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011章 吕宋锐士武卒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11章 吕宋锐士武卒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8 01:59: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发布募兵令!”

“入选者,每人授田二百亩,其中一百亩为永业,可子孙世袭,一百亩为口分,死后才收回。”

红色砖石垒筑的吕宋城堡内,武怀玉要求尽快招齐第一批兵。

“阿郎,我们没有这么多田地。”

吕宋幕府东阁右祭酒赵义提醒武怀玉,吕宋现在虽已经开辟了二十个据点,但这些据点除了港口码头市镇城堡,拥有的农场庄田并不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圣天子已经将整个吕宋群岛都赐封给三郎了,”

武怀玉看着面前的吕宋群岛地图,岛上土著部落还是很多的,但实力都不强,很原始落后,还一盘散沙,甚至许多部落还是世仇,一直斗个不停。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圈记了自己的领地,其它部落若是越界,那必然引起冲突甚至是战争。

这些部落的领地,很多都产于未开发的原生状态,尤其是三大平原,面积如此广阔,但土著利用很少。

大片荒芜着,成为土著们的猎场。

反正吕宋岛没有冬季,一年可以三熟,他们随便撒点种子,都能有收成。

但是就算那些地荒着,部落也不会白给武家,之前武家在各海湾建商站据点,都是跟当地的部落租借或是买下。

但也只是租买一小块地,

据点要扩张发展,就得向部落继续租或买地,但现在部落人已经变的贪婪起来,开价越来越高,

“把天子的诏令送去给各部落,告诉他们以后整个吕宋,包括整个群岛,都被天子赐封给武家了,

以后这吕宋姓武,

岛上的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河流、湖泊都属于武家,包括各个部落。”

“他们需要接受吕宋州府的户籍登记入籍,以后要纳税服役,”

“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入籍的部落,我吕宋州府承认和保护他们的土地、财产,但是未开垦的地,都属于公有。

吕宋州府要权开垦荒地,

有权开采矿产、采伐树木·····”

赵义声音有些紧张的问,“会不会太急了,是不是徐徐图之?”

武怀玉摇头。

“该硬就硬。”

主要还是现在机会难得,如今皇帝难得的不在意吕宋,还肯把吕宋交给武家,而武怀玉又还正好坐镇岭南,可以说能够有最大的方便,不管是从内地偷偷移民过来,还是往吕宋招揽工匠等等,在如今这个空窗期,皇帝和朝廷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谁也不知道哪天朝廷突然就不许了。

毕竟吕宋既然只是个羁縻州,那归根到底还不完全算是大唐领土,武家从中原移民到吕宋,那妥妥的挖大唐墙脚行为。

要没有皇帝的默许,

谁也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大唐东西南北边外那么多羁縻州,突厥人的奚人的契丹人的靺鞨人的粟特胡的,再加上党项人,南中、黔中、岭南、安南等地的獠蛮羁縻州,

谁敢这么挖大唐墙脚?

那都是大唐征服或威服那些蛮夷后,在他们地盘上设立羁縻州,赐封他们首领为羁縻刺史等,然后还要从他们部落内迁走一些部落人口的,

哪个部落敢从大唐境内迁人过去?

不说这个,就是在边境开个边市贸易,那都还得奏请长安天子,请求天子的允许后,才能开边互市,在哪、什么时候,一个月互市几次,允许交易哪些东西,要交多少税,这些都还全得大唐说了算。

吕宋现在是羁縻州里最特殊的一个,

因为这羁縻刺史,不是南海里的岛夷部落首领,而是武怀玉的儿子。

不管皇帝为何最后把吕宋交给武家,起码现在皇帝还是比较信任武家的,也愿意允许武家大力开拓吕宋岛。

当然,皇帝和朝廷并不知道现在吕宋岛的真实情况,也不知道武家已经在吕宋搞的这么大,更不知道武家接下来动作还会更大。

如果知道,只怕事情还会有变化。

趁着现在还有个信息差,那就赶紧把能干的都干了。

西阁赶紧去招兵,

三院那边要提供钱粮支持。

“原来各据点的护卫,可以优先转为吕宋募兵,”

“不足兵额,现在吕宋的汉人优先,”

先吕宋岛内,再中原内地,

汉民、十八到三十岁男子、健壮,会水、会射箭等有武艺的优先,

如果是武家收养长大的孤儿,则享有最高优先权。

年龄、身高、力气,这些都有考核标准。

“募兵粮饷定多少?”唐奉孝问。

大唐边疆镇戍防人,他们的戍边军饷,粟十二石,绢七匹,戍边时还包吃包住。

有时也还会有些年节赏赐什么的,但不多。

而如今长安新建的北衙四军,他们不同于南衙的府兵,也不同于边疆的戍兵,边兵仍大部份是内地府兵抽调过去当值的,也有些是边疆地方上的青壮团练等轮值。

而长安羽林、龙武四军,是募兵,拿饷的职业军人,虽然这些人大多是从南衙府兵中精选的,但进入北衙后就转为常备军,成为募兵,他们的粮饷比边军要高不少。

武怀玉记得到了晚唐的时候,大唐中央全靠着北衙的神策军在维持着,才能勉强镇住各地藩镇。

神策军的待遇,也达到边兵的三倍,一年粟米三十六石,绢二十一匹。日常供给外,还经常有额外的赏赐。

安史之乱后,秋防兵驻防西北防御吐蕃,待遇是每年粮十四石,不仅月粮比边兵要多点,而且他们还有额外的福利,家属也可以得到补助,标准为秋防兵的三分之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际西北秋防兵一年粮二十石,还有绢布十几匹。

吕宋州兵,军费肯定得由自己负责的。

“募兵粮饷,暂定为一年粟米十二石,春秋衣七匹,年节赏赐等另算。”

这就完全是按大唐边军镇兵待遇了。

“会不会太高了,吕宋毕竟地小民少,海中岛而已。”

武怀玉却道,“既然是募兵制,那么士兵们就靠这个糊口还要养家小的,少了怎么生活?”

“其实一年十二石粟七匹绢不多,如今中原内地,一个岁作的雇佣长工,雇价便是每月一石麦,另包食宿,有些还要包两身衣裳的。”

大唐边军的衣粮,跟个青壮长工收入是一样的,可以说确实不高。只不过当兵的可能还会有些额外的赏赐,以及若有机会战斗,还可能会有立功赏赐,以及战利品缴获等。府兵本身还授有军田,且免课役。

大唐一个自耕农的中等家庭,一年收入结余大约有十四五石粮。

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情况下,一个壮劳力是能够勉强养家糊口的,但也就是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已。

武怀玉深知,如果兵吃不饱饭,也养不起家人时,那这样的兵没人愿意当,这样的军队里能招进来的,也多是条件较差的兵,甚至这些兵不仅战斗力差,可能还是些兵痞兵贼。

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古人也常说仓廪足而知礼仪,

唐前期的府兵们为何战斗力普遍较高,这就跟当年纠纠老秦能征善战是一样的,靠的就是军功赏赐,

杀敌立功,底层人也有机会授勋得官,有机会得勋获田。

有机会跨越阶层,改变命运,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而唐中后期无田可分授府兵,也无田可兑现勋赏,拼命换来的勋官,变成一文不值,普通士兵再没机会靠杀敌而获官的时候,自然没有人再愿意去当兵,大家都逃避点选府兵,府兵制就后继无人崩溃了。

后来不得以改募兵制,

但募兵制下,朝廷又不肯给足钱粮,甚至还经常拖欠,士兵们常有饥色,家人更得不到保障,于是到了晚唐时,许多兵都是拉壮丁强征来的,

甚至为了防止士兵逃跑,脸上刺字。

弄的跟那些卑贱的奴隶一样,

从唐初社会地位较高,人人都想点选府兵,到后来的贼配军,战斗力也自然一落千丈。

武怀玉不想要一支脸上刺字来防止逃跑的军队,更不想靠着强拉壮丁征兵,了希望吕宋军队能打硬仗,

也愿意给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吕宋募兵,每年基本钱粮是十二石米,七匹绢,三节等赏赐加五匹绢。”

“另外军官以下士兵,按服役年资,个人技艺等分为锐士和武卒两阶各三等。武卒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锐士三等为上士中士下士,”

军士是授给那些九品武官以下的精锐士兵,他们经验丰富,或个人武艺技能出众,

兵头将尾。

大唐军中,队是最低一级,队头是正九品下,而队副是从九品下。

队以下,虽然也还会有伙伍,或是中队小队等,但那些伙长小队长等都没有品级的,不算正式武官。

但队中的旗手、伙长、伍长等人,却也是队中骨干,非常重要。

所以武怀玉打算提高一下这些小兵头们的待遇。

锐士第三等,也就是下士,在基本的衣粮外,加一季衣粮,也就是加三石米三匹绢。中士,加两季,六石米六匹绢,上士,加三季,加九石米九匹绢。

但就算是上士加了三季衣粮,相比起队头队副这些有品阶的武官,相差还是比较大的。队头年禄四十石,队副年禄三十石,考核得上等,还可加禄一季。另外队头队副每月还有俸钱、日料、杂用补给,加一起一个月有一千五百钱。还有职田或职田租,有官人永业田等福利待遇。

而一个担任旗手或是伙长的精锐老兵,授为锐士上等加三季衣粮,那他一年等于有二十一石米,二十一匹绢的收入,增加七成收入。

而武卒三等,

二等兵一年加半个月衣粮,也就是加五斗粮二丈绢。

一等兵加一个月衣粮,上等兵加两个月的。

新兵入营,暂为列兵,服役半年后表现合格则授予二等兵。

士兵们的饷,给的是粮食和布匹这样的实物,也是考虑到发钱,会受到物价波动影响,而直接发实物,可以尽量少受影响。

至于队副以上的军官,

武怀玉暂定按朝廷武官们的待遇定,有年禄,有月俸,还会有公廨钱、职田租、日料杂用等补贴,甚至还会有额外的官人永业田授给。

“新招募之兵,每人授田二百亩,一百亩永业,一百亩口分。”

“而且募兵家人随军移民来吕宋的话,我们也会有优待,丁男一人授田百亩,中男也给五十亩,每兵户内家属限授田三百亩。”

现在没有那么多田分不可怕,

等征服周边部落,自然就有田可授分了。

以后打仗立功授勋,也是还要授勋田的。

安排东阁开始招兵,武怀玉又跟三院这边商议在吕宋筹建军器场、军船场等,弓箭、弩机、铠甲、刀、盾、矛等各武器作坊都要立马开始组建开工,

先从简单的造起,兼维修,慢慢的积攒技术和人才,扩大规模,以后肯定还得是自己生产,不能指望从中原送过来,那边随时会被卡脖子,而且采购肯定比自造成本要高。

船也要自己建,

吕宋离不开船,不管是军队还是民用还是贸易商用,未来需求巨大,这是一个大市场,吕宋肯定得自己拥有。

“钱的问题不用担心,”

“我知道现在吕宋各地开销大,也不指望现在能自给自足,我会安排钱的问题。”

武怀玉让吕宋使府,跟武家的钱庄签署借款协议。

虽说吕宋和钱庄都是武家的,但武怀玉还是要求走流程,武家那么多产业,他向来的规矩就是相互间可以合作,但得账目清楚明了,各个商号之间是得各自负责的,不能乱套。

吕宋使府向武家的钱庄借款,用吕宋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做抵押,钱庄放出这大笔的借款,能赚到大笔利息,而且还有抵押保障,怎么都不亏。

而对吕宋这边来说,有充足的资金借贷后,接下来不管是继续扩建据点,还是招兵、招工、移民,又或是打造军械、战船、开采矿产、筑城建港修路等,

都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不能等吕宋慢慢发展自给,得抢时间,只能是先借钱发展,这叫借鸡生蛋。哪怕要付出利息,但赢得时间,也很值。

“对了,招兵,安家费要给,咱们不仅要给田,还得给笔安家费。”

“阿郎,安家费给多少?”

武怀玉考虑了一下,“安家费给两石米,再加两匹布,再加一百文钱吧。”

“会不会多了点?”张义忍不住又道。

“就按这个数吧,”

武怀玉觉得不算多,晚明时的安家银都有五两了。

而满清八旗里待遇最好的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这些精锐,相当于是士官阶层了,每月给银四两,再加四石米。

骁骑、铜匠、弓匠,月给银三两,外加四石米,

炮手月给银三两,米三石。

步军领催一月二两银,步军一两五,米两石。

绿营兵待遇就低的多,京师巡捕三营,马兵,才月给银二两,步兵仅一两,月米皆五斗。

最低的是绿营守兵,月银一两,米三斗。

吕宋新入营的列兵,年十二石米七匹绢,加五匹绢布的赏赐。而晋升为二等兵后,一年能多发半个月的衣粮,加五斗米半匹绢布。

假如吕宋满编一万兵马,一年这粮饷、器械等开支可是个大数字,不过武怀玉倒不担心这个,他觉得养一支精锐不仅不会亏钱,还能赚钱。

吕宋那么多部落,手里可还是有不少金子存货的,就是那些人口也能卖不少钱。

而一旦这支吕宋军战力成熟,到时杀到香料群岛,成功从那边带回香料,那就更赚翻了。

兵招来不是看的,

得练,更得拉出去打,要以战养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军费的问题倒是通过向武家钱庄借款解决了,而他给出的招兵条件也不错,相信这第一批五千人,很快能招到。

只不过现在最让武怀玉头疼的是兵好招,

可这五千人的那些军官怎么办,从哪来。

这可不能挖朝廷的墙角,武怀玉也没那胆子公然挖大唐武官来吕宋领兵。

头痛,

有兵无将,那这兵也难有战斗力。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