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54章 大战场百贯千僧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54章 大战场百贯千僧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54章 大战场百贯千僧

2023-07-14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54章 大战场百贯千僧

大早上,老杨来找怀玉。

本来难得旬休之日,也不让人清静,昨晚被樊玄符拉着交公粮,早上本想补个觉。

“安德公早啊。”

“都日上三竿不早了,咦,二郎怎么眼袋乌青,倒跟你家养的那三只食铁兽有些像,昨夜又操劳公事了?”

对于这位皇帝姐夫,武怀玉倒也没客气,叫侍女端来早点。

小笼包子、芋头粉蒸排骨、烧麦、虾饺、银鱼粥。

本来吃过早餐的杨师道看到武怀玉这精致的早点,还是忍不住推辞一番后也要了一份。

小笼包小小一个,里面包的是猪肉,但却汤汁鲜嫩,包子皮也是十分松软。

“这肉馅不似羊肉?”

“猪肉。”

听到猪肉两字,杨师道愣了下,堂堂弘农杨氏子、观德郡公,啥时吃过猪肉,他印象里猪肉下贱污秽,骚臭难吃,甚至会让人跟东司茅厕联系起来。

“二郎开玩笑吧。”

“这确实是猪肉,不过放心,我自家庄子养的,干干净净,只吃糠麸、猪草还有红薯藤苗这些,没吃过其它东西,半圈半放,养的白白胖胖的,”

“吃着不像啊。”

“那是因为我家庄子上养的猪,猪崽生下来七天就阉割了,所以不仅长的快,且长大后也没那股味道。”

杨师道名门子弟,最好风雅,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吟诗做赋,宴饮朋友,尤其喜欢结交名士,家里也养了许多文人门客。

对什么仔崽七天阉割,什么母猪产后护理、什么生熟饲料、如何配种这些他自然是不可能了解,也不会去了解的。

但这小笼包确实美味。

“里面应当还加了什么好东西吧,要不然这么鲜。”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葱姜泡温水,调馅料的时候分三次打葱姜水,也可以再放一点点的胡椒粉,肉馅要汤汁多且鲜美,还有个关键就是要二肥八瘦。”

“难怪都说翼国公好美食更懂烹饪,现在是真服了。”

试过小笼包,他又夹了虾饺,这饺子皮跟樱桃毕罗一样,皮是透明的,里面包着整个大虾仁,那虾仁也是出乎意料的大,但一口下去却很鲜很甜很嫩,饺子皮则很有韧性。

连吃几个,又试了粉蒸排骨,鲜、嫩还爽滑。

就连垫在下面的芋头,也粉粉糯糯是他从没吃过的种类。

“桂州特产的芋头。”

连包着糯米的烧麦也很好吃,特别是糯米里还有味道很好的肉丁。

杨师道最后硬是吃撑了。

都差点忘记了今天他早早来拜访武怀玉的原因了。

“三阶教的事,有些麻烦了,他们不肯把田庄交出来,甚至那些依附他们的部曲等,居然也不愿意入籍编户····而且现在其它寺也开始在活动,各种传言满天飞,许多士族也多有异议。”

武怀玉面带着微笑吃完最后一个虾饺。

他说的许多士族有异议,估计也包括他自己在内了。

对三阶教的行动,后续的影响力正在持续发酵,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的就收场,无尽藏的那些轻货浮财已经收走,但田地、作坊、碾房、邸店、车店等还在清理中。

现在许多僧人不肯还俗,那些依附于寺庙的部曲、佃户,也还跟朝廷唱反调,想要继续维持以前的状态,这里面肯定有和尚在暗里煽动串连的。

“谁反对?”

“京师十大德也都联名上书给陛下,希望陛下三思。”

京师十大德,这是武德朝时设立的僧官,统领长安诸寺僧众,这十大德有个特点,基本上都是南方义学派的高僧北上,不少是隋文帝时就北上的,有些则是杨广镇守扬州期间结识,后来他称帝后邀请到长安的。

南方义学派在长安僧人,尤其是高僧中占比很大。

李渊当初任命的十大德,基本上都是来自江南的义学高僧,而且都是在大兴善寺、大总持寺、大庄严寺这三大佛寺里。

武德九年李渊准备沙汰佛道,当时诏令中就明文规定,长安仅留寺三所,诸州各留寺一所,长安留的三寺就是这三座大寺。

他们的等级最高,属于皇家功德寺,比朝廷敕建寺高一等,比皇族宗室、勋戚贵族们捐建的寺庙更高,而那些普通修建的寺庙就更别说。

十大德个个在沙门德高望重,虽说隋唐的时候,诸多教别宗派学说兴起,但这三大寺、十大德的权威绝对是不用置疑的。

当然,三大寺占地最广,僧众最多,实力也极强,包括财力。

比如大兴善寺,在朱雀大街旁直接占了整整一坊之地。

十大德都站出来,要上书皇帝劝谏,这已经发酵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杨师道从吏部尚书改为雍州别驾,继续清理三阶教那本是他的职责,但他现在跑来武怀玉,其实就是想撂挑子。

这家伙跟萧瑀一样,是崇佛的。

“走,去三大寺走走,拜访一下十大德。”

武怀玉拉着杨师道在长安转了一天。

三大寺都去拜访过,他跟十大德以及一些住持高僧们也都聊了许久,主要是听他们的诉说意见。

武怀玉并没有给什么直接答复。

次日早朝过后,武怀玉请求奏对。

怀玉跟皇帝单独谈了许久。

“你觉得该如何回应?”

“臣有个想法,隋末以来,天下乱战不休,许多战场曾经血流成河,至今仍还有许多枯骨没能收敛,臣请求在一些有名的大战场,派高僧组团前往举行盛**事,超高阵亡将士灵魂,然后在这些大战场上各修建一所寺庙,里面建塔立碑,铭记战事,纪念英烈,度僧出家,划拔一些田地供给寺庙。”

武怀玉还提出了第一批的七个大战场,建七座寺庙,每寺度二十名僧人出家,每寺给一千亩地。

这让皇帝听的很意外,之前武怀玉虽说不是跟傅奕一样的灭佛派,但也是削弱限制派,现在却要新建七座佛寺,度一百多僧人,还给他们田地? “陛下,大战场做法事、起寺庙、立佛像等一应花费,都在朝廷此前代管无尽藏里出,我们把那笔钱分成三笔专款,其中第一笔本就是维修天下的寺庙的。”

反正不用花朝廷一文钱,拿之前没收来的钱来做这个事,也正好缓解下如今沙门这来势汹汹的反扑。

一进一退,做事不能一味猛冲猛打,得有韧性。

通过这件事,也能证明朝廷不是抢了沙门的钱财,而是真的代管,且会用到说好的地方,到时这笔钱也要让十大德、诸寺住持这些有监管之责的和尚们监督。

同时,也是以此让沙门知道,朝廷不是要灭佛,只对事不对人,对释教沙门依然是尊重的,国家还特意拔款请和尚们主持这么重要的法事,甚至圣旨敕建七所新的寺庙,这表明朝廷对释教的继续尊崇。

“仅此而已吗?”

皇帝问。

盖子已经被捅开,皇帝已经看到了下面严重的问题,他很迫切的希望能解决这颗毒瘤。

“陛下,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答,我们慢慢来。先把这事办了,办的隆重热闹一些,等过了这股风头,臣建议到时朝廷取消十大德的僧官之职,理由嘛就是现在这十大德,都年纪太大了,许多都是七十多八十多,甚至有九十多岁的,

我们恢复鸿胪寺的崇玄署,由朝廷任命的官员,来管理佛道寺观,其职责范围包括寺额、僧籍的管理、僧官的选任、僧尼的制度、僧尼在寺院外的活动等。

另外僧籍管理和僧官选任,也要接受吏部的监察,度僧要受御史监察,僧务要由光禄寺下祠部监管。

取消十大德后,在诸州县设立新的僧官,如各州设僧纲、各县设僧正,而京师则设都纲,另于长安万年两县,分设左右修功德使的俗官,负责修建寺塔、佛像铸造、经典翻译、法会举办等。

其下设左右僧录,由高僧出任,协助功德使执掌僧务。

各寺要统一设住持,由各地举荐,朝廷考核任命,各寺住持以下,应当还有东西执事僧,也应当由寺中推举,然后朝廷考核任命。”

这一套是他昨天在三大寺转过一圈回来后写的。

其目的很简单,打破现在教团自治的局面,要朝廷真正掌控起来,朝廷要加强管理,甚至僧官上面也要更加重视,不能放任自由。

十大德已经证明没啥用处,所以要借他们年老,干脆废除他们管理的职责,以后寺院也得分等级,皇家、朝廷敕建、京寺、州寺等,分成数等,不同等级,严格限定僧尼定额,限定他们的拥田额等。

不仅如此,还得利好用考核这利器,不管你什么宗什么派,你总得要熟悉了解掌握,你要是连经籍都不通,那你还出什么家,强制还俗。

如果考试不合格,但也不是完全不通的那种,想要继续出家,那就得买僧牒,花钱买。

只要寺院还有僧额空缺,就可以买。

如长安三大寺,一张度牒就收个一百贯吧。

这次三阶教两千多僧尼考试,只有二百来个通过,两千多通不过,要是他们不想还俗,那其中考试成绩还勉强的,可以有资格买度牒,同样一百贯一张,交钱就行。

当然,对经籍一点不通的那种,有钱也没资格买。

以后所有僧人,都必须得有度牒才是合法出家,而且要剃度僧人出家,还得经过朝廷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既得是本身自愿,还得年纪相符,再则还要寺里有僧额,同时还得花钱买度牒。

度牒一人一张,不能传袭,人死牒废。

“一张僧牒一百贯钱?”李世民觉得这好像在抢钱,强盗绑票都不敢要这么多,这可是十万钱啊,

“陛下,既然是出家,那总得有诚心,总不能随随便便就出家吧,北齐僧尼三百万众,可这里面虔诚清徒又有多少?宁缺勿滥,必须得设立门槛。”

皇帝对武怀玉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挺佩服的,但也明白这僧牒百贯一张,好像是个不错的限佛的办法,朝廷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度三千僧,岂不就是三十万贯钱,那快相当于一年的户税小税了。

“朕觉得如现在三阶教的化度寺等,那些虽通过经籍考试的僧人,可以继续出家为僧,但也应当颁给正式的僧牒。”

武怀玉秒懂,意思是他们也得掏这笔钱。

两百人,那也是两万贯钱。

当然,三阶教的钱财已经被朝廷‘监督保管’,但这笔度牒费用,可以提取支付嘛。

虽然钱是从左手倒右手,但倒出来的这两万贯,可就名正言顺的是朝廷财政收入,和尚们连名义上的监督权都没了。

“你计划在大战场修建七座寺庙,朕觉得挺好,不过每寺才二十僧,有些少了,每寺五十僧吧,仍按每人二十亩口分田授给,一寺划分一千亩地。”

皇帝捋着胡须道。

七座新僧,三百五十名僧额,很明显皇帝这是要预售三百五十张僧牒,又是三万五千贯钱,这甚至都不用从左手倒右手,而是直接对外销售了。

皇帝非常有悟性。

“臣安排时间,召集京中高僧和各住持等开会商议一下,”

“好,都交给你了,”

为了表示皇帝对沙门的尊崇,皇帝让武怀玉去少府监订制一批紫衣袈裟、禅杖等,到时赏赐给那些有名的高僧。

各大寺的住持们,到时也要授印赐杖。

皇帝都没想到,武怀玉赚钱的点子这么多,这僧牒百贯一张,那真比绑架要赎金还赚啊。

到时掏不出钱买僧牒,你就不是合法的僧人,是非法出家,得强制还俗。你要有钱买牒,朝廷也乐意你出家,一人百贯啊,一个百姓二十一岁成丁,到六十岁年老,四十年时间,每年为朝廷纳租两石、绢两丈、绵三两,加二十天的免费劳役,四十年累积起来,都远没百贯。

一张僧牒,就相当于一次提前征收了几十年的租赋,多划算啊。

李世民不介意佛道传播,但前提是不能威胁到皇权和国家就行。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