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98章 魏征也有被弹劾的一天

正争的不可开交之时,樊玄符直接就进来了。

厅中一众男方长辈、亲友在,樊玄符便外罩冥篱,带着几名侍女端着许多糕点水果进来。

“诸位请喝茶吃点心。”

樊玄符说了个数,两家折衷一下,八百匹绢彩礼钱八百匹绢陪钱,然后牛马骡驴羊猪鸡鸭鹅雁各八对,米麦黍粟糜豆等各八担,绫罗绸缎锦绣等各八挑,金银等首饰八对,奴婢一对,就足够了。

准新娘都亲自说数,也算是头一回。

程咬金笑着加了点,“樊大娘子贤惠大气啊,那咱也不好多争,我看奴婢也凑八对,”

武士棱则道,“田肯定不能少,百亩田庄加两个吧。”

樊兴瞧瞧女儿,“那就这么定下了,这些娉礼,到时全都添做嫁妆,带回武家。”

说完,他还一挥手,“我樊兴也不能亏了我女儿,以前也早置办了嫁妆,这次便在原置办嫁妆外,按武家娉礼再加一倍添妆。”

樊兴虽被称樊蛮子,但做为顶级勋贵,绝不缺钱财。

早给女儿置办下几千贯的嫁妆,现在武家给的彩礼不但一分不留到时返还,他还要再按此加一倍的再置办一份添妆。

樊娘子定下的这份娉礼,加起来也就千多贯,樊家加倍再添一份返还。

“这如何使的。”

“都是给这对年轻人的,二郎如今也封侯了,但居长安开销大,我也希望大娘出嫁后还能过的舒适一些。”

不管是武家给的娉礼不是陪门钱,又或樊家的嫁妆,最后一起带去武家,但钱财转了一圈后,名义上已经都只属樊玄符個人的胭脂钱胭脂地了,这笔财产就算武怀玉父子兄弟没分家,也不入公账,归她个人处置收益的,哪怕将来和离,也一样是属于她。

甚至万一人没了,有孩子就归孩子,没孩子也是归娘家,比丈夫都还有优先继承权。

一切谈好,大家也都立马又恢复了满面笑容,喝茶吃点心。

写好娉书、礼单,回去就把今天谈好的彩礼、陪门钱等钱物都准备好,然后择吉日送上门,就可以议定迎亲大婚的日子了。

握着娉书,樊玄符高兴的流眼睛。

樊兴也是一把搂住怀玉,直接喊起女婿来了。

“三天之后就是好日子,到时我们再来送娉礼!”怀玉也有几分迫不急待了。

·······

永兴坊,魏家。

裴氏请怀玉上门喝酒,又开了魏征不多的一坛珍藏,还亲手弄了几个下酒菜。

今天怀玉在樊兴家成功的下娉,魏征则也在长生堂办好了抵押借贷事项,两千贯钱,以钱、绢交付。

现在那一大笔钱,就堆在魏家,堆了一间屋子。

魏征已经挑了个吉日,准备上门下娉了。

“二郎办事真是诚信爽快,这次真是解救我们燃眉之急。”裴氏亲自给怀玉倒酒,魏征在一旁看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老夫少妻,妻子给年轻英俊武怀玉倒酒,还直夸别人,也不顾他感受。魏征只得夹起一筷子绿油油的菠菜吃,这菠菜还是武怀玉送的。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左右邻居,能帮上忙肯定帮。”

怀玉今天心情大好,也给魏征带了一瓶葡萄酒来,安琳娜家酿,她母亲酒肆里卖的挺好。

怀玉喝魏征家酿,魏征则喝怀玉的葡萄酒。

这酒红红的看着不错,闻着也挺香,就是喝起来甜酸又带点涩味,魏征不太喜欢。

“听说二郎今日到营国公府下娉了,恭喜啊。”

“同喜同喜。”

裴氏免不了八卦打听怀玉下娉的彩礼、陪门财等,怀玉也没瞒着,简单说了一下。

听说几位国公在樊家为彩礼争的面红耳赤,最后樊玄符都亲自出来定数目,让她很惊讶,更羡慕的是人家是男方要多给女方却少要,最后不仅彩礼到时全添做嫁妆,还要再加双倍添妆。

相比之下,王学士家要的彩礼、陪门钱两百万,最多也就是娉礼转做嫁妆,陪门钱是不会还的。

王学士虽是五姓七家里的太原王氏,还是名满天下大儒王通之弟,但他父、兄皆死的早,王学士十一岁就被杨素称赞为神童,但仕途不畅,龙门王家还受战乱影响,家业衰败。

王绩在长安连个宅子都没有,都是租住的。

他还好酒,又不置产业,都知道王学士没钱,所以这陪门财,那是真正补贴王家的。

魏征不想让妻子说这些,魏家本来就是看中王家的名头,人家王家愿意跟他魏家联姻,那也是因为魏征现在仕途官职还不错,再加上他们肯出这么大笔钱。

“以后要有事,尽管开口,左邻右舍的,互相帮助嘛。”

现在怀玉成了魏征的债主,连他的房契都押到了怀玉这,两人的关系虽比以前好些,但也没好哪去。

倒是裴氏人挺不错的,当初怎么就嫁魏征了呢?

两人年纪相差得有二十,一朵鲜花插牛粪上了啊。

两人把怀玉送到门口,魏征开始抱怨妻子对武怀玉过于热情,说她势利。

“你说我势利,我为的是谁?你要是有本事拿出两千贯钱来,我用的着跟个年轻人这般客气吗,你看看人家,也是下山道士,人家三个月就封侯,还置下这么大家业。

人家去提亲,根本不考虑彩礼钱赔门财什么的,反而要多给······”

这话魏征非常不满,你拿我跟别的男人比什么。

有什么好比的。

当初我也年轻过。

争吵一通,魏征去练字。

留下裴氏一人独自抹眼泪。

······

天水郡公府,权知让的管家将一个密封好的盒子递给他,“也不知道谁送来的,这盒子还特意蜡封了,肯定是重要的事。”

殿中侍御史权知让看着这锦盒,揭开蜡封盒里放着一封信,他打开阅读,越看越惊讶。

········

次日一早,早朝。

怀玉如今已经不再担任千牛备身之职,也免去了医院镇将职,如今本职是太子左宗卫率郊城统军府统军,押领百骑左营北门长上,已经是正五品职。ωωw.

再次上朝,又在下面站班。

一早就收获了许多恭贺之声。

皇帝驾到。

早朝开始,降爵为天水郡公的原卢国公权知让出班,“臣有本启奏,”

御史权知让当殿弹劾营国公、右监门大将军樊兴,寿阳县侯、押百骑左营武怀玉。

“所弹何事?”李世民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陛下,朝廷曾明颁诏令,禁官员家借女受财,严禁收受重彩礼,更不许收所谓赔门财,可樊兴、武怀玉,身为朝廷封爵大臣,却明知故犯,无视朝廷诏令,昨日两家订亲,樊兴女儿的彩礼多达百万钱······”

殿上很安静。

在以前,士庶不婚。

早在南北朝时代,士族门阀制度下,等级森严,高门望族在政治、经济、社会中都处于顶端,世卿世禄使的士大夫们为维护其特殊地位,便严格遵守士庶不婚这一准则。

相同门第的家族互相通婚,正所谓门当户对。

但侯景之乱后,南北动荡,战乱不止,传统的士族、庶族也不再那么稳固,一些传统士族有的衰败中落,而有一些庶族寒门地主里又涌现出许多富人甚至是成为朝堂新贵。

于是一些破落士族开始跟新兴的庶族联姻,通过卖女,一个得钱,一个得名,各取所需。

经隋到唐,南北一统,王朝更替。

尚冠冕的关陇新贵占据朝堂高位,取得更高话语权,而以关东五姓七家为代表的老牌士族门阀们,却在政治更迭中,丧失了原有的话语权,

但是整个社会仍还沿袭着魏晋以来浓厚的崇尚阀阅的心理,发达了都得要修祖谱,得有个了得的祖先,甚至得找那些郡望同姓大族,想办法联宗附谱,哪怕要付出很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于是乎,隋唐时关东士族跟关陇贵族们联姻,就非常盛行,如李渊,他妹妹就嫁入太原王氏,他给自己长子建成也娶的是荥阳郑氏女。

嫡长子娶郑氏,嫡次子娶的河南长孙氏,元吉娶的是弘农杨氏,全都是当时顶级门阀,可唯独嫡长子娶到了五姓女。

山东旧士族联姻朝堂新贵,士庶通婚,其实不仅仅图钱财,也还是想借其官势再获得政治地位。

门阀士族在魏晋迅速发展,在南北朝时代是一个顶峰,在隋朝和唐初受战乱影响,尤其是关东五姓许多家族都连做官的都没有了,更别说能在朝堂上当宰相的。

他们积极联姻新贵,经过了初唐后,后来也是迅速在中晚唐又达到一个鼎峰。

不过眼下,确实有许多如王绩这样的五姓子,都不得不跟魏征这样的新贵联姻,甚至收取赔门财来缓解困境。

而如樊兴,并非旧士族,他家那是南蛮土豪出身啊。

但权知让殿上弹劾两家结亲,违诏收受厚重彩礼,甚至收陪门财这事,确实有违了朝廷之前颁发的诏令。

而朝廷之所令颁下那道诏令,也是因为社会风气太烈,朝廷不得不出面干涉,但效果其实不大。

这种事情,朝廷本来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哪怕发过诏令,可臣子们不严格遵守也没有人特意追究。

今天权知让突然站出来发难,这还真让人想不到。

更让人有些没想到的是,权知让这边弹劾了樊兴、武怀玉两家结亲违诏逾制,那边又接着弹劾门下待诏学士王绩和尚书左丞魏征。

说王绩要的彩礼和赔门财更多,彩礼、赔门财各要百万,使的魏征这样的尚书左丞,都只得典当宅院借钱订婚。

“陛下,朝廷颁发的诏令,岂是一纸空文,如同儿戏?”

“朝廷诏令天下嫁女受财,三品以上家,不管过三百匹绢,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匹。樊兴收取千余贯,值三千匹绢,十倍于诏令。王绩待诏门下,职不过九品,所受不得过五十匹绢,然其要二百万钱,值五千多匹绢,是朝廷诏令的百倍,他们如此公然违背诏令,邈视朝廷,臣请惩罚,以敬效尤!”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6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