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现言 > 睁开眼,回到老婆难产当天 > 第434章 不见血、不撒手;不断腿、不撤退

司寅来得很快,212吉普车直接开进了车间。

上午的阳光里,一身橄榄绿工装的司寅,背光走来,大长腿逆天!

每一步,都英姿飒爽:

“我说,我那里忙得不可开交,你们折腾啥折腾?”

司寅在这群人里的威信,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见到司寅,众人活似老鼠见了猫,个个噤若寒蝉。

就连抬头看一眼,都不敢!

再看潘厂长几人,早已瑟瑟发抖,冷汗直流。

宋添福立马接话:“司寅,就等你来呢!”

司寅的身后,跟着勤务兵,手中捏着一个牛皮纸的文件袋。

“你去,给她们看看赔偿金的表单。”

“是!”

勤务兵打开文件袋,走向职工们。

她们争先恐后往跟前涌,纷纷报出自己的名字,问:

“小同志,你快给我瞅瞅,我究竟多少钱?”

司寅这边,看了看端着枪的司辰,哼哧一下笑了:

“哎,你这是啥造型?举两把56枪,当保镖啊?”

司辰挑挑眉,看向潘厂长等人,话里有话:

“我要是不当保镖,七姑父能被他们打成筛子!”

宋添福:……-_-||

你大爷!你才被打成筛子!

司寅跟司丽歌之间,更加亲近一些。

当年,司丽歌来龙城谋生,就住在司寅的房间。

严格来说,司丽歌是司寅唯一的闺蜜。

在元孟县时,宋添福依靠司辰接近司丽歌。

到了龙城,那自然是依靠司寅。

听到司辰这么说,司寅脸色沉了下来,看了看潘厂长几人,又看了看司辰脚边丢着的一把土枪。

“老潘,你们胆儿肥了啊?咋地,还想打我七姑父?”

司寅说这话时,语调很冷,眼神更冷。

潘厂长腿一软,都快跪下了:

“误会!司团,全都是误会啊!”

“借我一百个胆,我也不敢向您的亲戚动手啊!”

“他们、他们进来时没说自己是谁。”

“我、我们端着枪,只是保卫厂里……”

“保卫厂里?”司寅双手环胸,连冷眼看他表演的机会都不想给:

“我有没有明确告诉你,4598已经卖了,你们拿到赔偿金就能各奔前程了。”

这话,不是问句,是陈述。

潘厂长浑身都在发抖,擦了擦脑门儿上豆大的冷汗,一个字都不敢说。

“老潘,我是不是把厂里所有人的赔偿金,都交代给了你,让你妥善处理?”

司寅每问一句话,语气就冷硬一分:

“我是不是念你这么些年来,劳苦功高,给你的是三倍赔偿金?”

“你住的房子,乃至分给你儿子的房子,我是不是都没收回?”

“我还特地把你儿子那一套房,提前转到了他的名下?”

“按规矩,他还有一年才够资格分房,是也不是?”

司寅每说一句,潘厂长的瑟瑟发抖就加剧一分。

他的父母、他夫妻俩、他儿子夫妻俩,全都在4598厂工作。

这次公转私,的确造成了他们家四口人齐齐失业。

但是!

司寅为了补偿他们,做出了岗位调剂。

当时,老潘一家人都拒绝了。

他们选择的全都是一次性赔款补偿。

司寅还纳闷呢,如今看来,呵呵,一切居然都有迹可循!

……

那边,查询完自己赔偿金的职工,怒气冲冲跑了过来,破口大骂:

“姓潘的,你简直猪狗不如!”

“你拿你自己的赔偿金就好,做啥要贪我们的!”

“你简直不是人!你好大的胃口!”

“你、你一吞就吞掉我一半的赔偿金,那可是足足三千块啊!”

“你个天杀的挨千刀货!”

“弄死你,我要弄死你!”

更多的人,跑了过来,对着潘厂长几人,好一通拳打脚踢!

宋添福拍了拍司寅的胳膊,示意:

“退!往后退!免得溅一身血!”

司辰手中的冲锋枪,也放了下来。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蔫坏的司辰,刻意高声嚎了一嗓子:

“司寅啊,你这一批赔偿金,少说也有两百万哩!”

众人一听,两百万?

被蛀虫弄走一半,岂不是一百万!

我草尼玛啊!

这年头的一百万,对于普通人而言,可是天文数字呀!

“打!打死他!!老姐妹们打死他!!!”

90年代,四十几岁的阿姨们,可不是花拳绣腿!

那都是“全民皆兵”的时代锤炼出的战斗妇女!

打起人来,啧啧啧——

不见血、不撒手;不断腿、不撤退!

有资料显示,截止五八年年底,全国人口6.6亿,民兵总数发展到2.2亿人!

这个占比空前之高,三分之一啊!

那是什么概念?

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兵!

不负责任地对标到现代社会,那就是三口之家,爸爸或者妈妈必然是兵。

可那个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是**个人,这是什么概念?

国内绝大多数的青壮年男女,都被编入了民兵的队伍。

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这不是口号!

这是曾经实现了的目标!

就拿司辰奶奶来说,当年元孟县的民兵队大队长,可不是字面意思。

千万不要被这个“队长”误导了。

那时整个县的民兵队伍,都归她管。

人数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上万人的部下。

不信?

举个特殊栗子。

鲁省的省会城市,下辖的一个县,组建了11个民兵师。

共计1-5个营,1000多个连队,民兵总数14万人。

两年后,组建了民兵野战师——

配备了五个步兵团和一个坦克营!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只是一个县的国防力量!

还只是民兵!

当地领导大概是觉得有点夸张了,六一年,还进行了一次民兵大裁减。

精简缩编之后,该县民兵依然拥有900多个连队,共计13万人!

再举一个特殊的大栗子。

闽省,晋江,某地。

民兵3000余人,前线民兵为部队构筑工事、抢送炮弹、巡查海岸线等等。

那时候的全民皆兵,真不是一句口号,是真的发枪支弹药。

当时,若论谁是世界第一的拥枪大佬,不是米国,不是大毛,是我们!

来看一组数据:

五六年到六六年期间,56式冲锋枪生产出了76万多支。

56式半自动步枪,高达290多万支!

进入70年代,56式枪族的总量,已经大于1600万支!

至于子弹数量,据说太多,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

此外,还包括67式手榴弹,生产数量超过10亿!

配给标准是,正规军人手四枚,全国民兵人手四枚。

当年的生产口号是:

不打三战用不完,打了也未必用得完。

(sdingdiannn/ddk99087015/224915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