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61章 圣诞节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61章 圣诞节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61章 圣诞节

2023-07-17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61章 圣诞节

再次见到李三娘,武怀玉有些尴尬。

上一次见面,还是在朔方盐州,他无情的拒绝了她,并让李德奖叔侄将她带回长安。

“快一年没见了吧。”

“不,是一百八十三天,”

李三娘身着青色麻布道袍,手执一柄白色拂尘。

两人在龙门观相遇。

武怀玉也早知道李三娘在龙门观修行,龙门观很大,观中另立别院玉真观,便是女冠修行。虽说离的近,可武怀玉一直没过来见过她,怕见面后不知说什么,更怕又引起她的错觉。

没想到她连两人分别的日期都记得这么清楚。

“最近可好?”

“不好。”

对话很尴尬,似有千言万语,又不知道说什么。

他们这样子,连一旁的楼观教主岐平定看的都尴尬万分,不由的咳嗽两声打破这尴尬的沉默。

“师叔,请。”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楼观教主岐晖歧平定前来长安,是奉诏入朝,主持斋醮,为国祈福。

皇帝念及隋乱以来,许多死于战乱饥荒的尸骸都还没能收敛,故下诏天下州县派人收敛野外遗骸,入土安葬,并请僧道做法超度。

不仅在七个大战场设立七所新寺,也还敕建了七所道观,处处有股平衡的味道。

朝廷对三阶教行动突然而迅速,对他们打击很大。

楼观号称仙之源道之祖,但春秋以降,传承不显,在唐以前,天下道门中最有名的还是天师道和上清派。

北周武帝灭佛时,也曾宣布灭道,不过他对道教有好感,曾特旨楼观道十名高道特设道场,这一丝不绝如缕的火种,为楼观在隋唐发力兴起奠定了基础。

而楼观如今能超越上清派,全靠了眼前这位教主岐晖。

他的政治眼光很强,在隋乱的时候,公开宣扬已预知天道将改,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

李渊起兵,岐晖把观中储粮全都送给李三娘子充军粮,甚至还带着八十余名子弟前往迎接李渊入关,还把自己名字改成歧平定,寓意李渊将平定天下。

当时天下诸雄逐鹿,歧晖有点赌,但他赌对了,也可以说是慧眼识英雄。

楼观是老子写道德经之所,而李家认为老子是他们祖先。

李渊改楼观为宗圣观,专祀老子,以歧晖为观主,由朝廷出资敕修殿宇,还立监设官,前后赐田数千亩以充基业,歧晖还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官。

楼观道继承的是天师道,博采众派之长,许多方术兼而行之,炼丹画符炼气占卜都修,而且普遍都学医术。

他们一直主张老子化胡之说,也一直充当着反佛斗士角色,与进入中原的佛家抗衡。

这次朝中突然对佛教三阶教出狠手,而且这还是出自自家师叔青阳子之手,这让歧平定都很激动,认为道要压佛一头了。

闻得皇帝召见,便立马带着百余楼观弟子前来长安。

龙门派是武怀玉舍宅请旨修建,得到皇帝敕许,这里也成为如今楼观在京除玄都观外的又一个重要道场。

特别是龙门派遵逍遥子为开派祖师,武怀玉做为现任掌门,朝中官高权重,在楼观里辈份又高,是歧晖师叔。

来京后自然要驻于龙门观。

这次他们来除了做法会,还有就是为皇帝讲道德经,同时也要参与朝廷为他们安排的考试,通过后颁授新的道牒。

此外,这趟来还有一件大事。

武怀玉要收徒,龙门派的亲传弟子,这可是楼观大事。

这位弟子名叫尹文操,来头也不小。

陇西天水人,祖上世代官宦,曾祖尹洪是北周商州刺史,祖父尹舒隋文州别驾,父亲尹珍是大唐朝散大夫。

胜衣之日,才六七岁就已经能识会诵老子和孝经,小小年纪就对灵宝经和西升经很感兴趣。

武怀玉请建龙门观,长孙皇后特意搜访道林以求贤进驻,听闻尹文操年少道名远气,特请皇帝敕令于龙门观正式出家。

这位尹文操来到龙门观,表现确实出色,十分聪慧有悟性。

于是乎,才有了如今武怀玉要收尹文操为亲传入室弟子,将来继承龙门派衣钵。

这次收徒,恰好也奉诏入京的茅山道士王知远也要来观礼。

那位茅山道士可是跟歧平定一样慧眼识英雄的人,隋朝时本极受杨广尊崇,可隋末,他却自称奉老君之旨,向李渊预告受命之符,故李渊称帝后授他朝散大夫,又赐金缕冠、紫丝霞帔。

李世民攻打洛阳王世充时,王知远就在洛阳城中,李世民和房玄龄微服私访,结果王知远直接说李世民是圣人,两人说出身份,王知远还说李世民会是开太平的天子,希望他善待天下。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的最激烈的时候,当时以法淋、法雅为首的佛教徒拥护建成,而以王知远为首的许多道教徒拥李世民,双方斗的很激烈。

最后李世民胜者为王,即将登基时,王知远却拒绝了高官厚禄,返回茅山。李世民敕润州茅山修建观宇,度道士出家,下诏嘉奖,封他银青光禄大夫这也让茅山上清派继续稳坐道家主流。

北方有楼观,南方有上清, 如今两大教主前来,亲眼观礼龙门派武青阳收徒。

能够让这两大教主都来观礼,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武怀玉是宰相,而是他隐仙逍遥子弟子还有龙门楼现任掌门这个道家身份。

虽有两武灭佛,但是如今佛教势力依然远超道家,朝中的太史令傅奕等道士虽然一直主张灭佛,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而武青阳一出手,就把三阶教干残了,这等实力,让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看到希望。

佛道之争是激烈而残酷的,数百年来,双方拼的是你死我活,一次次的斗的头破血流,却从没有和解的可能。

眼下不管楼观还是上清,都希望借着李家尊老子为祖的这个机缘,借皇家上位,压制佛家。

两大教主都是带着使命进京的,自然没空看武怀玉跟李三娘的什么绯闻故事。

吉时到。

在楼观、上清两大教主的见证下,十五岁的尹文操一身道袍,向龙门掌门武怀玉正式拜师, 礼成,

尹文操也成为尹喜楼观派的分衍支派弟子,辈分是岐晖师弟。

皇帝也派来使者,赐给这位龙门派掌门大弟子道冠、霞帔、佛尘、道剑四物,并赐封他正七品下散官宣德郎。

尹文操跟武怀玉另一学生李义府一样年纪,个头很高,虽说自小学道法,但却有身好功夫,能够飞檐走壁轻功了得,甚至也会些炼气术,内功入门。

一把剑舞起来惊若翩鸿婉若游龙,却不是那种花架子,而是真能带出几分剑气。

武怀玉先前在龙门观传授老道的炁体源流,他领悟最快。

龙门观的一间偏殿内。

歧平定、王知远、武怀玉三人坐在殿中谈话,尹文操在旁边倒茶。

三人所谋的是如何趁眼下这势头让道家更上层楼,彻底压在佛之上。

歧平定有个谋划,想推动皇帝追尊老子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皇家追尊老子为大唐远祖,皇家可以借助道家教主老子后代身份,强调李唐得国的正统性,合法合理性。

而道家也可以借助皇家和朝廷的国家力量,来压制之前一直在他们之上的佛家。

歧平定甚至还问武怀玉,“能不能以老子乃李唐远祖为由,让王公以下各级官员都学习《老子》,甚至把《老子》列为科举明经科考试的一经?”

儒家经典,早期主要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汉武帝时乐经失传,只剩下五经,汉代设立了五经博士。

后来讲究以孝治天下的东汉朝,又把论语和孝经定为必读经书。

而到如今大唐,科举主要有六科,其中明经科主要考九经,《易》、《诗》、《书》、《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另外还有两部必读的论语和孝经,称为兼经。

这九经和两兼经里,并没有《老子》。

老子便是道德经,总共五千言,它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巨著,可朝廷明经,考的主要是儒家经典。

现在岐平定想借助如今朝廷对老子的追尊,把道德经加入到明经考试经书中,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就必读老子,哪怕是只列入兼经,这对道家来说,其影响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歧平定和王知远都是教主级人物,从他们在隋末时就开始积极下注李渊,就知道他们的目光更远。

把道教打造成本朝家教,神话老子的同时,自然也能让道家更上层楼。

“不依国主,则法无所立。”

这是两位教主的共同认识。

如今机会来临,那就得趁热打铁。

武怀玉坐在这里,既是龙门派掌门,也是楼观教主的师叔,当然他也还是朝廷宰相,皇帝的特使。

道家的诉求武怀玉很清楚,但他并不完全站在他们这边,他还有一只脚在朝廷这里,武怀玉也愿意推动皇帝下诏追尊老子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但他也对他们提出要求,希望道家也能够全面整顿清理,虽然道家跟佛家相比,什么放贷收息、兼并田地、开店建邸这些方面好的多,他们不太喜欢搞那些副业。

但多少也还是有些小问题。

借这机会,整顿整顿,通过考试,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规范道士,颁授道牒,甚至各州县等设立管理道士的衙门和官员,选一些道士协助管理。

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我最近正在计划修一本书,书名暂定《太上老君圣纪》,整理自开辟以来,关于老子灵迹变化的各种说法,以编年体例,集各种史籍、老子传记和其它神仙传记中老子神话故事编次而成。”

“文操正在帮我整理,一旦定稿,到时呈献陛下,如果通过,便要雕版印刷,刊行天下。”

“我还计划向圣人上书,请以每年二月十五老子诞辰,为圣诞节,全国休假一天。”

歧平定和王知远听闻,都顿时大喜,纷纷表示愿出一份力,而关于天下道观的整顿,他们也表示赞同,愿意全力配合。

“不知道太上老君圣纪,什么时候能完成?”

“很快!”

“如果要雕版印刷,需要多少花费,我们楼观和上清愿意全部承担。”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3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