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53章 古仙一脉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3章 古仙一脉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在怀玉看来,建立一个完整一点的军中医疗体系,包括战场急救、护理,可能比多弄些药方效果更好。

“愿闻其详!”

虬髯客听怀玉说到军中,尤其是战场医闻的一些弊端不足之处,十分认真起来。

马脸龙睛的老头甚至从身上摸出一卷纸又掏出一支笔,一手持卷一手持笔就在那做起记录。怀玉倒也不疑有他,毕竟东宫药藏局本就负责医药相关,这掌固虽是仅流外七等小吏,但本职也是既管仓库也管档案陈设等的。

怀玉直言,“医师有限,军医难得,但可以增加护理,我以为可以由检校病儿官管理一个专门的病儿营,另设置专门的病儿营护理傔从队,甚至每个兵营中,要配一个战地医疗队,由十人左右组成,两个会些医术、急救的助理医师带队,下面八人左右的医疗傔从,他们不配备一些简单的止血、包扎的药材,配上担架,要第一时间把伤员分门别类,并把重伤员运回后方伤兵营中,

病儿营里医师带上助理、护士可以专门迅速的抢救伤员,不会耽误最初的宝贵时间。

其次病儿营里必须得干净整洁,要时刻备有热水,伤口要消毒清洁保证卫生,就能极大防止伤口感染红肿溃烂等·······

若是在境内作战,则还应当及时的把一些伤员转送到地方州县,甚至在战场后方设立专门的医护疗养院,交由他们接管照应,这样也能减轻军医的压力。

最好是能够增加一所专门的军医院,开展战场医科,比如起箭止血包扎,比如正骨夹板,又比如治瘟疫疟疾痢疾,甚至是截肢等的教学。

应当医、护兼重,尤其是护理这块,得加强。以两万人一军的行营为例,千人一个子营,应当设一个病儿官,和一个病儿营,得有战场急救队和病儿营护理队,最起码得有两个助理医师,各十人的护理队和急救队。

子营以上七厢军,我听说一般是中军四千其余六厢各两千八,则每军应当有一个大的病儿营,每营都得起码配一个医师。”

虬髯的药藏郎长孙济安抓着胡子道:“如果每千人子营配两个助理医师,每厢军配一医师,加上护理队急救队,这算下来,一个行营两万人,起码得配五六百医护,医师起码得七个。

如果一次大战,出动两三路兵马,六七万甚至十万人,那一次医师都至少要二三十个,整个太医署的医师也才二十个。”

“所以我觉得应当设一所军医署,专责军中医药事务,军中常设军医,有条件还可以每个折冲府设一个医师,地方每个州也可设一个医学博士,再配上助理、助教,平时既可为折冲府和地方医疗服务,也还可以带些医学生、医护工,等到有战事时,就可以抽调军中。”

······

增设军医署,增加医师、医学生、医护工,确实得增加不少编制,甚至许多俸禄,但怀玉说的也很在理,战场上那些将士们少死几个,就都赚回来了。每个士兵都是宝贵的,不论死伤残疾,朝廷不但少了一个宝贵的兵员,而且还得掏抚恤。

况且医师本都是流外。

老头笔走龙神,把怀玉的话一字不漏的全都记录在卷。

最后他们走的时候,还从怀玉这里订购了几种止血药,都是较便宜的那种,效果自然没有至宝丹那么好,毕竟这里既没牛黄也没麝香甚至三七等都没有。

“桃花散,只用大黄、黄连、黄柏、风化锻石制成。三宝散,只用百草霜、经霜草、白芷梢加工,用时以清油调搽。

王不留行散、将帅定风散,辛香散等都是止血类药粉,用的药材少且较便宜,加工制作也相对简单。”

有的侧重生肌,有的侧重接骨,有的侧重于伤损生脓以致肉烂臭余血在肉等情况。

“这五种止血散药,每种我们要订一千人份。”虬髯男子一张嘴就下了大单,五千人份止血散剂。

“另外解毒治疮的神仙太乙紫金丹要一千份,解毒活血的金丝万应膏要一千份。驱暑的益元散来一千份,治天行瘟疫的五瘟丹来一千份。”

“另外止内外出血的十灰散,也要一千份。”

他一招手,外面走进来一个络腮胡大汉。

“取十根金铤给武先生,做为订购丹药的订金。”

络腮胡大汉掏出十枚金灿灿的金铤来。

金色灿烂,束腰形金铤摆在桌上,上面还有戳子清晰可见,“太子药藏局,陈二郎十分金,十两。”

这表明这块金铤是由一个叫陈二郎的金匠打制,十足成色黄金,重十两,东宫库金。

一块就值八万钱,十块金铤,八十万钱。

价值八百贯。

怀玉卖用牛黄麝香等制成的高档至宝丹伤药,一瓶也不过一万钱,下品三等的才一匹绢一瓶。他们订的益元散、五瘟丹、金丝万应膏这些都是材料很便宜的,又是千份起订,所以价格还能便宜点。

怀玉笑着道,“等我们核算下药材、加工成本,然后再给你们报价,订金用不着付这么多。”

难得碰到东宫药藏局这样的大客户,怀玉希望能够长久合作。

虬髯客却大手一挥,豪气的道,“这钱你先收着,若是到时用的药效好,还要大量订购的。”

“三水,再拿一铤金给武先生,这铤算是我们的诊金和药钱。”

“你们之前已经给了一百匹绢预付了诊金药钱了,不用再付了。”

“值这个价,先生请收下,我们先告辞,过几日再来取药,你可先每样先制一二百份,余下分批交付。”

壮汉便又掏了一金放桌上。

十一铤黄金还是很抢眼的,十一条大黄鱼。

他们告辞离去,最后留下了十一条大黄鱼和一百匹绢。

怀玉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几位东宫药藏局的官吏也太豪爽痛快了些,甚至都没要回扣。

三人带着随从出了小院,坐上了一辆马车离开。

“这武青阳虽然年轻,但确实不一般。”

他们三人手里还拿着怀玉给配的补肾方子,药还得过几天配好了再来拿。各自的症状对方一眼看清,这已经让他们很佩服。

而他针对军中医救的情况说的那番话,则更引他们深思,很有道理的样子。

“看来今日一时心血来潮到此,却是有意外之喜啊。”

索头辫发的胖子道,“我马上派人去终南山查探,既然他曾说自己是从终南山太乙峰下来的,还在那生活九年,又说那位活了一百零四岁的逍遥子就在那羽化并埋葬在那,肯定能找到的,到时便知真伪。”

“楼观道人逍遥子,楼观台在盩厔县之南终山中,乃是老子讲经授道之坛,武德三年,陛下曾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观台拜祭老君,我也一同前往,陛下还称老君乃吾圣祖,诏改楼观台为宗圣观,赐米帛田地,为其扩建,如今是天下最大的皇家道场和道家圣地。

可我并未听闻过楼观道有个逍遥子。”

楼观道天下有名,尤其在眼下大唐地位极尊崇。

当今楼观道住持歧晖还曾赞助过李渊,初李渊还未入关中,平阳公主屯兵宜寿宫,歧晖主动以楼观道中粮草相助,李渊入长安,歧晖不仅到处宣称李渊是真君,还带着道观八十多人前去迎接,李渊也因此授他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之后李渊也是两次前往楼观道,又数次召歧晖入京主持斋醮,为国祈谢。

“周武帝曾选楼观道士十人,建观于田谷之左,上任楼观主持苏道标等十人,世号田谷十老,这十老中也并无一个逍遥子。”

一百零四岁的逍遥子,在楼观道中绝对是辈份很高,而且以武怀玉的本事来看,这位逍遥子的本事自然更厉害,不可能籍籍无名。

马脸老头道:“我对楼观道也有所了解,他们传习的修炼方式,博采兼收,符箓与丹鼎皆习,大多数楼观道士都能为人治病,且他们普遍炼炉服丹。”

“都说楼观道是古仙一脉,这武怀玉很擅治病,且肯定也懂炼丹制药,据说他还会相面,我看他很可能就是楼观传人,他的师傅逍遥子定是楼观高人,只是恰逢战乱频繁,那位高人便一直隐世不出,武怀玉不也对外说他师傅隐居终南山七十二年吗?

估计苏道标、歧晖这两代楼观主持不知道这位逍遥子也不奇怪。”

田谷十老已经是楼观道现在辈份最高的,如苏道标就是上任主持,现在这十老也没剩下几个,当然这种古仙一脉,有人隐修世外,活百多岁也不稀奇。

虬髯汉子拿着那一张张药方,上面只写了方名、用处,以及主要成份,并没有详细的配伍用量,但这些方子拿回去也是可以给那些老供奉们看一看的。

“我觉得这些方子没问题,之前他那至宝丹、飞龙丹、圣愈丹供奉们试过后,不都说确实非常好吗,估计这些药方也是那逍遥子传下来的楼观秘方。这么便宜,肯定不如至宝丹等,但用在军中,估计也是很不错的。”

骑马跟在马车外的那名叫三水的壮汉忍不住插话,“何不叫他直接把秘方献上呢。”

马车里几人只是呵呵一笑,并没人理会他的提议。

最后还是老头子开口:“如此神秘的高人弟子,岂能随便得罪,这又非什么江湖游医,武怀玉还是武士彟的侄儿,其兄还是屯营百骑。抢秘方这种事,切莫再提。”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80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