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298章 段阎王和武大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98章 段阎王和武大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5-03 21:56:43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98章段阎王和武大人

李家的队伍足有三百多人,十足的大部队,还有一支精锐的老兵部曲护卫随行,从青刚川经东川到盐州定边,总共四百多里路。

沿着东川河而行,至上游经十字河,翻过巍巍黄土梁,离开庆州进入盐州境内,过了山区,面前便是盐州的芒芒戈壁荒漠。

从环县经东川河直抵盐州定边这条路,并不好走,尤其是翻过分水岭之前,深沟险谷。

好在如今东西两川,包括青刚峡,沿途都修了驿站、烽燧、城堡,有边镇兵、烽子们在守卫。

庆州都督段纶自从在益州任上被举报谋反调回长安后,坐了好几年的冷板凳,如今终于再出镇都督地方,他也是非常的卖力。

自来庆州后,点选兵马,训练士卒,整理装备,储备粮草,亲自带着麾下把治下的三州几乎翻了个遍。

什么山贼盗匪,还是偶尔兼做没本买卖的山区蕃胡,管你是汉是羌是山胡,敢在他境内抢盗偷掠,甚至占山为王落草为寇,那下场只有一个,不是死在剿匪攻城拔寨的战斗中,就是战败后被俘为奴,修城修路垦荒屯田。

当年段纶能在益州、南宁短短时间里,让诸蛮慑服,可不是靠他长的帅和嘴巴甜,那靠的是他手里的大刀非常锋利,谁不听说整个部落连根拔起,当年段纶不知道往中原贩了多少奴隶,以万为单位。

在这位段驸马都督的铁血剿匪下,本来邠宁庆灵盐路,特别是从环县开始,是很不好走的,路难走,且这几百里蕃胡太多,动不动就劫掠,有的交点货物给点钱他们也就让过去了,有的却是毫无讲理,直接连人带货他们全要,人也抢回去为奴。

但现在,一番大刀下来,都老实了,甚至许多蕃胡直接就吓的逃去盐州境内了,

相比起庆州都督段纶的雷霆,盐州那边就是甘霖了。

分田授地,甚至还能给你点安家费什么的。

就算是点选城傍之类的,也都很客气,也不会胡乱摊派,更不会乱抓人筑城修路服役。

边市还很热闹,关键是公平啊。

大家喊段纶为段阎王,喊武怀玉为武大人。

大人,那是爸爸的意思。

能让那些蕃胡们直接喊爸爸,已经说明武怀玉在盐州这边的政策搞的挺得人心。

虽然盐州也剿匪,一开始也杀了一些,但带兵的都是苏烈牛见武这哼哈二将,后来武怀玉还出面,让尽量少杀,甚至到后来只要那些人能够悔过归附的,也都是宽大处理,

盐州是搞经济为主,忙着卖地屯田种粮,盐池筑坝晒盐,招揽四方部落商贾来互市交易,甚至从长安灵州等地招来一些商人工匠到这边开作坊,直接生产起许多手工商品等,还把胡人们交易来的一些皮毛药材等,直接在盐州开始加工。

没有那么多杀气。

见面都笑呵呵的。

哪怕是去年曾经在朔方关陇刀兵相见,杀的红了眼的突厥人,在盐州也能跟唐人官民满面笑容的做起买卖。

郁射设去年夏天,带了几万人马围夺乌城,部下可没少在这边抢掠杀戮,但现在郁射设的心腹粟特人,却一趟趟的赶着牛马羊群过来,都不去灵州交易,而是来盐州交易。

冲的就是盐州有一手的好盐,以及灵州极好的态度。

武怀玉这个刺史不止一次的跟盐州官民们说,打仗的时候不能手软,但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没必要跟钱过不去。

咱们开市做贸易,就得笑脸迎人,反正郁射设这北边邻居拉来的牛马羊驼,皮张药材越多,他们赚的就越多,商人们把盐茶布匹陶瓷等手工商品卖出去,又能赚一笔。

这些赚来的钱,也都在迅速变成粮食储备,变成武器装备,变成更加完善的烽遂堡垒,变成坚不可摧的长城防线,塞上堡垒。

现在盐州境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占山为王的贼匪了,一来没几个打的过苏烈牛见武他们的盐州兵,二来大家以前是混不下去,也没别的什么出路,一日为匪终身为匪官府也不给机会重头做人,只能一条道混到黑。

可现在这边,有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武刺史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只要下山接受招安,交出武器,想种地的可能分田,想放牧的能分草场,想要经商或贩盐的也都支持。

编户齐民,过往一笔勾销。

这样的好事,其实没几个愿意错过。

以前那是没的选择,但现在他们有选择了。

有些头铁的,冥顽不灵,但下场可不好,寨子被攻破,脑袋被挂在白城边市上,谁还敢做那些没本钱的买卖,早上出来抢的,晚上人头就挂在白城边市的城头上了。

苏烈这些杀才,甚至都不给他们隔夜的机会。

做贼盗的成本太高,高到没人敢做。

而苏烈他们能这么牛,也是武怀玉这刺史给他们精良的装备,还有丰厚的赏赐,甚至还有精准的情报信息。

守着四大盐池,又守着这么大一个边市,只要武怀玉肯给他们分杯羹,都能混口饭吃,没必要再提着脑袋冒险。

以前不管梁师都还是李道宗,都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也绝不肯给他们分杯羹的,甚至不把他们当人,许多贼匪本来也都只是老实放牧种地的部落,后来被两边当成贼来抢来抓,掳去为奴,没办法了只能做贼匪。

可武大人却能给他们主动送信招安,有条件灭他们,俘虏他们也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让他们可以选择重新开始,种地、放牧、打盐、贩盐、贩马等都行。

所以现在不仅夏州许多蕃汉跑来投奔,灵州庆州的不少山胡羌胡也来投,甚至一些边地穷困汉民都来了。

武大人名声越来越响,盐州的边市也越来越兴盛。

各条道路上的牲畜、盐粮、丝布等货物没停过。

白城边市现在光是抽分收税,就收的武士恺手软。

李三娘他们一行到了盐州境内,来到长城线附近,也深有感触,在庆州的时候还感觉到肃杀,路上虽安全吧,但总是觉得不太放松。

可到了这边,却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轻松,好像到了关中内地。

“这里居然是我大唐立国以来,武德朝一直没曾真正控制过的盐州吗?”李家护卫们不由的惊叹。

“我以前来这边打过仗,那时可不是这样的,经常连个鬼影都看不到一个,现在怎么热闹成这样?”

李三娘也骑着马,在外做的男装打扮,十分英姿飒爽。

“这里有四大盐池啊,关陇地区最好的盐就产在这,产量大质又好,如今没了战争威胁,边市再兴,立马就不一样了。”

“可盐池一直在,以前没这么兴盛啊。”

以前盐州虽有四大盐池,但盐州却没有边市,盐州的盐甚至都是靠走私运到灵州那边集散,盐州的盐,其实是帮灵州这些年的兴盛做了嫁衣,虽说灵州有许多其它的优势之处,比如地理交通,比如黄河水运,比如其军事雄镇等等优势在。

但盐州之前虽有盐,但完全就是附于灵州。

可现在,武怀玉盘活了盐州的盐,甚至在这边直接搞边市,以盐引商,灵州的盐、河套的牲口,甚至朔方的奴隶走私等,如今都直接在这里集散。

这带来的效应极大。

以前这只是盐州,没有市场,只是一些资源,但现在这些资源带出了市场,完全不一样了。

“武寿阳还真是有本事啊,那么年轻,居然如此了得。”

李家不少人也对这位年轻人很佩服,甚至感觉到几分隐隐自豪,毕竟武寿阳厉害,也是他们家主的弟子。

司琴见到李三娘又在发愣了,叹了声气,“真羡慕司棋,当初怎么就能一眼识中随了寿阳公呢。”

·······

盐州州城,五原城。

武怀玉刚从白城边市回来,跟州衙这边的官吏们开了个大会,把许多积攒的事务处置。

“最近来投附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不仅夏州那边许多蕃胡过来投附,汉人也不少,甚至如今庆州、灵州都有人来投,不仅是蕃胡,汉人也不少,甚至有些还是在编课户良民。”

武怀玉倒不稀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边地环境相对差些,虽说地广人稀,可耕地其实一样大多数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错过开国第一二波的分田授地后,后面的人可就越来越难分到地。

但只要入了户籍编属,不管朝廷有没有给你分地,只要成丁就要交租纳调服庸,中男就已经开始要服杂瑶了。

如果能分到百亩地的情况下,其实租调庸负担不算重,可如果没有地,或没分够的情况下,那税赋依然没变,这负担就很重了。

现在盐州这条火热,开出的政策又好,于是许多人直接弃籍脱逃,要来盐州这边另立户头。

其实以前多数百姓,不管什么原因没了地后,他们多数也是要逃籍的,要么去做城市里的黑户做工,要么去投附地主豪强做地主,反正就是销户了,官方户籍上就没他们。

当然,要是有机会,他们其实也不愿意做黑户,因为黑户难有出头之日,只不过是一时的苛且罢了。

“咱们还是老规矩,不问过去,只要来投附的,一律当成流民接纳安置。”

虽然这样可能引起友州不满,甚至可能要打口水官司,毕竟户籍人口是相当重要的资源,伱把别人家的人接收了,别人可就出现了逃户,影响政绩甚至要受处罚的。

“使君,咱们最近接收招附的人实在太过迅猛,如今盐州的田地草场已经不够分了,”

之前武怀玉卖了许多地,又划了许多地做军屯、公廨田、职田、学田等,还有些做了官屯,并招商屯田。

剩下的地,先来先得,一丁百亩。

这对先来的那些人确实是大福利,管以前是不是盐州的,只要来了,一个成丁就是一百亩。

可地终究是有限的。

盐州本就边地,多是旱地且数量也就五万来顷,这么一通瓜分,已经差不多分完了。

连那些草场林地也差不多分完了。

借着梁师都强迁移民,武怀玉收复盐州后趁机搞了一波重新分配,但也分完了。

“这么快就分完了?”

“咱们盐州地少。”五原县令张承德道,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怀玉卖掉的地多,五万多顷地,他一次就卖了一万顷,贵族豪强们争相抢购,千亩一块,也不过一千个地块而已。

加上公廨田军屯田等又占了许多,真没剩下多少。

“既然这样,那暂时不给已在灵庆等州有户籍的百姓分地了,我们可以接纳他们做客户,在这边成为佃户或盐工、商贩、工人等,地就没法分给他们了,但只要他们在这边有正当营生,他们可以在这边登记为客户,取得客户登记后,还可以购买宅基地······”

“至于其它人,改为来投的汉流民每丁授分二十亩永业,要是家里有三口以上,只有一丁者,可以再给二十亩口分田。

还是那老规矩,先到先得,分为即止。

没分到田的,也可以自愿落户,或登记为客户都行。”

温扶上来报告。

“我们盐州两千汉团结兵,已经点选满了,另外两千蕃胡城傍,也都点满了。”

“这么快就全都招满了?”

“点选中了,能优先分授田地草场,还能有安家费等一些好处,都争着报名呢。现在点满了,好多人甚至都还想要加入。”

怀玉摆了摆手,“既然招满了,那就算了,咱们盐州也就这么大,现在有一千州兵,一千镇兵,两千土兵,两千城傍,足够了,再多我们也负担不起。”

“新招的这些土团、城傍,都必须得先接受一个月的训练,然后回家,以后闲时再分批集训,虽是地方民兵,但也必须得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能是个空架子摆设,咱们是边州,眼下虽形势好,但随时也会可能发生战争的,必须做好准备。”

武怀玉几句话拍下板。

盐州这第一波大福利就算过去了,先来的成功分到了田地草场,后来的则没机会了,只能成为地主家的庄园雇工或是佃户,又或是盐场的盐工、商号的伙计了。

这就是机遇,稍纵即逝。

当然那些抓住这波机会获得了田地草场这生产资料的人,肯定也会有不少慢慢的还会因各种原因失去自己的田地草场,被地主豪强们兼并的,这是必然,是历史规律。

当这种兼并经过二三百年,就会达到一个极限,然后整个社会崩溃,新的王朝取代旧王朝,在废墟上重新来一次大分配,继续前行。

对那些后来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不公平的,但他们眼下还有一个机会,就是夏绥银的梁师都伪政权的覆灭。

伪梁覆灭后,还会有一次重新大分配。

再就只能等朝廷击败突厥,收复河套的丰州胜州,到时那还能再分配一次,再往后,就只能是西域或是辽东等地了。

这样重新分配的机会,越来越少。

会后,李德奖过来,“二郎,三娘来盐州了,一起去我那坐坐。”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5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