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031章 召归长安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31章 召归长安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1 18:21:57 来源:顶点小说网

吕宋。

武怀玉仍没有回崖州,

他此前曾经突然萌生过一个念头,想要制造一起海难假死,然后他就此留在吕宋,改换个身份前去棉兰老岛,亲自打通香料群岛的航线,并就此留在那边,不再回中原了。

可后来他细细思量,觉得漏洞太多,就算武家暗中养有跟他长的很相似的替身,就算海难制造的再真,但皇帝李世民是什么人?

只怕根本瞒不过皇帝。

他担心因此惹怒皇帝,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打消这个念头后,武怀玉倒不急着回崖州了,既然他都离开那么久了,皇帝还曾派御医到临高,可没见到他后却召回去了,说明皇帝知晓他在这,但不在意。

当然这个不在意,只是允许他偶尔溜个号而已,他也就干脆在这边休个长假了。

而且武家吕宋铸币场铸造出来的新钱,还有严格的质检,用样钱校点新钱,质量未达标的全部退换,绝不会流出,甚至内部管理还有严格的奖罚机制,不合格数量超标,还会处罚。

吕宋铸币场因为许多工序都是流水线式作业,工序都拆分开来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老师傅了,

武怀玉看着那些掰下的钱币,被熟练的工人用钱棒再串起来,装满一筐后再送到下一个工序。

小日子的铜矿资源很丰富啊,若是能够从小日子那多进口些铜料来倒是能缓解燃眉之急。

但后来明末发生严重银荒,西班牙宝船不再从美洲大量运银输入大明,大明因白银荒加快了亡国的步伐。

玄符还在信中告诉他一件喜事。

光靠官办矿产开采,实在不够。

谁也不傻,既然吃不到肉那谁还卖命去采矿。

甚至高句丽商人都还要转一道手。

中国古代的铜产量其实一直很低,如今大唐铸币量暴涨,不是矿产政策放松后铜产量暴升,而是朝廷用生铁浸炼法,利用天然胆泉把生铁加工成铜,这玩意可以说才是贞观铜钱铸币量提升十倍的关键。

小日子现在虽然还比较落后,但胜在人口较多,资源还是挺丰富的,是个很不错的贸易割韭菜的对象。

但还是跟不上铸造场的产能提升。

武怀玉接过信,看了两眼后不由的有些惊讶。

谁肯放手。

铤而走险,走私利润高啊。

“咱们吕宋铸造的这些开元通宝,比朝廷官铸的都还精美,成色都还好。”

可铸币最主要的材料是铜料,

现在大唐和倭国也有贸易,不过因为相隔重洋,直接贸易量不大,主要还是新罗百济的商人跟他们贸易,许多大唐的商货,都是经过百济新罗他们转手的。

樊玄符信中还说等他回京后,给她生的老五,也就是嫡四子,家中排行二十二的承勋办百日宴。

这里很嘈杂,

铜开元、银开元、金开元,这里忙碌个不停,无数工人在紧张忙碌,铸钱是个很繁琐且很要技术的活,

吕宋铸造的钱币,虽然属仿朝廷官铸的私铸,但铸造出来的外表还是几乎一样的,除了那道月牙痕标记外,甚至用料成色也都只好不差。

当然也还是有人会干,走私嘛。

武家直接在吕宋上了新工艺,

铸币的利润还是挺大的,这买卖总管不说,武怀玉也不可能看着他供不上。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中原走私铜料过来,这几年朝廷对矿产开采有所政策放松,以前你开采金银铜铁这些玩意,先抽实物课,抽完再全买了,你采多少出来,也都得卖给朝廷,价格也是朝廷说了算。

质检合格后,这些钱币再送去穿绳成串,每百钱一小串,十小串再串成一大串。

武怀玉没直接答应总管,因为这事确实很大,得小心再小心。

铸造场的一众管事陪同武怀玉父子视察,

总管认真的为他们讲解,“我们吕宋铸造场采用的翻砂铸造之法,效率远远超过如今中原铸币量最大的韶州钱监,而且我们的成本都还减少了许多。”

这玩意在中原是受管控的东西,武家在中原内要是调用一些还是没问题的,可出海就比较受限。

吕宋铜矿资源倒不少,跟黄金一样资源储量很多,但开采起来并不简单,产量无法提升太快。

因为采用了新技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自然利润更高。

今日,武怀玉来到吕宋铸币场,

“铸造场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吗?”

武怀玉知道这总管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武家私铸的这些钱,不仅精美,成色好,甚至其中的铸造利润,比官铸的还高。

以前铸钱主要是采用泥范、石范和铜范浇铸货币,而吕宋武家用了新技术,采用母钱翻铸工艺。武家以官铸开元为样钱,铸成锡母钱,再以锡母为模型,采用翻砂工艺大规模铸造。

得让大家有利可图,这才会去投入开采,适当的让利于民,才能大家都有肉吃。

把生铁变成铜,听着很神奇,实际上不是啥炼金术,只是早在汉代时就有人发现了的一种技术罢了,一要有足够大的天然胆泉,二得有足够多的生铁,才能浸炼出足够的铜。

“小侯爷请看,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和炭末为之,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钱,洪炉扇合,倾入模内······”

一道道工序,很复杂,

当初他的这个提议,还是很快通过了的,主要是近些年许多勋戚豪门都开始在搞矿产,仅是韶州的铜铅银,广州的铁冶,这都不知道一年多少的利润。

“长安来信。”

马上要过年了,皇帝召武怀玉今年入京朝集。

既然自由入市交易,就意味着价格市场化,不是朝廷说了算了,而金银铜铁这些金属矿产,市场需求很大。

这样搞,就很打击开采者的积极性,朝廷要是狠点,那大家只能喝点汤,要是再没点硬的靠山,你这点汤最后都喝不到。

吕宋州新设,制度草创,确实有许多大方向的东西需要他亲自把握。人不在这边,终究是不方便。

甚至从明朝开始,中国大量使用白银来做为主货币,铜钱倒成了辅币。可银子其实中原产的更少,但明朝通过海贸流入大量白银,成为白银帝国。

从铸币场出来,武怀玉去了造船场,

吕宋处于海中大岛,必须得有自己的造船产业,

然后就是入库。

上下模放好,还要插一根圆棒当浇铸口,

弄好模具,就是准备材料、鼓风融铸了,浇铸成型后,待冷却后,能得到一棵钱树。

但是在铸造工艺上,现在吕宋这边反而走到了朝廷铸钱的前边。

中国历史上,就算到了明清时期,都一直还是铜采量严重不足,各朝基本上都是铸币量不足,或多或少的钱荒,明清时铸币的铜料,主要就是来源于小日子。

铸造场招工开的条件还是不错的,毕竟这是铸钱的场子,福利待遇很好,不怕招不到人。

要把钱从这钱树上逐个掰下,再送去打磨抛光。

不由的想起以前看过的赶集时老手艺人融化易拉罐铸铝锅的场面,跟这个差不多。

但流水作业,确实效率也高。

大家当然希望朝廷能放开一些。

这吕宋铸币场的这新工艺,就是他拿出来的,当然不是他研究的,而是韶州钱监从无到有,那也是武怀玉一手扶持建立的,那里如今一年铸造了大唐九成的铜钱,

聚集了无数工匠工人,

武怀玉投钱设赏,提出新的铸钱工艺方向,让那些匠人定向研究,集思广益,效果还是不错的。

武怀玉看着这翻砂铸造的工艺,

“阿郎,”

搞个木条框,再把锡母钱放上去,表面涂细炭灰,充脱模剂,再放入砂子压实刮平,翻转模具·····

前几年,也还是武怀玉带头主张,提出对矿产这块也还是要适当的放松一点,毕竟大国发展,离不开各种矿产资源,不论是铸钱的铜铅,还是说可直接使用的金银,以及军工民生都更离不开的铁,

吕宋现在有直达流求和鹭岛的航线,那再开发一条经流求岛、小流求群岛,然后到小日子的航线,应当也不会太困难,

只要这条新航线开辟,那么武家就可以开发对小日子的海上贸易,

现在吕宋铸造场主要是收本地开采的铜料,以及武家船队去林邑、高句丽、倭国等地贸易交易来的铜料供给,

“这事我会考虑的,”

“有,我们现在招的工人越来越多,许多工人经过培训后都成为了熟练工人,我们产能提升了,但现在铜料却有些快接不上了。”

现在中原内地,金银铜铁这些金属虽说也是受管制的,但规范内经营还是可以的,可要出海出境,可就难了。

信不是皇帝直接写给他的,而是妻子樊玄符寄来的,张阿难不久前登武家门,说是去看玄符新生的男孩,实则转达皇帝让他回京之意。

武怀玉听他报出的那些数字,并不惊讶。

有需求自然就有利润。

风车磨磋,水轮淘洗,

经过风车、水轮两车间后,再送去下一个车间,用粗糙的糠屑和丝织物擦拭、研磨、抛光,

最后就得到了一枚枚成品钱,

这些钱还要经过最后的质检,以保证其质地、形制、文字、色泽这四方面,都达到规整、精好、美观的标准。

于是才有了后来新规定,朝廷仍要收实物矿课,但剩下的,朝廷和卖一半,也就是必须出售一半给朝廷,另一半可以自由入市交易。

于国于家都是大喜事,樊兴在松州大败吐蕃,斩首五千余级,吐蕃大败而归,唐军趁胜追击,一路追至紫山,沿途再斩八千余,前后缴获牛马杂畜数万。

党项、白兰诸羌,全部又都归附大唐。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