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074章 武怀玉的反击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74章 武怀玉的反击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1:09:1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武怀玉打算和张亮聊聊。

他觉得两人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应当可以谈。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张亮这人虽说这些年跪舔赵郡李氏,搞的名声很臭,但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这家伙当初执掌六扇门时间挺久,

掌握了不少机密。

朝会之后,去政事堂坐了半天班,中午也是在政事堂吃的堂食,蒸羊肉和大刀面。

侯君集一如既往,对武怀玉很客气,甚至很有礼貌,总是笑吟吟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侯君集这是吸取教训,向武怀玉服软认输了。

可武怀玉已经知道,这家伙笑里藏刀,在搞阴谋诡计,暗里对付他。

武怀玉只当是不知道,也对他回以微笑,甚至还称他侯师弟。

侯君集面皮僵硬的提醒武怀玉,说卫国公并不认自己这弟子,所以也当不得师弟之称。

武怀玉看着匆匆离去的侯君集,脸上的笑容也收起,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侯君集现在是惦记上他了,

怪不得要借钱,造寺观,而且要造数座,规模都还不小,另外还要度人出家,东宫出钱买度牒,这么多人出家,那还得供养,得买田,

而东宫也还有些自己的产业,包括田庄、作坊、牧场等,其中比较赚钱的还是当初武怀玉在东宫时帮承乾置办的一些产业,比如印刷坊,比如造纸场,再比如制墨制笔的作坊,还有如今分店许多的书坊,

侯君集不想跟武怀玉争这些,在那件事情上,他摔的太重,吃的亏太大,是他人生抹不去的一個污点。

“其实殿下的孝心臣能明白,但可以换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建寺观舍田产和度人出家,造印经书,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又让东宫的印刷场雕版印刷经书。

东宫的这些自己的产业,都挺赚钱,获利甚丰,一年所得是朝廷给东宫料物的数倍。

“我听说李氏看上长安一个卖笔的年轻人,这人不仅长的好看,而且擅歌舞,李氏将他带回家私通,被张亮碰见,李氏却说他是张亮当初在外风流留下的种,如今被她寻着才带回家来认祖归宗,

张亮还真就收了笔贩做儿子,取名张慎几,留在府上。

“殿下,度三千人出家,此事还请慎重考虑,殿下虽一片孝心,但可以有许多种方式,

朝廷限制出家,那是基本国策,”

也可以再出钱建一些公墓,以帮助那些贫困无地无钱安葬,或是孤寡无人收葬者······

侯君集脸色阴晴不定,强忍着道,“我突然想起来还有其它事,先不回皇城吏部衙门了,武相请便,”

可他还是忍住了,

吃过的亏,不能再吃,明争不过,那就暗斗,有朝一日,总要武怀玉后悔。

侯君集差点翻脸,这跟指着鼻子骂他有什么不同。

“张亮妻李氏?”

东宫现在各种收入,大概得有十万贯左右,哪怕东宫开支也不小,但还是当有不少富余的。

“这些才是大善,文德皇后在天之灵,肯定也会更欣慰。”

大唐长安有许多专门的抄经人,为寺庙抄写经书,然后再让那些善男信女们请回家去,

寺庙请人抄经,一般行情是经书一卷绢一匹。

而武怀玉搞出油墨,雕版印刷,甚至活字印刷后,书的价格有所下降。

但寺庙仍流行手抄经,觉得这手抄经更有心,武怀玉倒觉得他们是觉得这样可以卖更多钱,毕竟朝廷如今定制,寺庙是不允许经营产业的,既不许经营水硙风车,也不许搞车店油坊,典当放贷更不许,而印刷作坊当然也不允许,且寺庙现在也没那技术。

必须得反击了。

而多造经书,啥叫多?

大唐的纸墨笔都贵,书更贵,就算雕版印刷,成本也不便宜。

武怀玉听的皱眉。

甚至是跟这些寺观抢夺经济。

今天你造寺观,舍田产,那明天其它的贵族们也这样干,很快就又跟过去一样了。

一卷大约万字,而如今绢一匹价二百钱。

“我希望能够建几座大的寺观,并度三千人出家,再多造经书······”

这些事可有?”

东宫这些年也是有做慈善的,各种灾情的时候给钱粮,抚慰孤寡等也没少做,

武怀玉过去坐了会,跟他聊了聊,劝他节哀,

太子承乾最近还沉浸在母丧的悲哀之中,虽然皇帝让他二十七日除服,可承乾还是每日大半时间都在抄写经书,甚至从东宫的府库中拿出许多钱帛,交给长安的诸寺观,让他们造一切经。

武怀玉笑道,“师弟还是认真考虑考虑吧,若能得到老师的谅解,估计圣人也会很高兴的,天下人也会乐见的,毕竟一个欺师灭祖的宰相,总是让人怀疑人品的。”

武怀玉给承乾一万贯钱,支持他做那些大善之事,不是借,而是贡。

朝廷给东宫一年的料物,是四万段,值一万六千贯钱,不算太多但也绝不算少。

就算印刷,价格也不便宜,

雕版印刷更加精美一些,成本也贵,活字印刷成本低些,但不如雕版的精美,当然所有的印刷,都不如一些优秀的手抄经书。

光是度三千人出家,武怀玉就很不赞成,朝廷早些年那般费力的抑制佛道,让许多僧道还俗,限制他们经营产业,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把许多劳动力解放出来。

这些仁孝的表现,还是很让人感动的。

身上BUFF叠的很多,武怀玉学生、武士逸女婿、李百药义子,赵郡李氏子弟、东宫官,还顶着个神童之名。

这称呼让侯君集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李靖早就不承认他这个学生,他也不认李靖为师,早在他当初举报李靖谋反,最后落得个诬告反坐的结果后,他跟李靖就成仇人了。

“我也要回民部,一起,反正两衙门都在一起,咱们路上再聊聊,侯相啊,其实老师也并没有恨你,你曾经虽犯下欺师灭祖大错,可老师是豁达大度之人,要不挑个好日子,你准备些礼物,我带你去卫国公府,登门陪礼道歉,你态度诚恳的认个错,大不了磕几个头,老师总会谅解你的,”

“你不也是赵郡李氏吗,对这位同族的李氏应当有所了解吧?”

“我吏部还有事,要先回了。”侯君集赶紧走。

他来找李义府,

李义府现在朝中这般得意,也跟他八面玲珑有关。

武怀玉打算先从张亮下手。

留下太子继续在那抄经书,武怀玉去了崇贤殿。

“张亮本是农夫,隋末趁乱而起,富贵后便抛弃发妻,迎娶了出身五姓的李氏,李氏生性淫荡且骄横,张亮对她既宠又怕,”

承乾一次要让三千人出家,就算他来掏那笔买度牒钱,但这也是开不好的头,今天你太子出钱让三千人出家,明天那些勋戚贵族也有样学样,掏钱让人出家,

这个三百那个三十,这不又要走上老路。

怎么太子还需要向他借钱?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侯相莫要忘了,若非老师教导军事兵法,侯相在青海又哪有机会立功,又哪还能再回朝堂?”

这位聪明的学生,如今在东宫任太子舍人兼崇贤殿直学士,年纪轻轻却是仕途得意,

“关于张亮妻子李氏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李义府拜武怀玉为师,中了进士后又娶了武士逸之女,后来更是积极的跟赵郡李氏靠拢,他家本不是赵郡李氏。可他却先跟李孟尝拉关系,拜他为族叔,然后又结交李百药儿子李安期,认了兄长。

而那些信众要请这经书回家,价格可就是多多益善,这也成了寺庙很赚钱的一个项目,故此在长安抄经的需求量很大,许多穷书生甚至一些小吏,都会替寺庙抄经做点兼职。

武怀玉故意恶心这家伙,

承乾望向武怀玉,他相信老师说这个不是因为不愿意借钱。

武怀玉愣了一下。

印刷书籍,这个新兴产业,现在是掌握在东宫、武家,还有朝廷等少数几家手中。

还可以出钱建一些养济院,置田,收养一些孤寡老人。

承乾的想法太惊人,

“殿下也可以出资,在乡村修一些学校,资助贫困子弟启蒙读书,”

伱不能为了孝,而与国策背道而驰,

还有京报如今也发行量挺大,十分赚钱。

“老师,我借钱。”

通过这些关系,成功的让自己的名字,记入了赵郡李氏的族谱,也摇身一变成了五姓子。

武怀玉反对拿钱造寺观,造经书,甚至度人出家,买田养和尚等这些,

表孝心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尤其他是太子,许多人都看着,不能再开这个头。有钱可以做些慈善,搞些社会福利,做点力所能及的,那才是真正的善事。

“殿下,如今寒灾,许多百姓受难,殿下可以筹集一笔钱,采购物资,救济灾民。

武怀玉也没去民部,而是去了东宫。

就算灾情过去,也还可以出钱,建一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初生婴儿,招募人手照顾抚育,并置办一些田产供养。

“殿下可以造些经书,但建寺观、度人出家这些慎重。”

千字二十的抄写价格。

也还可以筹集一笔钱,专用于给穷困百姓新生婴儿的补贴,初生到三岁,每年给一些钱,为这些婴儿提供营养和医药的保障。

李义府问,“这事确实有,坊间传的沸沸扬扬,所有人都知道李氏和张慎几私通,唯独就张亮仿佛不知。”

武怀玉笑笑,张亮以前可是报情报的,他岂会不知道这些,只不过是假装不知罢了,毕竟他娶张氏,也不过是结亲赵郡李氏。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7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