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994章 罪已诏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94章 罪已诏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7 04:03:23 来源:顶点小说网

都督府。

刘德威看着儿子呈上的那份东西,不由的深吸了口气。

“几十万贯?”

刘审礼对父亲点头,“确实让人惊叹,原以为党仁弘贪污不过数百万,谁知道是数亿。”

“难以置信,党仁弘在岭南才多久?”

刘德威长期在大理寺、刑部任职,审理过许多贪污的官吏,这党仁弘能在这么短时间里,贪这么多还是头一个。

“阿耶,党仁弘贪墨的也就数百万钱吧,更多的是他巧取豪夺抢来的,”

刘德威叹气,“党仁弘这么痛快的就把这几十万贯都交出来了?”

“党仁弘到使府见武公,他们一番谈话后,党仁弘被武公关进经略军营,然后武公给我们一本册子让按册查查,”

刘德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莫不是党弘仁给武公的册子,想断尾求生,结果武公没收?”

刘审礼望着那册子,他们经略后营也是参与了查抄,整个查抄都还没结束,亲眼看着一处处产业,一笔笔钱财被抄查登记,那是无数的财富。

“阿耶,这可是几十万贯的钱财产业啊,假如党仁弘真要送给武公,武公真会不收?”

刘德威又抿了口茶,越发确定自己的判断了,他对儿子道,“你在长安时难道没有听说过那个关于武公财富的坊间传言,说是以武公家绢帛系终南山之树,终南山树系满而武公家绢还有剩余。

几十万贯的财富,确实是很大一笔,就是放在长安,那也是能够远超许多世家豪门的,但武公却是那不缺钱的人。”

“党仁弘在岭南百般巧取豪夺各种抢掠,置下这惊人的几十万贯钱财,可武公理财的手段比抢钱还快,十几年来说句富可敌过都不为过,”

“党仁弘这笔钱,其实也并不那么好拿的,武公又何必为此陷入麻烦?”

年轻的刘审礼还是为那数字而震惊中,他们家除了几个田庄,别无其它产业,主要收入就是靠俸禄,他从入仕起,俸禄也都上交给继母,帮着补贴家用,家里养着二百多口人呢,还要经常接济亲朋。

到现在,刘审礼都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他是真难想象,有人可以巧取豪夺那么多钱财。

“长安人都说岭南蛮荒,可实际上啊,岭南却遍地金银,韶州铜场每年浸炼的铜占天下之**分,韶州钱监每年铸的铜币占朝廷新铸钱的**分,一年三百余万贯新钱啊。

还有,广州港每年进进出出多少番舶胡商,有些大海船,一船的货物就值数十万贯,”

刘审礼还是很惊叹于武怀玉能够拒绝几十万贯送到手的钱,“武公真非常人也,岭南能够在贞观朝如此巨变,皆赖武公也。”

他心中对于那位武公升起无比的崇拜之情。

刘德威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如今来到岭南,还在武公麾下,那就好好学,他值得我和我学习。”

武怀玉派人查抄党仁弘的财产,还把册子送来都督府一份,这就没有想要贪这份的意思,还让他参与并监督。

“党仁弘啊,也是堂堂开国郡公,却晚节不保啊。”刘德威心中感叹。

“阿耶,党仁弘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刘德威捧着茶杯,“武公给党仁弘留了条活路呢,算他主动积极交待退赃,陛下又是个念旧情的,最后结果估计是个夺去官爵流放安南吧,大概不会牵连他的家人。”

“阿耶,我一个从七品,一年俸禄七十石,每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钱,食料杂用三百五,一年俸钱才两万五,年禄七十石,职田三顷半,一亩租不过六斗。

我得不吃不喝多少年,能攒到万贯?”

刘德威对儿子道,“小官俸禄勉强养家,靠俸禄是发不了财的。”

“其实党仁弘如果不是这般肆无忌惮的坏规矩惹众怒,以他的官职爵位,他在岭南也学武公那般经营理财,就算不贪不抢,一年弄个百万钱还是没问题的。可惜就是太贪太狠,这么短时间抢了这么多,可知惹了多少人,落的如此下场也就不奇怪了。”

刘审礼忍不住道,“阿耶,你现在是广州都督了,那咱们如果守规矩,能不能在岭南置份产业,”

家里养的人太多,就靠爷俩那点俸禄,加上继母平寿县主的嫁妆,实在是有些辛苦,来了岭南看到党仁弘武怀玉他们这种赚钱的手段和速度后,年轻的刘审礼有些坐不住了。

刘德威有些愧疚的看着儿子,

“你的俸禄以后就不用交给家里了,你自己留在手中,”

他话中之意其实还是不太赞成儿子想赚钱的念头的。

“阿耶,我想试试,”

“你有本钱?”刘德威道。

······

党仁弘的产业都被查抄了,一一清点登记造册,武怀玉并没有拿半分。

他让使府的幕僚们组了一个清查组,把党仁弘这些产业来龙去脉调查个清清楚楚,是贪来的归公,是抢来的还给苦主,

他还从使府库中拨了一笔钱粮,给负责清查的官吏衙役和士兵们发放补贴。

观察使府,

排起了长队,都是被党仁弘抢掠勒索、强行入股的那些苦主,他们听了公告前来登记,只要使府这边审核验证通过,就能进入退还程序。

不少人听闻党仁弘被拿下,武公要把钱财产业退还,开始是不相信,这被吃到嘴的肥肉哪还有人吐出来的道理,就算党仁弘获罪倒下,可这肉也肯定是烂到锅里的,

没想到还能退。

大家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的,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许多人之前上告无门,

还有人因此家破人亡,

他们怀着紧张心情来到使府门口排队,小心又讨好的给使府的胥吏送上钱财,带着激动的心情探询。

“你们运气好,武公回来了,武公说了,在这边认真登记,使府会有专人仔细核查,只要查明白了,就会把你们的钱财退还给伱们的。”

······

武怀玉的奏章随着驿骑,一路加急送往长安。

监国太子在几天后便看到了奏章,承乾看过后转交给政事堂宰相们商议,又让人送往岐州九成宫给圣人。

九成宫的夏日,比长安太极宫要凉爽的多,

皇帝经过武怀玉快一年的调理,二凤如今偶尔早上也能晨起挺立,虽然还牢记武怀玉的话,一年内最好不要临幸妃嫔。满一年,可以慢慢恢复,从一月一次,慢慢到一旬一次,三年后当无大碍。

“陛下,太子殿下转来的奏章,”

皇帝今天气色不错,早上还到山上射鸟,回来后还到河里游了会泳。

“放那吧,”

皇帝靠在躺椅上,宫人为他擦拭头发,

等收拾完毕,皇帝一边吃着茶点心,一边拿起案上奏章。

可只看了两眼,就吃不下去了。

皇帝把块桃酥扔在盘子里,拿着奏章站了起来。

武怀玉的加急奏疏,大理寺的处置意见。

都出乎李世民的预料,

之前豆卢宽检举党仁弘贪污,说是贪污百万钱,百万钱才千贯,在长安能在城西买座二三亩的小院。

钱不算多,可毕竟是贪污,李世民也知道党仁弘可能不止贪这么多,在那边行事有些放肆,惹的怨声载道,这才决定将他召回。

可皇帝想不到他居然贪了几十万贯。

武怀玉回岭南前,给皇帝进贡四万贯钱,李世民格外高兴,没想到党仁弘却贪了这么多。

让人难以置信,可证据确凿,那册子还是党仁弘自己交给武怀玉的。

愤怒,失望。

刘德威、大理寺、监察御史、广州市舶使,还有百骑暗探、刑宪司的密谍,他们都确认了党仁弘的罪行。

晚餐的时候,

李世民气的吃不下饭,长孙皇后亲自做了槐叶冷陶,还做了两个凉拌小菜。

“陛下是不是天气太热没胃口?”

“是广州都督党仁弘,武怀玉上奏,党仁弘在岭南贪污何止百万,是几十万贯,在岭南搞的天怒人怒,不仅仅是逼反了罗窦洞的獠蛮部落,好多来广州港贸易的海商都被他勒索,”

“几十万贯?”长孙皇后也震惊。

“是啊,武德年间,朝廷户税一年才征四十万贯钱,他党仁弘刚去岭南不久,就已经弄了几十万贯了,”

“朝廷武德年间,全国一百座铸钱炉,全力铸钱,一年也只能铸三十三万贯开元通宝。”

“陛下打算怎么处置他?”

“武怀玉说党仁弘主动坦白积极退赃,但大理寺判决,要诛杀党仁弘。”

长孙皇后没说话。

李世民长叹一声,“朕今天看到党仁弘的罪行罪证,非常愤怒,可是后来朕又想起以前党仁弘跟随朕东征西讨的时候,想起党仁弘的两个儿子三个兄弟五个侄子,都为大唐而战死,

尤其是党仁弘的次子,在武牢关之战,他为护卫朕而死,最后就死在朕的面前,是在朕怀中咽气的,

如今党仁弘也是满头白发,朕想到他白首就戮就十分难过,如何又吃的下饭?

观音婢,你说党仁弘为大唐出生入死,党氏一族也为国家多有牺牲,但朝廷待他也不薄,他如今也是开国郡公,三任都督,为何却还要这么贪呢?”

“朕对他很失望,刚才也很愤怒,恨不得能立即当面斩了他,可后来又想起那些往事,

于心不忍。

朕想为他求一条活路,可却始终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

观音婢,党仁弘确实犯了死罪,且罪大恶极,可朕不想杀他,朕是马上随高祖打江山的,知道打江山的不易,

党仁弘等那些武将们更是百战余生,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他们开国有功,极为不易。

朕不希望有一天被人说是汉高祖那样的皇帝,说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朕在凌烟阁挂上那些功臣、学士们画像,就是时刻提醒朕这江山打下来不易。”

皇后只是静静的陪在一边,听着丈夫的真情流露,丈夫是一个重情的人,党仁弘犯了罪,但他曾经的功绩也不能抹去。

“观音婢,朕要回趟长安,当面跟朝臣们商议此事,朕想亲自为他求一条活路。”

皇后只是劝说丈夫吃点东西。

次日一早,一夜烦躁未眠的皇帝,顶着黑眼圈,带着满嘴的泡便带着禁军轻骑驰返长安。

一路赶回长安,顾不得风尘仆仆,

皇帝立即召集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到太极展前,

“朕刚从九成宫赶回来,专为党仁弘之事回来的,

国家**,是做人君的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以看做私有之物任情决断而失信于天下。

但朕想说,法不法外乎人情。

党仁弘是犯了罪,但他曾为大唐东征西战,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党氏一族为国家牺牲了许多子弟,

如今他白发苍苍老矣,晚节不保犯下大错,

大理寺说要诛杀他。

朕于心不忍,一闭上眼就想起党仁弘为朝廷征战效力二十年,想起党氏随征战死的子弟,

朕现在想为党仁弘求个情,想要赦免他的死罪,

可这又是破坏国家律法的行为,这是不应该的,有负于天。

可朕不忍杀党仁弘,他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罪行,积极坦白主动退赃,朕问诸卿,能不能赦免党仁弘死罪?”

殿上气氛有些沉重。

党仁弘的罪行已经传到长安,他贪污掠夺几十万贯的事实也被传的沸沸扬扬,这可以说是大唐建国以来,贪污第一大案。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给出的判罚结果就是处死。

政事堂宰相们堂议的结果,也是一致认为当杀。

此案数额巨大,影响力极为恶劣,必须严惩。

甚至认为要剥夺党仁弘八议减罪特权。

这个案子必须做成典型。

大家都没想到皇帝会这么为党仁弘求情。

很不该。

皇帝对那些功臣太过纵容,

前有尉迟恭宫宴争席次打伤江夏王李道宗,差点打瞎一只眼,后又有丘行恭在灵州杀人当街煎食心肝,再有侯君集构陷诬告谋反,

还有诸如长孙顺德、刘弘基、张士贵等在地方侵占民田、贪污受贿等,皇帝都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

现在党仁弘又是如此,

太极殿前,无数紫绯大臣们一言不发,以沉默表示反对。

李世民怔怔的看着这幕,

“朕想在南郊铺草而跪,

每日只吃一餐素食,向上天谢罪三日,只为换党仁弘的一次恕死。”

见皇帝声音悲切,

上次被遣归第,刚重回岗位不久的房玄龄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不可,生杀大权本就为天子所专有,党仁弘确实曾有大功于国,如今陛下要特赦其死罪,一道旨意而已,又何必要自相贬责呢?”

“陛下,犯罪的是党仁弘,陛下何必反要代他受苦。”侍中杨师道也赶紧道。

倒是同知门下省事的魏征很不客气的批评皇帝,“党仁弘死有余辜,不杀不足以正国法,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陛下何故把私情与律法混淆?”

李世民叹气,“朕不忍杀功臣,朕要向天请罪,”

大臣们纷纷劝说皇帝放弃此举,可李世民也不肯退让。

一时僵持不下。

一直劝说到日落西山,长安的闭门鼓都响起来了,

李世民这才无奈叹气,

“既然满朝文武都不支持,那朕便不再举行谢罪仪式,”

顿了顿,皇帝又道,“朕向天下下一道罪已诏,党仁弘一案,朕有三罪,知人不明是其一,以私乱法是其二,赏罚不明是其三,

这几条弊病,朕要牢记,竭力克服,

今后再有此类事情,朕不会再犯此错,也希望请位极谏。”

皇帝亲下罪已诏,也是众人预料不到的,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

此时皇帝对党仁弘做出最终裁决,“剥夺所有官职爵位和食邑,贬为庶人,长流安南,”

党仁弘罪当诛,

但皇帝降罪已诏,就是为党仁弘分担了部份罪责,皇帝免其死罪,也算是以其功勋抵了部份罪刑。

一个贬为庶人长流安南,大臣们也无法再阻拦了。

就连魏征也没有正劝谏,这位郑国公看着皇帝,甚至心中突然有一种猜测,皇帝从九成宫驰回长安,

搞出了这么大的一番动静,

召集长安所有五品以上官吏,又是要南郊请罪,又是降下罪已诏,

看似皇帝极为念旧情,顾功勋,但他却感觉皇帝此举更多的不是循私情,而是要正式宣告天下,

以往那个处处顾及旧日情义的皇帝,以后不会再有了。

党仁弘一案,是皇帝最后一次循私。

以后将不再循私,哪怕是那些为国家立下大功勋的功臣,

诚如皇帝罪已诏中所列的三条罪,皇帝也说了,这几条弊病,将竭力克服。

魏征望着皇帝,

越发肯定心中猜测。

皇帝此番举动,既为他赢得念旧情,顾功勋的仁慈君主名声,又划下一条红线,以后再有人越线,可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魏征觉得皇帝越发的高深莫测了,

虽一年大半时间在九成行宫,可这位天子的掌控力却越发了得。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