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76章 武半圣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76章 武半圣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76章 武半圣

2023-07-23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76章 武半圣

再次回到长安。

熟悉的城墙,熟悉的城门,熟悉的道路,甚至是熟悉的武侯、不良人、坊丁,骑在马上的武怀玉打量着才离开数天的长安,却觉得有些陌生。

甚至有点嫌弃。

相比起龙桥乡野,这座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却让他感觉不那么自然和舒适。

那一堵又一堵的坊墙,那冷清又肃静的街道,让他很不喜欢。

他迫切的想要推倒长安城里的坊墙,让街道变的热闹起来。

清明上河图里那样的市井喧闹,才应当是百姓所需要的,而不是这一道道坊墙把大家分割甚至关起来。

刚回家,豆卢怀让便来了。

“二郎还真下乡收麦子呀?”

别的贵族虽然每年收麦也要去庄子里,但也就是象征性的动一下镰刀,更多是下乡避暑休闲。

“堂堂宰相,居然能在乡下呆七天,二郎可真是了得。”

“有啥事?”

武怀玉直接问道。

“就是来跟你禀报一下差事,”

豆卢怀让这个关内道支度使,是度支使武怀玉的直接下属,做为天下十道之首的关内道的度支使,当然职责更重,尤其是长安城这座大都市也是其管辖之内。

眼下豆卢怀让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长安几个试点坊的街市商铺项目。

“进展的太慢了,”

武怀玉听了豆卢怀让的汇报,却皱起眉头,“按你们这个进度,过年前估计也完不成,”

豆卢怀让说缘由,武怀玉却不听这些。

“办事都这个效率,还不如罢废诸支度司。”

听到这严肃的语气,豆卢怀让也不由的正色,端正态度,“我们一定整改。”

“我希望马上能够加抓完成试点几坊的街铺项目,而且我马上要在更多坊推行坊内街铺项目,而且马上还要奏请圣人,在几个坊先试点拆除坊墙,先在东西南三市周边坊试行。”

豆卢怀让很惊讶。

“这太急了些吧,而且真要拆坊墙?”

“没错,拆了坊墙以后,到时临街改成商业街,两边建立商铺。”

“坊内街铺还不够吗?”

“不够,我还计划要在诸城门外,也建立一些商业区,建立邸店、客栈、仓库、车行等,”

豆卢怀让不能理解武怀玉的想法。

武怀玉告诉他,“你知道长安有多大,有多少潜力吗?如今天下一统,长安做为京城,会日益兴隆,很快百万人口都不是问题,这么大的一座都城,每天要消费多少物资商品,这是多大的商机? 我们现在天天抱怨没钱,各衙门以前只知道放公廨钱收高利。

其实我们是捧着金饭碗在要饭。”

后世人都知道,城市经营是很赚钱的。

长安做为都城,一样有巨大的潜力。

拆除坊墙,坊内坊外沿街建商铺,既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解决两市无法继续容纳商家,也能解决百姓购物消费不易的局面,还能带动促进工商,自然也能带动税收。

工商税要全面推行,这是武怀玉很看重的财源。

更何况,长安也聚集了天下最厉害、最多的工匠,这里发展手工业也是极好的基础,朝廷推动下,不管官营还是私营,都能更好发展,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

“弄这么大,很麻烦呀。”

“当官还怕麻烦?”

“可如果把坊墙拆了,改商铺,会遇到很多阻碍。”

豆卢怀让说的阻碍,主要还是贵族官员们,因为诸坊以前封闭,住坊外圈的基本上都是坊中最有身份的贵族官员们,这样他们方便临街开门或开窗,普通百姓反而是住在坊中心。

之前坊中改造,是中心十字街边改商铺,面对的是普通百姓,大家倒也比较配合,不管是买还是改,都能按衙门要求来。

可现在要是把坊墙拆了,要把沿街房子改商铺,那直接可能就要抓到贵族官员的房子,估计没几个贵族愿意自家房子变商铺,哪怕他们房子大,只沿街这一面改商铺,但肯定也会有很多人反对。

“没困难要上,有困难也得迎难而上,遇问题就解决问题,”

工作谈完,两人喝茶。

豆卢怀让倒也没因刚才的事有什么介意,他品着绿茶,笑着对怀玉道,“咱们也是老相识了,不过我总觉得你最近行事,总有点自找麻烦的感觉。”

“好多人做官,都是萧规曹随,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就算遇官司,也都是以调解为主,和和稀泥,更不会主动去做什么得罪人的吃力不讨好的事。你现在可是越来越不一样了,感觉谁你都要得罪一下。”

豆卢怀让甚至直言武怀玉屁股有点坐歪了。

你现在也是堂堂大贵族大地主,你非要推行地税,那也罢了,不少人认为应当按户等征税,最高上上户也不过五石,可你偏要按亩征,还是王公士绅一体纳粮,结果就成了没上限,那些有十几万几十万亩地的大贵族大官僚,一年因此得纳几千石义仓粮,这得罪了太多人。

而什么盐茶酒专卖,征收矿课、金银铜铁专卖等,都让事实上经营这些的贵族豪强们很不满。

就连如今要行的工商税法,也是得罪人的。

更别说土地房屋交易要纳契税,还得买者交纳,更是让兼并田地的贵族豪强们又多出了笔钱。

“我听说武家这两年,减租减息,对佃户雇工可是非常好,引的不少其它地主们都有意见,说武家坏规矩。”

武怀玉现在做的许多事情,不管是公还是私,都得罪人。

豆卢怀让为人圆滑,特意好言相劝。

“豆卢兄,你应当也是打小熟经义吧?”

“嗯。”

“那你应当也算是一个儒生?”

“是。”

“我大唐所尊九经中的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豆卢兄可还记得?”

大学一书,相传是儒家先贤曾子也著,也有人说其实是秦汉时儒家作品,这篇文章被选入礼记,其很好的论述了儒家的思想。

“大学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豆卢怀让虽不考明经,关陇军事贵族出身,但对九经也是很认真读过的。

怀玉点头,“大学三纲八条,强调的是什么?修已是治人的前提,修已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能力越大,责任越强。”

“我九岁得陆地神仙终南逍遥子带上山修行,获得真经,十八岁下山得遇圣人赏识,平步青云,如今更是宣麻拜相,执掌国家财政,我得此恩荣,居此高位,不能只知享受,借着恩宠权势,只知道兼并田地,接受商人投附,一味的享受,

我虽在终南修道九年,但也熟读儒家先贤经典,”

“我们总得在能力范围之内,做点什么,做点让这个天下变的更好的事,雁过留声,我们也得在这历史上留下几笔。”

“我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但我不想等我七老八十,躺在病榻上临终前,回忆一生,碌碌无为,那我虽活到八十,可也死在了十八岁。”

“我希望这个世界更美好,这也是圣贤们一直在教导我们的,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力,才能推动这世界更美好,我们不可能说大唐跟大汉没区别,跟先秦没区别,时代在发展,各种知识、技术在进步,我们也应当让大家生活的更好。”

“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我们现在既然是士,还高居庙堂,那就更有职责去做这些。”

一番话,豆卢怀让肃然起敬,虽然他没那觉悟,但他打心底里佩服。就如同每次在战场上,一打仗他都会往后缩,但是他也打心底里佩服崇敬那些能够勇猛冲锋在前的勇士们。

战场需要勇士,时代需要旗手, 就如火灾中,那些能够逆行救火者一样。

“二郎,你这番话,就已经是半圣了。”豆卢怀让直言。

“光说不做,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我们得做,观其言望其行,不能光听说了什么,得看做了什么, 我们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我武怀玉身为宰相,不仅得对的起师傅逍遥子的教诲,也要对的起圣人的赏识信任,更得对的起天下百姓的期望。”

武家这两年给自己的佃户们减租减息,给自己奴仆提高些待遇,这些都是武怀玉认为应该做的事。

就算这时代奴隶佃户这些是必然的,但稍改善一些条件,也能减少许多矛盾冲突,就如朝堂之上,制订政策的时候,能够多关心照顾一下百姓,则社会矛盾也会减少很多,这都是和谐的关键。

“有人说你武相公,是劫富济贫,故意邀买人心。”

“让他们说去吧,我希望能够辅佐圣人,早点恢复天下安定,甚至能够早日开创贞观盛世,至于这路上的一些障碍,扫清便是。”

“你就不怕被反噬?毕竟得罪了这么多人,未必扛的住!”

武怀玉却只是微笑而已。

“二郎啊,连长安的那些和尚们都知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我能这么冲,那也是因为身后有一个圣明的君主陛下,圣人国士待之,我必国士报之。”

如果李世民连这点都扛不住,那他如何能够从一个弑兄囚父的夺位者,最后开创贞观之治的伟大帝王?

这位可是中国古代帝王功绩里能排前三的人物,就算现在还年轻,但那胸襟格局,却早是一流水准。

他能用武怀玉为相,又岂惧那些人的阻碍。

君臣相知,携手开创功业。

“二郎,你能够跟我携手共进吗?还是说怕了?”

豆卢怀让舔舔嘴唇咬咬牙,“算我一个。”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38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