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游戏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 第1章 春光里(上)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1章 春光里(上)

作者:岁月神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2-08-20 13:26:02 来源:顶点小说网

江南之春,万物更新。不知不觉,洪武二十九年的春天,到了。

和风煦煦,草木稚嫩。沿着京师外的玄武湖漫步游走,春光秀丽。

慵懒且温暖的阳光,在湖面形成道道鳞光,偶尔有小鱼小虾在波光纹纹之中游弋,引得飞鸟在水草上驻足观望。

湖水岸边一排排绿树成行,挑着自家菜园产出的农夫,还有货郎商贩,在阴凉之处席地贩卖,无须谁组织,就渐渐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

百姓穿梭其中,挑挑拣拣笑骂砍价。农夫憨厚多买多送,货郎奸猾自卖自夸。

沿着玄武湖的堤坝再往前走,就是京师城的运河。

运河上商船拥堵,几乎存水难行。远远望去一片风帆,走近了看一艘挨着一艘,看得人眼晕。

商船上那些掌柜的们,急得一头汗,在船头跳脚大骂。

“他娘的,大明朝这京师码头,就没有一天不赌的。也不知道运河的上的税吏,官差都干什么吃的。爷船上都是广东的蔗糖,等着上岸交割呢?”

他们骂的厉害,但当收税的税吏坐着小船赶到,又立马换成笑脸。

“哟,几位差爷辛苦!这是河道衙门开的路引,邮政司的税票,您过过目!”

“您看,您几位忙得一头汗呀!伙计,把咱们船上的好茶叶,给几位差爷装几斤!您别推辞,知道您清廉如水,可咱们见了这么多次,不说是 朋友也是熟人不是?这是福建的新茶,市面上还没有呢?”

“几位差爷,穿上都是成都的蜀锦,半点夹带都没有。京城里老凤祥的货,曹国公家的买卖。可不是拿曹国公吓唬您,县官还不如现管呢!虽说是曹家的买卖,可传上的货物数量跟税票上半两不差!”

拥堵的水面上,商人和官差的对话,清晰的传到岸边。岸边光着膀子的力巴们听了哄笑,然后等着检验完毕的商船靠岸,鼓着腮帮子甩开膀子猛干。

热热闹闹,便是人间。

说说笑笑,便是太平光景。

运河岸边的人群中,几个魁梧的汉子护着一老人一青年,看着拥堵运河,一脸笑意。

青年长身玉立,一身读书人的儒服,老者面色红润,坐在一抬竹轿之中。

这爷俩不是别人,正是趁着春光大好,出宫散心溜达的朱家爷俩。

老爷子的病已经大好了,只是左边的手脚总是感觉无力,气力也不如从前那般充足。

运河上的繁华景象,让老爷子眼中满是笑意,他右手指着,开口笑道,“比往年好,商船来得多,税收的也多,运河边的老百姓也能靠水吃水,有活干有进项!”

朱允熥站在老爷子身边,也笑道,“这都是皇爷爷治国有方!”

老爷子笑道,“邮政司,运河税吏,还有外城运河改造都是你的主意,跟咱有啥关系!”说着,看看朱允熥,“大孙,弄的不赖!”

原本外城运河边都是贫民窟,全是一片低矮的窝棚。改造之后不但河道宽了,而且全建成了高大的仓库。不但有仓库,商号铺子,饭馆酒庄,客栈戏院应有尽有,不比城内逊色,甚至还更有几分人气。

跟在爷俩身后,充作护卫的李景隆也开口笑道,“大明有皇爷和殿下在,必然国泰民安,千秋盛世!”

听了他拍马屁拍的话,老爷子却没笑,斜眼道,“方才咱听了一耳朵,运河上的人说是曹国公家的买卖?咋,你小子也做上买卖了?”说着,哼了一声,“官员禁止经商,你不知道?”

李景隆顿时吓得一缩脖,求助的目光看看朱允熥,然后低声,谄笑着说道,“臣是当朝国公,怎么能做买卖!只是,只是您也知道,臣家中有几个庶出的兄弟,日子一直过得紧巴。臣想着都是一父同胞,总不好真让他们受穷。所以,他们打着曹国公的名号做点买卖,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闻言,老爷子点点头。李景隆他爹李文忠,当年儿子也不少,可爵位只有嫡子能继承。大家族中就是如此,明明都是一个爹生的,但因为嫡庶之分,日子就天差地别。

难得老爷子没有发火,反而若有所思的说道,“嗯,虽说有违法度之嫌,但难得你有周全兄弟的好意。不过呀,别怪咱话没事先跟你说。财帛动人心,你小子盯紧喽,别吃挂落!有啥违法乱纪的捅到咱这,不饶你!”

说着,老爷子似乎因为看到这富足繁华的景象心情大好,大手一挥,“走,接着朝前,去前头看看!”

抬轿子的护卫们看了朱允熥一眼,在后者点头之后,抬起竹轿,缓步向前。

“哎,都是大小伙子,没吃饭呀!”坐着的老爷子不满道,“这两步道让你们走的,跟娘们似的磨叽。快,大步走起来!”

听了圣旨,几个侍卫的步子才快了起来。

老爷子还是有些不满,白了朱允熥一眼,“好好的,咱说走路,你非要坐轿子。咱是七老八十了,还是没胳膊腿儿?好不容易出来溜达一次,让咱坐轿子?不痛快!”

朱允熥在侧随行,笑道,“爷爷,这不是运河边上人多么,怕有不成长眼的给您磕着碰着,等前头人少了,就让您老自己溜达着走!”

“咱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的,啥场面没见过?”老爷子哼了声,然后在轿子中惬意的伸了个懒腰,“现在让你弄的,跟病秧子似的!”

忽然,老爷子的动作定格。

只见前头码头边通往仓库的栈桥上,数十个汉子肩扛木头,挑着一包硕大的货物,缓慢前行。

似乎是货物太重了,那些汉子们气力不支,停在栈桥上。领头的汉子,满头大汗肩膀上肌肉乍起,咬牙大喊。

“前边的抬起,后边的用力!”

软轿中,老爷子挥着拳头,孩童一样跟着鼓劲儿大喊,“加把劲儿呀,嘿呦嘿!”

鼓劲儿之中,货物再次被抬了起来,稳稳当当的入库。

“好汉子!”老爷子大笑,对身边侍卫们说道,“别看你们都是从小练武的,可真要是论干活,比不了这些汉子!”

见状,朱允熥无声的笑了。

伺候老人,不单是衣食住行,还要照顾着老人的心情。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穿过码头,前头又是宽阔的水面。

水面上数不清多少鸭子,扑扇着翅膀嘎嘎鸣叫,放眼望去茫茫一片。

鸭比鸡肥,深受应天府百姓和达官贵人的喜爱。应天府外的运河,玄武湖等处的鸭子,都是湖鸭的种儿。自小便散养在水面上,吃运河运粮船落下的粮食,还有河里的小鱼小虾小虫儿长大。皮脆肉嫩,油而不腻。

一直到后世,南京都有著名的片皮鸭!

与它相对是,是后世京城著名的烤鸭。其实烤鸭,就缘来于此。

原本时空中,朱棣迁都北京,应天府的鸭子也就跟了过去。

每年朝廷有规定,要养鸭子的农户,送多少鸭子进京。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送鸭子不单是学问更是密不外传的手艺。养鸭人赶着鸭子走水路,沿途不但一只不少,还能收获许多鸭蛋。这鸭蛋,就是朝廷给那些养鸭人的回报。

而且那些鸭子还不能装在笼子里,都是从水里游过去的,从水里取食,肉质更加鲜美。

见此场景,老爷子忽然来了兴致,拉着朱允熥的手,“大孙,弄只鸭子来吃!”

朱允熥看看鸭群,这刚开春鸭子还小,而且这个地方,弄过来也法收拾。

“皇爷爷,一会到前头,找个好点的饭庄子”

“不中!”老爷子皱眉道,“饭庄子的鸭子都是喂养的泊鸭,咱要吃这种湖鸭!”说着,一指岸边,一只在鸭群中来回巡视,有几分气宇轩昂的灰头鸭说道,“就它!多肥!”

朱允熥顿时犯难,那鸭子一看就是鸭群中的头鸭,是帮着养鸭人管理鸭群的,等于羊群中的牧羊犬,人家养鸭子的是不会卖的。

(sdingdiannn/ddk16690506/301249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