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70章 好地主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70章 好地主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70章 好地主

2023-07-20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70章 好地主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

清晨,天空一群鸟儿飞过,欢叫着提醒大家要割麦了。

“这鸟儿好吵啊,真想再睡会。”陈润娘慵懒的一个翻身,玉藕般的白嫩胳膊又压到了怀玉的胸膛上。

武怀玉打个哈欠,觉得这不是来农忙收麦子的,这是交公粮之旅,出发前那晚跟巴努聊了波斯萨珊现在的一些情况,他那个造反称帝的父亲现在罗马皇帝的支持下,在波斯内战中倒有点所向无敌,已经攻进都城泰西封,可也因此引来其它各方的联合,各方结盟,要一起讨伐他。

巴努当初没跟父亲使者回去,选择了留下,但听到父亲形势不好也很是担忧,武怀玉安慰了一晚,整整安慰了三次。

结果这来三原半路上,陪老道韦善俊聊了一晚上的医药,然后第二天路上还被樊玄符捉去检查,又检查了两次。

到了龙桥堡,本想着终于能安心睡一睡。

陈润娘又缠上来,说起当初跟着他来到龙桥,那时还是在那个简陋的破窑洞里过夜,如今建成了这么大的武家堡,而且这武家堡的修建,也有她管钱支度的一份功劳。

好郎也怕缠女啊。

回忆往事,又回忆了两回。

真有些吃不消了,还是在京的时候好些。

“那鸟啊,每到五月的时候就会这样提醒大家收麦子了,神奇的是过完五月就听不到了,等到开春的时候,又会有另一种声音,总是叫着布谷、布谷。”

“快起来吧,时候不早了。”

武怀玉感觉有点腰酸腿软,真想躺着休息一天,可他也知道今天这日子很重要,主家也缺席不得。

天不亮就能听到猪叫声,那是庄子里早早捉猪屠宰,为今天伙食做准备,估计这会那猪已经变成了丰盛的早餐了。

润娘一夜过后,倒是十分滋润,气色红润,可看怀玉有些憔悴的样子,也不由的心疼和后悔了。

“要不相公就在家休息一天吧。”

“歇不得,以后要注意节制些了,前天我跟韦真人聊天,说到孙神医,孙神医最懂养生,有九大秘诀,吃饭要饥中饱,饱中饥,夫妻之乐也得节制,说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有颜色,无疾病,若加以药,则可长生也。”

“一月两次,一年才能同房二十四次吗?”润娘大惊。

武怀玉笑道,“我也没想长生,甚至没打算活二百岁,可以放宽点。”

“那以后一旬一次,一月三次,一年三十六次?”润娘不仅棋下的好,这算账也不错,是跟武怀玉亲自学习复式计账之法的。

她很快就有点失落起来,一月才三次,可现在武家后院女人这么多,一妻五媵七妾还有三侍婢,这还没算上外面的芙蕾斯塔、巴努等女子,算下来,都有二十个了。

这怎么分啊。

可看相公这几天操劳的这般憔悴,也是心疼和担忧,

“以后奴再也不敢胡来了。”

怀玉看她那做错事的害怕样,一巴掌重重拍在水蜜桃上,“好了,我还年轻,休息休息下就好了。”

武怀玉自己也是懂养生的,以他现在这二十岁年纪,过于纵欲肯定有伤身体,但也没必要过于节欲,一月两次,那肯定不行。

两三天一次吧,还是没问题的。

当能不能适可而止。

起床,洗漱。

大土楼里住着,确实挺新奇的。

不过武家的土楼虽然较大,但对唐人来说不算稀奇,毕竟武怀玉设计的土楼,本就是从客家土楼里采样,而客家土楼,本质就是客家人建的,客家人那是从中原南下的一群人啊。

他们的土楼,原本就是从中原带过去的,从汉魏,到南北朝,再到隋唐,中原战乱不止,土楼也称坞堡,是其一种,现存的也还有很多,只是武家的搞的比较大而已。

此时的乡民百姓,对于武家的这围楼,态度都是赞美和羡慕,觉得好高大好有安全感。

武怀玉还是觉得这楼过于紧凑了些,不如那些三四进的四合院更舒适,有点压抑感。

不过早上在最里面的院落里,空气居然还是很清新的,甚至能闻到股麦子成熟的香味。

院里的那大银杏树下,武怀玉练了趟八部金刚,感觉好像恢复了不少精神。

穿过重重大门,终于来到了更广阔的楼外。

猪已宰好,羊也杀好。

屠夫把猪开边分块,厨房里帮厨的仆妇们,则已经在加工了。

烧皮去毛,翻洗肠子,清理猪肚,烧洗猪头。

好不热闹,还有武家的庄丁去清河里下网捕鱼回来,带回来许多新鲜的河鱼,大小皆有,种类各式,但都透着股新鲜劲,还有些螃蟹和虾,甚至还有几条落网的蛇。

“这几条蛇,把皮剥了,一会炖汤,小郎们吃了能不长痱子,那蛇皮蛇油拿去熬油,这个蛇油治烫伤可是最有功效。”

此时天才微微亮。

厨房里炊烟阵阵,黄糜子面蒸成的黄馍馍也已经出锅,一笼笼的烟气腾腾,揭开盖子,每个都裂开口子,上面还有红枣碎。

金黄浓稠的小米粥也已经煮好了,说是粥,但非常浓,扔根筷子下去也能直接立起来。

那边大锅里还在煮面,几个仆妇把擀好的宽面片,飞快的揪成指甲盖大的小片片扔进锅里,那动作娴熟无比如蝴蝶穿花。

几个人揪,更多的人在揉面擀面。

而还有几口大锅里,则在炖骨头,这些骨头已经炖了许久,骨头上的肉,也都炖松。

把骨头捞起,将肉剔下,再舀起骨汤。

跟面片就成了绝配,一大面碗条,再浇上大勺的烂肉、骨汤,撒上葱花,再配两瓣蒜。

武家部曲、长工、短工,还有请来的麦客,也早早闻着香排着队呢,他们简单洗漱过后,趁空把镰刀等家伙事全备好,然后排起队。

大家都很守规矩。

武怀玉仔细的巡视过厨房,再来到外面空场上,看着那小米粥很浓,黄馍馍很实在,又看到烂肉面片也份量十足,十分满意。

管事吆喝着,“大家排好队啊,我们东家那可是当朝相公,最是仁善大方,你看今黑特意现宰杀的猪、羊,这黄馍馍小米粥还有这面片汤,那可都是十足料,大家吃饱喝足,一会下地里,多下几分力气,麦要割的快,还要拢的齐,不要到处散落麦穗,都是辛苦半年的庄稼······”

武怀玉打断管家的长篇大论,“赶紧开始吧,大家饿了。”

“是是是。”

每人先舀上一大碗烂肉面,然后发两个黄馍馍,一会再来碗小米粥,要是不够还可以再来打。

一般的规矩是东家管饱,但不许留藏,吃多少是多少。

不过武怀玉特意发了话,一会大家吃饱了,还可以再拿两个黄馍馍带在身上,要是干半中午,饿了也可以先垫垫。

当然上午下午各两个馍馍,你要不吃留着,也没关系。

这馍馍晒干后虽不如刚蒸的好吃,但晒成干粮,等回家时水泡泡也能吃。

不论家中奴隶还是部曲,又或是雇佣的周边乡里的长工、短工,还是外来的麦客,都是一样待遇。

不少麦客打面的时候,还特意给怀玉行礼,说是老家朔方的,大家还念着武怀玉在朔方时给大家带去的安定呢,尤其是一些夏绥银来的麦客。

他们那边干旱一些,种麦子的少,主要还是种荞麦为主,收割季节不同,所以麦收的时候,就南下来关中甚至去河南、淮西等地做麦客收麦子,从西往东走一圈,辛苦忙碌小一月,多少能赚一些回去。

自武怀玉他们灭了梁师道,让朔方回归大唐,又开边市,与突厥人关系安稳后,现在朔方的百姓也能安定下来了,比前几年好太多,大家都还感念怀玉。

来到关中收麦,听说这是武怀玉家的庄子,都争相来给武家先收麦子。

对这些朔方人的话,怀玉还是觉得很高兴的,这是一种认同感,一种成就。

有个少年,看着才十一二岁,瘦瘦的,但嘴挺能说,甚至还直接先给怀玉磕了几个头,说他家就是托怀玉的福,在夏州分到了田地,如今跟随族人第一次来关中收麦,就能给武相公收麦,非常高兴。

“你小子嘴甜,赏伱两水煮鸡蛋,一会揣身上,饿了吃。”

“谢相公。”

“头次做麦客,可能习惯,这些天睡的安稳么?”

“我从小就开始帮忙收麦了,相公看我这手掌上,全是硬茧,别看我个子矮年岁小,我割麦不腰疼,不比他们慢的。”

“说的好,再给你加个鸡腿!”

“管家,给这小子拿顶新草帽,再给他条毛巾擦汗。”

少年得了赏赐再次感谢,小小人去端着个比脸还大的面碗,也跟大家一样蹲到一边猛吃起来。

怀玉一直观察着这少年,挺能吃,一大碗面条吃完,他还真又去要了一碗,然后还吃了两馍,再又添了小碗小米粥,这才拍着肚皮,满意的又去领了两馍两鸡蛋和那个鸡腿,拿布给全包着揣身上,拿起镰刀,戴上草帽,系上新汗巾,站在麦客队伍里。

从夏州到长安,那么遥远,这少年跟着族人一路南下,全靠两条腿,路上也不会投店住宿进饭店什么的,真正的餐风露宿,饿了吃点干饼子,渴了讨点水,晚上随便哪个草垛住一晚,这是真受了很多苦的。

但这小子却还能保持很乐观积极的态度,这是非常难得的。

那些麦客有的年纪很大了,牙齿都没了,甚至还有女麦客,夫妇同行,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

武家早餐很丰富,大家也都是风卷残云般很快吃完,没敢浪费时间,清早这段时间是最凉爽的,麦客虽是按天算钱,但要是割不出数来,也是有可能要被扣钱的。

管家敲响铜锣,“出发,收麦了。”

武怀玉也头戴草帽脖系汗巾,手提一把长柄镰刀出发了,樊玄符则带着家中腾妾、仆妇、奴婢们也跟在后面出发,她们女人大多是提着篮子,男人们收过麦后,她们在后面负责把麦穗拾干净。

还有武家家丁套好了马车骡车,负责运送收割的麦子回来,还要晒场脱粒等,都得抢好天气。

那边也有马车上装了清水、西瓜等,武怀玉还让提前备了一些自己配的凉茶煮好,又有些防中暑的药。

太阳此时还没露出头,清晨凉风习习,武家收麦的队伍就出发了,武家现在清河两岸,有三千亩地,分成了好多块,一块块的去扫荡。

路上,也碰到其它的乡民也是全家出动的去收麦子,甚至还看到不少武家的佃户。

武家清河三千亩地,其实也只有小半是如今武家自种,还有大半都是佃给乡民耕种的。

对于武家武怀玉,他们也是很感激的,这年头,佃户跟地主的关系,多半来说还是相对和谐的,甚至关系不错,双方是互相需要的关系。

佃户要种地主家的地,地主也需要有人来种地,如今人口较少,也没有那么多流民什么的,所以双方的关系是比较固定的,甚至可能是世代传承的这么一种关系。

以前怀玉还跟着老武在麦收后,挨家挨户给自家佃户送点麦浮子酒,然后请大家来喝酒。

下了地头,武怀玉拿着镰刀割了第一刀,那边老武甚至还准备了祭品,托盘上摆着猪头、羊头和一只鸡,又有一碗麦饭一壶酒。

对着田头祭祀,倒酒。

这也是一种很隆重的仪式,感谢上苍,感谢大地,感谢风雨雷电,让今年能够丰收。

武怀玉虽然很认真的在割麦子,人也年轻,但他很快就被麦客们纷纷甩到身后,越甩越远,武家的长短工、奴隶们,也都全把这位家主甩在身后。

怀玉很努力,他也不是没干过这些活,以前在终南山几年,也是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样样农活都干,可他发现那些人简直就是人形收割机,连那个小子,他特意安排在自己旁边,谁知也是一骑绝尘。

只见一排排麦子倒下,他们几乎都没直过腰。

而且他们割的快,还割的细,麦子拢的很整齐。

太阳升高,热浪阵阵,武怀玉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汗水湿透衣衫,感觉像是进了汗蒸房里,汗水如瀑布一般,腰酸背疼,那麦芒划在肌肤上,汗水一过,顿时让人痒的很。

脖子上的毛巾早湿透了。

怀玉口渴的很。

实在干不动了,那边老武也看出儿子的勉强,特意过来把他叫到地头大桑树下躲荫。

“先吃点水,还是吃点瓜?你是家主,平时也没做过农活,让他们去收吧,可别把堂堂宰相晒晕在麦地头,惹人笑话。”

樊玄符这些女人们,也是捡了一会太阳大了便都跑回树荫下了,这会铺起毯子,倒像是在夏令营。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38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