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 第29章 何以中国(2)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9章 何以中国(2)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9-08 07:56:00 来源:顶点小说网

方孝孺突如其来的咆哮,让朱允熥和解缙吓了一跳。

看样子若不是在乾清宫里,只怕方孝孺当场就要对解缙抱以老拳,打他个满脸桃花开。

解缙畏惧的退后半步,“方学士,不过是学论之争,您何以如此?”说着,又挪开半步,“下官看来,铭文上的中国二字,是周人以地理论之。居中之国也,宅兹中国,就是在天下中央建城,他和后来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

“一派胡言,歪理邪说!”方孝孺须发皆张怒不可遏,面容扭曲狰狞,“简直是简直是简直是不知所谓之言,贻笑大方读书人之耻”

“你看,你怎么还急了呢,学术讨论!”解缙解释道,“不同观点相互争辩么,怎么还带给人戴高帽的呢?”

“周尚天!”方孝孺突然大吼,让朱允熥和解缙都是一愣。

看着他那紫青色的脸,朱允熥赶紧回罗汉床上盘腿做好,省着一会唾沫星子喷他脸上。

“中国为天下中央,天下中央何解?”

“非天下一面而是四方,天子居天下之中,外扩四方,是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天下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疆土的扩张视野不断扩大,从一个点变成面,变成无数广袤的领土和人口。

这个过程,就是古人口中的以德伐战,说白了就是武力征服。

也就是说,天下的最终含义,是中国的统治范围。

“此乃历代典籍中,最早中国一词。”方孝孺继续说着,大步逼近解缙,双目圆瞪,“中国乃传承耳,上至夏商周下至本朝代代传承之名。《说文》一书中说,夏,中国之人也。”

“上古已有定论,中国乃国之称,非一隅之说。按解学士所言,指铭文中所说天子中央之地,汝是何居心?”

说着,顿了顿,“若非如此,春秋战国之国,为何都称华夏列国,而非中国?”

“我”解缙一顿,看着对方咄咄逼人的目光不免有些心虚,“我说不过你!”

“你所说是胡言乱语自然站不住脚,你不是说不过我,而是说不过你!”方孝孺忽然对朱允熥抱拳,大声道,“皇上,解缙有小才而无大德,臣请皇上将其开缺翰林院,更开缺出东宫文华殿,不得给太子授课!”

别人都没怎样,他倒是嫌气的够呛,说话时浑身都哆嗦着。

“这铭文还是我翻译的”

朱允熥瞪了解缙一眼,对方马上闭口不语。

“来人,赶紧给方学士看座上茶。”朱允熥打岔,笑道,“有话慢慢说!”

“这事如何慢慢说?”方孝孺怒道,“涉及吾国吾种之言,如何能慢!”

眼看他就要对自己开喷,朱允熥赶紧说道,“此物诚如爱卿所言,是大明之祥瑞。朕想在宫中,单建一殿,用以摆放此物。等日后太子皇子等长大,由大学士等讲解!”

“单建一殿?”方孝孺眼睛转转,“宫内建殿又要劳民伤财,大兴土木”

朱允熥顿感头疼,“那爱卿你说,放在哪里?”

“国子监!”方孝孺正色道,“国子监乃天下最高学府,此物放置于内,可使天下士子皆明何以中国耳!”

“如此甚好!”朱允熥大笑道。

说着,忽然心中一动,“刚才爱卿所说何以中国四个字甚美,朕想,不如就用做来年殿试的题目吧!”

瞬间,方孝孺脸色缓和许多。

这时王八耻悄悄上前,低声道,“皇上礼部尚书郑沂,大学士高逊志,杨淞张显宗,侍郎夏原吉,还有翰林侍讲齐泰,黄子诚。等人在外头侯着觐见!”

“来的正好!”朱允熥笑道,“让他们都进来,看看大明的祥瑞!”

几人进来之后,目光诧异的落在那方青铜尊上。

随后由解缙讲解之后,脸上都满是欣喜若狂之色。都是文人士大夫出身,也顾不得此处是乾清宫,兴高采烈的议论起来。

关于铭文内中国的含义,他们的见解出奇的一致,更使得解缙朝边上挪了挪。

“诸位爱卿!”朱允熥笑着开口道,“其实朕心中正有一件事,放在心里许久,今日难得你们都在,咱们君臣商议一下!”

“臣等聆听圣训!”

“圣训谈不上!”朱允熥笑着,目光看着他们的脸,“朕想着,修书!修一部古今达成的书籍!”

突然间,朱允熥明显的察觉到这些书生的呼吸急促起来。

“要包括上古典籍到本朝著作,不拘于四书五经,要博采百家之言!”朱允熥继续笑道,“朕心里想着,除了这锦绣江山,总要给子孙后代们留下传家的东西!”

“皇上是想修类书还是丛书!”礼部尚书郑沂开口问道。

类书是数据库,丛书是百科工具书,其中大有不同。

朱允熥想想,“丛书!”

这些臣子们,眼睛再度一亮。

“集合古今大成之丛书!”大学士高逊志沉吟道,“非短时之功也!”

“耗费时日不怕,反正朕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朱允熥笑道,“你们也都正值壮年,朕不怕花时间也不怕花钱,只要书编好。这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万年之事,朕看不用非拘泥于朝廷官员参与编纂,民间大儒学者,尽可以请来。”

“皇上所言甚是!”解缙开口道,“书非一家之言,当取百花齐放之意!”

朱允熥巴不得人越多越好,恨不得大明有影响力的文人学者都参与进来。这样的话,日后他推行新政乃至完全开放海禁时,这些人也没工夫整日在他耳根子边上嘟囔。

一举多得的好事!

“编纂书籍的事,还是要你们翰林院挑头。”朱允熥看看翰林院众人,在他们急促又兴奋的目光中说道,“嗯,方学士,你来主审。”

方孝孺动容,肃然起身,“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人一辈子最大的两个渴望,一位帝师,二位留名。

何以留名,贤臣忠臣万世之师三种,皇帝下令编纂书籍,是整个国家的文化盛世,足以千古留名。

“皇上,臣以为主审不易仅一人!”

解缙忽然开口,马上引得翰林院众人怒目而视。

“本就是集大成之书,古往今来天下之书何止万千,学说更是数不胜数。一人之力,难免有不及。况且以一人论万文,未免有失偏颇!”

“若一人主审,就好比考官。别人的文章在他手里,他让过就是让过,他不让过就是不让过,以自己喜好而定,以自己好恶分类。”

“以自己为对别人为错,如此编书,失了趣味,也有失公允呀!”

(sdingdiannn/ddk16690506/299090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