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唐人的餐桌 > 第九十八章知行合一才好

唐人的餐桌 第九十八章知行合一才好

作者:孑与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20:12:34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最新网址: 云初提着包袱走进礼部劝戒场的时候,发现这里很是冷清。

冷清的意思不是说人少,而是非常的安静。

劝戒场是一个很幽静的地方,而幽静的感觉是这里的上百棵巨大的槐树造成的。

大树底下星罗棋布的安置着几十座茅屋,看茅草的成色,就知道这些茅屋的造价不低。

云初进了劝戒场,就没有人理会他了,看看孤独的坐在茅草屋里的其余人,云初来到位置最好,也最新的一间茅屋,捏住屋子里的人的脖子,就把他丢了出来。

至于里面的人是谁,云初是不管的,他只知道,不论是在国子监,还是在监牢里,恶霸永远都是过的最舒服的一群人。

既然都进入劝戒场了,就说明犯错了,才被皇帝发配到这里自省。

被云初丢出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明显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官油子,被云初丢出来了,也不生气,翻身坐起掸掸身上的灰尘,就朝云初拱手道:“这位仁兄,你力气大,这房子你住很在理,能否把在下的行李一并丢出来?”

都是来自省的,屋子里自然没有多少行李,云初从善如流的将他的行李从窗户里丢了出去。

眼看着这个家伙默默的捡起地上的行李,去寻找新的住处了,云初有些遗憾。

皇帝把他丢进劝戒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压一下,因为,马上,就要有很重要的任命下来,云初觉得跟封禅泰山时期统领的兵马有关。

至于李思的事情,对皇帝来说基本上算不得什么事情,惩罚云初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云初相信,用不了多久,裴行检,薛仁贵也会因为某一日迈进殿堂的脚不对,也会被送到这里来的。

跟统领兵马这种大事相比,李思操弄毒物这种事情,上不得台面。

洛阳城已经是秋风飒飒的好时节,槐树上轻薄的叶片如同蝴蝶一般纷纷落下,片刻功夫,地上就铺满了黄叶。

劝戒场里的其余人等,没有看热闹的心思,大多数人都在在读书,还有一部分人漫步在黄叶中似乎在进行深层次的思索。

大唐勋贵,读书人的腰背一直都很挺拔,跟矗立的青松一般,弯腰驼背者很少,因此,不论是绘制成读书图,还是行吟图,画面都很好看。

云初用横刀砍倒了树林中不多见的一棵红松,主要是这棵红松上还接着很多干掉的松塔,偏偏他想要喝茶,却没有燃料。

红松轰然倒地的声音很大,导致劝戒场里的人纷纷伸长了脖子看。

云初没有看他们,反而在看几只惊惶逃窜的松鼠。

弄到几十个干燥的大松塔之后,云初就不管那棵可怜的红松了。

等云初从自己的包袱里翻出一个简便的折叠炉子跟一套茶具之后,那些早就对那棵红松虎视眈眈的人,就不客气的将红松分尸了,松柴还是湿的,不过不要紧,噼开之后晾晒两天就可以用了。

云初点燃一颗干燥的松塔之后,劝戒场成立以来的第一缕烟火就鸟鸟升起。

劝戒场管事一脸严肃的来到正在喝茶的云初面前道:“这里严禁烟火。”

云初摇摇头道:“再想一个办法,这个借口是你刚才想出来的。”

管事道:“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云初皱眉看着眼前这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小吏道:“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管事愣了一下,他也没想到自己能在大唐高官劝戒场竟然能遇到一个听不懂《中庸》的人。

随即道:“意思是说,假如你射不中靶子,就不能寻找靶子的错误,要从自身找原因。”

云初点点头,表示受教,然后问道:“进士科你考第几?”

管事一脸错愕的道:“无缘桂枝遴选。”

云初道:“老子进士科第九,你觉得你有脸面在我跟前教导我学问吗?”

管事的一张脸顿时涨的通红,大声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云初见自己的茶水再一次烧沸腾了,就一脚把这个管事踢开,重新安静的坐下来喝茶。

来到劝戒场的人都很安静,从来没有一个像云初这么闹腾的。

这里确实是一个思考地,是皇帝觉得自己的臣子需要思考的地方。

能在这里思考的人,都待不长,快的三五天,长的十天半月的。

为什么皇帝需要这些人安静的思考一下呢,主要是要这些人思考清楚,为谁服务,如何服务这个问题,唯有思考清楚并且通过皇帝考核的人才会获得重用。

因此上,不管云初如何在这里为所欲为,这里的管事以及那些假装思考的人都会表现出最大的克制。

事情就像云初想的那样,就在云初刚刚喝完茶水,熄灭了炉子,在清水中洗涤茶具的时候,裴行检扛着一个硕大的包袱走进了劝戒场。

许久不见,这个家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文官而非武将,澹绿色的常服袍子被他的肚皮高高的撑起来,就像是一只碧绿的大蝈蝈。

看到水井边洗茶具的云初,裴行检就走过来了,径直问道:“你住那一间?”

云初努努嘴,裴行检确认了云初的住处之后,就走到旁边的茅屋,对屋子里的人道:“要不,你换一个地方吧!”

屋子里的人看了裴行检许久,终究还是抱着自己的东西离开了茅屋。

裴行检把行李丢在床上,再一次来到云初面前道:“我可能是前军先锋。”

云初没心情跟他讨论前军,后军的问题,看着刚刚被裴行检撵走的那个人道:“你认识这些人?”

裴行检道:“认识,不过不熟,这些人都是陛下从州县调上来官员,看样子,朝廷上又要有一批人要被罢官夺爵了。”

云初道:“等薛仁贵来了,他那里应该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只是,陛下将我们三人与这些人凑在一起做什么?”

裴行检笑道:“这些人应该就是我们在陛下封禅泰山时期间主要打交道的人。”

云初道:“我试验过了,还把一个人从屋子里丢出去了,结果,人家连跟我生气这样的事情都不屑为之。”

裴行检道:“刚才我也试探过,让人家搬家,人家就搬家,看样子,这些人不怎么愿意跟我们两个过分的亲热,可陛下偏偏要把我们关在一起。”

云初笑了一下道:“你也变坏了,明明知道原因,非要我说出来,我也不说。”

裴行检笑道:“看看薛仁贵会不会说。”

云初又道:“跟我们说有什么意思,应该跟陛下说才算是英雄豪杰。”

裴行检大笑道:“当你口中的英雄豪杰代价太大了,反正我认输。”

云初见裴行检成了无胆鼠辈,就不怎么愿意理睬他,径直钻进了茅屋,准备睡觉了。

裴行检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铺好床,叹好床,叹息一声,也倒在床榻上。

天亮的时候,在云初跟裴行检洗漱完毕之后,那个被云初踢出去的管事带着仆役们送来了食物。

云初看了一眼,脸上就有了不悦之色,因为管事送来的是一份军粮。

大唐以前就没有固定的军粮模式,都是有什么吃什么的,自从长安城开始出现余粮这种东西之后,大唐军队中才开始出现了云初眼前的这种固定军粮。

一份牛骨炒面,一份干肉,一个调料包,一点干盐菜,最后还有一份干豆粉用来冲水喝,里面加了盐。

牛骨炒面就是在炒干面粉的时候添加一定量的牛骨粉,中间还有猪牛羊等肥膘炼制的荤油,战时抓一把用水调和就是一碗很好的肉粥。

至于干肉,只有指头长的一截,是把牛肉烤熟之后晾晒干的产物。

军中将士很喜欢这种军粮,云初不喜欢。

毕竟,在长安作坊调配这个东西的时候,云初吃过很多次,至于味道嘛,仅限于能吃。

本来这东西可以制作的味道更好一些,至少可以把面粉弄成面饼,调料也可以更加丰富,油脂再多一些,甚至可以在里面增加一份糖包。

这样的军粮,长安的作坊其实也研究出来了,可惜,被薛仁贵一口回绝。

回绝的原因就在于,薛仁贵不想给军卒们吃好的,他觉得这样做了之后,会减弱秦兵的战斗力,继而让秦兵们不再耐苦战。

为这事,云初曾经跟薛仁贵大吵过一架,可惜,他没有办法说服那头倔驴统帅。

于是,长安城配发给府兵们远征,交接时候的军粮就成了他看到的样子。

添加了骨粉的炒面呈黄褐色,加水之后跟屎一样的颜色……

云初才把目光落在那个喜欢《中庸》的管事脸上,这个家伙就一个虎跳躲得远远的,口中还不断地道:“这就是劝戒场的规矩。”

因为仆役们提来了开水,片刻功夫,劝戒场里就飘起了牛骨炒面散发出来的微微的焦香味道。

在闻到牛股炒面的味道的同时,云初也嗅到了来自薛仁贵身上的腐朽味道。

果然,在找了片刻之后,云初就从最边上的一座茅屋门口,看到了正在喝牛骨炒面汤的薛仁贵。

云初瞅着管事道:“给我拿二号军粮出来,别告诉我说你们这里没有这个东西。”

管事连连摇头道:“真的没有。”

就在云初准备上前把这个家伙再揍一遍的时候,就听薛仁贵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洛阳没有你说的二号军粮。”

云初瞅着虎步龙行过来的薛仁贵道:“既然如此,你就该给我解释一下送到你军营里的两万份二号军粮哪里去了?

莫不是被你个人私吞了吧?”

薛仁贵一边喝一口汤,一边笑道:“薛某人从不喝兵血,你送去的二号军粮一部分在长安的库房里,另一部分被送去了南诏,听说那里的府兵一旦开始钻山,就很难吃到热食。”

云初瞅着薛仁贵喝牛骨炒面在嘴边形成的那一圈难看的痕迹,哼一声道:“土包子。”

薛仁贵平日里吃这种军粮早就吃习惯了,伸出舌头在多毛的嘴边扫一圈,就把残余的牛骨炒面一丝不剩的送进嘴里。

裴行检也端着碗走过来对云初道:“这汤里还有葱花,已经很讲究了。”

薛仁贵冷笑一声道:“你想让长安兵,只能是长安兵,这种谋算,在某家这里你休想得逞。”

云初背着手瞅着薛仁贵道:“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陛下已经把这一套做到了极致,只是在战前,才把我们三个送过来跟这些人短暂的接触一下,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薛仁贵嗤的笑了一声道:“我们排兵布阵,作战自然有折冲校尉出手,你跟折冲校尉乃至他们麾下的兵卒,那么熟悉干什么?”

这句话,即便是胆大包天的云初都不敢回答。

“你什么时候来的?”

“昨日傍晚入城,天黑之时就已经到了这里,对了,给你分配的全是长安兵,这一下你满意了吧?”

云初跟裴行检对视一眼,两人的神色都有些暗然,事情已经非常的清楚了。

此次领兵护卫皇帝东巡,三人中以薛仁贵为尊,而薛仁贵这个家伙也毫不客气的统揽了兵权。

三个人里面,裴行检明确知晓自己是前军,薛仁贵啥都知道,只有云初直到此刻才知晓自己领了后军。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时间顺序问题,三个人在皇帝心中的信任度,也能从这件事中间可见一斑。

云初不愿意吃一号军粮,因为他知道,牛骨炒面里的牛骨是怎么来的,这东西非常的金贵,不可能是屠夫们把剃干净肉的干净骨头拿去塞石磨里磨成骨粉,这里面还有很多猪骨,羊骨,即便是鸡鸭鹅的骨头也有不少。

云初不想猜想那些骨头的来历,因此,连带着宁可吃家里带来的干粮,也不想吃这个东西。

劝戒场里的风气并没有因为多出来了薛仁贵跟裴行检就显得活泼,相反,自从云初三人到来之后,那些先一步进来的人,就整天板着一张死人脸,除过对云初三人保持该有的礼遇之外,纯粹把这三人当空气。

直到大唐的兵部尚书安乐县公任雅相带着一群人抵达劝戒场的时候,这里的气氛才变得活泼了一些。

主要是这位肥胖的大唐兵部尚书才到达劝戒场,就把这里人分成了三组,分别由云初,裴行检,薛仁贵统带。

很好的一点就在于,在这里的时候,薛仁贵并没有节制云初,裴行检的权力。

任雅相才把皇帝的旨意交代清楚,云初三人背后,就各自多了一支队伍。

当天中午,三支队伍就已经在伙食上分出上下来了,云初带领着十六个部下,开始吃到大块的牛肉的时候,薛仁贵与裴行检的部下们还在吃一号军粮。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跟随任雅相一起来的人里面有随行军医群,而这些军医的首领,便是面目严肃对所有军士都一视同仁的老何,何炳书。

一大早,当薛仁贵带着自己的部属绕着劝戒场跑圈的时候,云初带着自己的部下们却围坐在火炉边上一边喝茶,一边商讨后军将要面临的问题。

裴行检也干着跟云初差不多的活计,他们是前军,要求就是为皇帝陛下扫清任何可能遇到的危险,所以,裴行检这一次非常的认真,巨大的嗓门不断地从茅屋后面传来,看样子,他还是喜欢一言堂。

“就是这,我们要干的事情最为繁琐,说是后军,不如说是收容队,作战防御这些事情轮不到我们去操心,我们唯一需要对陛下负责的便是保证大军粮秣不缺。”

云初抱着茶杯笑吟吟地将自己后军的任务说出来,接下来,便是畅所欲言的时候,云初很想从部下们的发言,想要看一下皇帝执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按照史书上的大唐来看,这一个策略执行的非常不好,如果真正执行下去了,大唐哪来的藩镇之祸?

(sdingdiannn/ddk62226390/7474261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