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24章 九五至尊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4章 九五至尊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08:04: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家除夕快乐,恭喜发财,票票拿来!(??˙︶˙??))

“二郎,现在去哪?”

陈兴驾着永康公府标志的马车来接他,车上还装了一车张氏安排好的礼物,有丝绸绫罗也有干鱼熏肉纸笔等,陈兴说这些去采买得不少钱。

怀玉心里默默又记上一笔李家人情。

“去西城金城坊宣城公府。”

武氏家族的领头羊是当朝应国公武士彟,曾任工部尚书,如今外放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亲兄弟四人,他排第四,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当初武家从龙起兵,武士彟和大哥二哥带着不少族中子弟从征,三哥士让留在乡中照顾家族,开国后,大哥武士棱封宣城县公,授司农少卿,管理禁苑。老二士逸,封安陆县公,初为齐王府户曹,随元吉镇并州,如今则任益州行台左丞。

武士棱爵品不低,不过差事较轻松,没啥实权,对于出身寒门庶族的地主来说,如今这官爵还是很不错的。

他也是武氏家族的族长,怀玉先去拜访这位族长堂伯。

“好类,”陈兴熟悉长安,驾着马车轻车熟路由东城往西而去。“这长安城一百单八坊,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我都了如指掌,甚至那些翻越岭坡的便道我也熟。”

陈兴是李府的家生奴,生在长安长在长安。

一边驾着马车在长安大街上行驶,一边还不忘记给这妹夫介绍,“这长安城啊,是前朝隋文帝所建,本来以前的长安城在龙首山下,是汉长安城沿用,到了隋初时,旧长安城狭小,尤其是数百年来长安城中居民使用渗井排污,导致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据说杨坚还做过一个梦,梦到污水成了洪水将长安城淹没。

兼之隋文帝好大喜功,于是营建新都。”

“就委了将作大监宇文恺设计新都,宇文恺选址旧长安城南面的龙首原上,这龙首原在汉代的时候啊,据说还叫龙首山呢,数百年来,慢慢的就成了一个原。”

“白鹿原你知道不,不是你家三原那个白鹿原,是长安东南的白鹿原,汉代的时候长安东的白鹿原极大,后来慢慢的被河流冲涮分割,如今白鹿原西的少陵原,以前就也是白鹿原一部份。”

陈兴口才好很。

“总之宇文恺看中了龙首原,于是将新都建在龙首原上,取名大兴城。这龙首原比原下要高三丈余,原上也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还有起伏的六道高岗,从西北向东南,这六道高岗啊被宇文恺看作是易经中乾卦六爻,他按易经乾爻来规划大兴城······

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小,高五六丈,土赤不毛。

在关中平原上,龙首原传说是黑龙留下的痕迹,是真龙天子定鼎之基,风水上独占优势。

宇文恺选中龙首原建新都后,也是极费苦心,利用原上六条土岗,按易经乾卦六爻来布局规划。

第一条高坡,初九,潜龙腾渊之地,这里被规划为禁地,也是皇宫北门玄武门外,向来驻守禁卫,也是皇家禁苑。

九二见龙在田,这里规划为皇宫,天子居所。九三,君子乾乾,这里规划为皇城百司。九四,或跃在渊,达官贵胄、商贾集市多云集于此。

九五是至尊之地,属于飞龙在天的绝佳位置,凡人是不能住的。

所以当初规划之时,宇文恺便在那里规划了兴善寺和玄都观,一道一佛,在九五之地夹着朱雀大街左右,各占了整整一坊之地,只供神佛不住人。往东延续到乐游原上,也在新昌坊修建了青龙寺。

三大寺观占据着这条九五至尊高岗。

第六爻,出了长安城在少陵原一带,此地为亢龙有悔,属于六爻末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所以帝王高官死后,由阳转阴,高陵大冢也多葬于此。”

“阿兄知道的挺多!”怀玉道。

“这长安城天子脚下,不论王公百姓还是贩夫走卒,都挺在意风水的,为何说东贵西富?就是因为这六道高岗就是西南低东北高,这就是风水,所以啊世族名门勋戚王公,那都是住皇城东。

住皇城西,就要差些。”

“宣城公府在金城坊也还不错,这城西金城坊与颁政坊,也都在九二高岗上,只不过这两坊属于九二的尾,头在东,土梁不高。”

按陈兴所说,长安的王公勋戚贵族世家名门,基本上都是占据着九三九四这两条高岗土梁所在的坊,特别集中在东面,东面更高。

金城坊属于九二的尾,不算高,但也比旁边的莲花池洼地等要高不少。

没进长安前,怀玉以为这座占地八十多平方公里,有两个半汉长安城,一个半明北京城大的隋唐长安城,应当是很平坦的,没想到这里其实有山有水有池的,虽整体是在原上,比周边要高个十米左右,但原上也还有突起的六道黄土梁。

建城的时候也只是依地势布置,并没有推平。

长安城是一座立体的城市,马车一路行驶,也不断的要上坡越岭。

“整个长安地势最高之处,当属初九的龙头龙首原,那在宫苑里。还有便是五九的乐游原上,其最高处要比长安低处高七丈,乐游原上有青龙寺,在青龙寺的高塔顶上,能够俯瞰大半个长安城呢。”

“每到九九重阳节之时,长安士庶都喜欢去乐游原登高。不过平时那边荒凉的很,除了连片农田菜园,房屋都见不到几间,除了寺院就是道观。”

陈兴的话再次让怀玉极为意外,按他所说,这长安城虽然修了几十年了,但其实一直都没建完,从开皇初年建成迁入,到大业年间,长安的南城墙都才刚建完。

而直到如今大唐武德九年了,九五高岗以南的城南几十坊之地,现在都还全是农田。

基本上就是以兴善寺、玄都观、青龙寺一线为界,南面的近五十坊之地,虽也被一丈七的夯土城墙包围在城里面,可实际上有三十九坊之地,到现在都还完全是一片农田,连农民都不住那边。

还有十来坊之地,也仅是有些寺观,以及很少的一些百姓。

长安的鬼市为什么在玄都观?除了因为玄都观有个天然地窟外,就是因为这里实际上已经是长安城最南界了。

再往南那些坊,其实都是鬼坊,除了低矮的黄土坊墙,其实里面根本没有人家,只是农田菜园,甚至是荒地。连贵族勋戚的别院,都不会建在玄都观以南。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是当年杨坚规划设计的时候,有些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直接圈了太多地,比旧长安城大了两倍多,这么大地方根本住不满。

而杨广又营建东都,迁都洛阳,从长安带走许多人。

何况这座城到如今也才不过四十来年,中间还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荡,因此现在的长安其实还不如隋开皇末大业初那时人多。

所以长安城实际也就有三分之二在使用,其中不少坊还没建完住满,最热闹的地方都还是集中在北半部份,围绕着皇城的东、西城,都是贵族官员们之家,而在各城门处的坊里,则住的多是长安农民,在南城耕种或是城外耕种。

皇城南面到兴善寺玄都观这片上南区,则主要居住的是服务于长安皇家贵族官府的那些工匠商贾手工业者,以及来京待选、考试等等流动人口。

怀玉坐在马车上,看着马车轮碾过扬起的尘土,还有宽阔街道两边的那夯土坊墙,也不由陷入思考。

这长安城确实比较特别,封闭的坊,宽阔的街道,还有全是土的土街,极少的行人,都显示这长安城并不繁华和热闹,倒是处处有几分拘束。

那路上高高的槐杨榆柳树,既威武又显得冷漠。

长安城里还有一百多座道观寺庙尼寺,动则占一坊之地半坊之地,甚至许多上城区的坊里,也有大片的菜园、果园,都说明长安城人口不足,这座城规划的很超前,有大片的闲置用地。

特别是市场全集中在东西两坊市里,更说明经济的落后,不够繁荣,没有形成街铺坊店的局面。

这甚至不是一座很正常的城市,所有人都围绕着皇家宫廷、朝廷百司、贵族官员在服务。

这座长安城是巨大的,巍峨的、威严的,却也是冰冷的,甚至压抑的。

不过想一想,才四十来年,中间还换了朝代,这长安城住不满也很正常,毕竟杨坚修了长安城,杨广继位后却又耗费全国之力修了东都洛阳还迁都,带走了长安许多人口。

如今战后不久,长安城有这般也还算不错了。

从东城的平康坊到西城的金城坊,很远,若没车马确实非常不便,从东城墙到西城墙,将近二十里远。

在交通不便的唐代,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半径其实不超过五里。五里步行也得二三十分钟。

坐马车从东到西,都得半小时。

所以说长安虽大,但其实宜居的地方并不多,尤其那些王公官员们更集中住在皇城周边的上东西区。

至于南城,那是平民区,而下南城,那是鬼都不去的地方,偏远郊外。

正所谓省吏嫌坊远,豪家笑地偏。

就算是上东上西两区,也还要细分,占据九二九三九四土梁的高地区,才是贵族官员豪家争抢的地段,其余的平地、洼地则次之。

“要看一家的地位,看他住哪城东还是城西,住哪个坊,是不是住的高,就可以知道他家地位了。住的高的,都是地位高的。”

西城有四五坊是占九二九三土梁尾的,金城坊论起来仅比其东面的颁政坊差点,因为颁政坊紧挨着皇城。

以金光门街为界,街南西市边的延寿、光德、怀远、怀德这几坊,相对比北边的金城、颁政、礼泉、布政这几坊要档次低点。

武士棱住金城坊,也彰显出他的地位虽不如那些老牌关陇贵族、关西四姓等豪门世家,但在本朝新贵里也算不错了。

毕竟他兄弟武士彟那是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之一,这是李渊版凌烟阁功臣,老武是李渊绝对心腹,武家一门一国公两县公,地位跟安兴贵安修仁两兄弟差不多。

“二郎可知这金城坊名字由来?”

路很远,宽阔的长安大街又很冷清,两面高高的坊墙将那些坊与街隔开,也没什么风景可看,他便跟陈兴聊着长安城。

“有什么故事?”怀玉问。

“那金城坊本汉代博望苑之地,隋初营建新都时,百姓分地版筑,在地里挖到金子,隋文帝以为收金城之兆,故赐名金城坊。

此坊西南隅,葬的是汉武帝卫皇后,北门有汉戾园,即戾太子史唐娣墓,坊中还有太清观、开善尼寺、会昌寺、乐善尼寺、瑞圣寺等。

这坊中有许世绪许洛仁兄弟宅,这许氏兄弟跟你们武家也是有旧,据说应国公大末业为太原鹰扬府队正,这许世绪是其上司鹰扬府司马,从龙起义后,也为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封真定郡公,任司农太府卿等,现出为豫州都督。

他弟许洛仁向为秦王内营领兵,与段志玄侯君集乔轨并称太子幕府四旧,打小在武功一起长大的同伴,六月初四,据说还是玄武门九将之一,听说即将得到重用,大概是要做屯卫中郎将镇守玄武门,有可能也要封公的。

你们武家跟许家关系不错,回头二郎拜见宣城县公后,也可以顺便去拜访下许家。”

陈兴建议。

怀玉记在心里。

“当年在太原,你们武家以贩卖木材大富,而许家则是塞外贩马大富,你们两家都是太原本地豪强,隋末经商大富,然后进入鹰扬府,又从龙起兵皆为本朝勋贵。”

陈兴提醒他,许家跟武家都是并州老乡,还都是并州豪强起家,以往关系应当也不错的,同样的出身同样的经历,甚至如今在朝中地位也差不多。

许家乃出自颖川许氏名门,几代都是公侯,关陇将门。

这样的背景,无疑是值得多走动走动的。

毕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相同的人抱团更容易取暖。

金城坊南面隔着一个醴泉坊,便是西市。

金城因地下挖出了汉代的金子而得名,醴泉坊则据说是当年修此坊时,挖出了七口地下泉井,饮者疾愈,因此赐名。甚至隋唐两朝,皇帝都还特在坊里派了宫廷内侍官员,负责每日打水送去宫中饮用。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8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