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14章 殿上交锋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14章 殿上交锋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显德殿中。

武士彟一站出来,大家都知道有好戏看了,毕竟太子跟魏征争论不下的那位武二郎,就是武士彟的从子。

“武爱卿请讲!”

武士彟斜眼瞥了一眼魏征,满是不屑,直接进奏,“前朝大业十一年,炀帝北巡,被突厥颉利可汗打了个措手不及,逃进雁门关,随后被突围大军围住,当时臣也在军中。”

李世民点了点头。

当年那场雁门之围的时候,他才十六,也奉诏勤王。

“当时尚书樊子盖给炀帝献计,据坚城以挫其锐,坐征四方兵以入援。亲抚循士卒,谕以不复征辽,厚为勋格,必人人自奋,何忧不济?”

樊子盖是民部尚书给的建议是只要皇帝下诏说以后不再征讨辽东了,同时颁下厚赏,只要士兵们奋勇杀敌必以爵勋官职,那就能守到援军到达,根本不必担忧。

杨广于是当众将士面宣布,只要努力杀贼,就无忧富贵,你们的功劳,绝不让有司弄刀笔者抹杀,凡守城有功者,没官的到时直升六品,赐物百段,有官者以次增益。

直接升六品官的赏格,确实诱人,当时突厥几十万骑日夜猛攻雁门,可隋军却奋勇杀敌,昼夜拒战,死伤不计其数也没一个后退的。

李世民感叹道,“当年孤年仅十六,接得诏书后也随云定方从河东赶赴勤王,雁门能守下来确实非常了得。”

武士彟继续道:“当时臣就在雁门,身受多处重伤,当我们打退了突厥人后,都以为炀帝能够信守承诺授予官职赏赐,可宰相苏威却认为赏赐太重,樊子盖虽据理力争,可最后守城将士一万七千余人,炀帝却只给一千五百人封官。

我等拼死血战多日,最后居然什么都没得到,如此食言而肥,结果将士们无不愤怨。”

两年后,杨广在江都被自己的禁卫骁果军弑杀。

“陛下起义兵入长安建国后,曾对我等元从说,隋氏吝惜勋赏,此所以失人心也。”

李渊从起兵之初,授官给爵从不吝惜,对那些割据一方肯依附的枭雄,直接授封王爵,那些带兵归附的皆授国公,甚至起兵之初,对沿途支持的百姓都给散官,对被俘的隋军,也直接给散官。

这使的李渊一路杀进关中,反抗者少迎接着多。

“武怀玉是臣族侄,但今日臣为国家为殿下,也要站出来反驳魏征。臣问魏征,你前朝时本是道士,后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小吏,后来又投李密为记室,是几品官?武德元年你投唐,朝廷授你从五品秘书丞,你有何功绩受此职?”

“朝廷派你去安抚山东,你为窦建德所俘,却安心做窦建德起居舍人,太子殿下击败窦建德后,你再次入唐,又是以何功绩受任五品太子洗马的呢?”

武士彟几句话把魏征堵的哑口无言,好半天才红着脸道:“我为大唐劝说李绩率土归唐·····”

武士彟哼了一声,转头对李世民道:“殿下刚才说的好,勋官爵位,本就是设立酬赏功勋的,魏征早年凭一张巧舌,到处投奔,朝廷也能接纳任用,如今武怀玉实打实的战功摆在那,魏征却处处反对,难道同是道士出身,却还成仇敌?”

“要是按魏征的话,那臣原本不过是并州府兵的一队正而已,从龙起兵,不过年余,陛下授臣应国公之爵,臣是否也不该接受?这朝廷的公侯伯子男一众勋臣,是不是如今都要自请去爵?”

“殿下,炀帝雁门之围距如今不过十余年,当年的始毕可汗虽逝去,但如今的颉利可汗乃是其弟,突厥亡我之心不死,一心想要马踏中原,重演北魏占据中原故事,

炀帝当年吝惜赏赐,有功不赏,此后两年便被弑江都,天下倾覆。

魏征是想做苏威第二?还是想害我大唐国家社稷?

臣武士彟请殿下将魏征此等只知巧言令色惑乱君王之佞臣斥退,如今颉利、突利二汗率十万骑已入泾州,剑悬头顶,陇右将士们在殿下的谋划、柴大总管带领下,好不容易打了大胜仗,肃清了陇右的突厥之患,

柴大总管正率两万余陇右得胜将士赶来关中会战增援,当此之时,魏征却说殿下给陇右将士们赏功酬勋太厚,要殿下收回封赏的诏书,

不知道这些消息若是传到陇右,传到正赶来关中的陇右将士们的耳中,大家会是什么心情!”

李世民看着魏征许久。

“魏征,你还有何可说?”

“臣以为有功确实当赏,但赏罚有度,武怀玉虽有军功,但臣以为赏仍过厚,可授男爵,但其散阶、职事仍应谨慎提升,他刚入仕不过月余,直接从九品升五品,太过了,殿下若赏识他,可赐其绯袍银鱼······”

看到魏征这么执拗,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了。

不料这個时候武士彟又站了出来,“臣以为魏征所说也有几分道理,臣是武怀玉从叔,也觉得武怀玉还是太年轻,不宜赏赐太厚。”

先前一通乱拳打的魏征节节败退,这会却又见好便收,不愧是太原元谋功臣。

李世民笑笑,转头问中书令宇文士及,“宇文相公以为呢?”

宇文士及觉得有些尴尬,因为他们刚才说杨广江都被弑杀,弑君之人正是他们宇文家,他哥宇文化及跟弟宇文智及是江都叛乱的主谋,杀了杨广后宇文化及还曾自建许国称帝。

“武二郎年青有为,且确实立下大功,当重赏,可封开国男爵以赏功。不过他毕竟年轻,臣以为加五品游击将军号倒也不是不可,但本品散阶可慢慢来。”

这个老狐狸却是谁也不得罪。

“应国公是怀玉从父,他爱护子弟后辈,孤便从之。”李世民扫过众人,“改授武怀玉为大陵县开国男,授从七品下宣义郎散官本品,授勋八转累勋九转为大将军。”

太子沉吟片刻。

“免去其渭州司马之职,仍领医院镇将,令入京北门长上。”

“关中赐田两顷,赏奴隶十口,马两匹,杂彩百段,银瓶一对。”

“魏征。”太子唤名,“如此赏赐可行?”

李世民这话已经带着几分威严,魏征也知今天惹恼了太子,若没有武士彟横插那一刀,他倒是不在意跟太子硬刚到底,可被武士彟一通搅和,他现在再反对就没道理,当下也只好点头。

“很好,魏征啊,幽州刚发生叛乱,山东河北也有不少建成元吉旧部在地方,你与他们相熟,孤便派你前去安抚,若是河北山东再有动乱,孤到时便唯你是问,你若能安抚好河北山东,到时孤也封赏你一个开国男爵,说到做到!”

说完,李世民转头望向武士彟,“应国公刚才进谏的非常有道理,孤受益菲浅,赏绢百匹!”

于是,大唐多了一个年轻的男爵。

大陵县,便是文水县,还曾因迁寿阳之民而改名西寿阳县,太子给武怀玉的这个爵号,乃是因为武怀玉老家便是文水,其祖上还曾别封大陵,后来还封过寿阳公爵,当初武士彟也曾封过寿阳公。

“魏征,你替朕改一下这道封赏诏令。”李世民还不忘敲打一下魏征,让他亲自来改写给武怀玉的加封诏令。

“殿下,草诏拟令,乃是中书舍人职事,臣是谏议大夫,此不在臣职。”

“你便代劳一下。”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看着难受的魏征,并不同情,这么点小事,非要跟太子顶撞,再则他这谏议大夫是门下省官,而武士彟这黄门侍郎那是门下省次官,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况且,眼下是什么时候,太子这般加赏武怀玉、薛万彻、柴绍等,那自然也是有深意的。

魏征只好亲自草拟。

加封武怀玉大陵县开国男爵,加勋官大将军,晋本品从七品下宣义郎,授渭州医院镇镇将、令北门长上押领飞骑,特赐绯袍、银鱼袋,赏赐奴仆田地钱帛······

一个十八岁才刚入仕不到两月的年轻人,这升迁让人无法直视。

虽然本品还仅从七品下,可他之前才从九品上,等于是连升了七阶,一个跳荡功不过直升二阶,这相当于是三个半跳荡功了。

加了八转勋,一跃为视从三品的大将军。

好在本品少提了三阶,最后也没加散将军号游击将军。

哪怕那是武德七年所设十二等散将军号中最低一级,那也是五品。

现在的武怀玉从七品下的本品,却有九转的勋官,加从五品上开国男爵,又有六品的职事。

特别是太子一句令北门长上,其实就意味着他根本不用留在渭州,而是挂着六品镇将,到长安的北门屯营担任禁军将领,宿卫当值。

天子近侍元从。

同样是道士出身的魏征,写完这道诏令的时候,心情很复杂。不过他现在也顾不得再关心这个,他现在得开始想着如何去河北山东招抚建成元吉旧部,这任务并不容易,要是办不好,估计这位太子殿下就要严惩他了。

想想自己从大业十三年投到元宝藏帐下任事到如今,也已十个春秋,经历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再到如今的李世民,虽然也有个五品官职,但始终没个归属感,从没得到谁的真正信任。

不免有些羡慕这武二郎,山中修道九年,一下山就特授入仕为官,短短个多月,就已经封县男得五品了。

朝会结束,李世民另与房杜几人议事。

“孤打算重置军器监,等武怀玉回京后,让他于甲坊、弩坊之外秘密筹建一新坊,专门研制掌心雷以供军用。”

军器监大唐初设立,此后一度归入少府监,武德七年废,八年复置,九年又废。

之前军器监在各行台还设立武器监,武器监是从八品,军器监主官则是正四品上,比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主官从三品要低一些。

军器监下主要就是弩坊署和甲坊署,弩坊主要制作弓、弩、矢等,后者主要负责制作甲胄,两坊都辖有诸多作坊和工场。

发现了掌心雷的威力后,李世民便计划着要将他大规模化,拿来对付突厥人。为此李世民根本不在意柴绍留武怀玉在渭州镇守盐井寨的计划,区区一点盐,哪能跟掌心雷这种有可能成为破突厥的秘密武器相比。

“一个开国男爵一个大将军勋,再加上从七品下的本品,武二郎当不会不高兴吧?”

房杜等人都认为,武怀玉接到这诏令,必然会满怀欢喜的跪谢太子洪恩。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7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