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10章 战天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10章 战天子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10章战天子

“二郎怎么神色不好,是哪不舒服吗?”

晚餐的时候,还是细心的润娘发现武怀玉脸色不太好看,也没有往日跟妻妾儿女们的欢声笑语。

“没有,挺好的。”

樊玄符这时也发现丈夫的不对劲,“阿郎今日入宫面圣,难道被陛下责罚了?”

“没。”

“就是在想着一件没处理好的公务,一时分神而已。”怀玉笑笑。

饭后,武怀玉出门,去了同坊内的齐国公府。

秦琼明显也已经得知了卢祖尚被杀的事情。

爷俩坐在书房,各自捧着茶杯无言。

今天这事,对怀玉冲击挺大的。

真正见识到了皇权时代,帝王的威严,真是天子一怒,一言决生死。堂堂郡公、刺史,还是范阳卢氏子,妻兄还是检校中枢的皇帝心腹重臣,族姐夫又是当朝宰相,结果依然被皇帝直接砍了。

都不经三司会审。

也没交大理寺复核,完全不用经过任何的司法程序,直接就推出殿外砍了,真的是一点挽回余地都没有。

现在想想,尉迟老黑除夕夜宴那真是在作死边缘跳了次舞。

“现在长安应当已经皆知了吧?”

“肯定的。”

秦琼抿了口茶,“估计此刻很多人在写奏章,”

肯定是规谏皇帝甚至批评皇帝的奏章。

“也许关东五姓关中六姓都在瑟瑟发抖呢,”怀玉轻笑一声。

李世民今天此举,可谓是开了先河,很震惊。

而且他杀的不仅是个刺史,最重要的他杀的是范阳卢氏。上次谶语案,牵涉那么多人,京兆韦杜关东崔郑,但最后皇帝也只是杀了柴纶和杜敬爱,还不是明杀,是让他们自尽,也没挑明,留了脸面,郑善果郑元璹等也都只是夺爵,贬下州刺史而已。

这次算是捅了马蜂窝。

夺爵贬降这些都还是能接受的,可直接不经审理就推出宫门砍了脑袋,这不跟杨广一样?

五姓七家的脸面呢?

“这事说来都是卢祖尚自己找死,皇帝给过他好几次机会了,恰又偏偏除夕那晚尉迟恭又闹的那么严重,这两事凑一起,天子一怒,卢祖尚尸首分离也怪不得别人。”武怀玉叹道。

秦琼精神不太好,“洛州都督屈突通,七十多岁了,身体很不好,这次来京朝集,突然病重,估计也是不能再返回洛阳,我想去洛阳接替他。”

“义父现在可是宰相,又是兵部尚书,兼总监东宫兵马,你这拜相才多久啊,怎么就有退意?”

秦琼确实有退意,他这宰相在政事堂,其实也一直很少开口,兵部的事务,他也有些不耐烦那些文书工作,更多是交给两兵部侍郎。

“兵部尚书是文职,还是应当文臣来当,我冲锋陷阵那是毫不畏惧,但让我整天跟那些文书打交道,那真是让人头痛,而且政事堂上相公们议事,争争吵吵的也让人不耐烦,我还是不适合在中枢。”

秦琼当宰相,倒不是他有多了得,而是皇帝的需要。

皇帝有意的打压武德旧臣,而出于文武平衡的需要,他要安排潜邸心腹大将入政事堂,这也是对所有武将们的一个奖赏,出将入相,武将功高,将来上限很高,可以进政事堂拜相。

随着天下一统,偃武修文本是大势所趋,但这种变化,确实也会让武将们不太满意,所以政事堂诸相里,给武将留位置也是必须的。

李世民手底下能够直接拜相的大将,其实人选不多,本来尉迟恭宫变时立下大功,但这家伙烂泥扶不上台,侯君集资历太低。

一直为李世民经营洛阳的屈突通资历倒可以,但年纪太大,七十多岁了。

而李绩李靖、柴绍李孝恭这些能打又有资历的,都非李世民心腹,长孙顺德刘弘基那更是太上皇的嫡系。

最后让秦琼做兵部尚书拜相,也就成了不多的选择之一,他拜相,也能让天子嫡系和其它派系的都能接受。

要是换诸如尉迟恭或侯君集,又或周绍范等上,有几个能服?

皇帝是很赏识信任周绍范的,可就是资历威望不足,所以也只能是殿中监、检校中枢事务,还需要积累资历,侯君集更只能做右卫大将军,兵部尚书都还没资格。

可秦琼却总想着退。

“义父向来忠心谨慎,不比丘行则、尉迟恭、卢祖尚这些嚣张跋扈之人,陛下也是一向赏识义父的,义父并不需要有多少担忧。”

“我知陛下对我的赏识,可我的能力确实不足以担任宰相,在这个位置上,不合适。而且我身体还是有些不太好,回朝任事后,早起上朝,忙碌公务,甚至是各种应酬,让我现在身体又差了许多。”秦琼退意很浓。

“义父,你知道陛下拜你为相,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你现在拜相不久,就要请辞,这会让陛下很为难的。”

秦琼愣住,他倒没想到这方面。

“二郎啊,实不相瞒,我如今在中枢,已经引起不少人的不满,弹章不断,弹劾我不称职,我也是不想最后弄的太难看。”

“其实只要义父在中枢,能够坚决拥护陛下主张,维持陛下权威,那就做的足够好了。”

那不成了点头宰相?

秦琼看着这年轻的义子,他虽年轻,可有些方面却比自己觉悟高的多,他不由的再想起自己的儿子,要是还在,也这般高大英武了。

“义父就安心在中枢为相吧,过两年条件成熟,义父挂帅统兵扫灭突厥,到时功成身退也不迟啊。”

······

次日早朝。

宫门待漏房里,一早气氛就很凝重。

魏征也顾不得鼻子还没好,特意结束休假来上朝,在待漏房里就跟其它宰相们在说皇帝杀卢祖尚大错特错,引经据典的。

王珪也赞同他。

房玄龄跟周绍范表情木然,一直沉默着,这两人都是卢祖尚亲戚,左仆射房玄龄妻子是卢祖尚同族堂姐,而周绍范的亲妹妹嫁给了卢祖尚。

一个卢祖尚的堂姐夫,一个卢祖尚的大舅哥。

卢祖尚就这么被斩了,他们也是震惊万分啊。

这事往轻说,自家亲戚被杀了,往重点说,皇帝这是完全不给他们面子,是不是皇帝对他们也有意见了?

武怀玉进来,他们都围了过来。

“翼国公,听说昨日你就在殿上,请问到底发生何事,为何陛下就这么把卢祖尚斩了?”魏征直接大声询问,甚至有几分质问之意,明显是在指责他当时没尽到一个合格大臣的本份,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里面搞事。

毕竟大家知道武怀玉以前统领六扇门的,这件事情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隐情?

御史大夫萧瑀也是围过来,“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处置如此草率?”

武怀玉当然也知道这事李世民办的有瑕疵,不是说卢祖尚不该杀,而是就算要定罪,也该按程序来,甚至卢祖尚毕竟也于大唐有功,又是高级官员,哪怕按八议,他也罪不至死。

可李世民又不是圣人。

他也不过在位才一年多而已,三十岁的天子表现的已经足够优秀了,偶尔任性或是失误一下,也很正宗。

“这件事呢,都是卢祖尚咎于自取。”武怀玉很不客气的道,他倒也没隐瞒,简单的把事实叙述了一遍。

大家听后,都不由的沉默。

卢祖尚这确实是过份了,你先领旨奉命同意去交州,事后又称病推辞,皇帝派了武怀玉上门给你诊治确认没病,你还是要说有病,甚至等皇帝亲自召见,你都就是抗旨。

甚至还说什么岭南瘴气厉害,得喝酒,他不能喝酒,所以去了回不来,这算什么破理由,人家丘和、高士廉、周绍范早年不都去交趾呆过?

谁在那天天喝酒才保住命的?

武怀玉都跟他解释了,没那回事,你又不是去闯丛林,你呆在交州城里,哪来那么危险。

可他就不听啊,甚至最后被推出殿问斩,都没跟皇帝低一下头,哪怕他那时低头认错,估计皇帝也还是会留他一命。ωωw.

非觉得自己没人敢杀,不是自寻死路。

连周绍范都无话可说。

宫门开,入宫上朝。

朝会一开始,魏征果然出班请奏。

这事虽是卢祖尚找死,但皇帝也不能就这样杀人。

不过魏征很聪明,没直接指责皇帝不是,而是跟皇帝讲起了故事。

“陛下,北齐时,文宣帝高洋命青州长史魏恺去光州赴任,魏恺拒不领旨,文宣帝于是责备了他一番,但是,魏恺说,我从梁朝出使归来,有功无过,陛下反而让我去光州这样的小州为官,我自然不愿意去赴任。

听到他这话后,文宣帝也就不再责怪魏恺,还同意不让他去光州赴任。

卢祖尚虽之前领了去交州做都督的旨意,可事后畏惧交趾遥远偏僻艰苦,反悔不想去,这虽不对,但也只是小错,而非杀头大罪。

而陛下只因他拒绝去交州做都督,就直接将其推出殿斩首,还下旨剥夺他所有官爵,除籍为庶民,甚至夺去他妻儿的恩荫,这是不对的。”

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皇帝被宰相魏征如此说,李世民并没有动怒。

或许昨天事后他也后悔了。

又或许皇帝已经听到风声,知道这事引发许多人不满,尤其是关东士族,所以今天皇帝没有硬刚。

他站了起来。

以柔化刚。

以退为进。

“魏相的话很有道理,卢祖尚虽没信守诺言,且再三抗旨,但朕因此就杀了他,确实太过于粗暴了,如此说来,在这点上朕还不如北齐文宣帝高洋。”

“中书令温彦博拟旨,恢复卢祖尚生前官爵,追赠他为幽州都督、光国公,令其嫡长子仍袭弋阳郡公爵,封卢祖尚遗孀光国夫人诰命。”

皇帝还下旨从内帑出钱为卢祖尚安葬,其它儿子入馆读书。

皇帝认了错,也恢复其官荫,这个事就算这样过去了。

当然最亏的肯定是卢祖尚,人死不能复生啊。

“陛下,臣要弹劾武怀玉,身为朝廷大臣,还兼任御史台治书侍御史,可昨日他在殿中,却没尽到大臣之职责,任由这件错误的事情发生,应当治其渎职之罪。”

站出来弹劾武怀玉的是黄门侍郎韦挺,也是韦贵妃姐妹的族叔,这家伙当年是建成心腹,但他跟杜淹也是好友,甚至有传闻,其实当年杜淹在洛阳王世充败亡差点被杀后,跑去第二次做了隐士。

当然还是假隐,他在山上还主动跟韦挺联系,想要进入建成东宫,房玄龄知道这事后,顾不得杜如晦跟杜淹的恩仇,请求李世民把杜淹赶紧先拉到秦王府来,那家伙太擅长阴谋诡计了,若是去了东宫,那秦王府麻烦了。

后来杜淹到了秦王府,但是据说暗里一直跟韦挺联络,通过韦挺脚踏两只船。

韦家当时也是脚踩两只船,韦挺在建成东宫为心腹,而韦家却又把长房的韦珪韦尼子这两寡妇女送进秦王府给李世民做妾,建成世民兄弟将来不管谁得天下,韦家总不失富贵。

如今韦挺官当的也不错,新晋黄门侍郎不说,他女儿还被李世民选给第五子燕王李祐为妃。

说来都是皇帝亲家,怀玉甚至还有一子跟韦贵妃女订婚了呢,跟他韦挺也是亲戚,可这家伙依然向怀玉发炮。

看来韦氏,人家跟崔卢郑王等门阀世族关系更好。

皇帝瞧了眼韦挺。

然后回到御座坐下。

“昨日殿中,翼国公忠言进谏劝朕不杀,让交付有司,可惜朕气头上,没有听进去,现在悔不听翼国公之忠言。”

“翼国公忠言进谏,赐银瓶一对,绢百匹,貂裘两件。”

韦挺站在殿中,有点发愣。

他弹劾武怀玉失职,可皇帝却说武怀玉忠直敢谏,还直接给赏赐。

“韦侍郎,还不回班,下次再弹劾,先弄清楚点,你又不是御史,怎么也要捕风捉影,风闻便奏事?”

韦挺悻悻退下。

“陛下,臣中书舍人马周请奏。”

“准奏。”

马周出来倒不是要帮小舅子武怀玉怼韦挺的,他只是认为这次卢祖尚的事件,朝廷应当吸取教训。

“人死不能复生,追悔无益,臣请求如果判处死刑,即使当时下令处决,也应当要三次覆奏,即三次奏请皇帝同意才能处决,且三次覆奏最好是行刑前二日、一日各一次覆奏,行刑当日第三次覆奏。”

魏征也站出来支持,认为严刑治国不仁,应当宽仁治国,施行仁政。

“臣支持马中书舍人的这个建议,国家刑法,应当宽平、简约、慎刑慎杀,废除一些残酷的肉刑,礼本刑辅,明刑助礼,礼法合一,依礼制法。”

李世民今天态度格外的好。

也大声的道,“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

从今往后,凡死罪,当由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尚书平议之。”

“且死刑判决后,处决前,也要再三次覆奏方得执行。”

“三品以上犯公罪流、私罪徒,皆不追身。”

本来不少官员今天准备舌战天子,结果谁知皇帝是这么一副态度,倒是让他们没话可说了。

甚至许多打好了腹稿,准备今天要好好弹劾武怀玉,可谁知武怀玉居然还被赏赐了。

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