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 第35章 京师(2)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35章 京师(2)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8-20 13:26:0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紫禁城中,朱允熥也早早的起身。先去永安宫给老爷子问安之后,返回乐志斋中,开始一天的忙碌。

朱允熥处理政务和老爷子有些不同,老爷子做事除了在大朝会时群臣公议,其他时候则都是乾纲独断。而朱允熥一般大朝上会不会怎么发表看法,反而喜欢在办公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召见臣子商议。

而且,经常一说就是好半天。

是以,乐志斋旁边专门设置了一排公事房。

六部九卿的诸位阁臣们不可能随时都在此处,但公事房之内永远有几位留守的大臣。便于皇帝召见,问对。

其实两相比较,朱允熥这种处理政务的方法,反而是让大臣们最为劳累的。因为他们要随时出现,且随时都要保证精神高度紧张。

朱允熥盘腿坐在炕上看着奏折,数位大臣双手下垂站在门口。太监总管王八耻,指挥着宫人在布置早膳。

“河南布政还有河道衙门上了折子,请朝廷拨款疏通黄河的水道!”朱允熥翻开一份奏折,“折子上说请银元八十万,征发民夫三万。”说着,他微微抬起眼皮,“工部,怎么看?”

黄河水疾,几乎是贯穿了历代王朝的通病,不治就要泛滥,可屡治之下,成效微少。

闻言,侍立的大臣之中,工部侍郎练子宁忙出列道,“启奏皇上,八十万之数用在修河上倒也不多,三万民夫也不算什么太大的工程。但臣以为,河南的河道年年修,年年补。今年八十万明年又八十万,跟钝刀子割肉似的,国库再有钱也有吃不消的那天!”

“况且说,若真是能治好也就罢了。水患反反复复,隔上三五年又有复发的危险。”说着,练子宁看看朱允熥的脸色,继续开口道,“臣以为,修河不能只看眼前。还是要统筹统管,不说争取一劳永逸,起码修一次能太平个十年八年!”

“老臣附议!”吏部尚书凌汉跟着开口,“老臣就是河南人,有些话别的同僚不便说,老臣倒是可以畅所欲言!”

“哦?”朱允熥笑道,“莫非这修河银子的背后,还有什么隐情?”说着,转头对王八耻说道,“给他们搬凳子坐下,他们也都没用早膳,朕这边两三样就够了,其他的放到他们面前!”

说着,又对群臣说道,“咱们君臣也别来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了,边吃边说!”

“臣等叩谢天恩!”

众人坐下,王八耻领着小太监,给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上食物。

这些臣子们也是一大早就出门进宫,早饭草草的吃了几口,这时候早就肚中饥饿了。

“把汆丸子给凌汉端过去,苦瓜给茹瑺”对于臣子们喜好,朱允熥倒也略知一二。

凌汉先是吃了几个汆丸子,扒了两口饭之后,才开口说道,“臣是河南人,河南百姓被水灾祸害怕了。官府治河是好事,可臣是怕,怕地方官为了修河而修河!”

“不想着百年之后只想着眼前的利益,修河的本来目的是让百姓安定洪水不再肆虐。可有地方官却不管这些,只把修河当成政绩功劳。”

“老臣不是说地方上折子要钱,就是用朝廷的钱买他自己的政绩。而确实是有这样的事,以后有将来也会有。”

“练侍郎刚才的话其实是给河南布政司还有河道留着颜面,八十万治理河道,也是治标不治本。”说到此处,凌汉看看身边,笑道,“侯侍郎曾是河南的布政,想来跟老臣的看法,是一样的!”

朱允熥目光转向候庸,“你说说看!”

侯庸起身行礼,然后缓缓道,“臣在河南任上数年,修了两次河。一次是初上任时,联合地方乡绅商贾,小规模的疏通河道。二是前年的水灾之后,当时的太上皇动用了内库,用以修河!”

“以前不是不想修,而是国库实在没钱,只能修修补补。现在国库有钱,皇上宽厚,只要地方上要钱修河铺路就没有不给的!”

显然,他这是话里有话,朱允熥静静的等着下文。

侯庸也在组织着合理的措辞,“臣粗略的估算一下,正如凌老大人所说,八十万虽不说远远不够,但用在治理河道水患上,难免要留个尾巴!”

“臣这话是得罪人了,但臣不得不说。既然明知要留尾巴,为何不一次性要足了银钱,彻底治理呢?”

“这两年没打仗国库有钱,官员们伸手要钱修这个治那个成了惯例。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履历中的资本。”

“他们要钱成了惯例,地方上许多修治的事也就有了惯例。比如这次,留下个尾巴。那下任的地方官,就有了合理的名目要朝廷拨款!”

说着,他看看朱允熥的脸色,大着胆子说道,“年年要,年年治,一旦成了惯例,朝廷耗费民脂民膏”

这些猫腻,朱允熥焉能不知道。

他之所以当这些人的面说出来,就是想让这些大臣们把其中的猫腻戳破。

想当年,他家门前一条路。从他上小学就开始修,一直到他到了结婚的年龄还没修好。而且奇怪得很,春天不修夏天不修,一到秋天就开挖,然后赶在冬天之前停工。

经过一个冬天,第二年路烂化成了水泥地,然后再接着修。

挖掘机整天哒哒哒,跟他妈日本鬼子的机关枪似的。

还有路两边的绿化带,本来种了果树。每年开花的时候,老百姓携家带口的拍照游玩。后来偏偏说有人摘了果子吃中毒,直接砍了。砍了之后铺上红砖,第二年挖开扑青砖,第三年变花坛,第四年再变成红砖。

朱允熥笑笑,“照你这么说,河南布政和河道衙门的这道折子,居心不良咯?”

“臣”侯庸想想,“臣不敢武断,但起码他们并非一心为了治水,而是也有私心!”说着,继续大声道,“之所以黄河连年水患,并非是河治不好!”

他顿了顿,“臣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人总是窜稀,是因为他吃的东西坏了吗?应是他本就肠胃不好吧?”

这个粗俗的比喻,直接让朱允熥和众臣都大笑起来。

“咦,你恶心人!这喝汤吃汆丸子呢?”凌汉笑骂。

“黄河的水患,在于河南树太少!”侯庸继续道,““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百年老树,只有古寺中有,外边的树都是这些年新种的!”

朱允熥听得频频点头,侯庸这话是说到了根子上。洪水,也是生态环境的表现,而生态环境是一个链条的轮回。 没有树,就保护不住水土。

史籍记载上古时期河南的森林覆盖率占据六成以上,南北朝时变成两三成,唐代变成两成以下,等到了宋代更是一成半都不到。

而且更因为宋代西北连年的战争,使得黄河上游的森林砍伐殆尽,所以加剧了黄河下游的洪水泛滥。再加上赵宋的疆域实在太小,为了提高生产,光是在黄河下游围田就高达两千两百万顷。

把水抽干本来的河道变成田地,那就好比给高速路发生车祸,不堵才怪。

“臣在河南时,严令各地禁止乱砍乱伐,禁止刀耕火种!”侯庸又道,“皇上,不是臣大言不惭。若真想治河,不是河南一个行省的事,非要上游下游一齐努力不可!”

“好!”朱允熥不假思索道,“就依你们所言,不能头疼治头脚疼医脚,要找出黄河的病根所在。”说着,顿了顿,“这事朕交给工部,侯爱卿!”

“臣在!”

“你能者多劳,除了吏部之外,工部右侍郎的缺你也先担着吧!”

“臣遵旨!”

这时,王八耻在门外说道,“万岁爷,曹国公来了!”

“进来吧!”

随后,朱允熥笑笑,看看手里的奏折随手放在一边,“这新任的河南布政还有河道衙门也太不会办事了!”

这句话,恰好让刚进来的李景隆听个满耳。

心里咯噔一下,暗道,“河南河道衙门?好像,走了我的门路,他怎么得罪万岁爷了?”

(sdingdiannn/ddk16690506/3012419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