大使郝处俊那边传来的消息,营州那边不稳,他派出鹰扬将军王孝杰率领偏师八千前往营州支援郭待封。

也就是因为营州有变,原本被皇帝召回的郭待封暂缓回归,继续统领营州兵马弹压地方,待时局平稳,再还朝述职。

这很明显是郭待封的缓兵之计,营州出现的骚乱很可能就是这个家伙自己制造的,为的就是暂缓还朝接受诘问。

云初还以为乱的是契丹人,结果看到最后才明白,不是契丹人,是奚人部落,没错,就是那个正在跟契丹人争夺牧场的奚人部落。

看到这一幕,云初基本上可以肯定,奚人一定非常的冤枉。

不过,无所谓的,不管是奚人还是契丹人,在云初这里都是必定要征伐的部族,不管是冤枉死,还是真的谋反了,都不要紧,总之,都会死掉的。

王孝杰在西域的时候充当濛池都护府都护的时候就不是什么好人,居然把濛池都护府里的突厥人全部驱赶出濛池都护府地界,然后上报朝廷说濛池都护府境内已经没有人烟了,想想要用这个办法让朝廷撤军回国,结果,被御史弹劾之后,还是被当初进入西域开拓商道的云初给押送回来的。

没想到,朝廷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六年时间居然做到了鹰扬将军的地步,不得不说,这个家伙还是有一些本事的。

别的地方的叛乱云初不怎么在意,唯有营州一旦乱起来了,将会波及到整个安东都护府,就连辽东的其余几个新投降的州郡也会受到波及,如果出现不可控的因素的话,大唐说不得就要再来一次劳命伤财的东征了。

现如今,大唐皇帝李治的国策就是尽量的减少战争的发生,尽量的减轻百姓的负担,决心让百姓休养生息,藏富于民。

他不希望这个节奏被打乱,因此上,派王孝杰这种人去营州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会死很多人,李治不会在乎的,他想要十年和平光阴,十年之后,全世界的的人将会面对一个强壮的根本不像话的大唐,到时候,边疆有再多的叛乱,再多的敌人,李治也丝毫不担心。

一切看起来都是在按照李治规划的方向走呢。

因为裴行检在临淄又开了杀戒,于是,皇帝不得不在临淄多停留一阵子,不断地接见那些已经退休的大唐官员,以及地方上除豪族以外的名士以及孝廉。

于是,军营之中,整日里酒宴不断,歌舞不绝。

李承修身上的固定终于被拿掉了,虽然走路的姿势还不怎么雅观,他还是不愿意在军帐中睡觉,每日一大早就去皇帝所在的中军营地听宣,毕竟,是皇帝把他叫回来的,怎么安排还要听皇帝的。

如同李绩跟云初预料的那样,皇帝整日里忙着接见地方人士,似乎早就忘记了他李承修这号人的存在,每天清晨去中军,直到午后才回来。

“你是不是傻?明知道陛下不会见你,你还去?”

刚刚吃完一大碗面条的温欢瞅着狼吞虎咽的李承修道。

李承修抬起头看着温欢道:“我想跟陛下说说话。”

狄光嗣将空碗递给三肥继续装饭,趁着嘴巴里没饭就对李承修道:“你想跟陛下说啥,可以告诉老大,让老大转告陛下来的快些。”

李承修放下筷子道:“剑南仆兵太惨了,都是大唐人,不能因为他们是罪囚,赘婿就不把他们当人看,就算是要上战场,至少也要给他们武器才成吧,不能发一把锄头就扑上去送死。

你要知道剑南,滇南的那些蛮夷们人家可不是赤手空拳之辈,人家身上有竹甲,更厉害的一些身上还穿着藤甲,刀枪都不怎么能砍得动,你让那些仆兵们拿着锄头,竹子,木棒去拼命,这样做不好,让大唐人白白的去送死。”

“藤甲?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

师父闲暇时给我们讲过的,说这种藤甲是用森林中百年以上的老藤浸泡过桐油之后,再经历九蒸九晒之后编制而成,刀砍不如,水浸不湿,最要命的是滇南那一带山涧河流众多,又没有路,遇到大江大河的时候,那些藤甲兵就拿藤甲当筏子,就可自渡。

唯一的害怕的就是火,你们为何不放火烧他们?

如果用火箭,或者雷火弹岂不是一烧一大片?”

听了温欢傻子一样的话,李承修摇摇头道:“藤甲兵根本就不怕火,人家作战的时候,会在藤甲上涂抹黄泥,藏在潮湿的树林子里你根本就看不清楚,我们总是被人家偷袭,死伤一片,等拿着雷火弹跟火油弹的人杀过去,人家早就钻林子里找不到了。

放火?

你说的简单,我们还想生一堆火煮饭呢,可就是点不着啊,老林子里啥都是湿的,就算是火油弹丢过去,也就着一会火,等火油弹里的火油烧光了,火也就熄灭了。

校尉们为了防止被蛮夷偷袭,就把仆兵们放在最前边,最外边,蛮夷们分不清那些事府兵,那些是仆兵,反正见人就杀。

我向团长建议过两次,要求我们这些身披甲胄的人站在最危险的地方,被团长呵斥了两次。

我不服,这一次见到陛下,我一定要要说那里仆兵们的惨状。”

云瑾跟温欢,狄光嗣对视一眼,就小心的问道:“那边的战事到底是怎么起来的,是当地人不服王化吗?”

李承修摇摇头道:“也不是啊,只要大唐开始给他们发东西的时候,他们就会从林子里走出来,高高兴兴的领东西,等吃的吃完了,东西用坏了,他们又会来抢。

我家都尉筹集了一批物资,让他们出林子来拿,他们来了,结果呢,我们都尉就一声令下,在那些蛮夷领东西的平原上,把他们全部杀死。

这样做了几次之后,蛮夷们就不肯上当了。

我其实觉得,都尉的目光太狭窄了,可以多给他们一些东西,多吸引一些人出林子,来平地上聚居,等村子成了寨子,寨子成了边镇,边镇成了小城,到时候,再考虑杀不杀的问题其实更好。”

(sdingdiannn/ddk62226390/74082519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