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07章 半个圣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07章 半个圣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07章半个圣人

关陇将门出身,数任刺史都督,身为金紫三品大臣,李大亮却过的很清贫,比先前魏征过的还穷。

李大亮的俸禄不算低,毕竟还有职田、永业田等收入,更别说他也是屡受赏赐。

一开始武怀玉还以为李大亮有啥不良嗜爱挥金如土呢。

可秦琼跟他一番话,他不由的对李大亮肃然起敬,李大亮名门子弟出身,从小就有才气,大业时,年轻的李大亮就被韩国公庞玉所赏识,特任命他为兵曹参军。

可惜后来庞玉率军攻打李密,被打的落花流水,李大亮也被李密部将张弼所俘虏,当时李大亮所部百余人,都要被处死,张弼给这些俘虏送上顿头饭,别的隋军都沮丧失魂,甚至有痛哭流涕,跪求饶命的,唯有年轻的李大亮却表现的非常淡定。

甚至还能指出这一战中双方得失,还说若由他统兵,此时俘虏就是张弼了。李弼听了不恼,反而觉得这小子很不错,于是独留下李大亮,把其它人全杀了,后来与他结为兄弟,还将他举荐给了李密。

李密亲自见了李大亮,一番交谈,发现这真是个人才,于是引为心腹,还给了很大一笔赏赐,授予要职。

可李大亮拿了赏赐,没自己享受,而是先出钱请人把跟他一起被俘的那百余将士的尸体收敛安葬,还给他们每人家中寄去一两件遗物,又寄了笔钱,李密给他的赏赐,全花光了。

后来李大亮发现李密行事也难成大事,李渊进军关中一路安抚百姓,李大亮于是去投了这位陇西李同族,李渊只授了他一个土门县令。

李大亮独自上任,挨家走访慰问百姓,发现因战争百姓流离失所,连恢复耕种的种子都没有,李大亮直接把自己的那匹好马给卖了,换成种子给百姓补种,他的这种行为,引的县中豪强大户也纷纷出手,向百姓租借牛马种子农具抢耕补种,李大亮还一直在田里跟着大家一起修渠耕地。

这一年,难得的获得了丰收,百姓安定之后,李大亮又训练民壮,组织乡兵,四处剿匪安民,在他的谋划指挥之下,一支乡兵,却将许多积年盗匪打的落花流水,四处逃散,土门县也终于恢复安定。

李大亮把俘虏的那些流贼盗匪宽仁释放,让他们编户入籍,给他们分田授地,重新安定下来,对一些流贼中的孤儿孩童,甚至收养了不少为义子,在身边亲自抚养。

秦王李世民听了,都特意赏赐他五十匹马,五十段杂彩,李大亮得了赏赐,也全都用来救济孤寡,安抚流民,自己依然粗茶淡饭。

后来胡虏来犯,县中没有正规官军,李大亮直接单骑入敌营,用自己的口才说服了胡帅,不仅劝说对方不要攻城,甚至最后还把对方说服率部归附大唐,李大亮杀了自己坐骑,跟胡帅立誓,痛饮一晚,天明步行回城,

而这支胡部也举族归附大唐,内附土门,之后还为李大亮抵抗侵犯之敌。

皇帝李渊听闻后,也是升他为金州总管府司马,不仅又升安州刺史,随征广州有功,再升越州都督。

皇帝赏赐他一百个奴婢,李大亮直接放免从良,说这些人也都是战争中的受害者。

哪怕他自己这些年的俸禄赏赐,全都拿来帮忙安葬同族、部下,一直寄钱给以前战死的旧部老母妻儿,甚至收养了不少部下的遗孤,自己一直粗茶淡饭,毫无产业,但多年来一直如此。

李世民即位,他出任交州都督,再封武阳县男,在交趾那种天南之地,依然表现极佳,再入朝为太府卿,主管国家财货、库藏,但他既没贪半文钱,也没利用过这官职,行过半分方便拿过半点好处。

这样的人,很纯粹,很难得。

武怀玉就做不到这样,但他很佩服。

李大亮这些年收养的孤儿得有上百,其中有十几人收为义子,不少孤儿他捡来养好一些,再联系一些仁善者收养,他还会经常寄些钱过去,等孩子长大,也会帮忙给他们置业安家,自立门户。

李大亮永远有个大窟窿,多少钱都不够填,那些死去同族、部下的老母、妻儿,他真的一直有在帮忙照顾,甚至看到那些战争饥荒中留下的可怜孤儿,也会尽力的救济抚养,遇灾害,还要出钱救济。

俸禄花光了,就卖马。

堂堂金紫大臣,李大亮家奴婢都没有,甚至他的坐骑经常被他卖掉,但不是换酒喝而是救济帮扶别人。

现在皇帝赏赐他奴婢和马匹,如果他把奴婢卖了,也能得一大笔钱,可他又要放免她们从良。

自己都穷成这样了,连那十匹刚赏赐下的马,他都要卖了换粮去赈济城外灾民。

“当年我初上战场,兵败被俘,一百多人,只活下了我一个,我这条命是张弼送的,那时我就曾立过誓,这辈子要多行善事,才对的起这第二条命。”

武怀玉看着才四十许的李大亮,这都满头花白头发,脸十分沧桑,当年他跟秦琼也算瓦岗共事,虽关系说不上多亲密,可看看如今两人境遇。

仕途倒都很不错,只不过唐初最重军功,李大亮有的是治才,从县令到总管府司马,再到州刺史,然后两地都督,再太府卿,但毕竟没有打过多少硬仗,立过多少硬军功,所以也仅是个县男爵。

相比之下,秦琼就靠着南征北战,加上从龙拥立之功,如今是宰相。

一个大司马,一个大司农。

论家业相差就更大了,秦琼这些年得李渊李世民父子无数赏赐,都是十分巨大,更别说娶了宗室县主,还纳了河东裴氏柳氏等名门女为媵。

这些年广置田产,也参与一些工商,秦琼十分富有,住的这府邸都占永兴坊四分之一大,还有许多别院、别墅、庄园等。

而李大亮却经常是咸菜拌豆腐的生活,据说他在京任太府卿,朝廷每月免费供给十二只羊,李大亮都经常把这羊卖了,换成高粱小米等去救济坊中穷人。

这简直是个圣人。

在如今这个时代,显得极其稀少。

跟他相比,武怀玉都觉得有些羞愧,自己好歹是从后世来的,这觉悟相差太远啊。

李大亮的家中,既没有宝马香车,也没美貌姬妾,甚至连点金银玉石都没,住的房子也都很简陋没修过,除了官袍,李大亮和妻妾还有儿女、义子义女们,平时都是粗茶淡饭,甚至种菜织布,自给自足。

“我想外放地方任职,还请叔宝兄帮忙。”

李大亮想外放,原因也很简单,地方官尤其是偏远地方上的官员,会有一份足额的职田,这样李大亮收能高些,也能填一填他那无底窟窿。

“李公何必如何辛苦,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行,天下孤寡残疾可怜人那么多,也不可能都照顾的到。”怀玉劝说。

李大亮却叹道,“我这些年虽没打过多少仗,但也有不少旧部跟随我战死,我曾经答应过他们,会替他们赡养老母、抚养妻儿,不能言而无信。”

李大亮想外放还有个理由是觉得现在太府卿这个官职,整天跟财货、府库等打交道,有些脱离百姓很枯燥,他还是更愿意做些能接触到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做些实事,能够直接改善一地民生的实事。

“义父,不如举荐李公去盐州做盐州都督,朔方也挺需要李公这样有治理大才且大公无私的父母官。”

怀玉举荐李大亮做盐州都督也有点私心,毕竟他之前是盐州都督,在那里投入了许多心血,也担心换个人过去乱来,李大亮这样的官员,虽然别人学不来,但却也能让大家都很信任的。

“盐州、襄州、庆州,这三地都督,李兄可以选一个,我向陛下举荐。”

“我也上书举荐。”怀玉道。

这三地都督都刚好空缺,庆州都督原是段纶,襄州都督是打人的尉迟老黑,盐州都督原是武怀玉。

李大亮想了想,选择了盐州。

襄州条件更好,但盐州更有挑战性。

“李公既然要卖马,不如卖给我吧,”武怀玉直言。

“好。”李大亮甚至都没谈价钱。“你回头让人来牵马,按市价给就行。”

“翼国公,我知道你人脉广关系多,我想请你帮个忙,找一个人。”

“哦,找谁?”

“张弼,”

李大亮当年攻打瓦岗被张弼所俘,本来要被杀,可张弼最后不仅没杀他,甚至还跟他在帐中结为了兄弟,又将他举荐给了李密。

“我很愧疚张兄,当年我离开瓦岗投大唐,听说李密很愤怒,迁怒张兄,责罚很重,

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张兄,可一直没有消息,翼国公能不能帮忙找到张兄,我亏欠他太多了。”

当年李大亮要弃李密投李渊,也曾劝说过张弼一起离开,可张弼没走,但也没告诉李密,甚至事后李密要张弼去把李大亮追捕回来,他也只是做了做样子,事后张弼被责罚。

李大亮不知张弼还在不在世,不管生死,他都想知道这结义兄弟的下落,如果他还在,一定要好好报答,向皇帝给他请一个官,哪怕把自己的爵勋转赠给张弼,他也甘愿,若不在了,他也愿意赡养他的父母,抚养他的妻儿。

“李公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寻到他的。”武怀玉郑重承诺。

李大亮告辞走后,武怀玉仍不由的对他竖大拇指,倒是许敬宗的眼神里,对李大亮的这种性格,有几分不屑,堂堂金紫三品大臣,居然混的妻儿们温暖都不足,这还算什么大丈夫,这不是傻吗?

管着国家府库财货的太府卿,家里甚至会断粮,这不搞笑么,随便动动笔批个条,甚至只要点个头一句话,千百贯都轻松到手的。

非让家人跟着受罪,太傻。

秦琼对怀玉道,“李兄的那十匹马,多给些钱,一匹八十贯,给八百贯,我让府里管事把钱送你府上去。”

“义父,这点小钱哪还用你来给,不过以李公那脾气,只怕八十贯一匹这价,他不会接受。”

秦琼也不由的无奈摇头,李大亮这性格执拗的啊。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5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