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005章 暗渡陈仓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05章 暗渡陈仓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18 01:59:25 来源:顶点小说网

“这里面会不会是陷阱?”

“不至于。”

阳江北津港码头上,冯智垡和冼靖恩两人刚送走了武怀玉一行,看着托风船那巨大的风帆在视线中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蓝天碧海之下。

两人就在码头找到小馆子,

挑了些码头刚送来的新鲜鱼虾,再叫了壶老酒。

武怀玉的那张订单,冯智垡还是接下了,是代正筹备的恩州锻作行接的。

整合恩州的锻作铁器作坊,联合阳江的铁匠们,组建的这么一个行会,这明面上是个同行组织,跟长安洛阳等各城市里的行会相同。但实际上,以前恩州城里有个阳江铁行,那是真正的同业行会。

但现在这个恩州锻作行会,其实是挂着同业行会名,实际是一个全新的大铁器联合工场,冯冼两家牵头,武三郎入了一股,然后还有粤东不少豪强也是股东,另外就是那些阳江城锻刀的诸铁匠铺的铁匠们,他们的大小铁器作坊,接下来会被整合起来。

恩州锻作行就是在学佛山冶铁,只不过因阳江造的不是锅而是刀为主,所以为了小心谨慎,冯智垡才提出这么个方案。

阳江的铁匠铺马上会整合,但对外却只是打着恩州锻作行会的名头,

甚至作坊还是那些作坊,继续营业,但这不过是他们一个掩人耳目的策略,化整为零,刀的订单也是拆分。

原来的那一个个作坊,以后就成为恩州锻作行会这家联合工场下的一个个生产车间,人员会重新规划调配。

总部会负责铁料、炭料统一采购,负责销售等。

原来铁匠行的东家,则成为联合工场的股东,他们的匠人、伙计,成为联合工场的工人,一些大师傅,则还能拿到一些顶身股。

冯智垡面对武怀玉,始终还是保留了一点戒备。

就算刚做了亲家,他也怕武怀玉挖坑埋他。

小馆子的伙计端来酒菜,清蒸的海鲈鱼,铁板煎的鱿鱼,白灼的墨鱼,石斑鱼鲙·····

“你说武公为何给我们这么大张订单?就算佛山那边生意太忙,可我相信武家随便安排一下,也能把这些订单自己处理掉的,”

冯智垡想了想,“也许是个试探?”

“试探什么?”

“我也不清楚,说实话武青阳这般人物,又有几人能看透呢,”

冼智恩夹起一只白灼大虾,两根筷子配合,三两下就娴熟的把壳扒了,也无需蘸料,这新鲜的大虾吃着就是鲜甜。

“二十四万各式刀具啊,这手笔真挺大的,”

冯智垡知道他想说的是其中关键的一万把横刀、一万把畲刀,和一万把野猪矛,这批玩意,直接就能武装起一支万人军队。

“这人真是深不可测。”

两人吃着海鲜,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酒,完全就是被武怀玉牵着走,拒绝不是,不拒绝也不是,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武怀玉给的订货价格还是不错的,如果不出意外,这倒是能大赚一笔。

武怀玉还说要是这次订单做的好,那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订单。

······

船行海上,

武怀玉并没有在意阳江城里冯长史和冼司马的猜测,

他这张订单,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沿海岸继续南行,

先后在高州的博畔、罗州的吴川、雷州的海康等依靠补给,武怀玉还在几地都考察了一番。

七月,

武怀玉的船队经过琼州海峡,一直巡航到钦州湾,然后调头南下,直奔海南岛。

在崖州临高港,

武怀玉留下了南巡的大部份幕府和牙兵,让副使王仁表代自己率团继续巡察海南岛,

他则以身体染病,暂需疗养为由留下,实则是换乘武家早就安排在临高等候的船,直接返回广州香岛港,从那去吕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他这行悄然离开临高,

几日后便回到了香岛港,次日就随一批去吕宋的新船队出发。

香岛港到吕宋的东沙航线,也已经算是十分安全和成熟,出发前,不仅拜了龙王和南海观音,还让经验丰富的老舟师,观星望日,预测了接下来的天气,

做好准备,船队浩荡南下。

这支船队,每条船上除了载着许多货物,还有许多客人,

有武家从各地招募、挑选出来去吕宋的工匠、工人,也有武家招的移民。

紫荆花号,

这是一条鹭岛船厂建造,交付后首次航行任务的福船,为三千六百料船,此时船上载着一百余人,跟随在船队中前往吕宋。

碧海蓝天,

紫荆花号高大如城,底尖如刃,船身宽扁,显得短胖。

晴空万里,海风咸涩,

这条船上总共有近二百人,其中船长、船师、水手等都是武家香岛港天星船行的人,

纲首是位已经跑过数次香岛吕宋航线的船长,他原是另一条船上的副船长,如今随着吕宋航运需求扩大,武家添置新船,经验丰富的他就成为了这条三千六百料紫荆花号的首任船长,

他的那位搭档船师,也是个他原来船上的,本来已经要退休了,被武家高薪返骋,来到这条新船上掌舵。

除了船员外,

船上此次还有一百零八名乘客,其中有武家派往吕宋的商号雇员三十五人,其余是招工来的,有的是工匠,有的是学徒,有的是伙计,还有渔民、农民,

这些人上船前,都已经跟武家签下了移民契约。

多数人是在中原过的并不好,想要跟着武家搏一把。

而武家承诺给他们的条件也不错,不管是被招选为作坊工人,还是去做屯田农民,又或是商铺伙计,

武家给出的条件,都远超过留在家乡。

尤其是契约里还有一条,在吕宋每做满一年,武家会给他们十亩田地,满十年,能得到一百亩地,这一百亩是永业田。而在这块地之外,若是他们落户入籍吕宋,那也还有机会再分地。

土地,对汉人永远都是那么有诱惑力,尤其是对那些底层挣扎艰难生活的平民百姓们来说,越发渴望能够有一块自己的土地。

紫荆花号上,有的人是年轻的光棍,无牵无挂的来闯荡,也有人是带着妻儿老小来的,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世外桃园。

这条船还满载着许多货物,

仅是堆在舱底的瓷器就多达一万多件,器型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它还有杯、盘、盂、盒、罐、油灯、熏炉,甚至少量的生肖瓷塑。

除了这些来自中原各个窑场所生产的各式瓷器,船上货物还有布匹、丝绸、茶叶、白糖、生熟药,以及诸多铁器,从铁锅到菜刀,再到铁钉铁针等等,

吕宋现在正是迅速扩张发展的时候,各个据点每个月都会有船进出,

大量的雇工、移民过来,有只是受雇佣过来淘金、垦荒的,也有来晒盐、建筑的,

这么多据点、移民的各种所需,现在几乎都靠从内地船运过来。

而岛上的许多部落,现在也正跟武家处于合作蜜月期,他们很喜欢大船运来的唐货,每次船一来,武家都会请他们来看货订货,部落高兴的买买买,

看啥都喜欢,看啥都想买,

紫荆花号,

乘客们轮流到甲板上放风,

有的人不习惯海上风浪,上船后就吐的死去活来,要去半条命,船舱里面的味道也很不好闻。

当然也有些本是内地或沿海的渔民,他们倒是不惧风浪,可船上规矩多,并不是想上甲板就上甲板的,得分批次轮流上去。

内了旅程安全,

船长还给这些乘客们分了队伍,挑选出了一些人协助管理乘客们。

“原以为吕宋是个海岛,就在海边呢,没想到这都坐了几天船了,还一直在海上飘着呢,”

“是啊,都分不出东南西北,你说我们不会是迷失了吧?”

几名乘客站在甲板上聊着天,

“闭上你们的乌鸦嘴吧,咱们这可是大福船,三千五百料,船上还配有舟师,知道什么是舟师吗,可以观日测星,就算在茫茫大海里,也能准确的算出船的位置,和要去的方向,”一名帆缆手过来,训斥了那几个闲的无聊的家伙,不制止他们胡言乱语,搞不好一会舱里就要谣言满天飞了,

船上航行久了,是十分磨人的,尤其是对许多头次出海的人,会越发的没有安全感。

而任由那些人焦躁的情绪散播,

搞不好就是要出事的。

再说在海上,还是比较忌讳口无遮拦的。

“那还需要多久能到吕宋?”有乘客问。

“要是冬季乘季风去吕宋,一路风不停,十天就能到了。我们现在七月去吕宋,搭不上季风,夏季风、冬季风都赶不上,虽然我们的船帆好,有风也能驶,可就得多费个五七天,”

这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若是遇到风暴、大浪,又或是其它意外,那就不好说了,好在从香岛到吕宋,中间也还有些小岛可以避风和补给,而且到了吕宋岛北部,就可以沿着海岸线而行,抵达最大的吕宋港前,沿途还有几个港口也可以停靠。

“要这么久?”一个年轻乘客,以前在商铺做过伙计,还算比较会说话,很快跟那水手熟络起来。

“我们从香岛港出来还算快的,从泉州鹭岛南下来吕宋,最快都要十五天,有时跑上二十天一个月都很寻常,”

“哥,咱船上不是都有舟师吗,而且我看船都是成群结队的航行,不容易迷失方向吧?”

“迷失方向这种事除非遇到风暴,否则是不用担心的,但茫茫大海,什么事都有可能遇到的,就算是熟悉的航线,都经常还是会有船触礁等。

“鹭岛那边虽然比咱们距吕宋更远,但他们一般都是先穿过流州海峡,抵达流求西岸,然后沿着海岸而行,经过吕宋海峡后,继续沿吕宋海岸航线,我之前跟船跑过那条航线不少次,

其实他们虽然远些,但比我们航线更安全,大多时候都是沿海岸航线,而咱们却要穿过东沙群岛,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外洋航行。”

“哥你真厉害,鹭岛香岛两条航线都跑过这么多次了,你们跑大船肯定工钱很多吧?”

水手笑道,“还好,跑船辛苦,工钱确实多点,而我们又跑的是武家的船,待遇更是同行里都排的上号的。”他看着那年轻乘客,“不过你也不用羡慕,你现在不也是要到吕宋去了嘛,我跟你说伱这选择是对的,

吕宋是个好地方啊,别看现在刚起步,但以后你非常庆幸你如今的这个决定的。”

“真的吗,哥?”

“那当然,你们跟武家都签了契约吧?那上面不是都有一条,会给你们田地吗,就这条就足够了。现在中原内地,哪里还有地方能够分田授地?就算是去那边疆之地,也远不及吕宋的。

我跟你们说,吕宋除了热点,真没什么不好的,那田地啊,一年能够种三茬稻子,你想想,在吕宋还会担心饿肚子吗?”

“还有,我看老弟你年纪也不算小了,这一人来吕宋,肯定也是还没娶妻的吧?”

年轻乘客点头,“不瞒哥说,我打小爹就死了,娘也走的早,我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亲戚收留在铺子里做了个儿徒,哥你知道啥叫儿徒吧,”

黑脸水手点头。

“进了师傅家门,跟着打杂三年,然后学艺三年,学会了手艺,还要谢师三年。”

三年又三年,一下子就九年。

从他踏进师傅家铺子起,就给师傅没有工钱的干了九年。谢师三年后,才开始拿工钱,但工钱仍然很低。

他一年年长大了,可连间茅草屋都没,又哪有能力娶妻呢。

这次他出来闯荡,

也实在是不想这样子一辈子。

给师傅家干了十二年,也算是报答了师傅一家的收留教导之恩,辛苦十二年,除了活下来长大了,其余什么也没攒下。

“你来吕宋真来对了,不仅到了吕宋能分地,而且还能发婆娘呢。”

“啥?”

“不信?嘿嘿,是真有这好事,你二十多岁年纪了,到吕宋安家,武家也肯定希望你早点娶妻成家生子的,光棍们是最不可靠的,有家有业,有妻儿老小孩子的人,才是最让人相信和放心的,我们舟师说过,说这叫有恒产者方有恒心,”

“总之啊,你到了那边就会知道有多好了,很快武家就会有人上门来给你安排相亲婚配的,”

“可我没钱,”

“没钱啊,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你要是不嫌弃岛夷女子,到时可以先纳个夷女做妾,先生几个孩子嘛,等以后慢慢攒下些钱财家业了,那时再回老家娶个家乡姑娘,或是在岛上娶个移民的女儿,”

甲板上放风的这群乘客,不少都跟那青年一样还是光棍,听到这些,不免心潮澎湃,万分期待起来了。

吕宋,看来真来对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