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22章 黄金册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22章 黄金册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22章黄金册

赵仁本早上走进御史台衙门,推开自己的公房。

治书侍御史武怀玉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负责整理封存公廨钱账本,清理公廨本钱。

这个事情虽然消息一出,御史台一片怨声,可也还是得进行。

刚坐下,结果看到桌上居然有个折页。

他随手拿起来一翻,结果里面金光灿烂的,居然是金页,察看了下,上面还有西市安家金店安九的标记,上面写着十分金。

这本普通册页外封下,是足十两黄金的金叶子。

这可是价值八万钱,现在的粮价,能换二百多石大米。

突然出现的这金叶子,让赵仁本明白,这是有人行贿了,再翻看,折册里还夹了一张纸条,“奉上黄金十两,请求不要追查。”

有点没头没脑。

十两黄金对一个七品官来说很诱人,一年禄米不过八十石,月俸才两千一百钱,算起来,十两黄金能抵一个七品殿中侍御史三年的俸禄。

不过赵仁本不是没见过钱的人,特别是他出身天水赵氏,他爹曾任怀州司户,官职不高,但从他祖父开始往上几代,都起码是刺史、太守,且有县公爵位。

家里那也是一方士族名门。

当初他欣赏马周才华,让马周去长安求官,都是给了一大笔盘缠。

他直接去见了武怀玉,并把这钱和纸条上交。

“我估计可能是跟公廨钱有关,估计账目里面有些问题。”赵仁本直言。

“我估计也是,直接奉上八万钱,看来这问题不小,你一定要仔细查账,金叶子我给你登记,先放这里,等查清楚了再说。”武怀玉交待。

这简直是不打自招,刚要查账,就有人行贿。

一个捉钱令史正常才捉五万钱,这一下送礼八万,说明绝对是八万的十倍百倍的事情。

既然自己先暴露,那更要一查到底。

交待一番,武怀玉跟萧瑀、高季辅继续商议御史台的整顿去了。

“前朝时,御史台之外,又设司隶、谒者两台进行协作配合,御史台负责对京中百官进行监察,司隶台负责对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以及各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进行纠察,谒者台则依奉诏出使郡县,持节进行按察。”

“我朝不设司隶、谒者两台,相关职事皆由御史台担任,御史少,职责重。陛下继位之后,更重御史台,御史大夫加衔拜相,前后三人。”

御史大夫萧瑀,平时更多是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办公,御史台这边来的少,而之前人事调动频繁,仅怀玉这一个治书侍御史副长官,可他也很少来,这不免让御史台有点乱。

如今出了陈师合这事,皇帝要求整顿。

武怀玉没在会上跟他们说有人行贿的事,那个还不急。

“萧相,我觉得如今御史台还是有些职责不够清晰,”他拿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大唐的御史台是从隋朝的三台合并而来,那倒不如据此分权分工。

他提出御史台分三院。

“台院、殿院、察院。”

高季辅刚由中书舍人转治书侍御史,品级倒是一样,甚至论职权中书舍人也是十分重要,号称储相,但御史大夫是宰相,另一名治书侍御史是兼职,那他实际主持御史台事务的话,还是可以看做是重用,

这位治书侍御史三十多岁,正当年富力壮,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特别是他是前宰相高士廉的族弟,不过不是同支,也算是皇后远房舅舅。

“具体一些呢?”他问。

“台院的侍御史掌纠察中央百官、推鞫狱讼,殿院的殿中侍御史则主管殿廷供奉之仪式,负责京畿地区官员的监察,并随皇帝巡幸各地。而察院主负责地方巡察,在京时监察六部官员。

三院职责份内之事,可以不经请示长官御史大夫和副长官治书侍御史,直接弹劾不法官员。”

高冯高季辅觉得武怀玉这提议,御史还是那些御史,主要职责也没变,但分工更加明确,各管一块,不在职责内的不管。

“我建议察院的监察御史增加数量,如今陛下划分天下十道,则每道应设两名监察御史,一人在京,则一人出巡,每一到两年一轮换,加强地方巡按监察。”

“我还建议御史台应当重置东西二狱,以自系劾,使御史台兼有鞫案禁系之权,使监察权与司法权相结合。”

萧瑀出声,“前朝时御史台就有台狱,我朝武德时曾设立后又罢,如今我御史台也是三法司之一,翼国公提的重设台狱倒也有必要。”

三院,各以资历最老一名御史负责本院事务。

御史台有很重要的司法权,审理案情重大或牵涉到五品以上官员案件时,多由三司会审,即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负责,称三司推事,御史大夫、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共同审理。

另外还有规格稍低的三司理事,侍御史、刑部郎中、大理司直、给事中、中书舍人朝堂受表。

更低的还有三司评事,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大理寺评事前往审讯。

高冯也提出建议,台院把京城百司和诸州的审问工作分成东西两部份,各以侍御史一人负责,分称为东推、西推,此外,以侍御史一人为同知东推,一人为同知西推,共同审问。

东西推审问的犯人,则分系东西台狱之中。

殿院的六名殿中侍御史,分工则一人监太仓出纳。一个监左藏出纳,二人为廊下食使,二人分知右右巡。

察院则主要是分巡地方州县,在京时则监察六部。

总的来说,台院以后主要负责司法审问这块,殿院主要还是负责殿堂供奉之仪式,百官礼仪,维护皇家威仪,察院主巡按地方和监察六部。

三院各以一位资历老的御史主持院中事务,这样也能加强对御史和下属吏员的管理。

商议了半天,最后写了一篇御史台的整改奏折给皇帝,希望增加十名监察御史,甚至殿中侍御史也能增加两三名。

中午在御史台食堂吃了顿工作餐,便又去民部加班。

赵仁本被暂时授予主持殿院事务,并全权负责公廨钱账清理一事,所有的在编、临时的捉钱令史七十多人全都被召来,开了个会,说明情况,让他们把手里的账上交,并把钱上交。

赵仁本也带书吏开始全面清查这些年御史台公廨钱的账本,必须得核对的上,然后钱账两清后封存。

账本很多。

一查就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就算御史台放出去的公廨钱,居然也有坏账。

赵仁本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毕竟御史台的公廨钱收益不错,甚至搭车私本放贷的钱也多,都没听说问题,可现在账上居然有许多坏账。

很明显有猫腻。

第二天一早,赵仁本在办公桌上,又发现了折册,这次已经变成了两本。

仍然有张纸条,“奉上钱十六万,请不要再查下去了。”

他直接拿着去找了武怀玉。

“二十两黄金?”

“看来这公廨钱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还严重啊,要不要我从民部或雍州抽调些书吏过来协查?”

赵仁本道,“请翼国公放心,我一定会彻底清查,”

“我自然是信任你的,可现在这事只怕牵涉的人很多,御史台自查,一起查账的那些书吏未必个个可靠。”

“那请翼国公从民部度支司借调一批经验丰富的吏员来查账。”

度支司主管财政,查账的水平那自然是很高的,且他衙借调来,跟本衙没多少利益关联,肯定也更有效率。

怀玉指着桌上那一两本折册,“你说再查下去,明天会不会再增加?”

“应当不会了吧,这都二十两黄金了,”

公廨本钱账面上是三百八十万钱,也不过折四百七十五两黄金而已。

“我觉得你明天还会收到黄金的。”怀玉笑道。

“这次不仅仅要查公廨钱,公廨田也得彻底清查一遍,甚至御史台的公厨也得查查,一次查清楚了,以后大家也都清白。若是有贪赃枉法,那就一次揪出来。”

武怀玉午后面圣的时候,直接把这事情禀明天子。

李世民也很惊讶,“头天送十两,次日送二十两,都是黄金?就为了不查公廨钱?”

公廨钱才多少,送这么多。

“看来公廨钱确实问题严重,朕同意你从民部度支司抽调人手去御史台查账,查,彻底的清查,御史台可是朝廷监察机关,要是自己窝里先乱了,那还如何监察别人?”

皇帝很生气。

灯下黑啊。

原本还觉得官吏们很辛苦,总喊公廨钱不够,没想到他们不仅搭便车私本充公本用朝廷之名赚钱,甚至还有蛀虫敢公然贪污公廨钱,用上了假账坏账等。

“朝廷诸司,确实不应当让他们都去放贷经营赚钱,你说的对,朝廷财政不足,就算要谋利,也还是应当弄个专门的衙门,专人负责,而不是每个衙门自己弄自己的,”

“陛下,贪赃枉法这种事,是难以杜绝的,就算建立各道支度司,到时也肯定还会有贪婪之辈,只能加强监督,建立一个更有效的监管系统,不能给他们机会,而不是指望个个忠心清廉。”

李世民点头,“你从民部调度支司的人去查账,朕再让刑宪司也派人暗里调查下御史台那些捉钱令史,查一查他们的底细。”

皇帝杀心已起。

御史台有九个正式捉钱令史,却还有六十六个编外的捉钱令史,账面公廨本钱三百八十万,据说私钱倍之。

不知道有多少蛀虫。

如今朝廷财政缺钱,彻底深查,到时把那些蛀虫全都抄没。

让他们贪,让他们全吐出来,甚至连他们家都抄了。

武怀玉也看出了皇帝心思,这是要黑吃黑?

还是说猪养肥了,然后杀猪?

到时还能借这些贪污捉钱令史的人头,威慑下贪官污吏,甚至是把之前公廨钱放贷引起的矛盾、怨气,全转到他们头上,然后皇帝和朝廷还能落个圣明、公正的好名声?

挺可怕的,果然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啊。

养了十年的猪,已经很肥了,确实可以杀了。

先从御史台杀起。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3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