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唐人的餐桌 > 第一三二章龙种,贱种?

唐人的餐桌 第一三二章龙种,贱种?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20:12:34 来源:顶点小说网

云初把黄同送回来的太快了,事先也没有消息传过来,倒是他的密奏比黄同回来的早一些,这才让他有机会在行宫堵住黄同,一刀了结祸患。

按理说密奏这种东西只能是皇帝自己看,李治这两年眼睛不太好,就让宦官们念给他听,只是,这一念,密奏就不是密奏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比如皇后,比如太子,比如有心人李敬玄。

虽说杀黄同的事情进行的仓促了一些,有不少的后患,可是,跟黄同张嘴告诉皇帝他李敬玄是如何甩锅的事情相比,还算不上严重。

李治见李敬玄不巧舌如簧的掩饰杀黄同的事情,就带着疑惑问道:“朕看过黄同的过往,虽然才学有些不足,可是呢,此人家学渊源,对于采矿一道还是非常熟悉的,这偃师县境内发现了大量的炭矿,如果能开采出来,就足以供应洛阳所需。

为何你,云初,温柔三人都说此人是一个蠢货呢?”

李敬玄道:“陛下有所不知,这黄同才来偃师县,带来的不是采矿的东西,却携带了十几口巨大的木箱,臣问木箱的用途,此人竟然说,用来装钱用的。

臣这些年见识过不少的贪官,也处理过不少的贪官,像黄同这种明目张胆,胆大包天的人,臣还是第一次得见。”

李治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道:“果真?”

李敬玄道:“黄同的家眷马上就要到了,陛下只需派人去询问一番自然知晓臣所说的话是真是假。”

李治看了瑞春一眼,瑞春随即就离开了。

李敬玄犹豫片刻,决定把云初他们要走的路替他们走绝,就重新施礼道:“陛下从永徽四年开始,就有意识的积存人材,臣以为,这些人受陛下恩宠,很可能已经宠坏了,需要从长计议。”

李治冷笑一声道:“朕的事情你们倒是看的清楚。”

李敬玄叹口气道:“启奏陛下,一个生员,从读书人进入到官员的身份变化,并不是自然而然地,想要把这些人腹中的才学,转变成陛下治国所需的才能,需要一段冗长的岁月来历练。

我朝自从开科取士以来,为何取的大部分都是勋贵富贵子弟,这其中是有缘由的,这些人自幼边受家中为官的父兄的作为耳濡目染的,已经基本上知晓了如何为官。

寒门子弟则不同,他们对于官员的认知来自于书本,甚至来自于民间传说,其中一些志向高洁的寒门子弟,被陛下录用为官吏之后,便一心想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来,最终得以身居高位,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

然则,更多的寒门子弟,之所以发奋读书,为的不过是碎银几两,为的是发家致富,臣以为,陛下要分清这两种人,也好量材取用。”

李治瞅着李敬玄道:“前者为谁?”

李敬玄咬着牙道:“刘仁轨。”

李治闻言大笑道:“有点意思,有点外举不避仇的意思了。”

随即又问道:“你觉得谁来当这个偃师县县令更合适呢?”

李敬玄咬着牙道:“犬子左羽林郎李思冲很适合担任偃师县县令。”

李治点点头道:“这又是内举不避亲了?”

李敬玄道:“若是他人为偃师县县令,不论是谁,臣都不放心,偃师县为陛下东巡的开端心腹重地,其实最好的人选就是微臣,可惜微臣如今需要侍奉在陛下身侧,无法分身治理偃师县,因此,臣冒大不韪举荐李思冲缘由有三。

其一,李思冲为臣之子,他本性稳重,不骄躁,做事一向求稳,求实,不冒进,偃师县大变之后,需要的便是平和,而不是再次大变,此为臣推荐李思冲第一思考。

其二,偃师县大变过后,县内依旧不平稳,此时,若是派遣一介文官担任县令,一旦有变,需要动武之时,李思冲本就是武职,提刀便可平定祸乱。

其三,自陛下东巡以来,臣无一日不在思考如何才能借助陛下东巡之威做更多的事情,就在臣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陛下在偃师县的安排让臣茅塞顿开,如同盲人一般眼前顿现光明。

有微臣不断以书信在远处时时教导李思冲,必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李治闻言半信半疑的瞅着李敬玄道:“按理来说,云初,温柔两人才是最好的人选。”

李敬玄笑道:“还是那句话,杀鸡焉用牛刀。”

李治道:“尔愿意为李思冲作保?”

李敬玄道:“臣愿意为李思冲作保,若李思冲在任上获罪一,臣愿意担负二!”

李治皱眉道:“不是十倍吗?”

李敬玄道:“天不遂人愿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微臣满门共有三十九口,赌不起。”

李治道:“你杀了黄同,那就用你的儿子李思冲填上,你儿子不够填坑,就用你李敬玄来填,总之,朕要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偃师县,而不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偃师县,这两者的差别,你应该心中有数。”

李敬玄笑道:“陛下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到来,这就相信了微臣的话,臣深感惶恐。”

李治叹口气道:“云初说黄同蠢不可用,温柔说黄同是朕派去看守门户的一头猪,你又说黄同的心思不在治理偃师县上。

无论如何,你们三人的话,朕还是愿意相信的。

去吧,带走你的儿子,一个时辰之后,他就能获得旨意,去偃师县上任了。”

李敬玄拜服在地上,心情沉重的他没有继续说谄媚的话,对于李思冲能否治理好偃师县,他实在是缺少一些信心,以前想用黄同来当靶子,让李思冲藏在后面,现在看来弄不成了,就像皇帝所说的那样,偃师县如果治理的好,他就有可能更进一步,偃师县治理坏了,他们父子难辞其咎。

李治终究还是没有追究李敬玄在行宫外杀人的事情。

不是他相信李敬玄口中说的话,而是他已经了解了李敬玄的小心思,他不拍臣子有野心,而是害怕臣子像云初那样无欲无求。

只要臣子有野心,他就能用臣子的野心来控制这个臣子一辈子,至于中间出现的一点小心思,在李治看来无伤大雅。

自从他的父皇,母后过世之后,李治就再也不相信这个世上还会有人无条件的为他着想,为他好,想到这里,李治心头一阵酸楚。

傍晚的时候,瑞春回来了。

李治跟巨熊坐在大殿上已经等候了好长时间了,在这期间,他拒绝了太子的求见,也拒绝了皇后送来的晚餐,只是一个人悲伤的怀念着自己的父母,以及早逝的小兕子。(晋阳公主)

宫人们点亮了蜡烛,悲伤的帝王李治就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光明照耀在他的脸上,无喜无悲的冷静的就像是一个木头人。

“黄同是一个蠢人无疑!”

“嗯这一点朕已经知晓了,云初是如何判断黄同是一个蠢人的?”

“云初只见了黄同一眼,中间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为了黄同,云初却在郑州见了黄同得主考官李义府,李义府开始不说他受贿录取黄同的事情,后来被周兴用刑罚之后,才招认了收取贿赂破格招录黄同为进士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义府没有说别的?”

“回禀陛下,周兴那里有详细的审讯文书,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李治点点头,紧接着道:“李义府还有用处,暂时不能死,那就断其舌,废其四肢,只留命即可。”

瑞春点头领命,李治又道:“黄同你查出啥来了?”

瑞春为难的道:“目前仅仅知晓,对于黄同就任偃师县县令一事上,太子一无所知,倒是雍王李贤殿下,曾经与太子左春坊赞善罗元弘见过几次面。

而黄同就是罗元弘为陛下推荐的黄同。”

李治面色如常的道:“拿罗元弘问罪。”

瑞春为难的道:“罗元弘在听说李侍郎斩了黄同之后,就立刻服毒自尽了。”

李治吧嗒吧嗒嘴巴道;“你看啊,谁说黄同是一个蠢货来着,这不是就有用了吗?”

瑞春不明白皇帝指的是啥,就听皇帝道:“这一段时间里,太子在他的行在里与太子妃恩爱不绝,就连平日喜欢的邸报,奏疏都不怎么关心了,你说李贤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就不知道避避嫌?

连太子左春坊都要插手,他这是皮痒痒了吗?

看来啊,太子喜欢揍他,并非太子不慈,这里面也有他的问题。

去告诉皇后,平日里对雍王要严加管束。”

瑞春犹豫片刻道:“雍王贤在汴州行在整日宾客不绝。”

李治抬头看一眼瑞春道:“都是些什么人见李贤?”

瑞春道:“汴州本地乡绅,士子,以及豪商。”

李治闻言喃喃自语道:“他的兄长都看的清清楚楚的事情,雍王贤竟然看不出来,他身边的太傅,宾客都是干什么吃的?”

瑞春道:“雍王如今只亲近贺兰敏之一人。”

李治愣了片刻挥挥手,就让瑞春下去了,自己带着巨熊来到窗前用拳头捶打着窗台道:“你这样做,怎么才能好好的活下去哟,你母亲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你……难道真如皇后所说,龙与凤凰才能诞育龙种,与雉鸡就只能诞育出……”

李弘从裴婉莹身上下来的时候,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翻身倒在床榻上不满的对裴婉莹道:“为什么还是没有动静?”

裴婉莹艰难的笑道:“太子还需努力。”

见了老友,菜摆了很多,可惜,喝酒的人不多了,三年不见,已经是物是人非,参加阅文沙龙,熟面孔已经见不到几个了,血红住院暴瘦五十斤,昔日海量的豪客,如今只能喝水,昔日的……算了,一言难尽不说了,总之,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只有孑2还在强撑,还有一章,马上送到。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62226390/7444333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