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218章 太子杀手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18章 太子杀手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05 14:48:58 来源:顶点小说网

武怀玉坐在东宫崇文殿里,等待拜见太子。

今天是他调任太子洗马后第一天上任,享受了一个悠长轻松的婚假后,也终于要恢复工作。

殿里还有不少东宫官员。

崇德殿是东宫偏殿之一,在丽正殿西边,这里是皇太子读书的地方。

太子少保、太子詹事李纲今年已经八十岁了,拄着灵犀杖一身紫袍须发皆白,但却还很精神,鹤发童颜。

这位堪杀太子杀手的太子之师,坐在殿中目光如炬打量着一个個东宫官员。

他身材魁梧、脸色严肃。

怀玉看到这位,就不由的想起他太子杀手的光荣事迹,这位太子杀手可不是白叫的,他历史上辅佐了隋朝太子杨勇、唐朝太子建成、承乾,但三个太子没一个坐稳太子位,甚至都没有一个寿终正寝。

在妨死三位太子之前,年轻的时候李纲还做过北周朝齐王宇文宪的参军,结果他辅佐的宇文宪也被杀。

反正他辅佐谁谁就没好下场。

可偏偏从北周到隋唐,历代天子却很看重李纲,觉得此人高风亮节忠直敢谏,绝对是个好老师,都是太子不行。

李纲在武德朝还兼任礼部尚书,本来早就要致仕归乡,李渊却不肯。如今都八十岁了,李世民居然还把这位请出来再做承乾的老师,太子少保兼太子詹事。

东宫的太子詹事府仿朝廷尚书省而设,太子詹事自然相当于朝廷的尚书令,这是东宫第一长官。

这么重要的位置,偏偏选个已经八十岁,辅佐两朝太子都没好死的老头,这也不嫌晦气啊。

太子承乾还没来,已经迟到了。

李纲面上渐露不满之色,这个精力充沛的老头,将太上皇赏赐的灵犀杖在地砖上顿了顿,“你们都是陛下挑选的东宫属宫,虽然太子年幼,但天资聪慧。不过就算天资过人,但也须要有贤良之人辅佐从善,如果身边人不正派就会诱导向恶,

太子是国本,一国储君,我等东宫官责任巨大······”

老头子说话声中气十足,一点也看不出这是八十岁的人了。

“我知道你们大多年轻,不是名门子弟,便是勋臣外戚······”

怀玉目光在殿中其它人身上扫过,确实如这老头所说,现在的东宫太子才八岁,也不可能真安排学习政务处理国事什么的,所以并没有配备一套真正的班底,只是陆续开始安排一些官员。

殿中人不是老就是少。

太子詹事李纲八十岁,太子少詹事由民部尚书裴矩兼任,裴矩今年七十九。

詹事府管辖东宫三寺十率,但现在基本上也都是个空架子,那六率四府三卫的几万兵马,也都是皇帝领着。

左右春坊是由房玄龄高士廉这两宰相兼任,今天都没空来。

左春坊下设有司经等六局,

司经局相当于秘书省,两位太子洗马一个是武怀玉,一个是蔡允恭。

蔡洗马也是个快七十岁的老头,这位跟虞世南是好友,后来一同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为学士,跟许敬宗也算是同僚。只是许敬宗如今在浔阳当县丞,蔡老头则是授太子洗马兼修文馆学士。

还有个长的十分相貌丑陋的老头,那是率更令欧阳询,今年七十一,这位书法大家,连开元通宝的钱文都是他题写的,但相貌真不敢恭维,

耸髆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脸像弥猴。

这老头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如今同样兼着修文馆学士,虽然如今是书坛宗师,但身世挺悲惨的,他祖、父皆南朝名将,结果他十三岁时父亲起兵反叛失败被灭族,后来被陈叔宝的宠臣江总收养。

同是秦王府十八学士的孔颖达、陆德明五十多岁,还已经是较年轻的了,他们负责教导太子儒家经书。

相比这些大多秦王府学士出身的老头们,怀玉这样的年轻属官们则多是勋戚、世家子弟。

“太子洗马武怀玉·····”怀玉上前做简单自我介绍。

“太子舍人李正基,陇西李氏,姑藏房。”一年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站起来跟着做自我介绍,他特意强调陇右李氏姑藏房,

陇西李的姑藏房,就是陇西李最显著一房,也是五姓七宗四十四家里,李宝的六子之一后人。

真正的五姓七家里的陇西李,只指李宝的六个儿子这六支,其余的不算,这些早年投奔北魏东迁,后来定居郑州的李宝后人六房,才是五姓里的陇西李,其实应当叫郑州李,李渊家李靖家这些虽也说是陇西李,可不算五姓里的李,人家根本不把你当自己人。

这些五姓子也总是强调他们是五姓,是七家,是四十四家。

怀玉早做了功课,这个身材修长,脸很白的家伙,父亲是李玄道,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房玄龄都要喊李玄道堂舅,因为房玄龄父亲是隋时名士、大书法家,娶的就是李玄道的堂姐。

李玄道真正五姓子,他最了得的本事是号称肉谱,就是天下名门士族,这些郡望谱系,他了然于胸,天下没有比他更懂这些士族谱系的了。

现在调任幽州都督府长史,协助王君廓。

李玄道既是房玄龄的堂舅,然后他娶的范阳卢氏女,又跟房玄龄妻子是同族堂姐妹,所以他们既是舅甥关系,还是连襟关系。

李正基喊房玄龄表哥,也可以喊姨夫。

这位五姓子很年轻,但属于生来就在罗马的人,他娘范阳卢氏,他妻子荥阳郑氏,奶奶太原王氏、外婆清河崔氏,自己是陇西李氏·······

李正基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门阀旧士族的范儿,说起话来也带着股子傲慢劲儿,看谁都觉得低他一等。

这种骄傲小公鸡一样的世家公子哥,怀玉一见就有点讨厌。

“太子侍读长孙家庆。”

“太子侍读长孙祥。”

又是两位年轻公子哥,一听姓氏就知道肯定是皇后家的人,果然,长孙家庆是皇后的亲侄子,他在五年前,就已经是中山王李承乾的侍读了,他现在是东宫门大夫兼太子侍读。

长孙祥也是长孙皇后族侄,李靖弟媳妇长孙氏是长孙祥的亲姑姑。

“太子千牛贺兰楚石!”

“太子千牛杨政本。”

“太子旅贲别将纥干承基。”

这几个也都很年轻,还都是武将出身,贺兰楚石据说是侯君集的未婚女婿,杨政本则是韦昭仪的妹夫,弘农杨氏。

纥干承基听名字像个胡人,其实据说以前祖上也是汉人,北魏时赐的鲜卑姓,确实有点胡化,这人是李世民打刘黑闼的时候投唐军的,也立了些功劳的。

之前三原龙桥一战时,他就在李君羡麾下,还跟怀玉一起战斗过,是个非常彪悍的骑将。

“太子家令辛处俭!”最后一个满脸皱纹的中年人起身,这位四品官员据说跟杨政本一样有个国色天仙的妻子。

杨政本的妻子韦檀特号称小貂蝉,而辛处俭的夫人称为赛西施。

只是辛处俭家势可不如杨政本出身弘农杨氏这样的名门,当年李渊刚攻入长安,就看了上太子舍人辛处俭的妻子,直接就霸占了,为了免的辛处俭碍事,平还把他外调为县令。

辛处俭也是隐忍九年,如今李渊成了太上皇,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把辛处俭从外地调了回来,还授其四品的太子家令一职。

还有好些太子舍人、太子通事舍人等职,都是勋戚世家子弟。

太子承乾让大家等了许久,才终于来了。

这位太子殿下,也是个幸运儿,生来得皇帝祖父亲自赐名,两岁封恒山王,五岁封中山王,八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宫变夺位成功,他也因此水涨船高,顺利晋为皇太子殿下。

反正李世民经常当百官面夸赞太子性聪敏、特敏惠、仁孝纯深等等,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好太子。

可今天这么多东宫官来拜见太子殿下,头次见面,承乾就让大家在这里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来了后也没有半句表示。

怎么看也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孩子罢了。

太子李纲上来就严辞激烈的批评了承乾,那义正严辞的相,把承乾都快吓哭了。

“念在你今日也是初次,考虑你年纪尚小,今天也不过于追究,你回头把孝经十八篇,全部工整认真的抄写一遍,明天我要亲自检查。”

怀玉一直在盯着承乾,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一个表情。

承乾出来时的漫不经心甚至不满的情绪,然后被李纲训斥时的恐慌,然后到后来眼里闪过的愤满,他都收在眼底。

这孩子很不高兴。

也是,李纲这教育的方法太死板了,这一套连威到吓的,对付普通学生可能比较好用,但用来对付皇太子,那明显用错地方了,人家可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太子啊。

就算小,也不是你能随便吓唬的,只会起反作用。

想想承乾后来那么叛逆,看来关键还是教育有问题啊,可惜李世民并不懂这些,只知道把他认为好的老师,忠心、正直的老师安排到东宫,却不考虑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合适。

这今天第一次会面,李纲就已经把太子得罪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少詹事裴矩,虽然也快八十了,但他不愧曾是杨广的心腹大臣,就没有直接训斥教育,还反而安慰太子。

可孔颖达、陆德明、欧阳询、蔡允恭这些老学士们,个个学问都是极好的,但教育小孩子他们一个个都太简单粗暴了些,喝斥、罚抄写······

怀玉没有上前去,就在后面看着,面对着这个才八岁的太子,武怀玉其实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和相处。

先观察观察再说吧。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6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