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32章 光禄大夫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32章 光禄大夫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32章 光禄大夫

2023-07-03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32章 光禄大夫 东宫。

崇贤殿。

武怀玉今天给太子上一堂实验课,胆水浸铁成铜。

太子承乾很好奇又有点拘束的坐在那,因为他爹今天也坐旁边,一起参加这堂实验课的还有太子的那些兼职老师们。

太子少保裴矩、礼部尚书唐俭、民部尚书戴胄,这是民部三任升官。

还有诸位宰相。

一堂太子的课,能引这么多大佬参加,还都很认真的在听。

只见武怀玉取出几样东西摆在桌上。

“这瓶水是胆矾,也称石胆,取自韶州岑水的天然胆泉水, 把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漕中,浸渍数日,上生赤煤,取括赤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可得铜一斤。”

“此法名为湿法冶金,又叫水法炼铜。”

怀玉把薄铁片放进倒满胆泉水的漕中。

君臣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有些不可思议。

为了能够眼见为实,武怀玉还取来已经浸渍数天的铁片,上面已经有很多置换出的铜,把这些刮下来,再入小炉子炼,当着大家面,演示了如何变成铜。

李世民问承乾,“太子,二斤四两铁水炼得铜一斤,你觉得划算否?”

铜差不多也算是天然的货币。

开元通宝一贯六斤四两,铜铅锡合金铸造,铜含量达成,一斤开元通宝折钱一百六十文,其中铜料直一百二十六文。

这就是铜钱本身铜料的价格,做为通宝钱,每斤钱则是一百六十文。因为隋末唐初的战乱,铜矿开采量减少,市场上铜料不足,铜材料上涨。

本来市场上铜料价格要是达到每斤一百二十文,那铸币基本上就是亏钱,也会导致会有许多人铤走而险的销钱铸器,或改铸私钱。

承乾面对父亲的提问,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这涉及到物价问题。

不知铜铁的价格,就不知道这个两斤四两铁炼铜一斤是否划算。

“儿臣不知道现在铜铁料的价格,但儿臣估计铜比铁不止贵两倍多,所以肯定是划算的。”

对这个回答李世民不太满意,“你读圣贤书之余,也当多了解一些民生经济,”

怀玉笑着出来回答。

“汉代之时,肉一斤四钱,盐一斤亦四钱,铁器一斤不过十钱,铜一斤则六十钱,黄金一斤万钱。

到如今,黄金一斤可八千钱。

而铁一斤十二三钱,铜一斤则是一百二三十钱,铜铁料是十倍差价。”

“隋大业年间朝廷曾强行规定铜八十钱一斤,可实际铜价过百,导致大量铜矿停废。”

市场上现在铜料紧缺,这个铜料价格让朝廷铸币无利可得,甚至经常得亏本。

可现在武怀玉的水法炼铜,用天然胆泉,点铁成铜,两斤四两铁就能换一斤铜,这就很夸张了。

两斤四两就是三十六两,而一斤十六两,二点二五倍。

两倍半都不到。

而铜铁料相差十倍价,这意味着这里面起码还有四倍的利润空间,就算再去除一些水法炼铜的人工、运输等成本,水炼法得到的铜,其成本依然比市面上的铜要低的多。

这意味着朝廷有了更多铸币的铜料,也意味着铸币能赚钱,还能赚不少。

本来铜料一斤就得一百二三十文,而铸出来的铜钱,每斤也才值一百六十钱,还有铜铅锡以及人工、运输等成本,越铸越亏,不铸又不行。

现在一斤钱的铜料成本可能也就三十来文,加上铅锡、工人、运输的成本后,仍然有很大利润。

魏征对这种炼金术表示怀疑,他以前也做过道士,但没研究过炼丹这些。可总觉得铁怎么能变成铜?

有这本事,你直接把石头变成黄金不好? “胆水,也叫硫酸铜,他里面含有铜离子,胆水与铁会发生反应,水中的铜离子被铁置换而成为单质铜沉积下来。

此法优点是用工少,成本低,但必须依靠天然的丰富胆泉水,而且还得依靠春夏雨季胆水充沛时生产,受季节、气候影响很大,一旦春夏雨水少,涌出的天然胆水也会减少,就无法大量生产胆铜。”

听不懂,完全听不懂。

但就是这么神秘而高大上。

武怀玉又拿出了一些古籍记录的证明,有葛洪的抱扑子还有陶弘景的,甚至有汉书里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记录。

这些都能证明这不是什么骗术,但都没具体操作之法。

武怀玉说的明白,但他们还是听不懂。

可武怀玉毕竟是隐仙弟子,之前也献祥瑞种子,有过种种很厉害的表现,大家倒没把他当成什么江湖骗子,可事情确实有点太惊人。

武怀玉之前说把银铸成银币,中间能有百之五的利润。

可现在要是按此法炼铜铸钱,那利润可就极高。

两斤四两铁换一斤铜,谁都愿意换啊。

王珪还是带着点疑惑,“胆水以铁炼出的铜,是真铜吗?”

“并没区别。”

“确定?”

“如假包换。”

李世民很激动,但王珪马上泼他冷水。

“陛下,此法虽好,但需大量铁,可铁也是重要的物资,从打造兵器铠甲,到生产农具,都需要铁,现在朝廷铁冶较少,铁料供应不及,哪还有更多的铁料来炼铜呢? 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太子承乾道,“陛下,这铜铁本来十比一的价,可现在两斤四两铁就能炼一斤铜,很划算啊,”

连承乾都懂的道理,李世民哪有不懂的。

他现在缺钱,非常缺钱,

朝廷既缺铁也缺铜,当然相比起来,朝廷更缺铜。

铜铁虽然都是重要的战略和民生物资,但铜还能铸钱,还是货币。

“陛下,铜铁开采量不足,那朝廷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放开采矿,继续允许民间私人开采和自由买卖,朝廷需要做的只是加强监管。

市场铜铁紧缺,那就会刺激诱导更多开采,有利可图嘛,朝廷甚至可以适当的扶持,”

对于矿课,一如继往的是征收一笔实物矿课,剩下的许他们自由市场出售,朝廷需要,可以入市购买,不能一味的限制甚至抽剥,那只会使民间开采冶炼积极性下降。

只要让大家采,大家有利可图,自然积极性高,开采的多了,供应量上来,价格也就下去了。

朝廷不需要去争夺那开采之利,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甚至技术上的优势,从事下游的产业开发,比如说冶炼加工、铸造器具这些方面。

甚至再比如把采来的铁,拉去炼铜、铸钱,各赚各的,大家一起赚,才能繁荣。

朝廷一旦对矿冶进行干涉限制,必然就会导致大量矿山的停废,到时上游都断流了,下游还怎么发展?

虽说朝廷一直有不少声音,认为要限制采矿,尤其是限制民间私人开采,认为会有许多问题,要以农为本,不能让矿山占用太多人力,荒废农业,又或者大量矿工聚集山里,有种种隐患等。

这其实就是懒政行为。

每人给块地,都在家种地,他们觉得就天下太平了。

现在确实人口少,采矿要占用很多人力,想办法解决啊,再者说,现在田地被贵族豪强占据大多数,还是有许多百姓缺田少地,只能给地主们打工的,若有矿采,也能多个活路多份收入。

朝廷要做的不是一刀切的禁止,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这采矿,得办执照,拿经营许可证,比如用工,得按朝廷律法管理,

要的是管理而不是禁止。

“韶州刺史武怀义上奏朝廷,要把秦军入岭南开的大瘐岭山道重新修通,请求朝廷准许,并拔一笔钱,”

李世民捋着精致的胡须,“这是个好提议,当准。”

武怀义说要修路,然后武怀玉又说韶州发现丰富的天然胆泉,他又有胆泉炼铜秘法,接着又报说韶州、虔州发现许多金银铜铁矿,这些事情也太凑巧了。

李世民当然不信世上有这么多恰巧的事。

他一眼能看明白这事背后的逻辑,关键还是武怀义去当了刺史,武怀玉要给他兄长出政绩。

所以现在韶州那边发现许多矿产,甚至还有胆泉。

李世民相信胆泉肯定不止韶州有,其它地方肯定也有。

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结果,是开通大瘐岭梅岭道,确实能有许多好处,尤其是胆铜法能带动韶州的采矿,和当地的发展,更能为朝廷增收、铸币。

有那么多好处,其它的就不重要了。

“承乾,朕给你布置个功课。”

“你好好跟翼国公请教学习,把水炼铜法每个步骤都认真做一遍,朕希望你有耐心,能够把这水炼法自己完成。”

李世民对武怀玉献此秘法很高兴。

如此秘术,简直堪称点金术,居然直接献给朝廷,这是何等大公无私。

“赐翼国公武怀玉实食封加一百,通前共七百户真封,晋阶从二品光禄大夫,赐绢千匹。”

武怀玉没推辞,上前谢恩,他都把如此秘术进献了,就不必矫情推辞了。

反正一百户真封,其实也就是比较好听,按三丁一户,每户的租调两分归封家,一分归国家,一丁一年的租不过两石,调不过绢二丈、绵三两,实际百户真封一年到手的就是四百石粮,四百丈绢和六百两绵而已。

也就是一个庄子的产出罢了,还得自己派征封使到地方上跟地方官吏一同向封户征收。

当然,这代表的是至高的荣誉。

武怀玉在实封功臣榜上,又上升了一位。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2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